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夫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53604发布日期:2021-01-15 13:5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夫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夫椅。



背景技术:

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座椅都追逐舒适性为前提,忽视了“坐”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并且是在不知不觉中,从而打消了强制锻炼的枯燥,古人云:人老先老腿,意思是人的衰老先从腿部开始,所以加强腿部力量的训练,对延缓衰老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青少年的坐姿普遍不良,致使发育不良状况普遍发生,甚至极为严重,近视比比皆是,“坐”的锻炼不但加强人的腿部力量,同时规范坐姿,使腰部、腹部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对良好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帮助人在日常的坐的这种形态中使下肢力量及腰腹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促进腰椎的良好发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功夫椅,包括:椅面体、椎体支撑露出孔、半圆筒形可调节高度前椅腿、可调节腰部支撑、可调节高度后椅腿、稳定横梁、靠背、腰部支撑调节装置、椎体支撑、半圆筒形可调节高度前椅腿调节装置、可调节高度后椅腿调节装置,其中四条椅腿支撑椅面,靠背和可调节腰部支撑安装与可调节高度后椅腿上部,稳定横梁安装与四条椅腿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椅面体上表面由弹性材料制成,椅面体的前部成弧形结构,与半圆形可调节高度前椅腿相互契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椎体支撑安装与椅面体上表面的弹性材料之下。

以上技术方案能让人在坐这种日常形态中,使下肢力量及腰部腹部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在不知不觉中,杜绝了刻意锻炼的枯燥,使人更容易坚持。

附图说明

附图1功夫椅外观图。

附图2功夫椅标注图。

附图3功夫椅侧面图。

附图4功夫椅椅面体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椅面体;2、椎体支撑露出孔;3、半圆筒形可调节高度前椅腿;4、可调节腰部支撑;5、可调节高度后椅腿;6、稳定横梁;7、靠背;8、腰部支撑调节装置;9、椎体支撑;10、可调节高度后椅腿调节装置;11、半圆筒形可调节高度前椅腿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当人体坐下时,小腿放入圆筒形前椅腿,与圆筒形前椅腿及相应椅面体前沿相契合,由于椅面体的表面由弹性材料制成,当坐的时间够久时,椅面体表面的弹性材料张力减小,表面下沉,这样使得椎体支撑由椎体支撑露出孔露出,顶住人体尾骨,由于椎体的尖形会给人造成极大的不适,类似“头悬梁,锥刺股”中的锥刺股,从而使人腰部挺直,下肢用力,以减轻对椅面体表面的压力,从而使得椅面体表面弹性材料的张力恢复,周而复始,使人在不知不觉的习惯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如图3所示,靠背上有可调节腰部支撑,在使用功夫椅之处,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形态,调整好腰部支撑,即腰部支撑顶住腰部位置时,椎体支撑正好位于使用者坐骨之下。

如图4所示,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形态,调节椅腿的高低,标准为屈膝成近直角形态,即类似于扎马步形态。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事实,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功夫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面体、椎体支撑露出孔、半圆筒形可调节高度前椅腿、可调节腰部支撑、可调节高度后椅腿、稳定横梁、靠背、腰部支撑调节装置、椎体支撑、半圆筒形可调节高度前椅腿调节装置、可调节高度后椅腿调节装置,其中四条椅腿支撑椅面,靠背和可调节腰部支撑安装与可调节高度后椅腿上部,稳定横梁安装与四条椅腿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夫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面体上表面由弹性材料制成,椅面体的前部成弧形结构,与半圆形可调节高度前椅腿相互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夫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椎体支撑安装与椅面体上表面的弹性材料之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及一种功夫椅,古人云:人老先老腿;现在人们的座椅大多强调舒适性,本发明的功夫椅把坐这种人体常用形态,升级到锻炼层次,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锻炼的习惯,使得腿部、腰部、腹部等到很好的锻炼,尤其加强腿部力量,保护腿部,延缓衰老,同时对腰部的良好发育打下好的基础,对减少腰椎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国权
技术研发日:2020.11.09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