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浴缸屏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3061发布日期:2020-10-28 11:5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浴缸屏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浴缸屏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浴缸屏风。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折叠屏风一般采用安装合页的方式将两块屏风连接,使得两块屏风能够相对旋转折叠,在安装和拆卸时,需要将对合页进行安装和拆卸,需要预先在屏风上设置安装合页的安装孔,使得安装折叠屏风时,拆装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浴缸屏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浴缸屏风,包括多个屏风单元,相邻两个屏风单元可折叠连接,屏风单元包括边框和设置在边框内的屏风本体,边框包括两横边框、第一竖边框和第二竖边框,两横边框、第一竖边框和第二竖边框围成长方形框架,第一竖边框和两横边框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第二竖边框和两横边框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

第一竖边框与相邻屏风单元相对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弧形凹槽,第一弧形凹槽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竖边框与相邻屏风单元相对的一面设有与第一弧形凹槽相匹配的管件,管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

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弧形凹槽对应处设有用于与管件转动连接的转动杆,两个第一连接件的转动杆分别由管件的两端伸入管件内,转动杆与管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管件对应处设有与管件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凹槽。

优选地,横边框开设有贯穿左右两端的第一插接孔,第一竖边框和第二竖边框分别开设有贯穿上下两端的第二插接孔;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包括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第一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一插接孔插接的第一插接部,第二侧面内侧设有用于与第二插接孔插接的第二插接部,转动杆设置在第三侧面上;

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包括相邻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以与第五侧面相对的第七侧面,第五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一插接孔插接的第三插接部,第六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二插接孔插接的第四插接部,第二弧形凹槽设置第七侧面上。

优选地,横边框、第一竖边框和第二竖边框内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固定本体的固定槽,固定槽的内侧开口对称设有用于固定屏风本体的第一卡持部,第一卡持部向固定槽内延伸形成用于夹持屏风本体的卡持加强部。

优选地,固定槽内与槽口相对的槽壁上与第一加强部相对应处设有用于固定屏风本体的第二卡持部,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卡持部、卡持加强部、第二卡持部以及相应的固定槽内侧槽壁组成插接槽;

第一连接块的第二侧面与相应的插接槽对应处设有与相应的插接槽插接的第三插接部,第二连接块的第六侧面与相应的插接槽对应处设有与相应的插接槽插接的第四插接部。

优选地,第二卡持部的夹持面对称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卡持加强部的夹持面对称开设有第二定位槽。

优选地,第一连接块还包括与第二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第四侧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与第一弧形凹槽对应处扩容形成与第二弧形槽相匹配的弧形管,弧形管底部设有可供转动杆伸出的贯穿孔,第一容纳槽内嵌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与转动杆固定连接,转动杆前端穿过贯穿孔并伸入管件内。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第一螺栓,第一竖边框的第二插接孔的孔壁设有与第一螺栓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通孔,第一内螺纹通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容纳槽与第一内螺纹通孔相对应处开设有可供第一螺栓前端贯穿的第一通孔,定位块与第一内螺纹通孔相对应处均开设有可供第一螺栓前端贯穿的第二通孔,第一螺栓前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第二螺栓,第二连接块还包括与第六侧面相对的第八侧面,第八侧面开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竖边框的第二插接孔的孔壁设有与第二螺栓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通孔,第二内螺纹通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容纳槽与第二内螺纹通孔相对应处开设有可供第二螺栓前端贯穿的第三通孔,第二螺栓前端穿过第三通孔与第二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盖合第一容纳槽的第一防水盖体和用于盖合第二容纳槽的第二防水盖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第一竖边框和两横边框分别固定,第二连接件将第二竖边框和两横边框分别固定,以使两横边框、第一竖边框和第二竖边框围成长方形框架而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转动杆与第二竖边框的管件转动连接,从而使第一竖边框和相邻屏风单元的第二竖边框转动连接,从而使相邻的两个屏风单元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连接稳固。

(2)通过第一弧形凹槽和管件的匹配设置以及转动杆和第二弧形凹槽的设置,在转动时可减少相邻屏风单元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浴缸屏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一竖边框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竖边框和第二竖边框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横边框2-第一竖边框21-第一卡持部22-卡持加强部

23-第二卡持部24-第一内螺纹通孔3-第二竖边框31-管件

4-第一连接块41-第一插接部42-第二插接部43-第三插接部

5-第二连接块6-第一防水盖体7-第二防水盖体8-转动杆

81-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浴缸屏风,包括多个屏风单元,相邻两个屏风单元可折叠连接,屏风单元包括边框和设置在边框内的屏风本体,边框包括两横边框1、第一竖边框2和第二竖边框3,两横边框1、第一竖边框2和第二竖边框3围成长方形框架,第一竖边框2和两横边框1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第二竖边框3和两横边框1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

第一竖边框2与相邻屏风单元相对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弧形凹槽,第一弧形凹槽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竖边框3与相邻屏风单元相对的一面设有与第一弧形凹槽相匹配的管件31,管件3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

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弧形凹槽对应处设有用于与管件31转动连接的转动杆8,两个第一连接件的转动杆8分别由管件31的两端伸入管件31内,转动杆8与管件31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管件31对应处设有与管件31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第一竖边框2和两横边框1分别固定,第二连接件将第二竖边框3和两横边框1分别固定,以使两横边框1、第一竖边框2和第二竖边框3围成长方形框架结构简单,不需要螺丝固定,不需要打孔开丝,安装方便快捷,连接稳固,而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转动杆8与第二竖边框3的管件31转动连接,从而使第一竖边框2和相邻屏风单元的第二竖边框3转动连接,从而使相邻的两个屏风单元转动连接,而且通过第一弧形凹槽和管件31的匹配设置以及转动杆8和第二弧形凹槽的设置,在转动时可减少相邻屏风之间的间隙。

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弧形凹槽设置在第一竖边框2与相邻屏风单元相对的一面的边缘处,管件31的位置与第一弧形凹槽相对应,从而进一步增加相邻的屏风单元的转动角度。

参照图2和图3,为了使两横边框1、第一竖边框2和第二竖边框3围成长方形框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横边框1开设有贯穿左右两端的第一插接孔,第一竖边框2和第二竖边框3分别开设有贯穿上下两端的第二插接孔;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4,第一连接块4包括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第一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一插接孔插接的第一插接部41,第二侧面内侧设有用于与第二插接孔插接的第二插接部42,转动杆8设置在第三侧面上;

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包括相邻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以与第五侧面相对的第七侧面,第五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一插接孔插接的第三插接部,第六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二插接孔插接的第四插接部,第二弧形凹槽设置第七侧面上。

参照图2和图3,为了便于固定屏风本体,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横边框1、第一竖边框2和第二竖边框3内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固定本体的固定槽,固定槽的内侧开口对称设有用于固定屏风本体的第一卡持部21,第一卡持部21向固定槽内延伸形成用于夹持屏风本体的卡持加强部22。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块4和第一竖边框2,以及第二连接块7与第二竖边框3的连接稳定性,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槽内与槽口相对的槽壁上与卡持加强部22相对应处设有用于固定屏风本体的第二卡持部23,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卡持部21、卡持加强部22、第二卡持部23以及相应的固定槽内侧槽壁组成插接槽;

第一连接块4的第二侧面与相应的插接槽对应处设有与相应的插接槽插接的第三插接部43,第二连接块的第六侧面与相应的插接槽对应处设有与相应的插接槽插接的第四插接部。

为了提高固定槽与屏风本体的连接稳定性,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卡持部23的夹持面对称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卡持加强部22的夹持面对称开设有第二定位槽。

为了方便组装固定,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块4还包括与第二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第四侧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与第一弧形凹槽对应处扩容形成与第二弧形槽相匹配的弧形管,弧形管底部设有可供转轴伸出的贯穿孔,第一容纳槽内嵌设有定位块81,定位块81与转动杆8固定连接,转动杆8前端穿过贯穿孔并伸入管件31内。

为了提高第一连接块4与第一竖边框2的连接稳定性,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两个第一螺栓,第一竖边框2的第二插接孔的孔壁设有与第一螺栓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通孔24,第一内螺纹通孔24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容纳槽与第一内螺纹通孔24相对应处开设有可供第一螺栓前端贯穿的第一通孔,定位块与第一内螺纹通孔24相对应处均开设有可供第一螺栓前端贯穿的第二通孔,第一螺栓前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为了提高第二连接块5与第二竖边框3的连接稳定性,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两个第二螺栓,第二连接块5还包括与第六侧面相对的第八侧面,第八侧面开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竖边框3的第二插接孔的孔壁设有与第二螺栓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通孔,第二内螺纹通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容纳槽与第二内螺纹通孔相对应处开设有可供第二螺栓前端贯穿的第三通孔,第二螺栓前端穿过第三通孔与第二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为了提高防水性,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盖合第一容纳槽的第一防水盖体6和用于盖合第二容纳槽的第二防水盖体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