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筷子依次取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54968发布日期:2021-01-05 21:2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筷子依次取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品取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筷子依次取出设备。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至今有几千年历史,中国人在日常吃饭时常要用到筷子,在餐馆,筷子经清洗后,一般直接放在筷筒中或者放在餐饮消毒柜中供人们取用,筷子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沾上灰尘和细菌,筷子放在餐饮消毒柜中时,人们在取用筷子时需要在众多筷子中取出一双筷子,人们拿到的筷子往往已经被很多人触碰过,筷子上已经留下了许多细菌。

专利申请cn205513878u公开了一种生活筷子存放柜,其结构主要包括柜体、柜盖、固定转轴、弹性卡勾、筷子取出口、卡扣、卡环、抽拉把手、固定转轴、紫外线杀菌灯、过滤网和把手等,可以对柜体内的筷子进行有效的杀毒灭菌。但是,由于在取出筷子后会有一双筷子遗留在筷子取出口,筷子长久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沾上灰尘和细菌。

基于上述在外用餐取用筷子时存在的卫生问题以及不便之处,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实现筷子依次掉落、便于取出且干净卫生的筷子依次取出设备,加强人们使用的筷子的卫生保障,便于人们取出干净的筷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取用筷子方法存在的筷子易沾上灰尘细菌,筷子经多人触碰不卫生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筷子依次掉落、便于取出且干净卫生的筷子依次取出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筷子依次取出设备,包括有:底座和箱体,底座顶部设有箱体,箱体左部下侧开有开口;托架,底座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托架;推出机构,底座顶部设有推出机构,推出机构位于箱体内部;依次下料机构,箱体内侧上部设有依次下料机构,依次下料机构位于推出机构的上方;漏斗,箱体顶部设有漏斗。

可选地,推出机构包括有:安装座,底座顶部后侧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式连接有安装座;推动架,底座顶部远离第二滑槽的一侧开有第一滑槽,箱体前部滑动式连接有推动架,推动架底部与第一滑槽滑动式连接;推板,推动架后部与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推板;挡板,推板顶部设有挡板。

可选地,依次下料机构包括有:轴承座,箱体内壁两侧均设有轴承座;转轴,轴承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筒,转轴中部设有转筒,转筒上周向均匀开有第一凹槽;圆筒,转轴中部设有圆筒,转筒位于圆筒内部;第一齿轮,转轴靠近第一滑槽的一侧设有第一齿轮;第一直齿条,推动架顶部设有第一直齿条,第一直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安装杆,底座顶部靠近第一滑槽的一侧设有安装杆,安装杆位于第一滑槽内侧右部;挡块,安装杆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挡块;扭力弹簧,挡块底部与底座顶部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套在安装杆上;固定块,底座顶部靠近安装杆一侧设有固定块;压缩弹簧,推板靠近推动架一侧开有第二凹槽,推动架与第二凹槽内壁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

可选地,还包括有:滑块,底座顶部两侧均开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位于第一滑槽内侧,第三滑槽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收集框,滑块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收集框;固定杆,收集框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末端均与推板相连;第二齿轮,收集框远离推动架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第二直齿条,底座顶部靠近第二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直齿条,第二直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可选地,托架可拆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可以实现筷子依次掉落、取出的效果。

2、在推出机构、依次下料机构和漏斗的配合下,本发明可以实现筷子依次掉落的效果,由此避免了筷子被多方接触造成的细菌积累,更加干净卫生。

3、在固定杆、收集框、滑块、第二齿轮和第二直齿条的配合下,本发明可以实现筷子依次取出的效果,更加方便人们将筷子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b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c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底座,2箱体,3开口,4托架,5推出机构,51第一滑槽,52推动架,53第二滑槽,54安装座,55推板,56挡板,6依次下料机构,61轴承座,62转轴,63转筒,64第一凹槽,65圆筒,66第一齿轮,67第一直齿条,68安装杆,69挡块,610扭力弹簧,611固定块,612第二凹槽,613压缩弹簧,7漏斗,8固定杆,9收集框,10滑块,11第三滑槽,12第二齿轮,13第二直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筷子依次取出设备,如图1示,包括有底座1、箱体2、托架4、推出机构5、依次下料机构6和漏斗7,底座1顶部设有箱体2,箱体2左部下侧开有开口3,底座1左侧中部设有托架4,底座1顶部设有推出机构5,推出机构5位于箱体2内部,箱体2内侧上部设有依次下料机构6,下料机构位于推出机构5的上方,箱体2顶部设有漏斗7。

当人们需要依次取出筷子时,人们首先将筷子经消毒后倒入漏斗7中,筷子从漏斗7中落入依次下料机构6的部件中,当人向左推动推出机构5的部件,推出机构5的部件向左移动带动依次下料机构6的部件旋转,依次下料机构6的部件旋转带动筷子旋转,筷子旋转到依次下料机构6的部件的最底部,人们再向右推动推出机构5的部件复位,推出机构5向右移动时不会带动依次下料机构6的部件旋转,推出机构5的部件复位后,筷子则会掉落至底座1顶部,当人们再次向左推动推出机构5的部件时,推出机构5的部件向左移动带动底座1顶部的筷子向左移动至托架4上,随后人们再将推出机构5向右推动恢复原位,位于依次下料机构6最下方的单双筷子则再次掉落在底座1顶部,重复此操作即可在每次向左推动推出机构5的部件时会推出掉落在底座1上的单双筷子,同时使单双筷子移动到依次下料机构6的部件中的最下方。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6和图8所示,推出机构5包括有推动架52、安装座54、推板55和挡板56,底座1顶部前侧开有第一滑槽51,底座1顶部后侧开有第二滑槽53,第二滑槽53内滑动式连接有安装座54,箱体2前部滑动式连接有推动架52,推动架52底部与第一滑槽51滑动式连接,推动架52后部与安装座54之间连接有推板55,推板55顶部设有挡板56。

当人们需要将掉落在底座1顶部的筷子推出时,在漏斗7和依次下料机构6的部件的配合下,单双筷子掉落在底座1顶部,人们向左推动推动架52,推动架52在第一滑槽51中向左滑动,推动架52向左移动带动推板55、挡板56和安装座54向左移动,推板55向左移动推动底座1顶部的筷子向左移动,筷子被推动到底座1的左侧,并滑落到托架4顶部,人们即可将筷子取出,由此可以实现将单双筷子依次推出。

依次下料机构6包括有轴承座61、转轴62、转筒63、圆筒65、第一齿轮66、第一直齿条67、安装杆68、挡块69、扭力弹簧610、固定块611和压缩弹簧613,箱体2内壁前后两侧均设有轴承座61,轴承座61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转轴62,转轴62中部设有转筒63,转筒63外侧周向均匀开有第一凹槽64,转轴62中部设有圆筒65,转筒63位于圆筒65内部,转轴62前侧设有第一齿轮66,推动架52顶部设有第一直齿条67,第一直齿条67与第一齿轮66相啮合,底座1顶部前侧设有安装杆68,安装杆68位于第一滑槽51内侧右部,安装杆68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挡块69,挡块69底部与底座1顶部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610,扭力弹簧610套在安装杆68上,底座1前侧顶部前侧设有固定块611,固定块611位于安装杆68左侧,推板55前侧中部开有第二凹槽612,推动架52后部与第二凹槽612内壁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613。

当人们需要使筷子依次掉落时,在推出机构5和漏斗7的配合下,筷子落入第一凹槽64中,当人们向左推动推动架52时,推动架52向左运动带动第一直齿条67向左运动,当第一直齿条67移动到与第一齿轮66相啮合时,第一直齿条67向左运动带动第一齿轮66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66顺时针转动带动转轴62、转筒63、第一凹槽64和圆筒65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凹槽64中的筷子转动,当推动架52继续向左运动带动第一直齿条67向左运动与第一齿轮66脱离啮合时,转轴62、转筒63、第一凹槽64、圆筒65和筷子停止转动,漏斗7中的筷子掉入顶部的第一凹槽64中,底部第一凹槽64中的筷子则被挡板56挡住不会掉落,当推动架52运动到第一滑槽51的最前侧时,压缩弹簧613从压缩状态复位推动推动架52向前运动,推动架52从第一滑槽51前侧左端滑至第一滑槽51前侧右端,随后推动推动架52向右运动复位,推动架52向右运动复位时,第一直齿条67不再与第一齿轮66相啮合,当推动架52向右运动到与挡块69相接触,扭力弹簧610变形,挡块69右端向后运动,推动架52滑动至第一滑槽51最右侧,压缩弹簧613再次被压缩,推动架52与挡块69脱离接触,扭力弹簧610复位带动挡块69复位,这样就可以实现当人们向左推动推动架52时,把底座1顶部的筷子向左推出的同时,漏斗7中的单双筷子落入顶部第一凹槽64中,向右推动推动架52时底部第一凹槽64的筷子掉落在底座1的顶部,由此则可以使得筷子依次被取出。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6-7所示,还包括有固定杆8、收集框9、滑块10、第二齿轮12和第二直齿条13,底座1顶部前后两侧均开有第三滑槽11,第三滑槽11位于第一滑槽51和第二滑槽53的内侧,第三滑槽1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收集框9,收集框9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末端均与推板55上侧的左右两端相连,收集框9后端设有第二齿轮12,底座1顶部后侧设有第二直齿条13,第二直齿条13位于后侧第二滑槽53的左侧,第二直齿条13与第二齿轮12相啮合。

当人们需要将筷子取出时,在推出机构5、依次下料机构6和漏斗7的配合下,筷子从第一凹槽64中掉入收集框9中,当人们向左推动推动架52时,推动架52向左运动带动安装座54、推板55和挡板56向左运动,从而带动固定杆8、滑块10和第二齿轮12向左运动,当第二齿轮12运动到与第二直齿条13相啮合时,滑块10向左运动带动第二齿轮12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12逆时针转动带动收集框9逆时针转动,使得收集框9中的筷子从收集框9中掉落出来,筷子掉落在托架4上,当人们向右推动推动架52时,推动架52向右运动带动安装座54、推板55和挡板56向右运动,从而带动固定杆8、滑块10和第二齿轮12向右运动,当第二齿轮12运动到与第二直齿条13相啮合时,滑块10向右运动带动第二齿轮12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12顺时针转动带动收集框9顺时针转动复位,由此人们则可以便利得取出筷子。

托架4可拆卸。

人们可以定期将托架4拆卸下来进行除灰和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