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地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3819发布日期:2020-10-30 21:28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拼接地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除污产品领域,特别是拼接地垫。



背景技术:

地垫,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主要铺设于地面上,防止人们滑倒,现有的地垫大多采用丝圈交织组成,一块为一个整体,在使用时不能根据使用场地的大小来方便的进行调整,而且在使用时人鞋底的砂石垃圾不容易被清理下来,同时掉落下来的沙石垃圾也会跑到丝圈的交织内部,导致后期对丝圈内的沙石垃圾打扫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仅便于组合和拆分,而且可以对脚上的泥沙进行清理,同时掉落到地垫上的泥沙也非常容易打扫的拼接地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拼接地垫,包括地垫单元和连接单元,在地垫单元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有卡槽,相邻所述地垫单元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卡槽扣接在一起,在地垫单元的上表面设有依次交替分布的防滑区和刮沙区,且相邻的防滑区和刮沙区之间留有排污槽,在每个防滑区内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条,在每个刮沙区内设有排成点阵式的刷毛孔,在每个刷毛孔内植有刷毛束。

在地垫单元的一侧设有与防滑区和刮沙区平行布置的边条,所述边条的上表面自其边缘向上倾斜设置,在边条的上表面也均匀分布有所述防滑条。

在地垫单元下表面设有与防滑区对应布置的止滑区,在止滑区内设有网格状的止滑槽。

在地垫单元的排污槽内间隔分布有贯通地垫单元上下表面的通槽。

所述卡槽包括双孔卡槽和三孔卡槽,在设有边条一侧的两个角处设有双孔卡槽,在设有边条的相对一侧的两个角处设有三孔卡槽,所述三孔卡槽的三个孔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地垫单元未设置边条的三个侧边下表面上均设有一个所述双孔卡槽。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一”字型连接单元和“十”字型连接单元,在“一”字型连接单元的两个端部下方均设有两个卡柱,在“十”字型连接单元的四个端部下方均设有两个卡柱。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拼接地垫,其技术效果是通过连接单元和卡槽的配合,可以方便多块地垫单元的组合和拆分,以适应于不同的场地大小,同时设置刷毛束和排污槽,刷毛束可以对脚底的沙石垃圾很好的进行清理,排污槽可以对掉落到地垫上的沙石垃圾起到很好的收集,方便打扫。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地垫单元未设置刷毛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地垫单元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地垫单元的未设置刷毛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1的“十”字型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的“一”字型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的两块地垫单元拼接在一起的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1的四块地垫单元拼接在一起的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地垫单元1、连接单元2、卡槽3、防滑区4、刮沙区5、排污槽6、防滑条7、刷毛孔8、刷毛束9、边条10、止滑区11、止滑槽12、通槽13、双孔卡槽14、三孔卡槽15、“一”字型连接单元16、“十”字型连接单元17、卡柱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地垫,包括地垫单元1和连接单元2,在地垫单元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有卡槽3,相邻所述地垫单元1通过所述连接单元2与所述卡槽3扣接在一起,在地垫单元1的上表面设有依次交替分布的防滑区4和刮沙区5,且相邻的防滑区4和刮沙区5之间留有排污槽6,在每个防滑区4内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条7,在每个刮沙区5内设有排成点阵式的刷毛孔8,在每个刷毛孔8内植有刷毛束9,刷毛束9的材质为pp或者尼龙材料,起到刮沙作用,直接采用机器种上去的(属于现有技术手段)。

在地垫单元1的一侧设有边条10,边条10与防滑区4和刮沙区5平行设置,所述边条10的上表面自其边缘向上倾斜设置,在边条10的上表面也均匀分布所述防滑条7,所述防滑条7的材质为pvc或橡胶。

在地垫单元1下表面设有与防滑区4对应布置的止滑区11,在止滑区11内设有网格状的止滑槽12,止滑槽12不仅保证了地垫在放置时的稳定性,还可以减轻地垫整体的重量,节约生产成本。

在地垫单元1的排污槽6内间隔分布有贯通地垫单元1上下表面的通槽13,方便掉落到排污槽6内的沙石垃圾掉落到地面上进行清扫。

所述卡槽3包括双孔卡槽14和三孔卡槽15,在设有边条10一侧的两个角处设有双孔卡槽14(在本实施例中,下表面的卡槽3均是设置在止滑区11内,是因为止滑区11是网格状便于设置卡槽3,所以在图4中设置在边条10一侧的两个卡槽3并未紧邻边条10设置,而是设置在紧邻边条10的一个止滑区11内),在设有边条10的相对一侧的两个角处设有三孔卡槽15,所述三孔卡槽15的三个孔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地垫单元1未设置边条10的三个侧边下表面上均设有一个所述双孔卡槽14,可以提高相邻地垫单元1在拼接时的连接强度。

所述连接单元2包括“一”字型连接单元16和“十”字型连接单元17,在“一”字型连接单元16的两个端部下方均设有两个卡柱18,在“十”字型连接单元17的四个端部下方均设有两个卡柱18。

在具体使用时,如图9所示,当需要将两块地垫单元1拼接起来时,采用的连接单元2为“一”字型连接单元16,将两块地垫单元1的设置边条10的相对一侧通过“一”字型连接单元16两端的卡柱18分别与两个地垫单元1上的卡槽3进行配合来进行扣接(中间的为双孔卡槽14,可以直接进行扣接,两个角处为三孔卡槽15,三个孔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水平直角边的两个孔与“一”字型连接单元16端部的卡柱18进行配合),设置边条10的两个侧边均位于外侧,地垫拼接好放置时,边条10是沿着垂直于人行走方向进行布置的,边条10的作用在于当行人在走过地垫时,可以避免将地垫踢起从而将人绊倒,提高了地垫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10所示,当需要将四块地垫单元1拼接起来时,采用的连接单元2为“一”字型连接单元16和“十”字型连接单元17,“十”字型连接单元17适用于固定四个地垫单元1相邻的四个角,每个地垫单元1的三孔卡槽15的三个孔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两个孔与“十”字型连接单元17的一个端部上的两个卡柱18进行配合,将四个地垫单元1紧邻的四个角进行固定,其它位置的固定采用的是“一”字型连接单元16进行扣接;

当需要将四块以上的地垫单元1拼接起来的时候,采用的连接单元2为“一”字型连接单元16和“十”字型连接单元17,具体拼接方法参照上述拼接两块和四块时的拼接方法,具体操作过程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一种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做具体描述。

当用户从拼接好的地垫上走过时,在刮沙区5内的刷毛束9作用下,脚底的沙石垃圾被清扫进入排污槽6内,同时在通槽13的作用下,排污槽6内的沙石垃圾可以掉落到地面上,将地垫拿起后可方便打扫,地垫单元1上防滑区4所设置的防滑条7不仅起到美观作用,还提高了地垫的防滑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