一种全身搓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9166发布日期:2020-07-14 17:0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身搓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搓澡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身搓澡机。



背景技术:

家庭中的洗澡工具多为淋浴,需要使用者站立进行使用。但是现有的淋浴设备只能提供不间断的热水,需要使用者自己搓洗,对于使用者来说,尤其是对背部的搓洗是很困难的,导致使用者的洗澡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身搓澡机,能够对使用者的全是尤其是背部进行搓洗,提高了洗澡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身搓澡机,包括:

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的底端还设置有底座,所述移动导轨通过底座稳定放置于地面上;

移动基体,所述移动基体以可移动且不脱离的方式设置于移动导轨上,所述移动基体上还转动设置有搓洗辊,所述搓洗辊向移动导轨的侧边延伸,所述搓洗辊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摩擦套;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移动基体以及移动导轨,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移动基体在移动导轨上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底座能够将全身搓澡机放置在任一位置,使用更加的灵活方便,且不需要额外对全身搓澡机进行固定,避免对浴室内部装修造成影响或者破坏。

进一步,所述移动导轨为一杆件,所述杆件的截面为矩形。避免搓洗辊在上下移动时产生水平面内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移动基体远离所述搓洗辊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移动导轨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移动导轨贯穿所述连接孔。使得移动基体不会脱离移动导轨。

进一步,在所述移动基体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搓洗辊的第一电机。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所述移动基体紧固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活动端紧固连接于移动导轨的上端或下端。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带动移动基体上移或者下行。

进一步,所述电动伸缩杆为多级伸缩杆。

进一步,所述搓洗辊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由两边向中间逐渐加深。设置有凹槽的搓洗辊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更大,清洗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洗澡时站立在底座上,能够防止使用者摔倒,增加了全身搓澡机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移动导轨上的齿条以及设置于移动基体内的齿轮,所述齿条沿移动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齿轮转动驱动所述移动基体在移动导轨上上下运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移动导轨两端部的链条或皮带,所述移动基体与所述链条或皮带固定连接,所述链条或皮带带动所述移动基体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移动导轨100、移动基体200、螺旋线210、让位通槽220、搓洗辊300、安装座400、调节筒410、转动杆420、弹性锁定凸起421、底座500、电动伸缩杆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身搓澡机,包括移动导轨100、移动基体200以及驱动组件,所述移动导轨100的底端还设置有底座500,所述移动导轨100通过底座500稳定放置于地面上;所述移动基体200以可移动且不脱离的方式设置于移动导轨100上,所述移动基体200上还转动设置有搓洗辊300,所述搓洗辊300向移动导轨100的侧边延伸,所述搓洗辊300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摩擦套;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移动基体200以及移动导轨100,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移动基体200在移动导轨100上移动。搓洗辊300在移动导轨100上的移动能够接触人体的大面积范围,能够清洁的范围更大,设置的可拆卸摩擦套能够定期更换,保证了搓洗辊300的清洁效果。

设置的底座500能够将全身搓澡机放置在任一位置,使用更加的灵活方便,且不需要额外对全身搓澡机进行固定,避免对浴室内部装修造成影响或者破坏。

所述移动导轨100为一杆件,所述杆件的截面为矩形。避免搓洗辊300在上下移动时产生水平面内的转动。

所述移动基体200远离所述搓洗辊30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移动导轨100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移动导轨100贯穿所述连接孔。使得移动基体200不会脱离移动导轨100。在所述移动基体200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搓洗辊300的第一电机。在制作时,将移动基体200分为两块分别制作,在移动基体200的内部预留安装空间,在组装时,先将第一电机固定在安装空间内,然后将两块分体固定,且在固定的接缝处设置密封垫,做防水处理。为了顺利的驱动搓洗辊300,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在搓洗辊300的末端安装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为了保证搓洗辊300的平稳转动,在移动基体200内设置有与搓洗辊300连接的轴承。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电动伸缩杆600,所述电动伸缩杆600的固定端与所述移动基体200紧固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600活动端紧固连接于移动导轨100的上端或下端。通过电动伸缩杆600的伸缩带动移动基体200上移或者下行。

为了增加电动伸缩杆600的行程,所述电动伸缩杆600优选多级伸缩杆,使得移动基体200在上下移动时能够覆盖身体更多的面积。

所述搓洗辊300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由两边向中间逐渐加深。设置有凹槽的搓洗辊300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更大,清洗效果更好。

所述底座500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洗澡时站立在底座500上,能够防止使用者摔倒,增加了全身搓澡机的安全性。

为了给工作时处于移动状态的移动基体200供电,通过可改变长度的螺旋线210连接移动基体200和电源。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发明构思和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移动导轨100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浴室内,所述移动导轨100通过连接件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转换;设置的连接件能够将移动导轨100调整至水平状态或者是竖直状态,即是可以改变搓洗辊300的搓洗方向,在使用时更加灵活,

所述连接件包括与墙壁固定连接的安装座400,所述安装座400上连接有向墙体外延伸的调节筒410,所述调节筒410内转动且不脱离的设置有转动杆420,所述转动杆420伸出调节筒410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导轨100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筒410的侧壁上呈环形设置有至少两个调节孔,相邻调节孔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转动杆420设置有与调节孔相匹配的弹性锁定凸起421,所述弹性突起的直径略小于调节孔的直径,使得弹性突起能够卡入调节孔中阻止转动杆420转动,在需要调节时,能够将弹性突起按入调节筒410内,使得转动杆420能够重新转动到下一个位置,待弹性突起从下一个调节孔中冒出时,转动杆420停止转动。因此,转动杆420能够在调节筒410内转动90°后静止固定,保证能够将移动导轨100调至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发明构思和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移动基体200提供了另一种驱动方式,具体是,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基体200内远离所述搓洗辊300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以及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抵紧所述移动导轨100。通过摩擦轮将移动基体200固定在移动导轨100上,防止移动基体200向下滑落,在驱动时,摩擦轮能够带动移动基体200上下移动。第二电机同第一电机一样,在扣合移动基体200前将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空间内。所述摩擦轮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与安装空间内,且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为了增大摩擦轮和移动导轨100的接触面积,将摩擦轮的侧面抵紧移动导轨100的侧面,即是摩擦轮的转轴与移动导轨100的侧面平行,具体的,因为传动距离较短,同样能够采用齿轮传动。

所述移动基体200的连接孔处对应所述转动杆420设置有让位通槽220。保证移动基体200在与转动杆420相遇时能够正常通行。

所述移动基体200内设置有与所述移动导轨100相接触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无动力,随着移动基体200的移动而滚动,所述辅助轮与摩擦轮分别抵紧所述移动导轨100的两侧,所述辅助轮和摩擦轮分别位于连接孔的两侧。辅助轮能够增加移动基体200的稳定性,保持移动时的平衡状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发明构思和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移动基体200提供了另一种驱动方式,具体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移动导轨100上的齿条以及设置于移动基体内的齿轮,所述齿条沿移动导轨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齿轮转动驱动所述移动基体在移动导轨100上上下运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发明构思和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移动基体200提供了另一种驱动方式,具体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移动导轨100两端部的链条或皮带,所述移动基体与所述链条或皮带固定连接,所述链条或皮带带动所述移动基体上下移动。当设置链条时,所述移动导轨的两端设置有驱动轮和从动轮,驱动轮和从动轮将链条支撑至能够转动,将移动基体的外侧与链条的某一节点固定,可采用焊接或者螺接的方式将链条和移动基体固定在一起;当设置皮带时,所述移动导轨的两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上钻设一通孔,将螺栓穿过通孔固定到移动基体上,在移动基体上设置有相对于的螺孔。皮带轮的主动轮以及链条的驱动轮均采用电机驱动,所述电机固定在移动导轨100的上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