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7375发布日期:2020-10-02 08:2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壶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茶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是人们用以沏茶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器具。平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茶壶往往都在内部装有一茶漏,茶叶置放于茶漏中,方便洗茶和泡茶。茶叶冲泡好后,在倾倒时茶漏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滤茶叶和隔渣的作用。但一般的茶壶中因为茶漏离壶嘴太近,常常在倒茶水时连茶叶一块倒了出来,无法有效沉淀茶叶和茶渣,影响了喝茶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茶壶,通过对茶漏结构关系上的改进,可有效隔阻茶叶和茶渣,提升喝茶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茶壶,包括壶体、壶盖和茶漏,所述壶体远离壶嘴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阶梯状的承台,所述壶嘴和茶漏之间设有挡板;所述茶漏的上端口部内也设有阶梯状的并适配于所述壶体开口的承台;所述壶盖包括把手和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边缘突出于下端边缘并适配于所述壶体的承台及茶漏的承台,且上、下端边缘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本茶壶的内置茶漏远离壶体壶嘴,且壶嘴和茶漏之间设有挡板,即使有细碎的茶叶或茶渣从茶漏中漏出,也可以得到沉淀和阻挡;阶梯状的承台使得壶盖既可适配于茶漏,又适用于壶体。

进一步地,所述茶漏的口部上端高于所述壶体的上端表面,避免了茶叶由茶漏流向壶体的壶嘴。

进一步地,所述茶漏的承台下部外侧边缘设有一圈密封圈。密封圈的设置使茶漏与壶体开口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连接稳固,不易松脱。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的承台与上端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所述茶漏的承台与上端之间也通过圆弧过渡。此处的圆弧适配于上述壶盖的圆弧。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的壶嘴设有过滤网。茶漏无法过滤的茶叶或茶渣可进一步通过过滤网阻隔。

本实用新型的茶壶在现有茶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将茶漏设置于壶体远离壶嘴的一侧,且茶漏的口部设于壶体外侧,可有效避免茶漏中的茶叶通过壶体的壶嘴流出,过滤茶叶和茶渣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茶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茶壶的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茶壶的茶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示:

1、壶体;2、开口;3、承台;4、挡板;5、茶漏;6、壶盖;7、把手;8、盖体;9、壶嘴;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茶壶,包括壶体1、壶盖6和茶漏5,壶体1远离壶嘴9的一侧设有开口2,开口2内设有阶梯状的承台3,壶嘴9和茶漏5之间设有挡板4;茶漏5的上端口部内也设有阶梯状的并适配于壶体1开口2的承台3;壶盖6包括把手7和盖体8,盖体8的上端边缘突出于下端边缘并适配于壶体1的承台3及茶漏5的承台3,且上、下端边缘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茶漏5的口部上端突出于壶体1的上端表面。

本茶壶的内置茶漏5远离壶体1壶嘴9,且壶嘴9和茶漏5之间设有挡板4,即使有细碎的茶叶或茶渣从茶漏5中漏出,也可以得到沉淀和阻挡;且茶漏5的口部设于壶体1外侧,可有效避免茶漏5中的茶叶通过壶体1的壶嘴9流出,过滤茶叶和茶渣的效果更加优越;壶体1的开口2内和茶漏5的上端口部均设有阶梯状的承台3,壶盖6使用时,下端插入承台3,既可适配于茶漏5,又适用于壶体1。

更进一步地,茶漏5的口部上端高于壶体1的上端表面,避免了茶叶由茶漏5流向壶体1的壶嘴9。

为了保证茶漏5放置于壶体1内的稳固性,茶漏5的承台3下部外侧边缘设有一圈密封圈10。密封圈10的设置使茶漏5与壶体1开口2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不易松脱。

壶体1的承台3与上端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茶漏5的承台3与上端之间也通过圆弧过渡。此处的圆弧适配于上述壶盖6的圆弧。使用茶漏5时,壶盖6盖于茶漏5的口部;当茶泡好之后,可将茶漏5取出,以进一步避免茶叶或茶渣由茶漏5渗出于壶体1内,此时壶盖6同样匹配于壶体1的开口2,两者通过圆弧部和承台3对接。

壶体1的壶嘴9设有过滤网。茶漏5无法过滤的茶叶或茶渣即使流向壶嘴9,也可进一步通过过滤网阻隔。

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但本实用新型绝不限于上述所列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等同变化、改进及故意变劣等行为,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壶,包括壶体、壶盖和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远离壶嘴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阶梯状的承台,所述壶嘴和茶漏之间设有挡板;所述茶漏的上端口部内也设有阶梯状的并适配于所述壶体开口的承台;所述壶盖包括把手和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边缘突出于下端边缘并适配于所述壶体的承台及茶漏的承台,且上、下端边缘之间通过圆弧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的口部上端高于所述壶体的上端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的承台下部外侧边缘设有一圈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的承台与上端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所述茶漏的承台与上端之间也通过圆弧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的壶嘴设有过滤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壶,包括壶体、壶盖和茶漏,所述壶体远离壶嘴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阶梯状的承台,所述壶嘴和茶漏之间设有挡板;所述茶漏的上端口部内也设有阶梯状的并适配于所述壶体开口的承台;所述壶盖包括把手和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边缘突出于下端边缘并适配于所述壶体的承台及茶漏的承台,且上、下端边缘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的茶壶在现有茶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将茶漏设置于壶体远离壶嘴的一侧,且茶漏的口部设于壶体外侧,可有效避免茶漏中的茶叶通过壶体的壶嘴流出,过滤茶叶和茶渣的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灿荣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