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工作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29635发布日期:2021-03-02 17:0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工作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0001]
本公开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工作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热水杯越来越多的在各种场景中为人们所使用,解决人们办公、出差、旅行中安全喝热水的需求。为更好地满足差旅出行需求,当前市面上的电烧水杯更多地考虑小巧、便携,而忽视了水杯还具备一定的社交属性,通过水杯提醒家人、朋友需要喝水,传递一些节日问候等。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工作方法及其系统。
[0004]
一种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应用于水杯,所述智能上盖装置具有控制组件、人机交互组件、通信组件、传感器组件、电源组件和加热组件。
[0005]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过滤组件。
[0006]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微控制器,人机交互组件包括显示组件、按键组件和声音组件,显示组件包括数码管、lcd、oled显示屏中的一种,按键组件包括触摸按键、实体按键中的一种,声音组件包括喇叭和蜂鸣器。通信组件包括蓝牙芯片、蓝牙模组、wifi芯片、wifi模组中的一种或多种。传感器组件包括酸碱度检测传感器、tds检测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一种或多种。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接电接口和锂电池。加热组件包括纳米薄膜加热片、陶瓷加热片、pi膜加热片中的一种。
[0007]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茶叶滤网、咖啡滤网中的一种。
[0008]
水杯智能上盖系统包括智能上盖装置、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和智能电热水杯云服务平台。
[0009]
每个智能上盖装置分别与另外的智能上盖装置、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和智能电热水杯云服务平台连接并通信
[0010]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一和用户二都拥有一个水杯智能上盖装置。水杯智能上盖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用户一和用户二分别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中绑定水杯智能上盖装置a和水杯智能上盖装置b;
[0012]
用户一和用户二在一定距离内,分别摇晃水杯智能上盖装置a和水杯智能上盖装置b;
[0013]
水杯智能上盖装置a和水杯智能上盖装置b收到配对信息后,分别在显示组件1上显示关联提醒,通过按键组件1确认关联后,水杯智能上盖装置a和水杯智能上盖装置b关联成功;
[0014]
用户一和用户二分别可以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中编辑信息,发送给水杯智能上盖装置b和水杯智能上盖装置a;
[0015]
用户一和用户二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收到信息后,分别发送到水杯智能上盖装置a和水杯智能上盖装置b上进行播放。
[0016]
用户二可以扩展为用户n,可以多个用户同时摇一摇,并在水杯智能上盖装置上显示配对关联列表。并且一个用户可以关联多个用户,群发信息给多个用户。
[0017]
所述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和视频信息,所述信息可以由用户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中绘制、录制、编辑完成。
[0018]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一拥有一个水杯智能上盖装置,用户二~用户n没有该装置。水杯智能上盖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
用户一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中绑定水杯智能上盖装置;
[0020]
用户一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中搜索用户二或用户三或用户n的社交账号信息,发送自己的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关联验证信息给用户二或用户三或用户n,请求用户二或用户三或用户n关联用户一的智能上盖装置;
[0021]
用户二~用户n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中同意后,用户二~用户n与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关联成功;
[0022]
用户二~用户n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编辑信息,发送给用户一;
[0023]
用户一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收到信息后,发送到水杯智能上盖装置进行播放。
[0024]
本公开提供的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工作方法及其系统,通过水杯智能上盖装置间或与智能手机间的关联,建立水杯智能上盖装置与人,水杯与人,人与人的连接,透过智能上盖装置可以及时提醒用户需要饮水、需要吃药、今日饮水量不足等,更可通过智能上盖显示传递亲友的关爱讯息,图片,视频,声音,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增加社交互动。
[0025]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水杯智能上盖装置电路框图。
[0028]
图2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水杯智能上盖系统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工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工作方法流程另一示意图。
[0031]
图标:1-智能上盖装置;10-控制组件;20-人机交互组件;30-通信组件;40-传感器组件;50-电源组件;60-加热组件;2-智能手机应用软件;3-智能电热水杯云服务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中附图,对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
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33]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限定。
[0034]
请参阅图1,本公开中,一种水杯智能上盖装置1包括控制组件10、人机交互组件20、通信组件30、传感器组件40、电源组件50和加热组件60。所述控制组件10包括微控制器,人机交互组件20包括显示组件、按键组件和声音组件,显示组件根据不同产品配置可能是数码管或lcd、oled显示屏,按键组件是触摸按键。通信组件30根据不同产品配置可能是蓝牙芯片或蓝牙模组或wifi芯片或wifi模组。传感器组件40包括酸碱度检测传感器、tds检测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根据不同产品配置,可能包括其中传感器的多种组合。电源组件50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接电接口和锂电池。加热组件60包括纳米薄膜加热片或陶瓷加热片或pi膜加热片,根据不同产品配置,可能不配置或配置加热片的其中一种。
[0035]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智能上盖装置1还包括过滤组件,过滤组件是茶叶滤网或咖啡滤网。
[0036]
本公开中,各功能组件可以有多种选择,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装配即可。
[0037]
请参阅图2,本公开中,一种水杯智能上盖系统包括由智能上盖装置1、智能手机应用软件2和智能电热水杯云服务平台3构成,智能上盖装置1可以分别与另外的智能上盖装置1、智能手机应用软件2和智能电热水杯云服务平台3连接并通信。
[0038]
请结合参阅图3,多个用户拥有水杯智能上盖装置进行社交关联,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
s10,用户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绑定智能上盖装置;
[0040]
其中,用户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

智能上盖

中绑定智能上盖装置,通过软件引导流程“发现周边装置”、

长按装置按键



发现并绑定装置



自命名装置

完成。
[0041]
其中,应用软件可以是单独需要安装的应用软件,也可以是依托于其它平台的小程序应用软件等。
[0042]
其中,应用软件与智能电热水杯云服务平台连接,并将绑定、命名等数据存放于平台。
[0043]
s11,多个用户一定距离内,分别摇一摇各自的智能上盖装置,智能上盖装置发送含有自命名名称的信息广播请求配对关联;
[0044]
s12,其它智能上盖装置收到配对关联提醒,以列表形式呈现不同装置名称;
[0045]
s13,用户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确认关联;
[0046]
s14,智能上盖装置间关联成功;
[0047]
s15,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或智能上盖装置给其它用户发送信息;
[0048]
其中信息可以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和视频信息。并且用户可以群发这些信息给多个关联的智能上盖装置。
[0049]
其中智能上盖装置采用wifi通信模块或芯片时,s15步骤用户可以通过智能上盖装置直接给其它用户发送信息。
[0050]
s16,另一用户智能上盖装置上显示信息。
[0051]
其中,智能上盖装置采用非wifi通信模块或芯片时,需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进行中转,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收到信息后,通过蓝牙通信分发信息到智能上盖装置上进行播放。
[0052]
请结合参阅图4,一个用户拥有水杯智能上盖装置,与其它用户进行社交关联,本公开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水杯智能上盖装置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3]
s20,用户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绑定智能上盖装置;
[0054]
s21,用户在智能手机软件中搜索其他用户;
[0055]
s22,用户发送智能上盖装置配对关联验证信息给其他用户;
[0056]
s23,其他用户收到配对关联信息后,同意关联;
[0057]
s24,其他用户与智能上盖装置间关联成功;
[0058]
s25,其他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给用户发送信息;
[0059]
s26,用户智能装置上显示信息。
[00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