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0204发布日期:2020-09-08 14:1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饮水设备上,用于加热水的部位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加热水箱加热,另一种为速热管加热。但是,加热水箱加热的结构一般设置有较大的加热水箱,将冷水注入加热水箱后再进行加热,易造成千滚水、阴阳水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热水一次性使用不完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而速热管加热能实现极速加热,且瞬时产生的热水量较少,可保证提供的热水量与使用者的需求量一致,能解决加热水箱加热带来的千滚水、阴阳水以及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被速热管加热结构的饮水机被广泛使用,但是速热管的加热腔较小,易出现干烧而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安全隐患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以于速热管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检测器,通过检测器实现对速热管中最高和最低水位的检测,防止出现干烧或水过多的问题,保证了速热管内的水的水位维持在正常水平,使得速热管的加热过程能正常进行,避免了设备的损坏,结构更合理,安全性更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加热管、加热套管、检测管、检测器、上出水套、下进水套以及浮子,加热套管竖直设置且套设于加热管外,加热套管的上部连接有上出水套并连通,加热套管的下部连接有下进水套并连通,同时,于上出水套和下进水套之间设置有一并列于加热套管设置的检测管,且检测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出水套和下进水套连通,同时,于检测管内设置有浮子,于检测管外且位于检测管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检测器,且检测器的检测方向朝向检测管一侧。

上述的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其中,检测器为霍尔传感器,且浮子带有磁性。

上述的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其中,浮子为聚氨酯发泡材料,且聚氨酯发泡材料中混合有磁粉。

上述的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其中,检测管为玻璃管。

上述的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其中,上出水套呈“h”字形设置,上出水套的三个端头均连通,上出水套的下部两个端头分别与加热套管和检测管的上端连接并连通,上出水套的上部一端头与热水集水箱连接并连通。

上述的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其中,下进水套呈“h”字形设置,下进水套的四个端头均连通,同时,下进水套的上部两个端头分别与加热套管和检测管的下端连接并连通,下进水套的下部的其中一端头与供水水管连接并连通,加热管带有电极的一端伸出于下进水套的下部的另一端头外。

上述的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其中,下进水套的端头分别与加热套管、检测管以及加热管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密封圈,且下进水套的端头与供水水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套。

上述的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其中,上出水套的端头分别与加热套管、检测管以及热水集水箱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密封圈。

上述的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其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于加热套管外,且检测器和加热管均电连接于控制器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通过于带有加热管的加热套管外设置有检测管,且检测管与加热套管的上下两端通过上出水套和下进水套连通,实现了检测管和加热套管内的水位的一致,同时于检测管内设置有浮子,并于检测管外设置有检测器,通过浮子反映了加热套管内的水位的变化,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到浮子的运动,从而实现了对加热套管内的水位的检测,防止了低于最低水位以及高于最高水位的问题,避免了干烧和水过多的问题,保证了速热管的加热过程能正常进行,避免了设备的损坏,结构更合理,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中:1、加热管;2、加热套管;3、检测管;4、检测器;5、上出水套;6、下进水套;7、浮子;8、隔热密封圈;9、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包括:加热管1、加热套管2、检测管3、检测器4、上出水套5、下进水套6以及浮子7,加热管1设置于加热套管2内,且加热套管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出水套5和下进水套6,同时,于检测管3并列设置于加热套管2外并通过上出水套5和下进水套6连通,并于检测管3内设置有浮子7,检测管3外设置有检测器4,通过检测器4实现对浮子7位置的检测,从而实现了对加热套管2内的水位的检测,防止了加热套管2内出现干烧或水过多的问题,安全保障性更高,结构更合理。

具体的,加热套管2竖直设置且套设于加热管1外,使得加热套管2和加热管1之间留有空腔,从而使得加热管1能加热加热套管2的空腔内的水,实现水的沸腾溢出,得到使用者需要的热水。并且,加热套管2的上部连接有上出水套5并连通,使得加热套管2能通过上出水套5与热水集水箱连通,实现对加热的热水的排放,同时,加热套管2的下部连接有下进水套6并连通,使得供水水管提供的待加热的冷水能从下进水套6中进入到加热套管2内。另外,于上出水套5和下进水套6之间设置有一并列于加热套管2设置的检测管3,且检测管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出水套5和下进水套6连通,使得检测管3与加热套管2形成连通器,即检测管3能实时反映出加热套管2内的水位情况,同时,于检测管3内设置有浮子7,通过浮子7能反映检测管3内的水位的变化情况,并于检测管3外且位于检测管3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检测器4,且检测器4的检测方向朝向检测管3一侧,使得通过检测器4能检测到浮子7的变化,使得浮子7在跟随检测管3内的水位变化时,上端和下端的检测器4能检测到加热套管2内的水位是否处于最低水位或最高水位,从而防止了干烧或水过多的问题,安全保障性更高,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检测器4为霍尔传感器,且浮子7带有磁性,保证了浮子7在经过检测器4时,检测器4能及时发生电信号转变,使得使用者能及时获取水位信息,同时,磁体和霍尔传感器的电磁感应技术成熟,成本低,精确性高,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浮子7为聚氨酯发泡材料,且聚氨酯发泡材料中混合有磁粉,不仅材料无污染,且浮力大,同时还能具备磁性,能更好的跟随水位变化而移动,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与加热套管2形成连通器的检测管3为玻璃管,不仅能承受热水的高温,同时还能保证浮子7的磁力线能穿透检测管3而被检测器4检测到,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设置于加热套管2上部的上出水套5呈“h”字形设置,上出水套5的三个端头均连通,上出水套5的下部两个端头分别与加热套管2和检测管3的上端连接并连通,上出水套5的上部一端头与热水集水箱连接并连通,不仅使得加热套管2内加热沸腾的热水能从上出水套5的上部一端头进入到热水集水箱内而供使用者使用,同时还能实现加热套管2和检测管3的上端的连通,为连通器的形成提供了结构基础。

更加具体的,下进水套6呈“h”字形设置,下进水套6的四个端头均连通,同时,下进水套6的上部两个端头分别与加热套管2和检测管3的下端连接并连通,下进水套6的下部的其中一端头与供水水管连接并连通,使得供水水管内的冷水能通过下进水套6的下部的其中一端头进入到加热套管2内,同时还能为加热套管2和检测管3能通过下进水套6形成连通器提供了条件。另外,加热管1带有电极的一端伸出于下进水套6的下部的另一端头外,保证了用于加热的加热管1能通过下进水套6引出,方便电路连接,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下进水套6的端头分别与加热套管2、检测管3以及加热管1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密封圈8,既能防止下进水套6与加热套管2、检测管3以及加热管1之间的泄露问题,同时还能具备隔热效果,防止高温损坏下进水套6,另外,下进水套6的端头与供水水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套9,可保证供水水管中的冷水在进入下进水套6时不发生泄露,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上出水套5的端头分别与加热套管2、检测管3以及热水集水箱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密封圈8,同样的,既能防止上出水套5与加热套管2、检测管3以热水集水箱之间的泄露问题,同时还具备隔热效果,防止高温损坏上出水套5。

更加具体的,加热套管2外还设置有控制器,且检测器4和加热管1均电连接于控制器上,使得能控制器控制加热管1的工作,同时也能接收检测器4的检测信号而为使用者提供检测信号,结构设计更合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浮子7与检测管3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可防止浮子7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转,从而保证了浮子7上的磁极的稳定,使得水位检测更可靠,结构设计更合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的水位检测速热管,包括加热管1、加热套管2、检测管3、检测器4、上出水套5、下进水套6以及浮子7;通过于内部设有加热管1的加热套管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出水套5和下进水套6,并于加热套管2外并列设置有检测管3且其两端通过上出水套5和下进水套6连通,使得加热套管2和检测管3形成连通器,同时于检测管3内设置有浮子7,检测管3外且位于检测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检测器4,通过检测器4检测浮子7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加热套管2内的水位的检测,防止了出现干烧或水过多的问题,安全保障性更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