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坐垫的可移动双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2201发布日期:2020-10-17 02:0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坐垫的可移动双人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坐垫的可移动双人床,属于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床是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人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经过千百年的演化不仅是睡觉的工具,也是家庭的装饰品之一了。床的种类多种多样,双人床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然而,现有的双人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例如,卧式的空间相对较小,放置过床等常用的家具后,没有多余的空间来放置沙发,平时休息时,只能坐在床上,从而每次坐过之后,都需要将床单整理平整,而且容易使床单变脏,加快了洗床单的频率,因此,床的功能性比较单一。

在本方案之间前,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820822449.x的方案,方案中公开了一种带有坐垫的双人床,该方案中双人床本体包括床头板、床板、床尾板,该方案中在双人床本体的底部滑动设置了坐垫组件,需要休息时,可直接将坐垫组件拉出,坐垫组件拉出后可充当沙发的作用,这样休息时不会弄脏床单,也不会将床单弄乱;晚上睡觉时,也可以将坐垫组件拉出一段距离,将脱下的衣服放置在坐垫组件上,还可以防止夜间被子掉落到地上。

但是该方案在实际使用中虽然起到了坐垫的作用,但是该方案所增设的坐垫明显增加了双人床的重量,造成双人床在使用过程中移位的不便;因此,这种增加了坐垫的双人床在使用过程中的移位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本发明,解决双人床在增加坐垫组件致使重量明显增加情况下的双人床的移位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坐垫的可移动双人床,包括双人床本体,所述双人床本体包括床头板、床板、床尾板,所述床头板安装在床板的床头端,所述床尾板安装在床板的床尾端;在所述床板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从双人床本体左右两侧分别拉出的两个坐垫组件,所述坐垫组件包括靠垫、拉簧、导向轨杆、坐垫、支撑地轮、凸轮和导向轮,在所述坐垫底部的四个角处分别固定有支撑地轮,所述靠垫通过合页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坐垫的一侧,使靠垫可折叠至所述坐垫的上方,所述坐垫靠近床头的一侧和靠近床尾的一侧分别设置了导向轨杆,各导向轨杆通过多个凸轮与坐垫连接使导向轨杆能够相对于坐垫上下移动,在导向轨杆的后侧设置有导向轮;在所述床头板和所述床尾板上分别设置有托轮组,各托轮组由呈一字排开且相互独立的多个托轮;在床头板和床尾板上均设置有上滑槽和下滑槽,上滑槽和下滑槽分别位于对应托轮组的上方和下方,上滑槽与下滑槽的端部通过弧形槽连通;所述导向轮能够置于该弧形槽内,并将导向轨杆引导至上滑槽内使坐垫组件被托轮抬起,或者,将导向轨杆引导至下滑槽内使坐垫组件通过托轮抬起双人床本体。

优选的,所述床板分别与所述床头板和所述床尾板通过榫接固定连接;所述床板是由若干条状木杆相间组成的栅板结构。

优选的,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上、另一端连接在导向轨杆上并呈拉伸状态,使坐垫从床板下方拉出时靠垫能够从折叠状态展开至使用状态。

优选的,所述上滑轨和所述下滑轨均为嵌入到床头板或床尾板上的金属u字形槽,其u字形开口处向内收拢。

优选的,所述支撑地轮采带有自锁轮结构的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托轮通过呈长条状的托台与床头板或床尾板连接,托台上设置有呈一字形排开的多个托轮,且托轮的宽度直径大于托台的宽度,托轮的上侧和下侧超出托台至少1cm。

优选的,托台、上滑槽、下滑槽和托轮组配合组成可拆卸的轨道组件,在床头板的和床尾板上分别设置有轨道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方案保留了的在双人床本体的底部可收纳的坐垫组件,在需要休息时,可直接将坐垫组件拉出,坐垫组件拉出后可充当沙发的作用,这样休息时不会弄脏床单,也不会将床单弄乱;晚上睡觉时,也可以将坐垫组件拉出一段距离,将脱下的衣服放置在坐垫组件上,还可以防止夜间被子掉落到地上;

2、与此同时,本方案中充分利用坐垫组件滑动的特性,设置了两条功能完全不同的滑动路径,其中一条路径用于收纳坐垫组件,另一条路径用于将双人床抬起,从而使得双人床可实现移位,本方案中充分利用了坐垫组件的万向轮结构,通过坐垫组件位置控制,实现一体多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一侧的坐垫组件被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双人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拉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床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双人床本体抬起时坐垫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坐垫组件被收纳时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双人床本体,2-床头板,3-床板,4-床尾板,5-坐垫组件,51-靠垫,52-拉簧,53-导向轨杆,54-坐垫,55-支撑地轮,56-凸轮,57-导向轮,6-轨道组件,61-上滑槽,62-下滑槽,63-托轮,64-托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方案的一种带坐垫的可移动双人床,包括双人床本体1、轨道组件6和坐垫组件5。

所述双人床本体1包括床头板2、床板3、床尾板4,所述床头板2安装在床板3的床头端,所述床尾板4安装在床板3的床尾端;床板3分别与所述床头板2和所述床尾板4通过榫接固定连接;所述床板3是由若干条状木杆相间组成的栅板结构。

坐垫组件5设置在床板3的下方,坐垫组件5具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双人床本体1的左右侧,两个坐垫组件5具有能够从双人床本体1左右两侧分别拉出;坐垫组件5包括靠垫51、拉簧52、导向轨杆53、坐垫54、支撑地轮55、凸轮56和导向轮57,在所述坐垫54底部的四个角处分别固定有支撑地轮55,所述靠垫51通过合页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坐垫54的一侧,使靠垫51可折叠至所述坐垫54的上方,所述坐垫54靠近床头的一侧和靠近床尾的一侧分别设置了导向轨杆53,各导向轨杆53通过多个凸轮56与坐垫54连接使导向轨杆53能够相对于坐垫54上下移动,凸轮56也可以选用椭圆形、连杆等结构进行替换,凸轮的主要作用是使导向轨杆53与坐垫之间具有可摆动的点,在导向轨杆53的后侧设置有导向轮57;拉簧52的一端连接上、另一端连接在导向轨杆53上并呈拉伸状态,使坐垫54从床板3下方拉出时靠垫51能够从折叠状态展开至使用状态;支撑地轮55采带有自锁轮结构的万向轮。

两个轨道组件6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床头板2上和床尾板4上,轨道组件6包括托台64、上滑槽61、下滑槽62和托轮组,托台64呈长条状并嵌设在床头板2上或床尾板4上,托轮组设置在托台64上各托轮组由呈一字排开且相互独立的多个托轮组成,托轮63的宽度直径大于托台64的宽度,托轮63的上侧和下侧超出托台64至少1cm,上滑槽61和下滑槽62分别设置在托台64的上侧和下侧,上滑轨和下滑轨均为嵌入到床头板2或床尾板4上的金属u字形槽,其u字形开口处向内收拢,上滑槽61与下滑槽62的端部通过弧形槽连通,导向轮57能够置于该弧形槽内,并将导向轨杆53引导至上滑槽61内使坐垫组件5被托轮63抬起,或者,将导向轨杆53引导至下滑槽62内使坐垫组件5通过托轮63抬起双人床本体1。

当需要对坐垫组件5进行收纳时:先将靠垫51折叠到坐垫54的上方,然后将坐垫54保持水平,此时,能够使得导向轮57的位置刚好位于弧形槽的上半部分,当水平推入坐垫组件5的时候,导向轮57能够进入上滑槽61内,并通过导向轨杆53引导坐垫54到达托台64的上方,并由托轮63支撑,完成坐垫组件5的收纳;当需要使用坐垫组件5的时候,将坐垫组件5拖出即可。

当需要利用坐垫组件5托起双人床本体1时:先将靠垫51折叠到坐垫54的上方,然后将坐垫54的远离靠垫51的一侧抬起,此时,能够使得导向轮57从弧形槽的上半部分滑动到弧形槽的下半部分,然后继续推入坐垫组件5的时候,导向轮57能够进入下滑槽62内,并通过导向轨杆53引导坐垫54到达托台64的下方,坐垫54能够通过托轮63将双人床本体1的左侧或右侧抬起,当左右侧的坐垫组件5配合抬起双人床本体1时,双人床本体1能够通过支撑地轮55轻松完成移位;当需要使用坐垫组件5的时候,将坐垫组件5拖出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