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6626发布日期:2020-10-23 12:4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蒸锅、电压力锅、电炖锅等电加热形式的烹饪器具,为了控制其工作过程,外壳结构上均需要配置控制面板结构,以使用户能够通过按压、触摸、转动旋钮等操控动作,控制烹饪器具内相应的用电元器件。

在这类烹饪器具装配时,需要首先将外壳与底座相互固定,然后再将控制面板与外壳固定。但是,与控制面板连接的控制电路板需要与底座中的电源板连接,以对底座中的加热元件、温控元件等进行电控,而此时外壳与底座已经完成装配,因此,在相关现有技术中,底座上需要设置过孔,以供控制电路板与电源板之间的导线穿过,装配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在装配时,可以省去在底座上开孔的操作,装配过程简单。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装设于所述外壳的控制面板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底座,所述控制面板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安装架,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至所述底座内电源板,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至所述外壳。

上述烹饪器具在装配时,可以首先通过安装架将控制电路板固定至外壳上,然后将控制电路板与烹饪器具中的电源板通过导线电连接,之后再将底座与外壳连接,如此,在连接底座与外壳前,控制电路板的导线已经连接至底座内的电源板上,因此,可以省去底座上开孔的操作,简化了烹饪器具的装配过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安装架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定位柱、另一者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

如此设置,安装架与外壳固定连接,而控制电路板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穿连而与安装架之间具有可靠的相对位置,如此可以提高控制电路板的安装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还穿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至所述安装架。

如此设置,第一连接件将控制电路板与安装架锁定,而安装架与外壳固定连接,如此可以提高控制电路板的安装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外壳之间还穿设有第二连接件和/或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或所述第四连接件将所述安装架固定至所述外壳。

如此设置,安装架与外壳之间的固定关系更加可靠,间接地保证了控制电路板的可靠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组件还包括有按键架和罩体,所述罩体固定连接至所述外壳,所述按键架具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可按压区对应的按键,所述罩体上设置有对应所述按键的按键孔,所述按键穿过对应的所述按键孔伸出至所述罩体外侧面。

如此设置,罩体固定连接至外壳,罩体与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按键架,且按键架上的按键穿过按键孔而伸出至罩体的外侧面,如此,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按键,从而实现在罩体外对控制电路板上的可按压区的按压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架与所述罩体之间穿设有第六连接件,所述第六连接件将所述按键架固定连接至所述罩体。

如此设置,按键架通过所述第六连接件与罩体固定,而罩体又与外壳固定,如此可以可靠地保持按键架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保证按键与控制电路板上的可按压区的正确对应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体与所述安装架之间穿设有第五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将所述罩体固定连接至所述安装架。

如此设置,罩体与安装架通过所述第五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罩体相对于安装架具有可靠的位置,进而使得罩体与控制电路板具有可靠的位置关系,而按键架与罩体固定,因此,按键架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更加稳定,有利于用户通过按键操控控制电路板上的可按压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侧开口,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部缺口,所述罩体包括侧板体以及与所述侧板体一体设置的底部板体,所述侧板体嵌装固定至所述侧开口,所述底部板体覆盖至所述底部缺口。

如此设置,烹饪器具在装配时,罩体与按键架固定形成一个操控部件,而控制电路板与安装架固定形成一个电控部件,安装形成所述烹饪器具时,电控部件首先与外壳固定,然后连接控制电路板与电源板之间的导线,再安装底座,之后装配操控部件整体,由于罩体上的底部板体覆盖至底座上的底部缺口,罩板在固定连接所述按键架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外壳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板体与所述底座之间穿设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罩体固定连接至所述底座。

如此设置,第三连接件将罩体与底座可靠固定,从而增强了外壳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架上设置有避空区,当所述罩体固定连接至所述外壳并覆盖所述控制电路板时,所述避空区能够避让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显示区。

如此设置,控制电路板上的显示区能够在罩体外被观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体上还设置有用于罩设所述显示区的镜片。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组件还包括防水件,所述防水件设于所述镜片与所述罩体之间并将所述镜片相对于所述罩体密封连接。

如此设置,镜片及防水件共同将控制电路板上的显示区保护起来,避免外部的水汽、灰尘等影响控住电路板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烹饪器具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控制电路板与安装架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罩体与按键架的分解结构图;

图5为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图,其中:罩体与按键架装配固定形成操控部件a,控制电路板与安装架固定形成电控部件b;

图6为图1中所示烹饪器具的剖视图的局部。

附图标记说明

1、外锅;10、外壳;100、侧开口;101、第一连接部;11、底座;110、底部缺口;2、内锅;3、控制面板组件;30、安装架;300、第二连接部;301、定位柱;31、控制电路板;310、显示区;311、连接孔;312、定位孔;32、按键架;320、避空区;321、按键;33、罩体;330、侧板体;331、底部板体;332、按键孔;333、散热孔;34、防水件;35、镜片;350、卡扣;4a、第一连接件;4b、第二连接件;4c、第三连接件;4d、第四连接件;4e、第五连接件;4f、第六连接件;a、操控部件;b、电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零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参考图1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包括外壳10、装设于外壳10的控制面板组件3,以及连接于外壳10的底座11,其中:底座11连接于外壳10的下端并形成整体的外锅1,所述外锅1的内腔中放置有内锅2,底座11内装设有加热盘等电加热元件以及电连接至外部电源的电源板,在外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通过电源板给烹饪器具中的各个用电元器件工作。

所述控制面板组件3包括控制电路板31以及安装架30,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板31通过导线等电连接至底座11内的电源板,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该控制电路板31控制烹饪器具的工作过程,控制电路板31通过安装架30固定连接至外壳10上。

参考图3至图5中所示,在装配烹饪器具时,控制电路板31可以首先固定至安装架30,形成电控部件b,然后将电控部件b作为一个整体固定至外壳10上。这样,电控部件b固定于外壳10后,在装配底座11至外壳10前,可以首先将电控部件b中的控制电路板31与需要装入底座11内的电源板电连接,然后再装配底座11至外壳10,在这样的装配顺序下,连接控制电路板31于电源板的导线可以在外壳10与底座11的内部进行,省去了在底座11上开孔以穿连导线的工序,简化了烹饪器具的装配工艺。

控制电路板31与安装架30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定位柱301、另一者上设有与定位柱301一一对应的定位孔312,定位柱301穿设于与之对应的定位孔312内,从而保证控制电路板31与安装架30具有较为可靠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理解的,定位柱301与定位孔312之间,可以形成为松配合、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在两者形成为松配合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柱301穿设于定位孔312内,仅限定控制电路板31相对于安装架30沿两者贴合面的相对滑动,而当定位柱301与定位孔312之间为过渡或过盈配合时,两者的配合能够完全限定控制电路板31与安装架30的相对位置。参考图3中所示,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柱301设置于安装架30上,而定位孔312开设于控制电路板31上。

参考图3中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板31与安装架30之间还穿设有第一连接件4a,其用于将控制电路板31固定至安装架30上。如此,控制电路板31上设置有连接孔311,第一连接件4a穿过该连接孔311将控制电路板31与安装架30可靠地固定连接。

参考图5中所示,控制电路板31与安装架30相互固定形成电控部件b后,需要整体固定至外壳10上,为了形成该固定结构,安装架30与外壳10之间还穿设有第二连接件4b和/或第四连接件4d,在兼有第二连接件4b和第四连接件4d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4b和第四连接件4d可以分别从外壳10的内侧和外侧连接固定安装架30,从而使得安装架30与外壳10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可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与图5所示,外壳10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01,安装架3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00,第二连接件4b和第四连接件4d中的一者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00之间,以在穿连位置固定安装架30至外壳10上。

参考图2、图4和图5中所示,控制面板组件3还包括有按键架32和罩体33,其中:罩体33固定至外壳10上,并可以构成外锅的部分外侧壁结构;按键架32具有与控制电路板31上的可按压区对应的按键321,按压按键321时,按键321按压控制电路板31的可按压区,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按键架32控制所述控制电路板31的工作;罩体33上设置有与按键321一一对应的按键孔332,按键架32设置于罩体33与控制电路板31之间,并且,按键架32上的按键321对应穿过按键孔332,这样,用户能够在罩体33的外侧通过按压按键321来操控所述控制电路板31。

进一步地,参考图2和图5中所示,按键架32与罩体33之间穿设有第六连接件4f,该第六连接件4f将按键架32固定连接至罩体33上,从而形成图5中的操控部件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罩体33与安装架30之间穿设有第五连接件4e,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罩体33和所述安装架30。在装配时,按键架32与罩体33通过第六连接件4f固定形成操控部件a,然后通过第五连接件4e连接罩体33至安装架30,从而使得操控部件a与外壳10之间相对可靠固定。

参考图2和图5中所示,外壳10上设置有侧开口100,底座11上设置有底部缺口110,罩体33包括嵌装固定至侧开口100上的侧板体330,以及自所述侧板体330延伸至所述底部缺口110处的底部板体331,侧板体330与底部板体331一体设置,在装配烹饪器具时,操控部件a与安装架30固定连接前,底座11已经安装至外壳10上,在安装操控部件a时,由于罩体33的底部板体331与底座11连接,因此,罩体33还能够起到加固外壳10和底座11连接关系的作用,从而使得外锅1的装配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中所示,底部板体331与底座11之间穿设有第三连接件4c,其用于连接固定罩体33和底座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对控制电路板31进行更好的散热,如图4中所示,底部板体331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333,以使安装架30和罩体33之间形成所形成空间的热量能够自该散热孔333散出。

继续参考图4所示,按键架32上设有避空区320,当罩体33固定连接至外壳10上,并罩设于控制电路板31外侧时,避空区320能够避让控制电路板31上的显示区3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区310可以设置为液晶显示屏等显示装置,这样用户可以方便地在罩体33外侧观察到显示区310的显示信息。

结合图5与图6中所示,罩体33上还设置有用于罩设显示区310的镜片35,镜片35具有能够卡接至罩体33上的卡扣350,两者能够通过该卡扣350卡接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镜片35与罩体33之间还设置有防水件34,其用于将镜片35密封连接至罩体33上,以避免水汽、灰尘等进入控制面板组件3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装配时,结合图3至图5中所示,首先将控制电路板31与安装架30固定连接,形成电控部件b;然后将电控部件b安装固定至外壳10上;紧接着将控制电路板31与电源板通过导线等电连接;进而将底座11和其内的其余结构固定连接至外壳10上形成外锅1;下一步,固定连接按键架32至罩体33上,形成操控部件a;然后将操控部件a固定至安装架30和底座11上。控制面板组件3中的罩体33构成外锅1的部分壳体结构,参考图1所示,烹饪器具的外观更加整齐美观,同时,由于结构变化导致装配顺序的变化,相比于相关现有技术,省去了在底座11上开设过孔的操作,装配工序大大简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