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机地拖侧面释放按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4591发布日期:2020-08-11 21:0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机地拖侧面释放按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干机地拖侧面释放按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人工处理繁重的家务,越来越展望智能机器能进入千家万户,辅助人们的生活劳动,盼望家务劳动效率的提高。于是,对家庭型智能机器的开发,尤其是家庭型的智能清洁机器能成功地进入普通家庭,几乎成为整个国内市场的需求动向。

现在的干机地拖无法很容易的调节主机和底盘之间的角度,使得人们在使用干机地拖拖地时,长时间只能保持一个姿势,这样对于人体的身体状态会造成巨大的符合,目前人们急缺一种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干机地拖的主机与底盘之间的角度调节的干机地拖,来使得人们在拖地时可以保持一种舒适的姿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干机地拖的主机与底盘之间的角度调节起来非常困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调节干机地拖的主机与底盘之间的角度的干机地拖侧面释放按钮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机地拖侧面释放按钮装置,包括地拖,所述地拖上端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地拖槽体一和地拖槽体二,所述地拖槽体一内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皮带控制杆,所述皮带控制杆固定在地拖槽体一内,所述皮带控制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皮带控制杆踏板,所述皮带控制杆踏板和皮带控制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皮带控制杆扭簧,所述地拖上安装有地拖盖,所述地拖盖上设有与皮带控制杆踏板相匹配的踏板通孔,所述皮带控制杆踏板置于踏板通孔内且与踏板通孔转动连接,所述皮带控制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滚轮,所述地拖槽体一内设有皮带,所述地拖槽体一内和地拖盖下端面的后端分别设有与皮带相匹配的皮带导轨和轴盖皮带导轨,所述皮带的一端套设在传动滚轮上,所述皮带的另一端通过皮带导轨套设在轴盖皮带导轨上,所述地拖槽体一和地拖槽体二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主机旋转轴安装孔,所述皮带置于主机旋转轴安装孔的侧面,所述地拖槽体一内安装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和传动滚轮连接。

地拖上端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地拖槽体一和地拖槽体二,地拖槽体一内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皮带控制杆,皮带控制杆固定在地拖槽体一内,皮带控制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皮带控制杆踏板,皮带控制杆踏板和皮带控制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皮带控制杆扭簧,地拖上安装有地拖盖,地拖盖上设有与皮带控制杆踏板相匹配的踏板通孔,皮带控制杆踏板置于踏板通孔内且与踏板通孔转动连接,皮带控制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滚轮,地拖槽体一内设有皮带,地拖槽体一内和地拖盖下端面的后端分别设有与皮带相匹配的皮带导轨和轴盖皮带导轨,皮带的一端套设在传动滚轮上,皮带的另一端通过皮带导轨套设在轴盖皮带导轨上,地拖槽体一和地拖槽体二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主机旋转轴安装孔,皮带置于主机旋转轴安装孔的侧面,地拖槽体一内安装有复位组件,复位组件和传动滚轮连接,主机和底盘组装时,主机两侧的旋转轴安装在主机旋转轴安装孔内,且地拖槽体一内的主机旋转轴安装在皮带上;在自然状态下,地拖槽体一内的离合器卡住皮带滚轮,进而通过皮带卡住主机旋转轴使其无法旋转;当操作者需要调节干机地拖的主机与底盘之间的角度时,只需踩下皮带控制杆踏板,离合器便会松开皮带滚轮,进而使操作者可以自由调节干机地拖的主机与底盘之间的角度,同时复位组件被拉伸,调好角度之后松开皮带控制杆踏板,皮带控制杆踏板在皮带控制杆扭簧的作用下复位,离合器继续卡住皮带滚轮,这样设计可以现实很方便的调节干机地拖的主机与底盘之间的角度的目的。

作为优选,皮带控制杆的后端设有皮带控制杆通孔,皮带控制杆踏板的前端设有与皮带控制杆通孔相匹配的皮带控制杆踏板通孔,皮带控制杆通孔和皮带控制杆踏板通孔通过皮带踏板轴连接,皮带控制杆固定在地拖槽体一,操作者踩下皮带控制杆踏板时,皮带控制杆踏板即可绕着皮带踏板轴与皮带控制杆进行相对转动,连接方式简单,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地拖槽体一开口处的两侧均设有与皮带踏板轴相匹配的踏板轴安装孔,皮带踏板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踏板轴安装孔上,皮带踏板轴的两端均固定有e型卡圈,e型卡圈置于踏板轴安装孔的外侧,皮带踏板轴通过e型卡圈固定在踏板轴安装孔上,e型卡圈用于将皮带踏板轴固定在地拖槽体一上,进而将皮带控制杆固定在地拖槽体一上。

作为优选,皮带控制杆的前端设置有与传动滚轮相匹配的传动滚轮槽,传动滚轮槽内固定有传动滚轮轴,传动滚轮安装在传动滚轮轴上且与传动滚轮轴转动连接,传动滚轮和传动滚轮轴之间设置有轴承,传动滚轮安装在传动滚轮槽可以保护传动滚轮,防止外界灰尘和颗粒影响传动滚轮的传动。

作为优选,地拖槽体一上固定有离合器盖,离合器盖位于传动滚轮的正上方,复位组件包括操作杆复位钩和操作杆复位弹簧,操作杆复位钩穿过传动滚轮槽与转动滚轮连接,操作杆复位弹簧的一端和操作杆复位钩连接,操作杆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和离合器盖连接,皮带滚轮在转动时操作杆复位弹簧会被拉伸,当操作者踩下皮带控制杆踏板并且松开主机时,操作杆复位弹簧上预存的弹力会使主机自动复位。

作为优选,地拖的前端固定有滚刷安装槽,滚刷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滚刷视盖窗,滚刷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滚刷组件,滚刷组件上套设有羊毛毡,滚刷安装槽和地拖盖之间固定有地拖装饰条,滚刷安装槽的后端安装有地拖喉管接头,地拖喉管接头上固定有下喉管,下喉管的一端和地拖喉管接头连接,下喉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地拖喉管上接头,滚刷组件用于清理垃圾,收集起来的垃圾依次通过地拖喉管接头、下喉管和地拖喉管上接头进入主机。

作为优选,地拖的底面上安装有地拖底盖包胶组件,地拖底盖包胶组件和地拖螺纹连接,地拖底盖包胶组件包括地拖槽体一相匹配的底盘一和与滚刷安装槽相匹配的底盘二,底盘一和底盘二固定连接,底盘一置于地拖槽体一的正下方,地拖槽体一的两侧均设有定位滑槽,底盘一上设有与定位滑槽相匹配的定位滑块,底盘一通过定位滑块和定位滑槽的配合安装在地拖槽体一的底部,皮带导轨安装在底盘一上,底盘二安装在滚刷安装槽的正下方,滚刷组件安装在滚刷安装槽和底盘二之间,地拖底盖包胶组件用于保护地拖的底部,通过定位滑块和定位滑槽的配合方便了地拖底盖包胶组件安装。

作为优选,地拖底部的前侧设置有前轮架槽,前轮架槽内固定有前轮架,前轮架上转动连接有前轮轴,前轮轴上固定有前轮,前轮置于前轮架内,地拖后侧的两端均固定有后轮轴,后轮轴上转动连接有后轮包胶组件,通过前轮和后轮来控制干机地拖的移动。

作为优选,前轮架的上端面固定有凸起,凸起贯穿前轮架槽且与前轮架槽滑动连接,地拖盖上安装有与凸起相匹配的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置于凸起的正上方,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可以对前轮架的高度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高度调节凸轮和高度调节旋钮,地拖盖上设有与高度调节旋钮相匹配的调节通孔,高度调节旋钮安装在调节通孔内且与调节通孔转动连接,高度调节凸轮的顶部和高度调节旋钮固定连接,高度调节凸轮的底部置于凸起的上方且与凸起相接触,操作者通过旋转高度调节旋钮,带动高度调节凸轮旋转,进而改变高度调节凸轮下方的凸起的高度,实现前轮架高度的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者通过踩下或释放皮带控制杆踏板,即可现实很方便的调节干机地拖的主机与底盘之间的角度的目的;操作杆复位弹簧可以对主机的角度进行复位;地拖底盖包胶组件用于保护地拖的底部,通过定位滑块和定位滑槽的配合方便了地拖底盖包胶组件安装;增设的高度调节组件可以对前轮架的高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调节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皮带控制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复位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下喉管部分和滚刷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图2中地拖和地拖底盖包胶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图2中高度调节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拖盖,2.主机旋转轴安装孔,3.下喉管,4.皮带控制杆踏板,5.地拖,6.滚刷安装槽,7.高度调节旋钮,8.高度调节凸轮,9.地拖装饰条,10.地拖喉管接头,11.后轮包胶组件,12.滚刷视盖窗,13.滚刷组件,14.前轮架,15.前轮,16.地拖底盖包胶组件,17.皮带导轨,18.皮带,19.地拖槽体一,20.传动滚轮,21.皮带控制杆,22.轴盖皮带导轨,23.离合器盖,24.操作杆复位钩,25.操作杆复位弹簧,26.地拖槽体二,27.皮带控制杆扭簧,28.踏板通孔,29.皮带控制杆踏板通孔,30.皮带控制杆通孔,31.e型卡圈,32.皮带踏板轴,33.踏板轴安装孔,34.传动滚轮槽,35.传动滚轮轴,36.轴承,37.羊毛毡,38.地拖喉管上接头,39.底盘二,40.底盘一,41.定位滑块,42.定位滑槽,43.调节通孔,44.前轮轴,45.凸起,46.后轮轴,47.前轮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干机地拖侧面释放按钮装置,包括地拖5,如图2和图3所示,地拖5上端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地拖槽体一19和地拖槽体二26,地拖槽体一19内设有调节组件。

如图3所示,调节组件包括皮带控制杆21,皮带控制杆21固定在地拖槽体一19内,皮带控制杆21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皮带控制杆踏板4,皮带控制杆踏板4和皮带控制杆21的连接处设置有皮带控制杆扭簧27。

如图3所示,地拖5上安装有地拖盖1,地拖盖1上设有与皮带控制杆踏板4相匹配的踏板通孔28,皮带控制杆踏板4置于踏板通孔28内且与踏板通孔28转动连接。

如图3所示,皮带控制杆2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滚轮20,地拖槽体一19内设有皮带18,地拖槽体一19内和地拖盖1下端面的后端分别设有与皮带18相匹配的皮带导轨17和轴盖皮带导轨22,皮带18的一端套设在传动滚轮20上,皮带18的另一端通过皮带导轨17套设在轴盖皮带导轨22上。

如图3所示,地拖槽体一19和地拖槽体二26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主机旋转轴安装孔2,皮带18置于主机旋转轴安装孔2的侧面,地拖槽体一19内安装有复位组件,复位组件和传动滚轮20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皮带控制杆21的后端设有皮带控制杆通孔30,皮带控制杆踏板4的前端设有与皮带控制杆通孔30相匹配的皮带控制杆踏板通孔29,皮带控制杆通孔30和皮带控制杆踏板通孔29通过皮带踏板轴32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地拖槽体一19开口处的两侧均设有与皮带踏板轴32相匹配的踏板轴安装孔33,皮带踏板轴3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踏板轴安装孔33上,皮带踏板轴32的两端均固定有e型卡圈31,e型卡圈31置于踏板轴安装孔33的外侧,皮带踏板轴32通过e型卡圈31固定在踏板轴安装孔33上。

如图2和图5所示,皮带控制杆21的前端设置有与传动滚轮20相匹配的传动滚轮槽34,传动滚轮槽34内固定有传动滚轮轴35,传动滚轮20安装在传动滚轮轴35上且与传动滚轮轴35转动连接,传动滚轮20和传动滚轮轴35之间设置有轴承36。

如图2和图5所示,地拖槽体一19上固定有离合器盖23,离合器盖23位于传动滚轮20的正上方,复位组件包括操作杆复位钩24和操作杆复位弹簧25,操作杆复位钩24穿过传动滚轮槽34与转动滚轮连接,操作杆复位弹簧25的一端和操作杆复位钩24连接,操作杆复位弹簧25的另一端和离合器盖23连接。

如图2和图6所示,地拖5的前端固定有滚刷安装槽6,滚刷安装槽6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滚刷视盖窗12,滚刷安装槽6内转动连接有滚刷组件13,滚刷组件13上套设有羊毛毡37,滚刷安装槽6和地拖盖1之间固定有地拖装饰条9,滚刷安装槽6的后端安装有地拖喉管接头10,地拖喉管接头10上固定有下喉管3,下喉管3的一端和地拖喉管接头10连接,下喉管3的另一端固定有地拖喉管上接头38。

如图2和图7所示,地拖5的底面上安装有地拖底盖包胶组件16,地拖底盖包胶组件16和地拖5螺纹连接,地拖底盖包胶组件16包括地拖槽体一19相匹配的底盘一40和与滚刷安装槽6相匹配的底盘二39。

如图7所示,底盘一40和底盘二39固定连接,底盘一40置于地拖槽体一19的正下方,地拖槽体一19的两侧均设有定位滑槽42,底盘一40上设有与定位滑槽42相匹配的定位滑块41,底盘一40通过定位滑块41和定位滑槽42的配合安装在地拖槽体一19的底部,皮带导轨17安装在底盘一40上。

如图7所示,底盘二39安装在滚刷安装槽6的正下方,滚刷组件13安装在滚刷安装槽6和底盘二39之间。

如图2和图8所示,地拖5底部的前侧设置有前轮架槽47,前轮架槽47内固定有前轮架14,前轮架14上转动连接有前轮轴44,前轮轴44上固定有前轮15,前轮15置于前轮架14内,地拖5后侧的两端均固定有后轮轴46,后轮轴46上转动连接有后轮包胶组件11。

如图8所示,前轮架14的上端面固定有凸起45,凸起45贯穿前轮架槽47且与前轮架槽47滑动连接,地拖盖1上安装有与凸起45相匹配的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置于凸起45的正上方。

如图8所示,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高度调节凸轮8和高度调节旋钮7,地拖盖1上设有与高度调节旋钮7相匹配的调节通孔43,高度调节旋钮7安装在调节通孔43内且与调节通孔43转动连接,高度调节凸轮8的顶部和高度调节旋钮7固定连接,高度调节凸轮8的底部置于凸起45的上方且与凸起45相接触。

主机和底盘进行组装时,主机两侧的旋转轴安装在主机旋转轴安装孔2内,且地拖槽体一19一侧的主机旋转轴安装在皮带18上。

在自然状态下,地拖槽体一19内的离合器卡住皮带滚轮20,进而通过皮带18卡住主机旋转轴使其无法旋转;当操作者需要调节干机地拖的主机与底盘之间的角度时,只需踩下皮带控制杆踏板4,离合器便会松开皮带滚轮20,进而使操作者可以自由调节干机地拖的主机与底盘之间的角度(同时操作杆复位弹簧25被拉伸),调好角度之后松开皮带控制杆踏板4,皮带控制杆踏板4在皮带控制杆扭簧27的作用下复位,离合器继续卡住皮带滚轮20,完成角度调节。当操作者踩下皮带控制杆踏板4并且松开主机时,操作杆复位弹簧25上预存的弹力会使主机自动复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