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菜机及应用炒菜机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8731发布日期:2020-08-14 16:1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炒菜机及应用炒菜机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炒菜时控制所用调味物料、火力、时间、操作过程的炒菜机及应用炒菜机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中餐菜系多以炒制为主,这里的炒制包含不同手法的中餐烹饪方法,如,汆、熬、烩、炝、煎、炸、熘、焖、炖等。在炒制的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点上加入合适的调味料品,并控制必要的炒制火候、时间及翻炒手法可得到不同口味的菜肴。由于不同菜系的调味料的种类和用量都不相同,对于一般技能的厨师,同一道菜的多次重复炒制,其调味料的用量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对火候及炒制的时间控制上在实际做菜过程中,还会出现或多或少放入调味料的情况,这些都会对菜的口感产生变化。就算是一个高级厨师,许多也是只精通一到两种菜系的做法,而不能对其它许多菜系做到精准烹饪把握。调味料种类、用量、放置顺序、放置时间等的差异都会导致菜的口感不同。高级厨师会较为准确地配置调味料以及用量。但要成为一个高级厨师是需要多年甚至十多年的技艺提升,高级别的厨师费用也是要比普通厨师的费用是要高上多倍,并且越来越稀缺。就算是高级厨师对于同一道菜的理解不同,其调味料的使用也有不同。特别中餐的量化历来是以‘少许’、‘三成’、‘七分’、‘一勺’这些概念来确定,对于不同的人理解会有偏差,在操作上同样也会有偏差。正是这样,一家饭店如果几个高级厨师的变更,就会导致菜品的口感发生变化,这就会影响客源的稳定性。同样,对于市面上有大量的餐饮连锁店,由于厨师不同,厨师的经验也不同,同一品牌的连锁店的菜品口+感很难保持一致,影响餐饮行业的发展。正是上面餐饮业存在的高级厨师培养需要长期性和艰辛性,高级厨师的稀缺性,使高品质稳定质量的中餐普及成为不易。为了中餐业更好地在全球发展,让一个或多个普通的新手厨师或普通厨艺的人做出高级厨师做出的中餐菜肴品质,炒出菜品质量稳定,口感相对稳定的菜肴,通过具有一定炒菜功能的炒菜机结合普通厨师的简单操作,完成一道道菜肴的稳定品质的炒制是中餐业推广的途径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让一个或多个普通的新手厨师或普通厨艺的人做出高级厨师做出的中餐菜肴品质,不同的厨师都能炒出菜品质量稳定,口感相对稳定的菜肴,本发明提供一种炒菜机及应用炒菜机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不但能控制炒菜机炒菜过程中的一些炒菜要素(如控制火候、加入规定的调料量),还能为厨师炒菜时显示或语音提示需要进行的炒菜动作(如翻炒、出锅、装盘)。

本发明使如下实现的:一种炒菜机,包括灶体台面组件、龙头组件、烟机装配体和调料机,灶体台面组件包括灶体台面框架,其特征在于:灶体台面框架内部设置有水箱、液料泵,水箱的进水口与水管相连通,水箱内设置有水量控制结构,水箱的出水口与液料泵相连,灶台面板上设置有锅具口和不锈钢液料桶放置口,锅具口下方的灶体台面框架内部设置有电磁加热模块,不锈钢液料桶放置口下方的灶体台面框架上设置有不锈钢液料桶,不锈钢液料桶底部设置有与液料泵相连通的管路,所述灶体台面组件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和龙头组件,所述的龙头组件包括龙头安装框架,龙头安装框架上自上而下的安装有多个龙头,每个龙头分别通过各自软管连接一个液料泵。

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调料机,所述调料机包括调料机下底座,调料机下底座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转盘支撑轴,所述转盘支撑轴的内部设置通孔,调料机下底座的板面上设置有调料机料口,调料机料口位于电磁加热模块上方,调料机下底座上方设置有一个调料机下转盘,所述调料机下转盘的板面上设置有一圈环形传动孔,调料机下转盘的板面上设置有调料机下转盘出料口,该下转盘出料口到转盘支撑轴的距离与调料机料口到转盘支撑轴的距离相同。位于调料机下底座上方的转盘支撑轴上设置有转盘轴承,转盘轴承的外部设置有轴承套,轴承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调料机转盘,所述调料机转盘位于调料机下转盘的上方,调料机转盘与调料机下转盘之间设置有多根转盘连接轴、相互连接,所述调料机转盘边缘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条形豁口,所述每个条形豁口两侧的调料机转盘上板面上设置有锁定机构。

所述调料机转盘上设置有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所述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位于条形豁口靠近转盘支撑轴的一端,且每两个条形豁口设置一套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所有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在调料机转盘呈环形均匀布置;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条形豁口和锁定机构之间设置有可拆装的粉料泵泵桶组件。

所述粉料泵泵桶组件包括储料仓,储料仓的顶部设置有储料仓盖,储料仓盖中心部位设置有粉料轴,粉料轴的顶部与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可分离的传动连接,粉料轴的下端深入到储料仓内部,粉料轴的下半部设置有下料螺旋,储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状的粉料仓底座,粉料仓底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储料仓底部的出料孔与粉料仓底座中部的通孔在竖直方向上重合,粉料仓底座的下部设置有粉料泵。

调料机转盘上、液料泵旁的锁定机构上设置有液料桶组件液料桶组件,包括液料桶,液料桶的顶部设置有液料桶桶盖,液料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液料桶的底部的板面上设置有液料桶阀体连接板,液料桶阀体连接板与调料机下底座锁定机构相互配合,所述液料桶阀体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液料桶阀体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酱料阀,所述酱料阀为三通阀,酱料阀上还设置有水平状的活塞泵。

所述调料机下底盘上固定设置有调料机转盘电机组件,调料机转盘电机组件与调料机下转盘的板面上的传动孔相互啮合,调料机下底盘上设置有接近开关和滚珠丝杠组件,所述滚珠丝杠组件与活塞泵配合使用;所述调料机下底盘上固定设置有调料机阀门电机组件,调料机阀门电机组件与粉料泵泵桶组件中粉料泵和液料桶组件的酱料阀配合使用;本装置还设置有显示器、控制器、通讯模块和语音提示装置,控制器对所有用电元件电连接,并对用电元件进行控制。

进一步优化,所述电磁加热模块为电磁炉、电陶炉、燃气灶中的一种。

进一步优化,灶体台面框架的侧面上安装有护板和门板,灶体台面框架顶面和底面分别安装有灶台面板。

进一步优化,不锈钢液料桶放置口上还可以设置滤网;不锈钢液料桶放置口处的设置有加强筋上,不锈钢液料桶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上设置有阀芯,阀芯的外圆面上套装有弹簧,阀芯在弹簧的压力下,将单向阀的出水口封闭住;不锈钢液料桶底部设置有与液料泵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与单向阀相配合的单向阀拔插组件,单向阀拔插组件包括管套,管套中心设置有与单向阀的阀芯相配合的顶柱。

进一步优化,龙头的端部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电;龙头安装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接滴盒,龙头安装框架上还设置有喷枪,喷枪的另一端与水路相连通。

进一步优化,所述调料机下底座的形状为正多边形或者圆形。

进一步优化,锁定机构包括料筒锁定翻板座,料筒锁定翻板座上通过转轴设定有料筒锁定翻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粉料可调电机支座,粉料可调电机支座上部设置有上顶板,上顶板上设置有两个通孔,粉料可调电机支座内还设置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电机轴从一个通孔中穿出,另一个通孔中固定设置有转轴,电机轴和转轴的顶部均设置有转轮,两个转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转轴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端联轴器,固定端联轴器位于上顶板的下板面下方,固定端联轴器的下板面设置有用于传动的条形凸块,上顶板的下板面上还设置有滑块定位,所述滑块定位位于固定端联轴器的两侧。

进一步优化,所述上顶板设置有偏心固定组件和粉料泵光耦传感器,位于转轴上的转轮上设置有感应片,感应片与粉料泵光耦传感器配合,偏心固定组件的销轴可以通过上顶板上设置的通孔、然后插入到粉料泵泵桶组件上。

进一步优化,每个调料机下转盘出料口处的料机下转盘板面上设置有一个出料密封套,所述出料密封套的中部为通孔调料机下转盘出料口相连通,通孔与出料密封套的顶部设置为下凹的异形弧面,异形弧面为通孔的上顶面。

进一步优化,储料仓内、粉料轴上设置有固粉搅拌轴,粉料轴的顶部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位于储料仓盖的上部,所述离合器由两部分组成,包括一个凸形零件和中间的“一字”凹面万向节组成,两者之间在轴向上通过螺钉连接限位。

进一步优化,粉料轴是穿装固定在一个单向轴承内圈中,单向轴承外圈固定在储料仓仓盖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优化,离合器两侧的储料舱盖上板面上设置有承接滑块,粉料泵泵桶组件上的锁定孔中。

进一步优化,所述粉料泵由粉料泵密封套、粉料泵阀体和圆柱销共同组成的,粉料泵密封套上设置有出料口和进料口,粉料泵阀体设置有通道,圆柱销设置在粉料泵阀体上,粉料泵阀体能够在粉料泵密封套内转动。

进一步优化,所述调料机转盘电机组件包括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和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转盘驱动轮。

进一步优化,所述调料机阀门电机组件位于调料机下底盘的一条径线的端部,调料机阀门电机组件包括调料机阀门电机安装座,调料机阀门电机安装座上设置有直流减速电机,直流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阀门电机拨叉座,阀门电机拨叉座上设置有用于拨动圆柱销和圆柱销转动的阀门拨杆,,所述调料机阀门电机安装座的外部还设置有光耦固定座,光耦固定座上设置有光耦传感器,阀门电机拨叉座上还设置有感应盘挡片。

进一步优化,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走向从调料机下底盘的圆心位置朝向调料机料口,滚珠丝杠组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通过轴承架设有滚珠丝杠和提升导柱,滚珠丝杠和提升导柱的轴线与调料机下底盘的半径重合,滚珠丝杠和提升导柱上设置有滚珠丝母座,滚珠丝母座随着滚珠丝杠的转动,沿着提升导柱的轴线运动,所述滚珠丝母座上设置有条形槽。

进一步优化,所述语音提示装置为喇叭或者蓝牙耳机。

进一步优化,所述调料机下底座的外圈设置设置有多根相互平行的铝型材立柱,铝型材立柱之间设置有封板和封门,铝型材立柱的顶部设置有调料机顶盖,调料机顶盖的上板面上还设置有控制器,调料机顶盖的上板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控制器罩住的调料机上护罩;调料机下底座的下板面上设置有底罩板,底罩板部覆盖调料机料口。

进一步优化,调料机下底座上、调料机料口附近设置有用于遮盖调料机料口的调料机料口电机组件,所述调料机料口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座板,电机座板上设置有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电机轴上依次固定设置有料口感应片和出料堵板,所述出料堵板的上板面上设置有接滴槽,电机座板上还设置有传感器。

进一步优化,所述本装置还包括芡水摇匀注出部件,芡水摇匀注出部件的出料口均位于电磁加热模块的上方。

进一步优化,所述芡水摇匀注出部件,所述芡水摇匀注出部件包括芡水摇匀基座,所述芡水摇匀基座为一安装板,芡水摇匀基座上设置有传感器、步进电机驱动板和芡水摇匀阀门打开机构,所述传感器为位置传感器,步进电机驱动板用于接收的控制器的信号,所述芡水摇匀基座上还设置有直流减速电机,直流减速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芡水混匀立板,芡水混匀立板的顶端不高于最上部的传感器,下部的传感器正对着芡水混匀立板的板面,芡水混匀立板的顶部设置有水平伸出的芡水混匀下底板,芡水混匀立板的底部设置有水平伸出的芡水混匀上盖板,芡水混匀下底板靠近芡水混匀立板的一侧设置有芡水注出位感应片,芡水混匀下底板上设置用芡水瓶压紧锁定机构,芡水混匀上盖板上设置有芡水瓶压紧机构。

芡水混匀下底板、芡水瓶压紧锁定机构和芡水混匀上盖板上芡水瓶压紧机构之间设置有芡水瓶组件,芡水瓶组件包括芡水瓶和设置在芡水瓶瓶口上的芡水瓶盖,芡水瓶盖上设置有通道,芡水盖上设置有芡水阀体,芡水阀体上设置有芡水阀门,芡水阀门分别于通道、芡水摇匀阀门打开机构相配合。

进一步优化,芡水混匀下底板的板面中部设置有条形口,所述芡水瓶压紧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条形口的芡水锁紧轴座,两个芡水锁紧轴座之间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偏心的芡水锁紧扳手,芡水混匀下底板四周设置有多个通孔,这些通孔内设置有下底盘升降导柱,下底盘升降导柱的两端分别位于芡水混匀下底板板面的两侧,下底盘升降导柱位于下底板内测的端部设置有芡水杯座板,芡水杯座板与下底板内测的板面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下底盘升降导柱位于下底板外测圆柱面上设置有限位的弹簧挡圈,芡水锁紧扳手的下部穿过条形口与芡水杯座板板面接触。

进一步优化,所述芡水混匀下底板上设置有通孔,芡水瓶压紧锁定机构包括通孔内设置的下底盘升降导柱,下底盘升降导柱与通孔通过螺纹副连接,下底盘升降导柱位于下底板内测的端部设置有芡水杯座板,下底盘升降导柱于芡水杯座板之间通过万向节相连接。

进一步优化,芡水混匀上盖板上设置有条状缺口,所述的条状缺口直接通到芡水混匀上盖板的前侧面,缺口两侧的板面上设置有芡水瓶压紧机构,所述为固定在板面上的芡水瓶压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芡水混匀上盖板上设置有条状缺口,所述的条状缺口直接通到芡水混匀上盖板的前侧面,条形缺口两侧的芡水混匀上盖板上设置有贯通上下板面的通孔,所述芡水瓶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通孔内的芡水压板导柱,位于条状缺口同一侧的芡水压板导柱固定连接于同一块芡水瓶压板上,芡水混匀上盖板与芡水瓶压板之间设置有芡水阀杆压簧。

进一步优化,所述通道为芡水瓶盖上部两个向外突出的通道,这两个通道的高低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进一步优化,所述芡水阀体内部设置有空腔,该空腔通过通道与芡水瓶内部连通,芡水阀体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芡水出芡嘴,所述芡水阀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阀杆孔,这两个阀杆孔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于通道的口部相对,两个阀杆孔内分别设置有一根芡水开关阀杆,芡水开关阀杆的下端与通道的口部相对应,芡水开关阀杆能够在阀杆孔内上下移动;所述芡水阀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压紧弹簧底座,压紧弹簧底座上设置有孔洞,两个芡水开关阀杆的顶端从孔洞中穿出,压紧弹簧底座下方的芡水开关阀杆上设置有芡水阀杆压簧,两个芡水开关阀杆的顶端之间通过一个芡水阀杆提升杆相连接,压紧弹簧底座上还设置有芡水阀门扳手,芡水阀门扳手在压紧弹簧底座形成杠杆。

进一步优化,所述芡水阀体内部设置有空腔,该空腔通过通道与芡水瓶内部连通,芡水阀体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芡水出芡嘴,所述芡水阀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阀杆孔,这两个阀杆孔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于通道的口部相对,两个阀杆孔内分别设置有一根芡水开关阀杆,芡水开关阀杆通过芡水瓶盖上的通道伸入到芡水瓶内,位于芡水开关阀杆的端部设置有堵板,芡水瓶盖外部的芡水开关阀杆上设置有挡板,芡水瓶盖与挡板之间的芡水开关阀杆外圆面上套装压缩弹簧,芡水开关阀杆的另一端从阀杆孔伸出到芡水阀体外,芡水开关阀杆与阀杆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优化,所述芡水摇匀阀门打开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条状的芡水摇匀阀门扳手,芡水摇匀阀门扳手与芡水阀门扳手或芡水阀体外芡水开关阀杆的顶部配合工作。

进一步优化,所述芡水摇匀阀门打开机构为直线调动推杆机构,直线调动推杆的推杆在竖直方向上上下运动,直线调动推杆的推杆能与芡水阀门扳手或芡水阀体外芡水开关阀杆的顶部配合工作。

进一步优化,所述芡水摇匀基座上设置有光耦传感器,芡水摇匀阀门扳手或者步进电机的电机轴上还设置有光电感应片,光电感应片与光耦传感器配合使用,用于检测芡水摇匀阀门扳手的位置状态,芡水摇匀阀门扳手的头部设置有芡水阀门拨叉滚轮。

进一步优化,本装置包括投料组件,投料组件包括投料组件壳体,投料组件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空间,投料组件壳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装料口,投料组件壳体一侧的下底面上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正下方为电磁加热模块,投料组件壳体上设置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同步带轮,投料组件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从动带轮,同步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设置有送料拨杆支架,所述送料拨杆支架上设置有送料拨杆,所述送料拨杆与送料拨杆支架运动的方向垂直。

所述投料组件壳体内部设置有不相邻的第一导轨板和第二导轨板,第一导轨板和第二导轨板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第一导轨板和第二导轨板位于装料口的两侧,第一导轨板和第二导轨板相对的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单边滑槽,两个单边滑槽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滑槽,所述单边滑槽的走向为前后走向,第一导轨板和第二导轨板所组成的滑槽正对着装料口,第一导轨板和第二导轨板的上板面的设置有两列相互平行的料斗单边滑槽,料斗单边滑槽的走向为左右走向。

投料组件还包括料斗,料斗的底部为开方面,料斗内部被隔板分割成几个独立的空间,料斗的前后板面的最下部设置有滑条,料斗后壁上设置有送料拨杆孔;投料组件还包括料斗盖板,所述料斗盖板的板面上设置有两列相互平行的第二料斗单边滑槽,第二料斗单边滑槽的走向为左右走向,两列第二料斗单边滑槽的间距与两列料斗单边滑槽之间间距相同,料斗盖板的左右侧面上设置有与单边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条。

进一步优化,所述料斗盖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料斗内固定设置有料斗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解锁口和锁定口,所述解锁口与料斗后壁上送料拨杆孔相对。

进一步优化,所述料斗前板面的外部设置有把手支架,把手支架为组成的”c”框状,下耳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把手支架的上、下耳板之间设置有竖直转轴,转轴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竖直转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内上设置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上设置有限位把手,所述限位把手的长度小于条形槽的长度。

进一步优化,所述投料组件壳体上还设置有与同步带平行的线性滑轨组件,所述线性滑轨组件中的滑块与送料拨杆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装置还包括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包括外挂注出壳体,外挂注出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外挂注出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开口,外挂注出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外挂桶滑轨底座,外挂桶滑轨底座上设置有左、右导轨,外挂桶滑轨底座上方的外挂注出壳体上设置有直流搅拌电机,直流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水平的驱动板轴,驱动板轴上设置有片状的驱动板;外挂注出壳体内还设置有竖直装的外挂桶滚珠丝杠组件,外挂注出壳体的后部设置有外挂桶阀门电机组件。所述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还包括外挂塑料桶组件,外挂塑料桶组件包括桶身,桶身上设置有桶盖,桶盖与桶身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桶盖上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上部伸出到桶盖外侧,搅拌轴的顶部设置有拨叉,该拨叉与驱动板配合,桶身的下部设置有外挂桶阀体和与外挂桶阀体相连接的外挂活塞泵,外挂桶阀体上的出料口与外挂注出壳体上的出料口正对着;外挂塑料桶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外挂塑料桶底座,外挂塑料桶底座用以与外挂桶滑轨底座结合、定位。

进一步优化,外挂注出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光耦传感器,光耦传感器用来检测外挂注出壳体内部桶位的信息。

进一步优化,本装置还包括烟机装配体,烟机装配体安装在支撑杆上。

进一步优化,本装置还包括红外测温感应器位于电磁加热模块的上方,红外测温感应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红外测温感应器的设置在一个保护管中,保护管的下底面为开方面,红外测温感应器的感应部位在保护管的下底部,并且红外测温感应器的感应部正对着电磁加热模块的上方,所述保护管内连接有风源,风从保护管的上部向下吹拂,最终从保护管的下底部吹出。

炒菜控制系统按时间顺序自动控制炒菜机中炒锅的火力大小、时间,自动控制需要放入炒菜锅中的调料(包括加入用油、用水)时机、用量,使用屏幕显示、语音提示的方式指导厨师在规定的时间点上进行操作(例如,加入被炒食材、进行人工翻炒、搅拌汤汁、盖上锅盖、出锅、装盘等)。也就是对于加入调料量、火候控制这些人工难以精准的操作通过炒菜控制程序让炒菜机自动完成,而让相对技术含量低的翻炒、精准要求不高的加入各种主附食材的工作通过屏幕显示、语音提示(如蓝牙耳机)让厨师手工操作完成,或尽量让厨师手工操作完成,从而炒制出品味稳定的可口菜肴。

本炒菜系统中,首先结合中国传统菜谱,把每道菜的食材清洗、切(剁、片、剃、剁等)、成型、刷锅、火候、加入调料(油、盐、酱、醋、料等)、炒制(时间控制、翻炒要求、焖盖要求)、出锅、装盘、洗锅这一过程中各段影响菜品的因素(如火候大小、调料用量)录入到电脑中进行记录,并制作成每道菜的控制、显示、提示的程序,这里我们称之为‘炒菜制作程序’。

在炒菜制作程序中,对于食材的清洗、初步腌制、切、成型、食材量的控制、每种菜的食材组合,这些炒制的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称之为‘菜的预制’,菜的预制成品为‘预制菜’。本发明对于预制菜可做成单独的在显示屏上显示‘预制程序’指导厨师按照预制程序所给出的操作视频中的要求在炒菜机之外的案板上操作完成。

在炒菜制作程序中,本炒菜机只根据控制系统完成刷锅注水,提示厨师刷锅、火候控制、自动加入调料(油、盐、酱、醋、料等量及时机)、对厨师的炒制提示(告知翻炒要求、告知焖盖要求等)、烹饪时间控制、出锅告知、装盘告知、洗锅注水及告之这一系列过程中各段影响菜品要素(如火候大小、调料用量)的控制指导,并以控制、显示、提示的方式完成一道品质稳定的炒菜过程。我们把炒菜控制系统中这一部分在炒菜机上使用的程序称之为‘炒菜程序’。

对于每一道根据中餐菜谱或厨师的特色菜谱编制的预制菜的预制程序、对预制菜的炒菜程序,都要先由开发菜品的厨师进行测试反复测试。开发菜品厨师先根据预制程序所展示的预制菜要求做好预制菜,再把预制菜在该炒菜机上使用炒菜程序进行炒菜测试调整,通过多次的调整,使得该菜品的预制菜能在炒菜机上按照炒菜程序做出符合要求的菜品。

有时同一道菜,由于不同人的口味不同,对咸淡的要求不同,对菜品的生熟要求不同,对菜品的软硬要求不同时,还要对这道炒菜程序中调味品的用量、火候、烹饪时间等进行调整、试炒,产生这道菜不同口感的系列菜品。对于调配好的一道菜不同口感的菜品,对应的是一道道的炒菜程序被存储在炒菜机之外的一台控制主机中,或存储在炒菜机内。当需要炒这道菜时,对于不同口味,菜品下单师通过控制主机把食客要求口味的炒菜程序通过网络发送到炒菜机控制器中,或直接从炒菜机的控制器中调出这个炒菜程序,炒菜机可根据这个炒菜程序控制调味品用量,控制影响口感(如火候、时间)的要素,指导厨师翻炒操作完成特定口味的菜肴制作。

前面说过,对炒菜机执行的控制、显示、语音提示程序简称为‘炒菜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一种应用所述炒菜机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机、通信网络、灶体台面组件、龙头组件、烟机装配体、调料机及控制器,控制主机上安装有炒菜程序的上位机程序,炒菜机的控制器中安装有炒菜程序的下位机程序,其特征在于:一旦厨师启动炒菜开始按钮,

a)向控制主机输入菜单,或者,用户使用智能终端通过网络向控制主机传送菜单,控制主机通过网络或者u盘等存储装置向炒菜机的控制器中传入该菜单的炒菜食谱控制数据;或者,用户通过炒菜机控制器的显示屏确定菜单,炒菜机控制器把该菜单转化为炒菜食谱控制数据;所述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食谱控制数据为一特定菜谱显示和控制操作程序,包含菜单的名称、图片、及对炒菜机中电磁炉热量及对炒锅的加热时间控制。

b)炒菜程序按照食谱控制数据要求在规定时间对自动控制龙头组件中的一组龙头通过对应电机带动转动到炒锅上方,自动控制起动龙头对应的液料泵,通过龙头向炒锅内泵入规定量的所需炒菜液体用料。

c)炒菜程序按照食谱控制数据要求在规定时间点上自动控制调料机液料桶组件中的液料桶内液体调味品注入炒锅内的用量,在规定时间点上自动控制调料机内粉料泵泵桶组件内的储料仓中的粉料调味品注入炒锅内的用量。

d)炒菜程序按照食谱控制数据要求在规定时间点上通过显示屏或蓝牙耳机提示厨师进行规定的炒菜操作。

进一步优化,在炒菜程序食谱控制数据的控制下,在规定时间点上,调料机下方的芡水摇匀注出部件中的芡水瓶会自动出口向下,向炒锅内加入规定量的芡水。

进一步优化,在炒菜程序食谱控制数据的控制下,在规定时间点上,会使调料机下方投料组件内的料斗中不同物料(要炒的食材)在规定的时间段按顺序自动在炒锅的上方投入炒锅中。

进一步优化,其特征在于,在炒菜程序食谱控制数据的控制下,在规定时间点上,炒菜机会从炒锅上方加入外挂注出部件中外挂塑料桶组件内的复合料(或特殊用料)的规定量。

进一步优化,在炒菜程序食谱控制数据的控制下,在规定时间点上,通过显示屏或蓝牙耳机提示厨师使用喷枪完成刷锅注水,提示厨师刷锅。

进一步优化,在炒菜程序食谱控制数据的控制下,在规定时间点上,通过炒锅上方的测温探头测出油温或锅温,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来控制下一个炒菜流程的开始点。

进一步优化,在炒菜程序食谱控制数据还包括向预制菜制备处的显示屏或通过语音器向预制菜传送人员发出把要炒制的预制菜送到炒菜机中相应锅灶的台案上。

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对菜谱进行标准化,操作过程标准化,进而完成了口味标准化,实现了餐饮连锁企业菜谱味道统一,有利于餐饮连锁企业的扩大和发展。另一方面,让一个或多个普通的新手厨师或普通厨艺的人做出高级厨师做出的中餐菜肴品质,炒出菜品质量稳定,口感相对稳定的菜肴,通过具有一定炒菜功能的炒菜机结合普通厨师的简单操作,完成一道道菜肴的稳定品质的炒制,降低了企业的招工难度和用工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装置的右视图。

图5为本装置灶体台面框架。

图6为图1的e向剖视图,即灶体台面内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f-f向视图,即灶体台面内部的右上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不锈钢液料桶与单向阀结合时的剖视图。

图9为龙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调料机右上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调料机左下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g-g向剖视图。

图13为图12去掉铝型材立柱、封板和封门之后的立体图。

图14为图13的主视方位剖视图。

图15为图10中h—h向剖视图。

图16为图15的俯视图。

图17为调料机下底座的俯视图。

图18为调料机转盘的立体图。

图19为调料机下转盘的立体图。

图20为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粉料泵泵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剖视图。

图23、图24为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与粉料泵泵桶组件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与粉料泵泵桶组件结合后,安装在装置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6、图27为粉料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液料粉料泵泵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液料粉料泵泵桶组件的剖视图。

图30为液料粉料泵泵桶组件中酱料阀的剖视图。

图31为液料粉料泵泵桶组件的安装在装置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2为调料机转盘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滚珠丝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图15中i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5为调料机阀门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调料机料口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7、图38、图39、图40为芡水摇匀注出部件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1为芡水摇匀注出部件去掉芡水瓶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芡水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3、图44为芡水瓶组件去掉芡水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5为投料组件45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6为投料组件45的主视图。

图47为投料组件45的右视图。

图48为投料组件45的仰视图。

图49为图46的j-j向剖视图。

图50为图49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1为图46的k-k向剖视图。

图52为没有安装料斗的投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3为投料组件的剖视图,显示内部料斗锁定组件的结构。

图54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55为料斗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6为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的立体图。

图57为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主视方向、外挂桶门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8为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右视的剖视图。

图59为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左视的剖视图。

图60为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主视方向、去掉外挂塑料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1为外挂塑料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2为外挂塑料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图63为外挂塑料桶组件与驱动板轴、驱动板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4、图65为烟机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6为烟机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67为本装置电器工作程序框图。

图68为本装置开机检测程序流程框图。

图69为本装置开机检测正常后执行一个菜谱的炒菜控制命令流程框图。

图中:灶体台面组件a、龙头组件b、烟机装配体c、调料机d、灶体台面框架1、护板11、门板12、灶台面板13、水箱14、液料泵15、电磁加热模块16、不锈钢液料桶17、单向阀18、单向阀拔插组件19、支撑杆20、龙头安装框架21、龙头22、电机23、接滴盒24、喷枪25、调料机下底座26、调料机料口26-1、转盘支撑轴27、转盘轴承27-1、轴承套27-2、调料机下转盘28、出料密封套28-1、调料机下转盘出料口28-2、转盘连接轴29、调料机转盘30、条形豁口30-1、料筒锁定翻板座30-2、料筒锁定翻板30-3、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31、粉料可调电机支座31-1、上顶板31-2、步进电机31-3、同步带31-4、固定端联轴器31-5、滑块定位31-6、偏心固定组件31-7、粉料泵光耦传感器31-8、感应片31-9、粉料泵泵桶组件32、储料仓32-1、储料仓盖32-2、粉料轴32-3、固粉搅拌轴32-3-1、离合器32-4、螺钉32-4-1、承接滑块32-6、粉料仓底座32-7、粉料泵32-8、粉料泵密封套32-9、粉料泵阀体32-10、圆柱销32-11、液料桶组件33、液料桶33-1、液料桶桶盖33-2、液料桶阀体连接板33-3、酱料阀33-4、酱料阀套33-5、酱料阀芯33-6、圆柱销33-7、活塞泵33-8、调料机转盘电机组件34、转盘驱动轮34-1、接近开关35、滚珠丝杠组件36、支撑架36-1,支撑架36-1、滚珠丝杠36-2、提升导柱36-3、滚珠丝母座36-4、调料机阀门电机组件37、调料机阀门电机安装座37-1、直流减速电机37-2、阀门电机拨叉座37-3、阀门拨杆37-4、光耦固定座37-5、光耦传感器37-6、感应盘挡片37-7、铝型材立柱38、封板39、封门40、调料机顶盖41、底罩板42、调料机料口电机组件43、电机座板43-1、直流电机43-2、料口感应片43-3、出料堵板43-4、芡水摇匀注出部件44、芡水摇匀基座44-1、壳体44-2,壳体内设置有传感器44-3、步进电机驱动板44-4、步进电机44-5、光耦传感器44-6、芡水摇匀电机座44-7、芡水摇匀阀门扳手44-8、光电感应片44-9、芡水阀门拨叉滚轮44-10、直线减速电机44-11、芡水混匀立板44-12、芡水混匀下底板44-13、芡水混匀上盖板44-14、芡水注出位感应片44-15、芡水锁紧轴座44-16、芡水锁紧扳手44-17、下底盘升降导柱44-18、芡水杯座板44-19、弹簧挡圈44-20、芡水压板导柱44-21、芡水瓶压板44-22、芡水阀杆压簧44-22-1、括芡水瓶44-23、芡水瓶盖44-24、芡水阀体44-25、芡水出芡嘴44-26、芡水开关阀杆44-27、压紧弹簧底座44-28、芡水阀杆压簧44-28-1、芡水阀杆提升杆44-29芡水阀门扳手44-30、所述投料组件45、投料组件壳体45-1、装料口45-2、出料口45-3、步进电机45-4、同步带轮45-5、从动带轮45-6、同步带45-7、送料拨杆支架45-8、送料拨杆45-9、线性滑轨组件45-10、第一导轨板45-11、第二导轨板45-12、单边滑槽45-13、料斗单边滑槽45-14、料斗45-15、滑条45-16、送料拨杆孔45-17、料斗盖板45-18、第二料斗单边滑槽45-19、滑条45-20、连接口45-21、料斗锁定组件45-22、壳体45-22-1、把手支架45-23、卡槽45-24、竖直转轴45-25、把手45-26、水平转轴45-27、限位把手45-28、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46、外挂注出壳体46-1、外挂桶门46-2、外挂桶滑轨底座46-3、直流搅拌电机46-4、驱动板轴46-5、驱动板46-6、外挂桶滚珠丝杠组件46-7、外挂桶阀门电机组件46-8、光耦传感器46-9、外挂塑料桶组件46-10、拨叉46-11、外挂桶阀体46-12、外挂桶柱塞阀芯46-12-1、外挂活塞泵46-13、外挂塑料桶底座46-14、出风管道47、抽烟风板47-1、接滴盒47-2、盖板47-3、转轴47-4、螺杆减速电机47-5、显示器49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装置为智能炒菜机,包括灶体台面组件a、龙头组件b、烟机装配体c和调料机d。灶体台面组件a包括灶体台面框架1,所述的灶体台面框架1的性质为矩形,本装置采用的形制为矩形,但时并不局限为矩形,灶体台面框架1四个侧面上安装有护板11和门板12,灶体台面框架1顶面和底面分别安装有灶台面板13、底板加强筋,灶体台面框架1内部设置有一水箱14、液料泵15,水箱14的进水口与水管相连通,水箱14置有水量控制结构,本装置的水箱14采用的水量控置结构与马桶内的浮球阀结构相同,水箱14的出水口与一液料泵15相连,水箱的进水口与水管相连。灶台面板13上设置有锅具口和不锈钢液料桶放置口,锅具口下方的灶体台面框架内部设置有电磁加热模块16,本装置采用的电磁加热模块16为电磁炉,但是也可以使用火力可控的燃气灶,电磁加热模块16上放置钢铁材质的炒锅,通过炒菜控制程序可在规定的炒菜时间段上对炒锅进行不同程度的加热。不锈钢液料桶放置口下方的灶体台面框架1内部设置有不锈钢液料桶17,本装置内的不锈钢液料桶17的个数不止一个,目前主要有盛放高汤和食用油的不锈钢液料桶17,不锈钢液料桶17的上部架设在不锈钢液料桶放置口处的加强筋上,不锈钢液料桶17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18,灶体台面框架1内部设置有与单向阀18相配合的单向阀拔插组件19,所述单向阀18与单向阀拔插组件19的结构与现有市面上空气加湿器的水桶与底座的供给结构,当空气加湿器底部的单向阀在底座上顶住的压迫下,单向阀上的弹簧被压缩,单向阀向上运动,水桶底部的阀门被打开,水桶内部的水从底部的开口流入加湿器的底座中,给底座中雾化部件供水。单向阀18与单向阀拔插组件19相互配合,实现不锈钢液料桶17的内部与单向阀拔插组件19后部管路的连通,单向阀拔插组件19后部管路与灶体台面框架1内部其中一个液料泵15的入口相连通,在炒菜控制程序的控制下,在炒菜需要加入食用油时,一个与装有食用油的不锈钢液料桶17,通过与之相连的液料泵15向炒锅中泵出规定量的食用油,当炒菜需要加入高汤时,另一个与装有食用油的不锈钢液料桶17,通过与之相连的另一个液料泵15向炒锅中泵出规定量的食用油。不锈钢液料桶17设置成这样的结构是因为不锈钢液料桶17内会用于盛放高汤,高汤富含营养,如果高汤在室温内放置五到八个小时,就会发生变质。采用本处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将不锈钢液料桶17从不锈钢液料桶放置口内取出,放在冰箱中保存,保证饮食卫生,也降低成本。不锈钢液料桶放置口上还可以设置滤网,当厨师向不锈钢液料桶17内添加高汤的时候滤网可以过滤掉高汤中的残渣。

如图9所示,所述灶体台面组件a的顶部还设置有两根竖直向上的支撑杆20,两个支撑杆20之间设置有龙头组件b,所述的龙头组件b包括龙头安装框架21,龙头安装框架21上自上而下的安装有多个龙头22,所述的龙头22的端部设置有转轴,炒菜程序在规定的时间段可控制转轴通过电机23带动转动,当然也可以采用手动的转动,龙头安装框架21的底部设置有接滴盒24,龙头安装框架21上还设置有喷枪25,喷枪25的另一端设置有软管,喷枪25与自来水管相连,每个龙头22分别通过各自软管连接一个液料泵15,每个液料泵15与对应的不锈钢液料桶17、水箱14、炒菜用油桶(编号)通过各自的软管相连通,不同的龙头22在炒菜机控制器的控制程序控制下可从两个支撑杆20之间的接滴盒24上方转到炒锅的上方,分别向炒锅中加入定量的炒菜用油、水、高汤等用量较大的必须液料。

如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支撑杆20的顶部设置有调料机d,所述调料机d包括调料机下底座26,所述调料机下底座26的形状为正多边形,调料机下底座26与支撑杆20之间固定连接。调料机下底座26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转盘支撑轴27,所述转盘支撑轴27的内部设置通孔,该通孔可以用来走线。调料机下底座26的板面上还设置有调料机料口26-1,调料机料口26-1最好位于电磁加热模块16的正上方,这样就可以免去管道或者滑道等输送介质,使得调料下料更精确和干净。调料机下底座26的上方设置有一个调料机下转盘28,所述调料机下转盘28的板面上设置有一圈环形传动孔28-3,调料机下转盘28的板面上还均布有多个出料密封套28-1,所述出料密封套28-1的中部为通孔,通孔所对的调料机下转盘28板面上为调料机下转盘出料口28-2,该出料口到转盘支撑轴27的距离与调料机料口26-1到转盘支撑轴27的距离相同,出料密封套28-1的顶部设置为异形弧面。

位于调料机下底座26上方的转盘支撑轴27外圆面上设置有转盘轴承27-1,转盘轴承27-1的外部设置有轴承套27-2,轴承套27-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调料机转盘30,所述调料机转盘30位于调料机下转盘28的上方,调料机转盘30与调料机下转盘28之间通过多根转盘连接轴29固定连接,所述调料机转盘30边缘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条形豁口30-1,所述每个条形豁口30-1两侧的调料机转盘上板面上设置有料筒锁定翻板座30-2,料筒锁定翻板座30-2上通过转轴设定有料筒锁定翻板30-3,

如图20和图25所示,所述调料机转盘30上设置有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31、所述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31位于条形豁口30-1靠近转盘支撑轴27的一端,且每两个条形豁口30-1设置一套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31,所有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31在调料机转盘30呈环形均匀布置。

如图20、图23、图24所示,所述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31包括竖直设置的粉料可调电机支座31-1,粉料可调电机支座31-1的顶端水平设置有上顶板31-2,上顶板31-2上设置有两个通孔,粉料可调电机支座31-1内还设置有步进电机31-3,步进电机31-3的电机轴从一个通孔中穿出,另一个通孔中固定设置有转轴,电机轴和转轴的顶部均设置有转轮,两个转轮之间通过同步带31-4传动,转轴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端联轴器31-5,固定端联轴器31-5位于上顶板31-2的下板面下方,上顶板31-2的下板面上还设置有滑块定位31-6,所述滑块定位31-6位于固定端联轴器31-5的两侧。所述滑块定位31-6、料筒锁定翻板29-3和出料密封套28-1顶部的异形弧面之间设置有粉料泵泵桶组件32,粉料泵泵桶组件32相邻的位置上设置有液料桶组件33,所述液料桶组件33被料筒锁定翻板30-3和出料密封套28-1顶部的异形弧面固定住。所述上顶板31-2上还设置有偏心固定组件31-7和粉料泵光耦传感器31-8,位于转轴上的转轮上设置有感应片31-9,感应片31-9与粉料泵光耦传感器31-8配合,当所需的粉状调料达到指定的下料量,步进电机31-3停止正向转动,同时控制器给步进电机31-3一个反向转动的信号,当步进电机31-3带着转轴反转(反转的过程粉状调料不会从粉料泵泵桶组件中注出),当粉料泵光耦传感器31-8检测到感应片31-9时,粉料泵光耦传感器31-8向控制器发送位置信号,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31-3停止反向转动,当转轴在这个位置停下来的时候,方便粉料泵泵桶组件32与固定端联轴器31-5的脱离,以下脱离后的再结合。偏心固定组件31-7的销轴可以通过上顶板31-2上的通孔、然后插入到粉料泵泵桶组件32上的锁定孔中,偏心固定组件31-7使得可调节粉料泵驱动组件31与粉料泵泵桶组件32连接更稳固,拆装便捷。

如图21、图22、图23、图24、图26、图27所示,所述粉料泵泵桶组件32包括储料仓32-1,储料仓32-1内部空间的下部为圆锥状,储料仓32-1的顶部设置有储料仓盖32-2,所述储料仓盖32-2上带有把手,储料仓盖32-2中心部位设置有粉料轴32-3,所述粉料轴32-3的下端深入到储料仓32-1内部,粉料轴32-3的下半部设置有下料螺旋,粉料轴32-3上还设置有固粉搅拌轴32-3-1,固粉搅拌轴32-3-1的形制有利于储料仓32-1内粉料的扰动,可有效的防止粉料堵死。粉料轴32-3的顶部设置有离合器32-4,离合器32-4位于储料仓盖32-2的上部,所述离合器32-4由两部分组成,所述的离合器32-4为一字联轴器的中一个凸形零件和中间的“一字”凹面万向节组成,两者之间在轴向上通过螺钉32-4-1连接限位,限制两者在螺钉32-4-1轴线方向上的移动作用,所述固定端联轴器31-5为一字联轴器的中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条形凸块,通过这样应用一字联轴器,保证了粉料泵泵桶组件32与粉料泵驱动组件31及便捷的分离和连接。

粉料轴32-3是穿装固定在一个单向轴承32-5内圈中,单向轴承32-5外圈固定在储料仓仓盖32-2的中心位置,使粉料轴32-3转能向一个方向实现搅拌,或使粉料轴32-3的下端螺杆泵螺纹完成粉料的注出。要插入粉料泵泵桶组件32时,先让离合器32-4上的凸形突起在炒菜机的控制程序反转(非搅拌或下料转动方向)到正对插入粉料泵泵桶组件32要插入的方向,厨师再把粉料泵泵桶组件32上的联轴器31-5手动按非搅拌注料方向转动,即单向轴承32-5的打滑转动方向转动,使联轴器31-5凹槽转到对准粉料泵泵桶组件32的插入方向,插入粉料泵泵桶组件32,到定位位置,此时离合器32-4上的凸形突起进入联轴器31-5凹槽内。当固定端联轴器31-5与离合器32-4连接的时候,可以将步进电机31-3的运动传递到粉料轴32-3上,通过的粉料轴32-3运转规定的圈数,向炒锅中注入规定量的粉状调料品,离合器32-4两侧的储料舱盖32-2上板面上设置有承接滑块32-6,承接滑块32-6与滑块定位31-6相互配合,在竖直方向上限制粉料泵泵桶组件32的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确保粉料泵泵桶组件32按照规定的轨道前后移动。储料仓32-1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状的粉料仓底座32-7,粉料仓底座32-7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储料仓32-1底部的出料孔与粉料仓底座32-7中部的通孔在竖直方向上重合,粉料仓底座32-7的板状形制有利于粉料泵泵桶组件32稳定支撑在粉料泵密封套32-9上,粉料仓底座32-7的下部设置有粉料泵32-8,粉料泵32-8的作用是控制粉料仓底座32-7下部通孔内粉料下落过程的通断,本装置粉料泵32-8由粉料泵密封套32-9、粉料泵阀体32-10和圆柱销32-11共同组成的,通过粉料泵阀体32-10在粉料泵密封套32-9内的旋转,控制粉料的下落过程。

当装置的烹饪过程中需要向炒锅中加入各种粉状调料的时候,①炒菜控制程序首先把所需要的粉料泵泵桶组件32转到下料位置;②泵密封套上保持水平方向的弹性销同时也进入阀门电机组件的阀门拨杆叉内;③拨杆叉驱动粉料泵密封套32-9转动使粉料泵泵桶组件32的出料口打开;④打开出料堵板;⑤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31-3转动设定的步数,步进电机31-3通过同步带带动粉料轴32-3运动,通过的粉料轴32-3运转规定的圈数,粉状调料通过粉料泵32-7加入到炒锅中。⑥关闭各封堵板、粉料泵密封套复位。

如图28、图29、图30所示,所述液料桶组件33包括液料桶33-1,液料桶33-1的顶部设置有液料桶桶盖33-2,液料桶33-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液料桶33-1的底部的板面上设置有液料桶阀体连接板33-3,液料桶阀体连接板33-3的形制与调料机下底座26、料筒锁定翻板30-3相互配合,完成对液料桶组件33的定位、固定。所述液料桶阀体连接板33-3上设置有通孔,液料桶阀体连接板33-3的下方设置有酱料阀33-4,所述酱料阀33-4包括酱料阀套33-5和酱料阀芯33-6,酱料阀芯33-6端部的圆柱面上一对圆柱销33-7,酱料阀33-4上还设置有水平状的活塞泵33-8,酱料阀芯33-6在酱料阀套33-5中旋转,实现一个三通阀的作用,即酱料阀芯33-6有两个旋转停止位置,一个位置能使液料桶33-1与活塞泵33-8相通,实现液料从液料桶33-1抽入活塞泵33-8中,另一个位置能使活塞泵33-8与酱料阀套33-5下面的出料口相通,即使得酱料阀套33-5上的通道与酱料阀芯33-6上出口错开或重合,从而实现液体调料下料过程的通断控制,而活塞泵33-8则通过与酱料阀芯33-6有两个旋转停止位置的配合,完成液体调料的泵入和注出,实现液状调料下料量控制。活塞泵33-8水平设置在液料桶33-1的底部,可以利用液料的自重,使得液料自动流到液料桶33-1的底部,活塞泵33-8完成精准的吸料过程,如果活塞泵33-8采取竖直的设置方式,当遇到蚝油等粘稠性大,流动性差的液料,活塞泵33-8有可能吸不到调味品,造成下料过程不精确,影响菜品的味道。

如图16、图17和图32所示、所述调料机下底盘26上固定设置有调料机转盘电机组件34,调料机转盘电机组件34包括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和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转盘驱动轮34-1,所述转盘驱动轮34-1与调料机下转盘28的板面上的传动孔相互啮合,当控制器控制调料机转盘电机组件34工作时,调料机转盘电机组件34带动调料机下转盘28转动,进而带动调料机下转盘28上的粉料泵泵桶组件32和液料桶组件33转动,在烹饪菜品的过程中,需要向炒锅中添加某种调料的时候,调料机转盘电机组件34驱动调料机下转盘28转动,进而带动调料机下转盘28上的粉料泵泵桶组件32和液料桶组件33转动,使得所需调料的桶组件运动到调料机料口26-1处,然后控制调料机料口26-1上方的装置打开料筒的下料阀门,然后进行下料量精确控制的下料。关于粉料泵泵桶组件32和液料桶组件33的定位和寻位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调料机下底盘26上不同位置的桶组件中调料品种是固定的,初始位置定好之后,系统初始化,然后通过设置在调料机下底盘26的接近开关35与调理机下转盘28内圈上设置有缺口位置距离的变化,来确认料筒的位置。

如图14、图15、图16、图17、图33所示,所述调料机下底盘26上固定设置有滚珠丝杠组件36,所述滚珠丝杠组件36的走向从调料机下底盘26的圆心位置朝向调料机料口26-1。滚珠丝杠组件36包括支撑架36-1,支撑架36-1上通过轴承架设有滚珠丝杠36-2和提升导柱36-3,滚珠丝杠36-2和提升导柱36-3的轴线与调料机下底盘26的半径重合。滚珠丝杠36-2和提升导柱36-3上设置有滚珠丝母座36-4,滚珠丝母座36-4随着滚珠丝杠36-2的转动,沿着提升导柱36-3的轴线运动,所述滚珠丝母座36-4上设置有条形槽,

当液料桶组件33转动下料位置(即调料机料口26-1)时,所述条形槽能够与调料机料口26-1中活塞泵33-5的尾端相互契合,滚珠丝杠组件36还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滚珠丝杠36-2之间通过同步带和同步带轮进行传动。

根据控制器的信号控制,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滚珠丝杠36-2转动,条形槽带动与之契合活塞泵33-5的柱塞座伸缩运动,同时配合酱料阀套33-5两个旋转位置,完成酱料阀套33-5下面出口的通、断以及活塞泵33-5抽取、注出,实现活塞泵定量向炒锅内注入液体调料的目的。

如图15、图16、图34、图35所示,所述调料机下底盘26上固定设置有调料机阀门电机组件37,所述调料机阀门电机组件37的位置位于调料机下底盘26的一条径线的端部,调料机阀门电机组件37包括调料机阀门电机安装座37-1,调料机阀门电机安装座37-1上设置有直流减速电机37-2,直流减速电机37-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阀门电机拨叉座37-3,阀门电机拨叉座37-3上设置有用于拨动圆柱销32-11和(或)圆柱销33-7转动的阀门拨杆37-4,,所述调料机阀门电机安装座37-1的外部还设置有光耦固定座37-5,光耦固定座37-5上设置有光耦传感器37-6,阀门电机拨叉座37-3上还设置有感应盘挡片37-7,光耦传感器37-6通过感应感应盘挡片37-7的位置,来确定阀门拨杆37-4的状态,进而得出粉料泵泵桶组件32和液料桶组件33是否处于下料状态。

当液料桶组件33需要向炒锅中注入调料的时候,①炒菜控制程序首先把所需要的液料桶组件33转到下料位置;②滚珠丝杠组件36上的条形槽能够与调料机料口26-1中活塞泵33-5的尾端相互契合,滚珠丝杠组件36带动活塞泵从液料桶组件33中抽取液料;同时酱料阀33-4的圆柱销33-7进入到调料机阀门电机组件37的阀门拨杆37-4;③阀门拨杆37-4通过圆柱销33-7驱动酱料阀套33-5转动,使酱料阀33-4的出料口打开;④打开出料堵板;⑤,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转动设定的步数,步进电机31-3通过同步带带动滚珠丝杠组件36运动,将活塞泵33-5内的液料通过酱料阀33-4加入到炒锅中。⑥关闭各封堵板、酱料阀33-4密封套复位,完成调料的注出工序。

粉料泵泵桶组件32和液料桶组件33内初始的调料总量是一个定值,粉料泵泵桶组件32和液料桶组件33每泵出一定量的调料,控制器就会在原有调料总量的基础上减去这次的下料量,以实现对粉料泵泵桶组件32和液料桶组件33内调料量的检测。

如图1、2、3、4、10、11所示,调料机下底座26的外圈设置设置有多根相互平行的铝型材立柱38,铝型材立柱38之间设置有封板39和封门40,铝型材立柱38的顶部设置有调料机顶盖41,调料机顶盖41的上板面上还设置有各种控制器和电路板,调料机顶盖41的上板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各种控制器和电路板罩住的调料机上护罩,调料机上护罩的作用是保护调料机顶盖41的上板面上的各种控制器和电路板。调料机下底座26的下板面上设置有底罩板42,底罩板42并没有将调料机料口26-1覆盖住。所述底罩板42是为了将调料机下底座26上的一些安装孔和装置封闭起来,以便减少烹饪过程中油烟、水汽对调料机内部元器件的损害。

调料机下底座26上、调料机料口26-1附近设置有用于遮盖调料机料口26-1的调料机料口电机组件43,所述调料机料口电机组件43包括电机座板43-1,电机座板43-1上设置有直流电机43-2,直流电机的电机轴上依次固定设置有料口感应片43-3和出料堵板43-4,所述出料堵板43-4的上板面上设置有接滴槽,接滴槽可以接收还没有落到炒锅中、多余的调味品。电机座板43-1上还设置有传感器43-5,传感器43-5用来检测料口感应片43-3的位置,即出料堵板43-4的位置。当调料机处于下料工序的时候,直流电机43-2带动出料堵板43-4转动,使得调料机料口26-1打开,当下料工序完成之后,直流电机43-2带动出料堵板43-4反转,使得调料机料口26-1被出料堵板43-4覆盖住,使得油烟、水汽尽量少进入到调理机内部,影响调料机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调料机d还包括有芡水摇匀注出部件44、投料组件45和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46。芡水摇匀注出部件44、投料组件45和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46的出料口均位于电磁加热模块16的上方。

如图10、图37、图38、图39、图40、图41、图42、图43、图44所示,所述芡水摇匀注出部件44包括芡水摇匀基座44-1,所述芡水摇匀基座44-1为一安装板,芡水摇匀基座44-1上开设有转轴孔,传感器孔和阀门扳手口,芡水摇匀基座44-1的背面设置有壳体44-2,壳体内设置有传感器44-3、步进电机驱动板44-4、步进电机44-5、光耦传感器44-6和芡水摇匀电机座44-7。所述传感器44-3为位置传感器,传感器44-3的个数为两个,传感器44-3的探测头从传感器孔中出伸出。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板44-4用于接收控制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控制步进电机44-5的工作状态。所述步进电机44-5的电机轴上设置有条状的芡水摇匀阀门扳手44-8,当步进电机44-5带动阀门扳手44-8转动的时候,阀门扳手44-8能够从阀门扳手口穿出。芡水摇匀阀门扳手44-8或者步进电机44-5的电机轴上还设置有光电感应片44-9,光电感应片44-9与光耦传感器44-6配合使用,用于检测芡水摇匀阀门扳手44-8的位置状态。芡水摇匀阀门扳手44-8的头部设置有芡水阀门拨叉滚轮44-10,芡水阀门拨叉滚轮44-10用以减少摩擦力。芡水摇匀电机座44-7上设置有直流减速电机44-11,直流减速电机44-11的输出轴通过转轴孔伸到芡水摇匀基座44-1的另一面,位于芡水摇匀基座44-1的另一面的直流减速电机44-11输出轴上设置有芡水混匀立板44-12,当芡水混匀立板44-12竖置的时候,芡水混匀立板44-12的顶端不高于最上部的传感器44-3,当芡水混匀立板44-12横置的时候,芡水混匀立板44-12的上沿或者下沿不与另一个传感器44-3相重合,当芡水混匀立板44-12竖置的时候,芡水混匀立板44-12的上沿或者下沿与另一个传感器44-33相重合。芡水混匀立板44-12的顶部设置有水平伸出的芡水混匀下底板44-13,芡水混匀立板44-12的底部设置有水平伸出的芡水混匀上盖板44-14。芡水混匀下底板44-13靠近芡水混匀立板44-12的一侧设置有芡水注出位感应片44-15,当芡水注出位感应片44-15位于上部的时候,最上部的传感器44-3能够感应到芡水注出位感应片44-15的位置。当芡水混匀下底板44-13横置的时候,两个位置传感器44-3不与芡水混匀立板44-12重合,两个位置传感器44-3检测不到芡水混匀立板44-12,两个位置传感器44-3都不给控制器发送位置信号,当芡水混匀下底板44-13竖置的时候,芡水混匀下底板44-13有两个状态,比如当芡水混匀下底板44-13的上沿和下沿分别叫做头和尾,当头朝下时,最上部的传感器44-3能够感应到芡水注出位感应片44-15,同时另一个传感器44-3能够感应到芡水混匀立板44-12,此时可以进行芡水注出;当尾朝下时,最上部的传感器44-3不与芡水注出位感应片44-15重合,最上部传感器44-3不向控制器发送位置信号,同时另一个传感器44-3能够感应到芡水混匀立板44-12,它向控制器发送位置信号,此时不能排出芡水。

芡水混匀下底板44-13的板面中部设置有条形口,条形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芡水锁紧轴座44-16,两个芡水锁紧轴座44-16之间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偏心的芡水锁紧扳手44-17。芡水混匀下底板44-13四周设置有多个通孔,这些通孔内设置有下底盘升降导柱44-18,下底盘升降导柱44-18的两端分别位于芡水混匀下底板44-13板面的两侧,下底盘升降导柱44-18位于下底板44-13内测的端部设置有芡水杯座板44-19,芡水杯座板44-19与下底板44-13内测的板面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可以是套在下底盘升降导柱44-18上的弹簧,或者不套装在下底盘升降导柱44-18的其他弹性组件。下底盘升降导柱44-18位于下底板44-13外测圆柱面上设置有限位的弹簧挡圈44-20。芡水锁紧扳手44-17的下部穿过条形口与芡水杯座板44-19的一个板面接触,通过转动芡水锁紧扳手44-17,改变芡水锁紧扳手44-17到芡水杯座板44-19之间的距离,来改变芡水杯座板44-19的在竖直方向的位置。

所述芡水混匀上盖板44-14上设置有条状缺口,所述的条状缺口直接通到芡水混匀上盖板44-14的前侧面,缺口两侧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这些通孔内设置有芡水压板导柱44-21,位于条状缺口同一侧的芡水压板导柱44-21固定连接于同一块芡水瓶压板44-22上,芡水混匀上盖板44-14与芡水瓶压板44-22之间设置有芡水阀杆压簧44-22-1。

所述芡水摇匀注出部件44还包括芡水瓶组件,所述芡水瓶组件包括芡水瓶44-23,芡水瓶44-23的口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芡水瓶盖44-24,芡水瓶盖44-24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向外突出的通道,这两个通道的高低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芡水瓶盖44-24上设置有芡水阀体44-25,所述芡水阀体44-25内部设置有空腔,该空腔通过通道与芡水瓶内部连通,芡水阀体44-25的侧面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芡水出芡嘴44-26,所述芡水阀体44-25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阀杆孔,这两个阀杆孔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于通道的口部相对,两个阀杆孔内分别设置有一根芡水开关阀杆44-27,芡水开关阀杆44-27的下端与通道的口部相对应,芡水开关阀杆44-27能够在阀杆孔内上下移动。所述芡水阀体44-25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压紧弹簧底座44-28,压紧弹簧底座44-28上设置有孔洞,两个芡水开关阀杆44-27的顶端从孔洞中穿出,压紧弹簧底座44-28下方的芡水开关阀杆44-27上设置有芡水阀杆压簧44-28-1,该芡水阀杆压簧44-28-1给芡水开关阀杆44-27一个朝向通道口部的压力。两个芡水开关阀杆44-27的顶端之间通过一个芡水阀杆提升杆44-29相连接,压紧弹簧底座44-28上还设置有芡水阀门扳手44-30,芡水阀门扳手44-30在压紧弹簧底座44-28形成杠杆,芡水阀门扳手44-30的一端与芡水阀杆提升杆44-29转动连接。

当芡水瓶组件需要安装到芡水摇匀注出部件44中时,转动芡水锁紧扳手44-17,使得芡水杯座板44-19到芡水混匀上盖板44-14之间的距离最大,此时可以轻松的将芡水瓶组件放在芡水杯座板44-19和芡水瓶压板44-22之间,然后转动转动芡水锁紧扳手44-17,通过转动芡水锁紧扳手44-17压紧芡水杯座板44-19,使得芡水杯座板44-19到芡水混匀上盖板44-14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将芡水瓶组件压在芡水杯座板44-19和芡水瓶压板44-22之间。

平时不使用芡水的时候,直流减速电机44-11带动芡水瓶组件做回转运动,防止芡水瓶组件芡水由于长时间不流动而发生分层,芡粉堵塞芡水出芡嘴44-26。或者通过传感器44-3与芡水注出位感应片44-15的配合,检测出芡水瓶本身位置,在不使用芡水的时候使得芡水瓶盖44-24转动到朝上的位置,此时即使芡水发生分层、沉淀,芡水瓶盖44-24上的通道和芡水出芡嘴44-26也不会被粉芡堵塞,需要再次使用芡水时,只需要直流减速电机44-11带动芡水瓶组件转动,经过一定时间的转动,粉芡和水就很重新旋转混合均匀。

当需要使用芡水的时候,直流减速电机44-11带动芡水瓶组件转动,传感器44-3与芡水注出位感应片44-15之间相互配合,使得芡水瓶盖44-24转动的到下部,然后步进电机44-5带动芡水摇匀阀门扳手44-8转动,芡水摇匀阀门扳手44-8从阀门扳手口中伸出,芡水摇匀阀门扳手44-8的头部的芡水阀门拨叉滚轮44-10与芡水阀门扳手44-30相接触,步进电机44-5一直运动,最终芡水阀门扳手44-30拉动两个芡水开关阀杆44-27向外运动,芡水瓶盖44-24的上部通道口打开,由于芡水瓶盖44-24的上部两个向外突出的通道高低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两个通道口之间存在的压力差,这两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用来注出芡水,另一个通道口用来换气,保证芡水瓶内的压力与外部大气压的压力相同,实现芡水稳定的注出。当芡水注出完成之后,步进电机44-5反向运动,至于步进电机反向运动多少步,可以通过程序、以及光耦传感器44-6、光电感应片44-9来测量、确定。当芡水摇匀阀门扳手44-8与芡水阀门扳手44-30分离后,芡水阀门扳手44-30在芡水阀杆压簧44-28-1弹力的作用下绕着转轴转动,芡水开关阀杆44-27的端部重新将通道堵住,芡水注出结束。

如图45、图46、图47、图48、图49、图50、图51、图52、图53、图54、图55所示,所述投料组件45包括投料组件壳体45-1,所述投料组件壳体45-1的内部设置有空间,投料组件壳体45-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装料口45-2,投料组件壳体45-1一侧的下底面上设置有出料口45-3,出料口45-3正下方最好为炒锅。所述投料组件壳体45-1的内部设置有步进电机45-4,步进电机45-4的电机轴上设置有同步带轮45-5,投料组件壳体45-1的内部还设置有从动带轮45-6,同步带轮45-5和从动带轮45-6之间设置有同步带45-7,所述同步带45-7上设置有送料拨杆支架45-8,所述送料拨杆支架45-8上设置有送料拨杆45-9,所述送料拨杆45-9与送料拨杆支架45-8运动的方向垂直,投料组件壳体45-1上还设置有与同步带平行的线性滑轨组件45-10,所述线性滑轨组件45-10中的滑块与送料拨杆支架45-8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线性滑轨组件45-10来确保送料拨杆45-9位置的相对固定,保证送料拨杆45-9与料斗每次都能准确连接上,并且保证同步带45-7、送料拨杆45-9之间的刚性,从而能够顺利的将同步带的运动传递到料斗上。

所述投料组件壳体45-1内部设置有不相邻的第一导轨板45-11和第二导轨板45-12,第一导轨板45-11和第二导轨板45-12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第一导轨板45-11和第二导轨板45-12位于装料口45-2的两侧,第一导轨板45-11和第二导轨板45-12相对的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单边滑槽45-13,两个单边滑槽45-13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滑槽,所述单边滑槽45-13的走向为前后走向,第一导轨板45-11和第二导轨板45-12所组成的滑槽正对着装料口45-2。所述第一导轨板45-11与出料口45-3重合的位置设为缺口,第一导轨板45-11和第二导轨板45-12的上板面的设置有两列相互平行的料斗单边滑槽45-14,料斗单边滑槽45-14的走向为左右走向,本发明中通过滚轮与第一导轨板45-11、第二导轨板45-12的上板面之间的间隙构成料斗单边滑槽45-14,主要是为了减低料斗45-15在壳体45-1内部滑动的摩擦力,但是料斗单边滑槽45-14不仅限于滚轮这种形式,也可以直接开成凹槽的形式。

投料组件45包括还包括料斗45-15,料斗45-15的底部为开方面,料斗45-15内部被隔板分割成几个独立的空间,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空间,主要根据烹饪的下料过程来设定。料斗45-15的前后板面的最下部设置有滑条45-16,这两个滑条45-16在下料的过程中可以沿着料斗单边滑槽45-14的走向滑动。料斗45-15后壁上设置有送料拨杆孔45-17,送料拨杆孔45-17可以与送料拨杆45-9在前后方向上连接在一起,使得送料拨杆45-9能够带着料斗45-15沿着料斗单边滑槽45-14左右移动。投料组件45还包括料斗盖板45-18,所述料斗盖板45-18的板面上设置有两列相互平行的第二料斗单边滑槽45-19,第二料斗单边滑槽45-19的走向为左右走向,本发明中通过滚轮构成,两列第二料斗单边滑槽45-19的间距与两列料斗单边滑槽45-14之间间距相同。料斗45-15前后板面上的滑条45-16能够卡在两列第二料斗单边滑槽45-19之间,现在料斗45-15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料斗45-15能够沿着第二料斗单边滑槽45-19左右运动。料斗盖板45-18的左右侧面上设置有与单边滑槽45-13相配合的第二滑条45-20。料斗盖板45-18的板面上设置有连接口45-21。

所述料斗45-15内设置有料斗锁定组件45-22,所述锁定组件45-22包括壳体45-22-1,壳体45-22-1上设置有解锁口和锁定口,所述解锁口与料斗45-15后壁上送料拨杆孔45-17相对,当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的结合体安装到投料组件壳体45-1时,送料拨杆45-9的头部穿过料斗45-15后壁上送料拨杆孔45-17、料斗锁定组件45-22上的解锁口,送料拨杆45-9与料斗锁定组件45-22内的结构相连通。当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在投料组件壳体45-1外部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连接口45-21和锁定口正对着,此时料斗锁定组件45-22中的锁定销柱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穿过连接口45-21和锁定口,从而确保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之间定位的准确,以便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安装到投料组件壳体45-1后,各个部件处于合适的位置,以便下一步装置的动作。

所述料斗45-15前板面的外部设置有把手支架45-23,把手支架45-23为组成的”c”框状,下耳板上设置有卡槽45-24,所述把手支架45-23的上、下耳板之间设置有竖直转轴45-25,转轴上设置有把手45-26,所述把手45-26与竖直转轴45-25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内上设置有水平转轴45-27,水平转轴45-27上设置有限位把手45-28,所述限位把手45-28的长度小于条形槽的长度,即当限位把手45-28绕着水平轴45-27转动的时候,限位把手45-28能够完全进入到条形槽,不干涉料盒的运动。另一方面当需要从投料组件壳体45-1中拉出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的装配体时,转动把手45-26,当把手45-26处于垂直于料斗45-15板面的状态时(这个角度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己设定),限位把手45-28由于自重向下转动,限位把手45-28的一部分卡进下耳板上的卡槽45-24中,此时把手45-26与料斗45-15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有利于操作人员发力,便于拉出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的装配体。

投料组件45的工作过程如下,厨师或者其他帮厨人员根据菜品配方,先把料斗45-15开方面朝上放置,将不同的物料(比如葱、姜、蒜、特色配料、肉、菜等)根据下锅的先后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分别放在在料斗45-15不同的分割空间中,当物料放好之后,将料斗盖板45-18盖到料斗45-15的开方面上,此时料斗45-15前后板面上的滑条45-16卡在料斗盖板45-18两列第二料斗单边滑槽45-19之间,并且料斗锁定组件45-22中的锁定销柱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穿过连接口45-21和锁定口,从而确保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之间的定位。

然后将装有物料的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组合体上下反转,使得料斗45-15的开方面朝下,将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组合体从投料组件壳体45-1前侧面的装料口45-2插入到投料组件壳体45-1内,此时料斗盖板45-18左右侧面上的第二滑条45-20与单边滑槽45-13相配合,当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组合体在投料组件壳体45-1内装到位的时候,送料拨杆45-9的头部穿过料斗45-15后壁上送料拨杆孔45-17、料斗锁定组件45-22上的解锁口,送料拨杆45-9的头部与料斗锁定组件45-22内的结构相连通,,通过料斗锁定组件45-22杠杆机构的传递,料斗锁定组件45-22中的锁定销柱受到与弹簧弹力相反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将锁定销柱从连接口45-21和锁定口中拉出,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之间的在水平方向的限位去除。此时,同侧的料斗单边滑槽45-14和第二料斗单边滑槽45-19也组成了一条完整的滑槽,料斗45-15在送料拨杆45-9的带动下沿着整个滑槽左右运动,料斗45-15运动方向和运动的距离是通过控制器对步进电机45-4来实现。

当送料拨杆45-9带着料斗45-15向投料组件壳体45-1一侧的出料口45-3运动时,由于第一导轨板45-11与出料口45-3重合的位置设为缺口,当料斗45-15运动到该缺口的时候,料斗45-15内部的物料由于自重,依次经过缺口和出料口45-3,然后落入炒锅中,料斗45-15依次经过出料口45-3的时候,料斗45-15内不同的空间依次与出料口45-3连通,所以料斗内不同的物料在不同的时间落入到炒锅中,实现了自动下料的功能。厨师或者帮厨人员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可以一次准备多个装有不同菜品配合的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组合体,需要制作哪一种菜品,就将装有哪种菜品配料的料斗45-15与料斗盖板45-18组合体插入到投料组件壳体45-1中。

如图10、图56、图57、图58、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所示,所述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46包括外挂注出壳体46-1,外挂注出壳体46-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外挂注出壳体46-1的正面设置有外挂桶门46-2,外挂注出壳体46-1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外挂桶滑轨底座46-3,外挂桶滑轨底座46-3上设置有左、右导轨,外挂桶滑轨底座46-3上部的外挂注出壳体46-1上设置有直流搅拌电机46-4,直流搅拌电机46-4的电机轴上设置有水平的驱动板轴46-5,驱动板轴45-5上设置有片状的驱动板45-6,驱动板45-6能够绕着驱动板轴46-5转动,驱动板45-6平时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呈现出垂直的状态。外挂注出壳体46-1内还设置有竖直装的外挂桶滚珠丝杠组件46-7,外挂桶滚珠丝杠组件46-7与调料机下底盘26上固定设置有滚珠丝杠组件36结构是相同,其结构再次不在叙述,只是外挂桶滚珠丝杠组件46-7根据实际出料的情况,调整为竖直放置的。外挂注出壳体46-1的后部设置有设置有外挂桶阀门电机组件46-8,此处电机阀门组件的结构与调料机阀门电机组件37的结构相同,只是根据实际此处出料的情况。外挂注出壳体46-1内部还设置有光耦传感器46-9,光耦传感器46-9用来检测外挂注出壳体46-1内部桶位的信息。

所述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46还包括外挂塑料桶组件46-10包括桶身,桶身上设置有桶盖,桶盖与桶身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桶盖上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上部伸出到桶盖外侧,搅拌轴的顶部设置有拨叉46-11,该拨叉46-11与驱动板45-6结合,通过直流搅拌电机46-4带动搅拌轴转动。桶身的下部设置有外挂桶阀体46-12和外挂活塞泵46-13,此处外挂桶阀体和外挂活塞泵的机构与酱料阀33-4活塞泵33-5的结构相同,只是此处活塞泵根据下料的需要调整为竖直设置,外挂桶阀体上的出料口与外挂注出壳体46-1上的出料口正对着。即外挂桶柱塞阀芯46-12-1在外挂桶阀体46-2中旋转,实现一个三通阀的作用,即外挂桶柱塞阀芯46-12-1有两个旋转停止位置,一个位置能使外挂料桶46-10与外挂活塞泵46-13相通,实现液料从挂料桶46-10抽入外挂活塞泵46-13中,另一个位置能使外挂活塞泵46-13与外挂桶阀体46-12下面的出料口相通,即使得外挂桶阀体46-12上的通道与外挂桶柱塞阀芯46-12-1上出口错开或重合,从而实现液体调料下料过程的通断控制,而外挂活塞泵46-13则通过与外挂桶柱塞阀芯46-12-1转位配合,完成混合料或者秘制料的泵入和注出,实现混合料或者秘制料的下料量控制。外挂塑料桶组件46-10的底部设置有外挂塑料桶底座46-14,外挂塑料桶底座46-14用以与外挂桶滑轨底座46-3结合、定位。外挂塑料桶组件46-10中主要盛放厨师自己调配的混合料或者秘制料。混合料的作用有两种,一是节省时间,当需要大量、重复制作一种菜品时,可以提前大量调配一种混合料,通过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46注出,进而节省时间。第二种就是厨师自己的秘制料,这种料需要厨师自己调配,放在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46中,外人看不到秘制料的配方,另外,这种秘制料放在外挂塑料桶组件46-10,方便厨师从调料机外挂注出部件46中拿取外挂塑料桶组件46-10进行调配。

这种调料中包括液体,以及液体中混合的粉状物料,因此容易发生分离沉淀,所以外挂注出部件46中设置了直流搅拌电机46-4用以对外挂塑料桶组件46-10的物料进行搅拌,防止外挂塑料桶组件46-10的物料沉淀分离。

如图1、图2、图64、图65、图66所示,本装置还包括烟机装配体c,烟机装配体c安装在支撑杆20上。支撑杆20的进风口位于锅具上方或者侧上方。所述烟机装配体c包括出风管道47,出风管道47的进风口端面上设置有抽烟风板47-1,出风管道47的进风口下部设置可抽拉的接滴盒47-2,进风口下部设置有条形滑槽,接滴盒47-2上设置有滑条,滑条可以在条形滑槽上抽插。出风管道47的出风口上设置有盖板47-3,盖板47-3上设置有转轴47-4,转轴47-4架设在轴承上,转轴47-4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杆减速电机47-5,螺杆减速电机47-5带动转轴47-4转动,进而带动盖板47-3在出风管道47上出风口的开闭程度。

调料机d的外壁(或者灶体台面框架1)上还设置有显示器活动支架48和红外测温感应器,显示器活动支架的端部设置有显示器49,这个显示器具有可触摸、选择、输入功能,其中选择、输入功能也可以用单独的键盘或者储存器来单独完成。本装置内还设置有控制器和喇叭或蓝牙耳机,控制器对整个系统各个电气部件进行控制,控制器上设置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存储介质向控制器内输入菜单等烹饪数据。红外测温感应器位于电磁加热模块16的上方,红外测温感应器可以检测电磁加热模块16上炒锅中温度,并将这个温度信号传给控制器。所述红外测温感应器的设置在一个保护管中,保护管的下底面为开方面,红外测温感应器的感应部位在保护管的下底部,并且红外测温感应器的感应部正对着电磁加热模块16的上方,所述保护管内连接有风源,风从保护管的上部向下吹拂,最终从保护管的下底部吹出,这样的结构设计大大减少了油烟进入保护管的量,保证了红外测温感应器的测温精度。

具体的方法就是:炒菜控制系统按时间顺序自动控制炒菜机中炒锅的火力大小、时间,自动控制需要放入炒菜锅中的调料(包括加入用油、用水)时机、用量,使用屏幕显示、语音提示的方式指导厨师在规定的时间点上进行操作(例如,加入被炒食材、进行人工翻炒、搅拌汤汁、盖上锅盖、出锅、装盘等)。也就是对于加入调料量、火候控制这些人工难以精准的操作通过炒菜控制程序让炒菜机自动完成,而让相对技术含量低的翻炒、精准要求不高的加入各种主附食材的工作通过屏幕显示、语音提示(如蓝牙耳机)让厨师手工操作完成,或尽量让厨师手工操作完成,从而炒制出品味稳定的可口菜肴。

本炒菜系统中,首先结合中国传统菜谱,把每道菜的食材清洗、切(剁、片、剃、剁等)、成型、刷锅、火候、加入调料(油、盐、酱、醋、料等)、炒制(时间控制、翻炒要求、焖盖要求)、出锅、装盘、洗锅这一过程中各段影响菜品的因素(如火候大小、调料用量)录入到电脑中进行记录,并制作成每道菜的控制、显示、提示的程序,这里我们称之为‘炒菜制作程序’。

在炒菜制作程序中,对于食材的清洗、初步腌制、切、成型、食材量的控制、每种菜的食材组合,这些炒制的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称之为‘菜的预制’,菜的预制成品为‘预制菜’。本发明对于预制菜可做成单独的在显示屏上显示‘预制程序’指导厨师按照预制程序所给出的操作视频中的要求在炒菜机之外的案板上操作完成。

在炒菜制作程序中,本炒菜机只根据控制系统完成刷锅注水,提示厨师刷锅、火候控制、自动加入调料(油、盐、酱、醋、料等量及时机)、对厨师的炒制提示(告知翻炒要求、告知焖盖要求等)、烹饪时间控制、出锅告知、装盘告知、洗锅注水及告之这一系列过程中各段影响菜品要素(如火候大小、调料用量)的控制指导,并以控制、显示、提示的方式完成一道品质稳定的炒菜过程。我们把炒菜控制系统中这一部分在炒菜机上使用的程序称之为‘炒菜程序’。

对于每一道根据中餐菜谱或厨师的特色菜谱编制的预制菜的预制程序、对预制菜的炒菜程序,都要先由开发菜品的厨师进行测试反复测试。开发菜品厨师先根据预制程序所展示的预制菜要求做好预制菜,再把预制菜在该炒菜机上使用炒菜程序进行炒菜测试调整,通过多次的调整,使得该菜品的预制菜能在炒菜机上按照炒菜程序做出符合要求的菜品。

有时同一道菜,由于不同人的口味不同,对咸淡的要求不同,对菜品的生熟要求不同,对菜品的软硬要求不同时,还要对这道炒菜程序中调味品的用量、火候、烹饪时间等进行调整、试炒,产生这道菜不同口感的系列菜品。对于调配好的一道菜不同口感的菜品,对应的是一道道的炒菜程序被存储在炒菜机之外的一台控制主机中,或存储在炒菜机内。当需要炒这道菜时,对于不同口味,菜品下单师通过控制主机把食客要求口味的炒菜程序通过网络发送到炒菜机控制器中,或直接从炒菜机的控制器中调出这个炒菜程序,炒菜机可根据这个炒菜程序控制调味品用量,控制影响口感(如火候、时间)的要素,指导厨师翻炒操作完成特定口味的菜肴制作。

前面说过,对炒菜机执行的控制、显示、语音提示程序简称为‘炒菜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1)把炒菜程序由控制主机通过网络传送或通过拷贝盘拷贝到炒菜机的控制器中;

2)厨师启动炒菜机电源及炒菜控制程序,炒菜机按照炒菜程序要求在显示屏上显示或通过蓝牙耳机的语音提示说明给出被炒菜的菜名、所用食材。

3)炒菜程序控制一定量刷锅水注入锅体,人工刷洗,也可用显示屏(用文字或视频),或蓝牙耳机提示厨师人工对锅体进行注水刷洗,并把用过的刷锅水倒入炒菜机炉台上的下水槽内;

4)炒菜机控制电磁炉加热钢质锅体或通过电陶炉加热锅体,并控制加热功率(火力)及时间。

5)当锅体加热时间到达规定时间或锅体上方的红外测温感应器测试到锅温达到规定要求时,炒菜程序启动炒菜用油油泵,使炒锅上部的炒菜油嘴转向炒锅上方注入所需量的炒菜油。等油被加入到一定时间或锅体上方的红外测温感应器测试到锅温达到规定要求时,显示屏上显示或通过蓝牙耳机提示厨师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如,请转动锅体,或用炒铲把油沿锅底搅拌三圈,或请加入辅料(如葱花、花椒、辣椒、蒜沫)进行三次翻炒。

6)当上步厨师进行完附料的翻炒,并达到一定时间后,炒菜程序在显示屏上或蓝牙耳机中提示厨师把给定量的被炒食材(预制菜)投入炒锅内,并进行n次翻炒,或提示厨师进行翻炒,厨师根据提示要求进行翻炒n次,或翻炒到一定时间时,显示屏或耳机会提示厨师停止翻炒,厨师停止翻炒。此时炒菜程序执行该菜品的下一道工序:如显示屏或耳机提示盖上锅盖等待下一个炒菜命令;如炒菜机启动水泵通过锅台上的水管自动向炒锅中注入规定量的水,并在显示屏或蓝牙耳机中指示厨师进行规定的翻炒操作。此过程中的预制菜也可放入专用的预制菜投料盒中,并把投料盒插入炒菜机炒锅上方的下料位置中,让炒菜机自动控制把预制菜顺序投入炒锅内。

7)在一道炒菜程序控制指导的炒菜过程中,如果在某个时间点需要往炒锅中加入粉状调料,炒菜机就会自动控制其上方的粉料泵,使其对炒锅中注入规定量的粉状调味品;

8)同样,在一道炒菜程序控制指导的炒菜过程中,如果在某个时间点需要往炒锅中加入液状调料,炒菜机就会自动控制其上方的液料泵,使其对炒锅中注入规定量的粉状调味品;

9)同样,在一道炒菜程序控制指导的炒菜过程中,如果在某个时间点需要往炒锅中加入配料时,炒菜机就会在显示屏或蓝牙耳机中提示厨师取预制菜盘中的配料放入炒锅中。

对于一些特定的调味品,如秘方调味品,在炒菜机上设置有单独的配方下料位置,一个装有配方调味品的桶泵可装入这个配方下料位置,并在需要的炒菜时间炒菜程序会自动控制该桶泵往炒锅中注入规定量的秘方调味品。这里所说的秘方调味品也可以是几种调味品按照一定配比要求的混合调味料,即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粉体。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a,用户——该用户可以是本装置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服务人员,也可以是经过厂家培训的用户工作人员、炒菜厨师等——使用控制主机通过网络(或者u盘等存储装置)向本装置的控制器中输入食谱数据库;或者,用户使用控制主机通过网络向本装置控制器确定食谱,本装置控制器通过网络从云服务器的食谱库中获得食谱;或者,用户通过本装置控制器确定食谱;所述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此处所称的食谱实际为一特定菜谱显示和控制操作程序,包含菜单的名称、图片、及对炒菜机的各炒菜步骤的控制程序及对炒菜厨师操作提示的程序内容。

在灶体台面组件a中,喷枪25的通过软管与自来水管相通;水箱14的进水口通过软管与自来水管相通;一个不锈钢液料桶17内装入高汤;一个不锈钢液料桶17内装入炒菜用油;

烟机装配体c的出风口与排烟道连通;

在调料机d内的一组粉料泵泵桶组件32的储料仓32-1内分别放入规定的粉料调料;在调料机d内的一组液料桶组件33的液料桶33-1内加入规定的液体调味料;

如果需要,在调料机d下方芡水摇匀注出部件44中的芡水瓶44-23内加入芡水;

如果需要,在调料机d下方投料组件45的料斗45-15内装入规定顺序的不同的物料(要炒的食材);

如果需要,在外挂塑料桶组件46-10装入复合料(或特殊用料),并插入在调料机d下方外挂注出部件46内;

步骤二,如图67所示,控制主机向炒菜机中的控制器发送要炒的菜单数据,包括菜单的名称、图片、及对炒菜机的各炒菜步骤的控制程序及对炒菜厨师操作提示的程序内容;用户通过炒菜机上启动按钮启动炒菜机执行炒菜程序。

如图68所示,炒菜机按照菜谱执行检测程序,检测设备上炒菜用料是否对该菜谱齐全。如齐全,进入下一步。如不齐全,通过显示屏或蓝牙耳机告诉厨师。

步骤三,如图69所示,炒菜机控制器在炒菜程序的控制下按照特定食谱的炒菜程序对火力的进度要求控制加热功率或火焰大小,烹饪时间,控制烹饪进度;这个控制包括提示工作人员在规定的时间点对炒锅内的食材进行翻炒;

更具体地,在炒菜程序中,炒菜机控制程序提示厨师使用喷枪25完成刷锅注水,提示厨师刷锅,自动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及加热时间。自动控制龙头22在规定的时间段通过电机23带动转动到炒锅上方,自动控制起动不同的液料泵15通过龙头22向炒锅内泵入规定量的不同液体用料。如从装有食用油的不锈钢液料桶内泵出炒菜用油,或从装有高汤的不锈钢液料桶17内泵出高汤,或向锅中感泵入规定量的水。

也可在炒菜进行到不同阶段自动控制调料机d中的调味品加入装置加入不同的调料(如,炒菜用油、盐、酱、醋、料等量及时机),即:

在需要的时间段,自动控制调料机d内需要的某个粉料泵泵桶组件32的储料仓32-1转位到炒锅上方,通过粉料泵泵桶组件32的粉料轴32-3的下端螺杆泵向锅内注入粉料调料;

在需要的时间段,自动控制调料机d内需要的某个液料桶组件33的液料桶33-1转位到炒锅上方,通过液料桶组件33下方的活塞泵33-5向炒锅内加入规定的液体调味料;

如果需要,在炒菜程序控制下,在调料机d下方芡水摇匀注出部件44中的芡水瓶44-23会自动出口向下,向炒锅内加入规定量的芡水;

如果需要,在炒菜程序的控制下,炒菜机会使调料机d下方投料组件45内的料斗45-15中不同物料(要炒的食材)在规定的时间段按顺序自动在炒锅的上方投入炒锅中;对厨师的炒制提示(告知翻炒要求、告知焖盖要求等)。

如果需要,在炒菜科学院的控制下,炒菜机会提示厨师开始加入规定的物料(要炒的食材),对厨师的炒制提示(告知翻炒要求、告知焖盖要求等)。

如果需要,在炒菜科学院的控制下,炒菜机会在需要的时间段加入炒锅上方的外挂注出部件46中外挂塑料桶组件46-10内的复合料(或特殊用料)规定量;

同样,炒菜程序通过显示屏,或蓝牙耳机,完成出锅告知、装盘告知、洗锅注水这一系列过程中各段影响菜品要素(如火候大小、调料用量)的控制指导。

同样,使用屏幕显示、语音提示的方式指导厨师在规定的时间点上进行操作(例如,加入被炒食材、进行人工翻炒、搅拌汤汁、盖上锅盖、出锅、装盘等)。

步骤四,当烹饪结束后,本装置在显示屏上显示结束信息,也可发出烹饪结束语音提示。烹饪结束语音提示包括音乐和蜂鸣声。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还包括,控制主机根据本装置的状态反馈并引导厨师协作完成烹饪进程,指导厨师将预定的食材逐步投放到用于烹饪的锅内,以完成相关烹饪进度,所述预定的食材是由用户提前准备;

或者,所述步骤三还包括,通过本装置按预定的烹饪时间将预定的食材逐步投放到用于烹饪的锅内,而这些预定的食材是由用户提前准备并临时存储在智能烹饪设备内,当随着烹饪进程的继续,需要进一步投放这些预定食材时,通过本装置的自动投料机构就可以将这些预定食材投进本装置,以完成相关烹饪进度。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整体分两部分:1)通过云服务器在互联网上提供的食谱库的云存储与分享系统,2)位于烹饪现场的执行机构,其中,执行机构又包含:控制主机,用于沟通食谱库云存储与分享系统与本装置,并引导用户完成烹饪。但控制主机与食谱库云存储与分享系统断开时,可使用本地缓存的食谱库来工作。

由于对于普通人来说,烹饪最难掌握的是火候。现在很多食谱库都充满很多不确定的词汇,比如少许、七成热、中小火等。其中,关于食材用量的不确定词汇,经过努力很容易精确化,但对于火候相关的词汇,很多人就很难精确描述了。这样,按照同一个食谱库,十个人往往可以做出二十种味道来。本发明主要通过精确控制本装置的主要是温度,使得火候不再是个模糊的概念,变得准确把握。于是,对于同一个食谱库,不同人就可做出差不多的美食了。

操作时,控制主机从食谱库云存储与分享系统中或本地缓存中获得可烹饪的食谱库,用户从控制主机中选则当前要执行的食谱库,控制主机读取食谱库数据,控制主机根据食谱库数据引导用户准备好食材,控制主机根据食谱库数据引导用户选择合适的智能烹饪设备,包括相应的锅等等;接下来,控制主机把食谱库数据下载到本装置中,智能烹饪设备读取食谱库数据当前步骤的控制参数;本装置开始工作,把锅内参数控制到指定范围内,同时把状态反馈给控制主机,直到结束条件来临。

控制主机根据本装置的状态反馈并引导烹饪进程,例如,按预定的烹饪时间将预定的食材逐步投放到用于烹饪的锅内,而这些预定的食材是由用户提前准备并临时存储在本装置内,随着烹饪进程的继续,需要进一步投放这些预定食材时,通过智能烹饪设备的自动投料机构就可以将这些预定食材投进本装置,以完成相关烹饪进度。当然,在低成本方案中,可省去自动投料机构,由控制主机提示用户人工投放食材。

由于在烹饪过程中,有一些烹饪工作是本装置很难独立完成,而通过人手却可以轻易完成的,控制主机也会根据本装置的状态反馈,指导用户完成这些工作,与本装置配合一起完成烹饪工作。

食谱库云存储与分享系统可使用现在互联网上任意一种内容分享服务技术搭建,比如,基于用户方便性考虑,可使用微信服务号功能实现。

本装置的具体动作过程如下:当具体控制器已经确定具体制作某一道菜之后。控制器控制液料泵15从不锈钢液料桶17(不锈钢液料桶17可以设置多个,分别盛放高汤和食用油)中抽取食用油,将食用油通过龙头组件b注入到电磁加热模块16之上的炒锅中,同时控制器控制电磁加热模块16加热、烟机装配体c抽风,炒锅的温度是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加热模块16的工作功率和工作时长来控制的,当达到程序设定的加热时间之后,控制器控制投料组件45动作,依次向炒锅中注入食材,同时控制器控制显示器49和蜂鸣器对操作人员进行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翻炒等辅助动作,在翻炒的期间控制器自动控制调料机加入各种调料或者高汤,知道程序设定的步骤完成,菜品制作结束,工作人员从炒锅中取出菜品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