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任意组合的插接式储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14242发布日期:2020-11-20 12:1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可任意组合的插接式储货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任意组合插接式储货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插接式储货架因仅通过简单的插接、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即可实现各种功能结构,不仅装配方便、位置移动灵活,成本低,而且可根据自己的实时需要插接形成各种功能组合,占地面积小,被广泛应用于仓库、商店、办公室及家庭中,特别对于租房的单身房客、住房面积比较小的住户均带来极大的方便,深受用户的欢迎,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插接式支撑立柱在承受较重的货物时,往往出现变形、甚至折弯导致储货架不稳的现象,严重限制储货架任意插接增高、及储放较重货物的需要,特别给仓库及小面积住户需要增加储货架高度以实现多层储物的目的带来极大的困惑,严重影响了客户任意组合插接式储货架以满足储放各种物品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任意组合插接式储货架,通过圆弧壁相连的直角形支撑立壁的双壁巧妙设计,即两侧支撑立壁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外侧端由半圆弧壁连接、内侧端由两侧的第二立壁形成的纵向圆柱呈镜向对称且设有间隙,使得插接式储货架的直角形支撑立壁在承受重压时能产生适量的弹性形变,大大缓冲了的承受压力,通过加强筋及双壁的设置,更有效稳固了对储货架的支撑,彻底解决了不能任意插接增高储货架、储放较重货物的困惑,满足了客户根据自己的实时需要可任意组合插接式储货架形成多功能区的体验感,同时,由于所述第一立壁包围在所述第二立壁外,使得插接的插槽与插舌隐藏在内侧面,大大增强了外观的美感。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任意组合的插接式储货架,包括插接式支撑立柱,及插装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的横梁及隔板,所述支撑立柱包括由圆弧壁连接的呈直角的两侧支撑立壁,任一所述侧支撑立壁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立壁和纵向间隔设有插槽的第二立壁,所述第一立壁和所述第二立壁的外侧端由半圆弧壁连接,内侧端所述第二立壁的边缘卷曲形成纵向圆柱,两所述侧支撑立壁的纵向圆柱间镜像对称且设有间隙,使得所述插接式储货架载重时,所述插接式支撑立柱压力得以缓冲。

优选地,所述间隙大于等于两所述纵向圆柱沿中心连线方向变形总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立壁和所述第二立壁的间距d≥2.5mm。

优选地,所述纵向圆柱呈内向弯曲或呈外向弯曲,当内向弯曲时所述纵向圆柱壁与所述第一立壁接触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槽由被横向切割的立壁段突出于立壁平面而形成。

优选地,还包括呈直角的连接角板,所述连接角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立壁的插槽对应匹配的插凸,使得两段所述支撑立柱由所述连接角板插接后牢固串联接合。

优选地,所述横梁包括侧围横梁和连接横梁,所述侧围横梁两端由横梁壁形成的与所述插槽匹配固联的第一插舌,所述侧围横梁上下两边向内折弯形成平面支承边;所述连接横梁的两端延伸并折弯形成第二插舌。

优选地,所述隔板包括放置在所述平面支承边上部的层隔板,及通过设有的插舌插接在所述插槽内的立隔板;所述层隔板为储物板,所述立隔板及所述层隔板围合形成储物间,所述储物板及所述储物间可沿所述支撑立柱设置在不同位置。

优选地,当所述侧围横梁长度l≥800mm时,所述侧围横梁的中间设有横梁插槽,所述连接横梁的第二插舌插装在所述横梁插槽内,使得所述层隔板的强度增加。

优选地,所述支撑立壁及所述横梁上均设有加强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立壁的所述第一立壁和所述第二立壁上可根据需要纵向设置圆弧壁加强筋,以增加强度,所述横梁上可设有横向圆弧壁加强筋,所述横梁上可设有多个起加强及美观作用的圆形凹槽。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提供一种可任意组合插接式储货架,通过圆弧壁相连的直角形支撑立壁的双壁巧妙设计,即两侧支撑立壁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外侧端由半圆弧壁连接、内侧端由两侧的第二立壁形成的纵向圆柱呈镜向对称且设有间隙,使得插接式储货架的直角形支撑立壁在承受重压时能产生适量的弹性形变,分散压力,大大缓冲了的承受压力,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更有效稳固了对储货架的支撑,彻底解决了不能任意插接增高储货架、储放较重货物的困惑,满足了客户根据自己的实时需要可任意组合插接式储货架形成多功能区的体验感,同时,由于所述第一立壁包围在所述第二立壁外,使得插接的插槽与插舌隐藏在内侧面,大大增强了外观的美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支撑立柱与横梁匹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立柱轴侧图;

图3是i放大图;

图4是连接角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连接角板连接两件支撑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6是侧围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7是a-a剖视图;

图8是连接横梁与长度大于等于800mm的侧围横梁连接轴侧图;

图9是立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柜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种形式的插接式储货架轴侧图;

图12是另一种形式的插接式储货架轴侧图。

其中:

1-支撑立柱;11-侧支撑立壁;110-第一立壁;111-第二立壁;112-半圆弧壁;113-弧形加强筋;114-插槽;115-纵向圆柱;116-圆弧壁;

2-连接角板;21-插凸;22-角板通孔;

3-连接横梁;31-第二插舌;

4-侧围横梁;41-横梁通孔;42-第一插舌;43-加强凹槽;44-横梁插槽;45-平面支承边;46-加强筋;

5-立隔板;51-立隔板插舌;

6-柜门单元;61-柜门插舌;

7-层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参照图1—图12:

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种可任意组合的插接式储货架,包括插接式支撑立柱1,及插装在所述支撑立柱1上的横梁及隔板。

所述支撑立柱1包括呈直角的两侧支撑立壁11,任一所述侧支撑立壁11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立壁110和第二立壁111,两侧的所述第二立壁111均沿纵向间隔设有插槽114,所述插槽114由被横向切割的一立段壁突出于所述第二立壁111平面而形成,两侧的所述第一立壁11通过圆弧壁116连接,增加了所述支撑立柱1的受力弹性。

所述第一立壁110和所述第二立壁111的外侧端由半圆弧壁112相切连接,所述半圆弧壁112内径与所述第一立壁110和所述第二立壁111的间距d相等,d≥2.5mm。

优选地,内侧端所述第二立壁111的边缘卷曲形成纵向圆柱115,两所述侧支撑立壁11的纵向圆柱115间镜像对称且设有间隙x,所述间隙x大于等于两所述纵向圆柱115沿中心连线方向变形总量。所述纵向圆柱115呈内向弯曲或呈外向弯曲,当内向弯曲时所述纵向圆柱壁115与所述第一立壁110相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呈直角的连接角板2,所述连接角板2与所述支撑立柱1相匹配,在所述连接角板2上冲裁出插凸21及便于插接的角板通孔22,所述连接角板2上设有的插凸21与所述第二立壁111的插槽114匹配插接,即所述连接角板2将两个所述支撑立柱1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加长的支撑立柱1,通过所述连接角板2的连接,形成各种高度的插接式储货架。

优选地,所述横梁包括侧围横梁4和连接横梁3,所述侧围横梁4两端由横梁壁同向冲裁形成第一插舌42及横梁通孔41,所述第一插舌42插入所述所述插槽114内形成固联的连接,所述侧围横梁4上下两边向内折缘弯形成平面支承边45,所述平面支承边45用于承载放置在上面的层隔板7,形成储物台,所述侧围横梁4和所述连接横梁3上均设有加强筋46及即美观又其加强作用的加强凹槽43;

优选地,当所述侧围横梁4长度l≥800mm时,为加强层隔板7的强度,在所述侧围横梁4的中间设有横梁插槽44,设有连接横梁3,所述连接横梁3的两端延伸并折弯形成第二插舌31,所述连接横梁3设有的第二插舌31插装在所述横梁插槽44内,使得所述层隔板7的强度增加。

优选地,所述隔板包括放置在所述平面支承边45上部的层隔板7,及通过设有的立隔板插舌51、柜门插舌61插接在所述插槽114内的立隔板5及柜门单元6;所述层隔板7为储物板,所述立隔板5、所述柜门单元6及所述层隔板7围合形成储物间;

所述层隔板7、所述立隔板5、所述柜门单元6及所述侧围横梁4与所述所述支撑立壁1的不同位置的插槽114匹配插接,可任意插接形成各种需要的牢固的储货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立壁1及横梁上可设有多条圆弧壁加强筋,所述横梁上可设有多个起加强及美观作用的圆形凹槽。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任意组合的插接式储货架,通过圆弧壁相连的直角形支撑立壁的双壁巧妙设计,即两侧支撑立壁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外侧端由半圆弧壁连接、内侧端由两侧的第二立壁形成的纵向圆柱呈镜向对称且设有间隙,使得插接式储货架的直角形支撑立壁在承受重压时能产生适量的弹性形变,大大缓冲了的承受压力,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更有效稳固了对储货架的支撑,彻底解决了不能任意插接增高储货架、储放较重货物的困惑,满足了客户根据自己的实时需要可任意组合插接式储货架形成多功能区的体验感;同时,由于所述第一立壁包围在所述第二立壁外,使得插接的插槽与插舌隐藏在内侧面,大大增强了外观的美感。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