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2449发布日期:2020-08-05 00:5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床垫。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睡眠睡姿识别方法多采用压力感应带、电容感应带等方式。采用压力感应带或者电容感应带的方式,用户容易产生异物感。为此,出现了采用计算气囊充气到一定气压值的充气时间来判断睡姿。

申请公布号为cn109717834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睡姿检测方法:对气囊充气,达到一个固定的压力值p1,监测所需要的充气时间,与预设的三个充气时间变量tw,tp,tc比较,判断出以下三个状态:无人睡,平睡,侧睡。

上述已公开的专利申请方案,需要充气才能判断睡姿,反复充放气不仅产生噪音,能耗较大,而且影响产品寿命;同时准确率低,受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此外,该种方式对检测的气囊安装位置有要求,为保证一定的准确性,需要安装在肩部位置,在充气过程中,异物感较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气床垫需要充放气来检测睡姿,导致噪音大、能耗高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床垫,无需充气即可实现睡姿检测。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睡姿识别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床垫,所述气床垫包括:

气泵;

多路电磁阀,所述多路电磁阀与气泵相连通;

多条气管,多条所述气管分别与多路电磁阀相连通;

三通,所述三通位于一条气管上;

多处气囊,其中一个为肩部气囊,所述肩部气囊与三通相连通;

气路气压检测板,所述气路气压检测板集成电连接的主芯片和肩部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三通管相连通;

所述气泵、多路电磁阀均受控于主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气床垫,可无需启动气泵或者电磁阀即可实时检测肩部气囊气压以判断睡姿,无噪音、能耗低;安装方式简易,将肩部气囊作为传感器载体,可无需另外添加气囊或者其他传感带至床垫上,不仅成本低,而且人体不会感受到因床面添加传感器带来的异物感。

作为改进,所述气路气压检测板集成有第二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与多路电磁阀相连通。通过设置与多路电磁阀连通的第二气压传感器,可以检测其它气囊区域的气压。检测非肩部气囊区域气压时,打开与该路气囊所连接的电磁阀并关闭其余电磁阀,检测完毕后关闭该路电磁阀。

作为改进,所述气囊的数量与气管数量一致,所述气管数量多于气路气压检测板上集成的气压传感器数量。通过多路电磁阀的接口的通闭,可采用一个第二气压传感器实现除肩部气囊外其它各处气囊气压的检测。

作为改进,所述气囊的数量有四处,所述气管的数量有四条。四处气囊分别为头部气囊、肩部气囊、腰臀部气囊和腿部气囊。在其它方案中,气囊的数量可以相应增减。

作为改进,所述气路气压检测板上集成有多个气压传感器,各条所述气管上均设有三通,各条所述气管分别通过三通与各气压传感器相连通。气压传感器数量与气路数量一致,多路电磁阀无需动作即可检测各气囊区域气压。

作为改进,所述肩部气囊沿左右方向分为多个独立的子气囊。

作为改进,各所述子气囊分别连通气压传感器。将肩部气囊细分为多个子气囊并对子气囊的气压进行实时检测,可以获知人体睡姿以及人体在床上的位置。肩部气囊可以分为左中右三个子气囊,当检测到左右子气囊上气压变化时说明人体位于较为靠近床的位置,此时可以示警以防止人从床上翻落。

作为改进,所述多路电磁阀具有放气口。

作为改进,所述气床垫还包括储气盒,所述储气盒连通气泵和多路电磁阀。设置储气盒,可以减少气泵的使用频率。

作为改进,所述气床垫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气泵、多路电磁阀、三通、气路气压检测板均集成于控制盒中。

作为改进,所述气路气压检测板集成无线模块、电源模块、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气床垫的有益效果是:可无需启动气泵或者电磁阀即可实时检测肩部气囊气压以判断睡姿,无噪音、能耗低;安装方式简易,将肩部气囊作为传感器载体,可无需另外添加气囊或者其他传感带至床垫上,不仅成本低,而且人体不会感受到因床面添加传感器带来的异物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床垫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床垫的实施例一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床垫的实施例一的控制盒的结构框图。

图中,0、控制盒;1、气泵;2、储气盒;3、多路电磁阀;4、气管;5、三通;6、气路气压检测板;7、肩部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创造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创造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床垫,所述气床垫包括:

气泵;

多路电磁阀,所述多路电磁阀与气泵相连通;

多条气管,多条所述气管分别与多路电磁阀相连通;

三通,所述三通位于一条气管上;

多处气囊,其中一个为肩部气囊,所述肩部气囊与三通相连通;

气路气压检测板,所述气路气压检测板集成电连接的主芯片和肩部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三通管相连通;

所述气泵、多路电磁阀均受控于主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气床垫,可无需启动气泵或者电磁阀即可实时检测肩部气囊气压以判断睡姿,无噪音、能耗低;安装方式简易,将肩部气囊作为传感器载体,可无需另外添加气囊或者其他传感带至床垫上,不仅成本低,而且人体不会感受到因床面添加传感器带来的异物感。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气床垫,所述气床垫包括:

气泵1;

多路电磁阀3,所述多路电磁阀3与气泵1相连通;

多条气管4,多条所述气管4分别与多路电磁阀3相连通;

三通5,所述三通5位于一条气管4上;

多处气囊,其中一个为肩部气囊7,所述肩部气囊7与三通5相连通;

气路气压检测板6,所述气路气压检测板6集成电连接的主芯片和肩部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三通5管相连通;

所述气泵1、多路电磁阀3均受控于主芯片。

作为改进,所述气路气压检测板6集成有第二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与多路电磁阀3相连通。通过设置与多路电磁阀3连通的第二气压传感器,可以检测其它气囊区域的气压。检测非肩部气囊7区域气压时,打开与该路气囊所连接的电磁阀并关闭其余电磁阀,检测完毕后关闭该路电磁阀。

作为改进,所述气囊的数量与气管4数量一致,所述气管4数量多于气路气压检测板6上集成的气压传感器数量。通过多路电磁阀3的接口的通闭,可采用一个第二气压传感器实现除肩部气囊7外其它各处气囊气压的检测。

作为改进,所述气囊的数量有四处,所述气管4的数量有四条。四处气囊分别为头部气囊、肩部气囊7、腰臀部气囊和腿部气囊。在其它方案中,气囊的数量可以相应增减。

作为改进,所述多路电磁阀3具有放气口。

作为改进,所述气床垫还包括储气盒2,所述储气盒2连通气泵1和多路电磁阀3。设置储气盒2,可以减少气泵1的使用频率。

作为改进,所述气床垫还包括控制盒0,所述气泵1、多路电磁阀3、三通5、气路气压检测板6均集成于控制盒0中。

作为改进,所述气路气压检测板6集成无线模块、电源模块、按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气床垫的有益效果是:可无需启动气泵1或者多路电磁阀3即可实时检测肩部气囊7气压以判断睡姿,无噪音、能耗低;安装方式简易,将肩部气囊7作为传感器载体,可无需另外添加气囊或者其他传感带至床垫上,不仅成本低,而且人体不会感受到因床面添加传感器带来的异物感;通过一个第二气压传感器可以实现除肩部气囊7的其它三个气囊的气压检测。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各气管均分别连通气压传感器。

作为改进,所述气路气压检测板上集成有多个气压传感器,各条所述气管上均设有三通,各条所述气管分别通过三通与各气压传感器相连通。气压传感器数量与气路数量一致,多路电磁阀无需动作即可检测各气囊区域气压,由此可以实时监测各气囊的气压。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其它结构和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肩部气囊分为多个独立的子气囊。

作为改进,所述肩部气囊沿左右方向分为多个独立的子气囊。

作为改进,各所述子气囊分别连通气压传感器。将肩部气囊细分为多个子气囊并对子气囊的气压进行实时检测,可以获知人体睡姿以及人体在床上的位置。获知人体在床上的位置的一个可能的好处是:肩部气囊可以分为左中右三个子气囊,当检测到左右子气囊上气压变化时说明人体位于较为靠近床的位置,此时可以示警以防止人从床上翻落。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其它结构和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