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豆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0264发布日期:2020-06-16 20:4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磨豆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磨豆咖啡机。



背景技术:

磨豆咖啡机是一种带有磨咖啡豆功能的咖啡机,咖啡豆经磨粉装置研磨过后形成咖啡粉通过供粉通道经出粉口进入咖啡机的酿造腔,并加入热水进行酿造过程。残留在出粉口处的咖啡粉由于热水产生蒸汽的影响,往往会受潮结块,进而堵塞供粉通道。为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咖啡机在出粉口处设置机构,使之在酿造过程中关闭出粉口,这样使咖啡机酿造腔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残留在出粉口及供粉通道的咖啡粉并不能有效的去除,长时间滞留后还是可能会受潮结块,进行可能堵塞供粉通道,磨粉装置内也常常会有咖啡粉残留。另外,受潮后的咖啡粉进入酿造腔后也会影响咖啡的口感,用户体验差。

因此,需要一种使咖啡粉不在出粉口处残留的磨豆咖啡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出粉口处无残留咖啡粉的磨豆咖啡机。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磨豆咖啡机包括机身、磨粉系统、酿造系统和热水供应系统,其中磨粉系统磨出的咖啡粉通过供粉通道经出粉口进入酿造系统的酿造腔后,热水供应系统供应的热水进入酿造腔以进行酿造过程。磨豆咖啡机还包括与酿造腔相连通的负压产生装置,其中酿造腔密封设置,负压产生装置产生的负压促使咖啡粉从磨粉装置进入酿造腔内。

由以上方案可见,负压产生装置与酿造腔连通,从而负压产生装置在工作期间产生负压时,由于酿造腔密封设置,热水供应系统此时不供应热水而不连通,酿造腔与外界的连通只通过供粉通道,从而外界空气从磨粉装置及供粉通道进入酿造系统内,气流带着咖啡粉进入酿造腔内,而不会在出粉口处及供粉通道内残留,同时气流也会对磨粉装置内的咖啡粉进行冲击,使咖啡粉不易积聚在磨粉装置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磨粉系统包括电机和磨粉装置,电机的主驱动端与磨粉装置相连接,负压产生装置设置在电机与主驱动端相对的另一端,负压产生装置通过连接管道与酿造腔连通。由以上可见,负压产生装置在电机工作时即开始工作,在整个磨粉过程中持续工作,从而咖啡粉不易在出粉口处残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负压产生装置为离心风扇,离心风扇转动时使空气进入电机的散热通道。把负压产生装置与电机的散热装置有机结合,从酿造腔内抽取的空气进入电机的散热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酿造腔内设置有过滤网,负压产生装置与酿造腔连通的吸气口设置在过滤网外侧,出粉口与吸气口间隔设置。间隔设置使从出粉口出来的咖啡粉不易直接进入吸气口而是掉落在酿造腔内,吸气口设置在过滤网外,而咖啡粉会落入酿造腔的过滤网内,由于过滤网的阻隔而不会进一步向吸气口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吸气口设置在酿造腔的底壁或靠近底壁的侧壁上。咖啡粉受重力及负压作用而积聚在过滤网的底壁,以利于咖啡粉的酿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酿造腔包括与侧壁密封连接的顶盖,出粉口设置在所述顶盖上。使从出粉口出来的咖啡粉不会沿侧壁运动而是直接掉落在酿造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热水供应系统包括设置在顶盖上的花洒装置,花洒装置包括出水通道和多个出水口,供粉通道包括从出水通道穿过的第一部分。供粉通道与出水通道结合在一起设置使咖啡机更紧凑,咖啡机可以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部分设置有面对出粉口的开口,开口的底面高于出水通道的底面。咖啡粉经开口到出粉口,供应热水时,热水会冲刷开口至出粉口的部分,使咖啡粉不会在出粉口处停留,开口底面高于出水通道底面使热水不会通过开口进入供粉通道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磨豆咖啡机还包括与花洒装置连接的转接构件,顶盖设置为绕转接构件的轴转动,从而使顶盖位于打开酿造腔的打开位置或闭合酿造腔的闭合位置,转接构件包括具有第一连接通道的第一转动连接部和具有第二连接通道的第二转动连接部,第一转动连接部与第二转动连接部同轴设置,第一连接通道为供粉通道的一部分,第二连接通道出水通道的一部分,第一连接通道与第二连接通道之间不连通。转接构件使顶盖可以方便打开,两个转动连接部的设置使顶盖打开与关闭不影响热水供应通道与供粉通道的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机身包括主体和上盖,上盖与主体铰接,在打开上盖时,顶盖同时打开。上盖与顶盖同步打开可使一步操作即可打开酿造腔,简化操作步骤。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咖啡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示意磨粉系统、负压产生装置和酿造腔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示意顶盖、花洒、供粉通道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接构件与其相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磨豆咖啡机100具有包括上盖11和主体的机身,主体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酿造系统,磨粉系统,热水供应系统都设置在主体内。上盖11可与主体铰接,从而可以打开。其中磨粉系统包括豆箱21、磨粉装置22和电机23,豆箱21顶部开口,咖啡豆可从顶部开口放入,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处可设置有盖以打开或关闭该开口。磨粉装置22可为包括内磨轮和外磨轮的磨轮式结构,也可为刀片式结构,磨粉装置22通过与电机23的主驱动轴直接或间接连接可转动,以把咖啡豆磨成咖啡粉。电机的另一端端设置有离心风扇24,用于使空气进入电机的散热结构内,促进电机的散热循环。

酿造系统包括由顶盖32和咖啡篮33形成的酿造腔,咖啡篮33内具有过滤网331,酿造时,咖啡粉置于过滤网331内,热水供应系统的花洒31设置在顶盖32上,以向酿造腔内供应热水,花洒的端部设置有花洒盖311。在酿造过程完成后,酿造好的咖啡经咖啡篮33底部的开关333进入咖啡容器41内,咖啡篮33的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设置有吸气口332,该吸气口也可优选地设置在底壁上。

如图5所示,酿造腔的顶盖32可绕转接构件34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酿造腔,顶盖32上与咖啡篮33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磨粉装置22磨出的咖啡粉经磨粉装置的出粉口261进入供粉通道26,然后至转接构件34内。离心风扇24作为负压产生装置与抽气管25即连接管道连通,该抽气管与设置在咖啡篮33的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或在底壁上的吸气口连接,由于该吸气口设置在过滤网331外侧,即过滤网331在与吸气口相对的位置没有开口,过滤网331内的咖啡粉受过滤网331的阻隔而无法越过过滤网331进入咖啡篮33内。在离心风扇24的作用下,酿造腔内的空气可由吸气口、经抽气管25进入电机23的散热结构内。热水供应系统供应的热水经热水管35和转接构件34进入花洒31。

参见图6和图7,转接构件34包括第一转动连接部341和第二转动连接部342,第一转动连接部341与供粉通道26的连接头264连接,连接头264的出口端265与转接构件内作为第一连接通道的连通管344的进口端相对,密封圈343的设置使连接头264与转接构件密封连接,供粉通道26内的咖啡粉进入连通管344内,且在转接构件34沿其轴转动时咖啡粉不会从连接处洒落,连通管344与供粉通道的第一部分262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第二转动连接部342的与热水管35的连接头351连接,且连接头351伸入至第二转动连接部342内,并在第二转动连接部342内具有开口352,热水从开口352进入第二转动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通道内,在第二转动连接部342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圈345使与连接头351密封连接,即第二转连接部342转动时,热水不会从第二转动连接部342的端部溢出,第二转动连接部342与花洒的出水通道313连接。在转接构件34绕轴转动时,第一转动连接部341保持和第一部分262的连接,第二转动连接部342保持与连接头351和出水通道313的连接。咖啡粉经连接头264的出口端265进入连通管344然后进入第一部分262并从其开口流出,然后经设置在顶盖32上的出粉口263进入酿造腔内。热水经连接头351、开口352、第二转动连接部342的第二连接通道然后进入出水通道313,从设置在顶盖32中部位置上的多个出水口314进入酿造腔,多个出水口314环绕出粉口261设置,开口处的底面高于出水通道的底面,因此热水不会进入第一部分262内。

顶盖32上可设置与上盖11连接的连动机构,以在打开上盖11时,顶盖32也打开。例如顶盖32可设置滑动槽321,转动臂可设置为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上盖11上,另一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槽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上盖11和顶盖32可设置为分别打开。

本实施例在工作时,咖啡豆经豆箱21的开口放入,电机23启动带动磨粉装置22和离心风扇24转动,使咖啡豆经研磨生成咖啡粉后进入磨粉装置的出粉口261,离心风扇24转动使酿造腔内的空气经吸气口251进入抽气管进而进入电机的散热结构内,酿造腔内形成负压,外界空气从磨粉装置经供粉通道和出粉口进入酿造腔内,气流携带着咖啡粉从磨豆装置的出粉口261经供粉通道26、连接头264、第一转动连接部341、第一部分262,从第一部分的开口流出,然后通过出粉口263落入酿造腔内,并进一步向吸气口移动,受到过滤网331的阻挡而积聚在过滤网的底部,以便于咖啡的酿造。在磨粉过程结束后,由于酿造腔内具有一定的负压,咖啡粉不会在出粉口263处残留。热水经出水通道313由出水口314进入酿造腔时,部分水可从出粉口263处进入酿造腔,此时出粉口也可起到出水口的作用,从而即使出粉口263的周围有咖啡粉存在,也会随着热水进入酿造腔内而不会残留。酿造好的咖啡经咖啡篮33底部的开关进入咖啡容器41内,酿造过程完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62可不在出水通道内设置开口,第一部分262的开口即是出粉口;供粉通道可不设置位于出水通道内的部分而是位于出水通道外部;负压产生装置不为在电机非驱动端的离心风扇而另外设置;等等。

虽然以上通过优选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内,凡依照本发明所作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