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季蚕丝艾绒被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21834发布日期:2020-10-23 19:27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夏季蚕丝艾绒被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蚕丝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夏季蚕丝艾绒被。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主要出产有两种蚕丝。一种就是通常所说的桑蚕丝,就是桑蚕结的茧里抽出的蚕丝,这种蚕丝色泽白里带黄,手感细腻、光滑,有一股淡淡的动物纤维特有的气味。用这种蚕丝制作出来的被子特别柔软、贴身;同时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蚕丝之间的空隙容易收紧,导致被子变薄,饱暖的效果没有以前好。另外一种蚕丝就是柞蚕丝,它是用柞蚕茧生产出来的。柞蚕属野蚕,主要生活在北方,它由人工放养在野外大山柞林之中,它以柞叶为食。和桑蚕丝相比,柞蚕丝的颜色比较深,其原始颜色为灰黑色。这种颜色的材料做被子,通常无法被消费者接受;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柞蚕丝往往要用酸缄性的化学药剂进行褪色处理,因而它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另外,柞蚕丝丝体中所含的“丝胶”比较多,导致它本身手感比较粗糙,不够光滑,光泽也比较暗淡;而且柞蚕丝的刚性也比较强,不是很贴身。虽然现有技术中常常为了提高蚕丝被的蓬松性,将蚕丝层用棉线缝制起来,强制分开蚕丝。然而这样制作的蚕丝被虽然没有出现明显收缩现象,但是其保暖效果大不如前。而且功能单一,在人们心神烦躁,气息不宁时不能安逸入睡。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叶的干叶。其色泽灰白,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香,适合灸用。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有粗细之分,粗者多用于温针或制作艾条,细者多用于制作艾炷。质地以陈年者为佳。因此将艾绒与蚕丝结合起来,是目前极具有经济价值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养生蚕丝艾绒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夏季蚕丝艾绒被,包括被胎和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胎包括被芯和套设在被芯外的被芯固定套,所述被芯包括两层手工蚕丝棉层和一层保健艾绒层,所述保健艾绒层包括艾绒芯和艾绒套,所述保健艾绒层夹在两层手工蚕丝棉层中间呈夹芯三明治状,所述被套内部一侧设有两个矩形防羽布袋,所述两个矩形防羽布袋分别缝制在被套两端,所述矩形防羽布袋内设有填充物为艾绒、香茅草和蚕丝绒混合而成。将艾绒层夹在两层手工蚕丝棉层中间,使得被子既有蚕丝的蓬松柔软性,同时艾绒层与蚕丝棉层绑定在一起,使得蚕丝层不会轻易收缩。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内填充物中蚕丝绒、艾绒、香茅草依次序重量比为1.5-2.5:0.5-1.5:0.5-1.5。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内填充物中蚕丝绒、艾绒、香茅草依次序重量比为2:1:1。两端设置的矩形防羽布袋在通常使用时,会与人的手脚以及肩颈充分接触,可以有效发挥其保健养生功能。

优选的,所述被套尺寸为长2.3米,宽2米。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尺寸为长2.08米,宽0.36米。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由棉线编织成20-40个矩形格子,所述矩形格子呈矩阵式排列分布。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夏季蚕丝艾绒被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从桑蚕结的茧里抽出蚕丝,机械加工为丝绵层,脱干后晒干,然后手工拉匀;

s2、将香茅草叶除杂后烘干至水分不超过1%,打碎备用;

s3、将艾叶和艾条晒杵、捶打、粉碎,重复上述步骤三次,为了不破坏艾绒结构,人工筛除其杂质,然后机械加工成超细艾绒,并装入艾绒套中;

s4、将人工拉匀后的丝绵层与艾绒叠合在一起,形成夹芯三明治状,用棉线固定被芯四个角落,然后套上被芯固定套;

s5、将防羽布布料制成两个矩形防羽布袋,同时用棉布制成被套;

s6、将蚕丝绒、艾绒、香茅草混合均匀,并灌进制备好的两个矩形防羽布袋,人工拉匀;

s7、将灌装好的两个矩形防羽布袋缝制成20-40个矩形格子,并固定在被套内部两侧;

s8、将被套套在被芯外面。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蚕丝绒、艾绒、香茅草依次重量比为1.5-2.5:0.5-1.5:0.5-1.5。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蚕丝绒、艾绒、香茅草依次重量比为2:1:1。

优选的,步骤s5中所述被套尺寸为长2.3米,宽2米,所述矩形防羽布袋尺寸为长2.08米,宽0.36。

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它的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的作用。

香茅草可减缓筋骨酸痛、腹部绞痛或痉挛,并能处理消化问题;也可治疗腹泻、感冒及发烧、头痛等不适。此外,对于女性也有利尿、防止贫血及润湿皮肤等功效,是女性养颜美容不可或缺的好香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将艾绒+香茅草+蚕丝混合装入矩形防羽布袋,缝制在被套的两端,使其与人体的脚部,肩颈充分接触,使得人体在睡觉的过程中保证温暖的同时,充分享受艾草和香茅草的多种疗效。艾不但香味舒适,保证人体健康睡眠,还可以驱寒除湿,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体内寒邪以及湿气的排泄,防治因寒邪入侵导致的感冒、发烧,湿邪淤积所致的虚胖、水肿、湿疹等症状。它还具有疏通经络,调经安胎的功效。同时它还可以驱蚊蝇,清瘴气,具有抗菌杀毒的功效。而香茅草可减缓筋骨酸痛、腹部绞痛或痉挛,并能处理消化问题,本发明通过香茅草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人们因腿部着凉而导致的痉挛现象。

(2)本发明将防羽布设置在被套两端,可以有效避免因被子厚实过重而导致的燥热,同时,本发明将艾绒装在艾绒套里面,方便拆卸取出,可以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被胎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羽布袋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被胎;2、被套;3、被芯;4、被芯固定套;5、蚕丝棉层;6、艾绒层;7、艾绒芯;8、艾绒套;9、矩形防羽布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夏季蚕丝艾绒被,包括被胎1和被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胎1包括被芯3和套设在被芯3外的被芯固定套4,所述被芯3包括两层手工蚕丝棉层5和一层保健艾绒层6,所述保健艾绒层6包括艾绒芯7和艾绒套8,所述保健艾绒层6夹在两层手工蚕丝棉层5中间呈夹芯三明治状,所述被套2内部一侧设置有两个矩形防羽布袋9,所述两个矩形防羽布袋5分别缝制在被套2两端,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内填充物为艾绒、香茅草和蚕丝绒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内填充物中蚕丝绒、艾绒、香茅草依次序重量比为2:1:1。

优选的,所述被套2尺寸为长2.3米,宽2米。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尺寸为长2.08米,宽0.36米。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由棉线编织成32个矩形格子,所述矩形格子呈矩阵式排列分布。

具体的,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从桑蚕结的茧里抽出蚕丝,机械加工为丝绵层,先用脱水机脱干,再放在太阳底下晒到非常干,然后采用了4人拉的方式,分别从四个方向,把丝绵层拉成整张被子大小,;

s2、摘取野生香茅草,将香茅草叶除杂后烘干至水分不超过1%,打碎备用;为防止香茅草的水分进入蚕丝和艾绒中,香茅草烘干后需再放置在太阳下晒干。

s3、将艾叶和艾条晒杵、捶打、粉碎,重复上述步骤三次,为了不破坏艾绒结构,人工筛除其杂质,然后机械加工成超细艾绒,并装入艾绒套中,拉匀后备用;

s4、将人工拉匀后的丝绵层与艾绒套叠合在一起,平铺成夹芯三明治状,用棉线固定被芯四个角落,并保证被芯各处厚度均匀,然后套上被芯固定套;

s5、首先,裁剪足够的防羽布料,将防羽布布料编织成两个长2.08米,宽0.36米的矩形防羽布袋,然后用棉布制成长2.3米,宽2米的被套;

s6、将蚕丝绒、艾绒、香茅草混合均匀,其中,蚕丝绒、艾绒、香茅草依次重量比为2:1:1,然后将混合物灌进制备好的两个矩形防羽布袋,两个矩形防羽布袋重量相同,将装好后的矩形防羽布袋人工拉匀;

s7、将灌装好的两个矩形防羽布袋缝制成32个矩形格子,并固定在被套内部两侧,两侧分别固定有16个矩形格子,并且这16个矩形格子呈矩阵式排列;

s8、将制备好的被套套在被芯外面,即得一种夏季蚕丝艾绒被。

实施例2:

一种夏季蚕丝艾绒被,包括被胎1和被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胎1包括被芯3和套设在被芯3外的被芯固定套4,所述被芯3包括两层手工蚕丝棉层5和一层保健艾绒层6,所述保健艾绒层6包括艾绒芯7和艾绒套8,所述保健艾绒层6夹在两层手工蚕丝棉层5中间呈夹芯三明治状,所述被套2内部一侧设置有两个矩形防羽布袋9,所述两个矩形防羽布袋5分别缝制在被套2两端,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内填充物为艾绒、香茅草和蚕丝绒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内填充物中蚕丝绒、艾绒、香茅草依次序重量比为1.5:0.5:0.5。

优选的,所述被套2尺寸为长2.3米,宽2米。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尺寸为长2.08米,宽0.36米。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由棉线编织成20个矩形格子,所述矩形格子呈矩阵式排列分布。

具体的,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从桑蚕结的茧里抽出蚕丝,机械加工为丝绵层,先用脱水机脱干,再放在太阳底下晒到非常干,然后采用了4人拉的方式,分别从四个方向,把丝绵层拉成整张被子大小,;

s2、摘取野生香茅草,将香茅草叶除杂后烘干至水分不超过1%,打碎备用;为防止香茅草的水分进入蚕丝和艾绒中,香茅草烘干后需再放置在太阳下晒干。

s3、将艾叶和艾条晒杵、捶打、粉碎,重复上述步骤三次,为了不破坏艾绒结构,人工筛除其杂质,然后机械加工成超细艾绒,并装入艾绒套中,拉匀后备用;

s4、将人工拉匀后的丝绵层与艾绒套叠合在一起,平铺成夹芯三明治状,用棉线固定被芯四个角落,并保证被芯各处厚度均匀,然后套上被芯固定套;

s5、首先,裁剪足够的防羽布料,将防羽布布料编织成两个长2.08米,宽0.36米的矩形防羽布袋,然后用棉布制成长2.3米,宽2米的被套;

s6、将蚕丝绒、艾绒、香茅草混合均匀,其中,蚕丝绒、艾绒、香茅草依次重量比为1.5:0.5:0.5,然后将混合物灌进制备好的两个矩形防羽布袋,两个矩形防羽布袋重量相同,将装好后的矩形防羽布袋人工拉匀;

s7、将灌装好的两个矩形防羽布袋缝制成20个矩形格子,并固定在被套内部两侧,两侧分别固定有10个矩形格子,并且这10个矩形格子呈矩阵式排列;

s8、将制备好的被套套在被芯外面,即得一种夏季蚕丝艾绒被。

实施例3:

一种夏季蚕丝艾绒被,包括被胎1和被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胎1包括被芯3和套设在被芯3外的被芯固定套4,所述被芯3包括两层手工蚕丝棉层5和一层保健艾绒层6,所述保健艾绒层6包括艾绒芯7和艾绒套8,所述保健艾绒层6夹在两层手工蚕丝棉层5中间呈夹芯三明治状,所述被套2内部一侧设置有两个矩形防羽布袋9,所述两个矩形防羽布袋5分别缝制在被套2两端,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内填充物为艾绒、香茅草和蚕丝绒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内填充物中蚕丝绒、艾绒、香茅草依次序重量比为2.5:1.5:1.5。

优选的,所述被套2尺寸为长2.3米,宽2米。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尺寸为长2.08米,宽0.36米。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羽布袋9由棉线编织成40个矩形格子,所述矩形格子呈矩阵式排列分布。

具体的,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从桑蚕结的茧里抽出蚕丝,机械加工为丝绵层,先用脱水机脱干,再放在太阳底下晒到非常干,然后采用了4人拉的方式,分别从四个方向,把丝绵层拉成整张被子大小,;

s2、摘取野生香茅草,将香茅草叶除杂后烘干至水分不超过1%,打碎备用;为防止香茅草的水分进入蚕丝和艾绒中,香茅草烘干后需再放置在太阳下晒干。

s3、将艾叶和艾条晒杵、捶打、粉碎,重复上述步骤三次,为了不破坏艾绒结构,人工筛除其杂质,然后机械加工成超细艾绒,并装入艾绒套中,拉匀后备用;

s4、将人工拉匀后的丝绵层与艾绒套叠合在一起,平铺成夹芯三明治状,用棉线固定被芯四个角落,并保证被芯各处厚度均匀,然后套上被芯固定套;

s5、首先,裁剪足够的防羽布料,将防羽布布料编织成两个长2.08米,宽0.36米的矩形防羽布袋,然后用棉布制成长2.3米,宽2米的被套;

s6、将蚕丝绒、艾绒、香茅草混合均匀,其中,蚕丝绒、艾绒、香茅草依次重量比为2.5:1.5:1.5,然后将混合物灌进制备好的两个矩形防羽布袋,两个矩形防羽布袋重量相同,将装好后的矩形防羽布袋人工拉匀;

s7、将灌装好的两个矩形防羽布袋缝制成40个矩形格子,并固定在被套内部两侧,两侧分别固定有20个矩形格子,并且这20个矩形格子呈矩阵式排列;

s8、将制备好的被套套在被芯外面,即得一种夏季蚕丝艾绒被。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2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07月30日 17:34
    怎么联系你
    1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07月30日 17:30
    怎么联系你?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