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78030发布日期:2021-04-30 12:5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餐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肉串盘是用于放置肉串的盘子,常用于烧烤、火锅、炸串等食品领域。肉串盘通常采用不锈钢、pp树脂、ps树脂、密胺树脂等材料制成。其中,由密胺树脂粉混合加热加压压制而成的密胺肉串盘以其轻巧、美观、耐低温、不易碎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餐饮业中。

目前,关联技术为cn2114084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甘蔗浆肉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甘蔗浆制成的盘体,所述盘体包括底壁和侧壁,围成具有盘腔的一端开口结构;所述盘体底壁上设置有向盘腔内陷凸出底壁面形成的凸起段,凸起段包括凸起段i和凸起段ii,底壁的前后两端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有若干个凸起段ii,底壁的中部沿左右方向延伸有若干个凸起段i,且每个凸起段ii由相应的底壁端部延伸至靠近该底壁端部的凸起段i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肉串通常都是用木签将肉串成一串,再涂上调味料后端上餐桌食用,发明人认为上述肉串盘主要是以平放为主,平放会使肉串上的调料集中在肉串下方并与肉串盘粘连,导致肉串难以取放并且会影响肉串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肉串上的调料与肉串盘之间的粘连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包括肉串盘本体,所述肉串盘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肉串盘本体的底部一体连接有与所述条形槽卡接配合的卡接块,所述肉串盘本体的表面开设有沿其纵向分布的放置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位于所述条形槽的一侧并与所述条形槽连通的波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肉串盘本体的底部一体连接卡接块,将卡接块卡接至条形槽内,从而将肉串盘本体竖向固定在底座上;肉串盘本体上的放置槽纵向开设,用于放置肉串,肉串竖向放置从而避免其上的调料因重力作用集中在肉串盘本体与肉串之间,从而避免肉串与肉串盘本体发生粘连导致肉串难以取放。由于放置槽的开设,肉串盘本体的背面形成波纹状的凸起,该凸起与波纹槽卡接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肉串盘本体在底座上的卡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肉串盘本体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肉串盘本体倾斜设置,使得放置在肉串盘本体上的肉串倾斜,相较于垂直放置其稳定性得以提升。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配合有卡座,所述卡座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凸台,肉串签抵紧在所述凸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肉串签抵紧在凸台上,一方面使得肉串与卡座、肉串盘本体之间形成类似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增强了肉串放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肉串与肉串盘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进一步防止肉串上的调料与肉串盘本体之间发生粘连,实现进一步改善肉串难以取放的问题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开设有腰形孔,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位于所述卡槽的底面并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腰形孔与所述储物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物槽内通常会设置干冰,当肉串盘本体及其底座被端上餐桌时,干冰升华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水点,水点以白雾的形式从腰形孔中冒出,为肉串盘营造出美感。

优选的,所述凸台靠近所述肉串盘本体的一侧的凸起高度至远离所述肉串盘本体的一侧的凸起高度逐渐增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台凸起高度的改变使得凸台的上表面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肉串签抵紧在凸台上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白雾沿腰形孔冒出时,其路径与卡座表面形成的角度小于90°,白雾因惯性继续沿该路径扩散,直至完全扩散至肉串盘本体上,以提高白雾营造的美感。

优选的,所述卡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卡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拆卸卡座时,工作人员同时接触圆槽与凹口,并适当挤压卡座,由于密胺卡座具有一定的弹性,在适度的挤压力下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从而被工作人员从底座上取下;圆槽与凹口的配合提高了卡座拆卸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使所述条形槽与所述储物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白雾从储物槽内通过连通口扩散至条形槽内,并沿肉串盘本体的纵向上升,从而进一步提高放置干冰带来的美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具预热:分别将肉串盘本体模具、底座模具以及卡座模具预热至150~180℃;

s2.人工称量:在模具预热过程中,按肉串盘本体、底座、卡座的克重分别称量密胺粉;

s3.原料预热:对称量好的密胺粉进行预热处理,使密胺粉结块;

s4.初制品成型:将经过预热的结块密胺粉对应倒入s1中预热完成的模具中,使原料发生交联反应,固化成型,开模制得肉串盘本体初制品、底座初制品以及卡座初制品;

s5.贴花纸:对卡座初制品进行贴花处理,花纸先送入烤箱内烘干,烘干后的花纸刷上水浆再烘干后贴在素面成型的卡座初制品上,再次进行压力贴合制得贴花卡座半成品;

s6.加金:对肉串盘本体初制品与底座初制品进行加金处理,在其表面均匀撒上罩光粉,再对其加压加热,开模后制得加金肉串盘本体半成品与加金底座半成品;

s7.自然冷却:将s5或s6制备的半成品自然冷却,制得初成品;

s8.后处理:对初成品进行打磨、修边、包装处理,制得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胺粉经预热处理后,可有效避免在装入模具的过程中产生飞料问题,从而避免称重后的原料重量发生偏差导致制备的成品性能降低;对卡座初制品进行贴花处理,有利于提高其美观度;对肉串盘本体初制品与底座初制品进行加金处理,有利于增加其表面色泽度。

优选的,所述s3中密胺粉的预热温度为160~170℃,预热时间为35~45s;所述s4中的模具压力为140~170mpa,加热温度为115~125℃,压制时间为1.2~1.8min;所述s5中花纸的烘干温度为65~75℃;所述s6中的加热温度为170~180℃,加热时间为25~35s。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3中密胺粉的预热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密胺粉可能会出现变性问题,温度也不宜过低,否则无法起到良好的预热效果。模具压力、温度以及压制时间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压制的初成品具有良好的品质。花纸的烘干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花纸的粘性,烘干温度也不宜过低,否则花纸的烘干时间会延长、影响生产效率。加金温度不宜过低,否则初制品表面的光泽度不足。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肉串盘本体底部的卡接块垂直插接至条形槽内,从而将肉串盘本体竖向固定在底座上;肉串盘本体上的放置槽纵向开设,用于放置肉串,肉串竖向放置从而避免其上的调料因重力作用集中在肉串盘本体与肉串之间,从而避免肉串与肉串盘本体发生粘连导致肉串难以取放;

2.肉串签抵紧在凸台上,一方面使得肉串与卡座、肉串盘本体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增强了肉串放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肉串与肉串盘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进一步防止肉串上的调料与肉串盘之间发生粘连,实现进一步改善肉串难以取放的问题的效果;

3.凸台凸起高度的改变使得凸台的上表面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肉串签抵紧在凸台上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白雾沿腰形孔冒出时,其路径与卡座表面形成的角度小于90°,白雾因惯性继续沿该路径扩散,直至完全扩散至肉串盘本体上,以提高白雾营造的美感;

4.圆槽与凹口的配合提高了卡座拆卸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卡座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肉串盘本体;11、卡接端;111、卡接块;12、放置槽;13、牛头端;2、底座;21、条形槽;22、波纹槽;23、卡槽;24、储物槽;25、凹口;26、连通口;3、卡座;31、凸台;311、腰形孔;32、背槽;33、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

参照图1,组合式密胺肉串盘包括肉串盘本体1、底座2以及卡座3。

参照图1,肉串盘本体1包括卡接端11与牛头端13,卡接端11与牛头端13分别为肉串盘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牛头端13形似牛头,采用此种设计主要是为了增强肉串盘本体1的造型美观度。底座2为上窄下宽的椭圆台结构。卡座3截面为半椭圆形,卡接在底座2上。

参照图1,卡接端11包括卡接块111,卡接块11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有两个,两个卡接块111分别位于卡接端11的两侧。结合图2所示,底座2上开设有条形槽21,条形槽21截面为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与底座2的长轴方向一致;肉串盘本体1的卡接端11与条形槽21插接配合,且两个卡接块111分别卡接在条形槽21的两端,从而将肉串盘本体1竖向固定于底座2上。

参照图1,肉串盘本体1上开设有放置槽12,放置槽12沿肉串盘本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放置槽12有多个,多个放置槽12沿肉串盘本体1的宽度方向分布;肉串竖向放置在放置槽12中,当肉串上的调料较多时,其会在重力作用下下滑,避免聚积在肉串盘本体1与肉串之间产生粘连。结合图2所示,底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波纹槽22,波纹槽22开设于条形槽21的内壁上,并与条形槽21连通。由于放置槽12的设置,肉串盘本体1的背面形成多个凸起,多个凸起与波纹槽22卡接配合,从而进一步将肉串盘本体1固定在底座2上,以此提高肉串盘本体1的放置稳定性。肉串盘本体1插接至底座2上后,盘身呈倾斜状态,使得放置槽12内的肉串倾斜,倾斜的肉串相较于垂直放置的肉串其放置稳定性得以提升,且倾斜放置时,肉串上的调料受重力作用下滑的速度会减缓,从而避免调料从肉串上滑落。

参照图1、图2,底座2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卡槽23,卡槽23截面为半椭圆形,位于条形槽21远离波纹槽22的一侧,卡座3卡接在卡槽23中。底座2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储物槽24,储物槽24截面为半椭圆形,开设于卡槽23的底面上,并与卡槽23连通。储物槽24与卡槽23之间形成阶梯,使得卡座3卡在阶梯上。储物槽24内可放置干冰。

参照图1、图3,卡座3的下表面开设有背槽32,背槽32为长方形条状结构,向卡座3内凹陷,从而在卡座3的上表面形成凸台31,凸台31的长度方向与底座2的长轴方向一致;凸台31靠近肉串盘本体1一侧的凸起高度至远离肉串盘本体1一侧的凸起高度逐渐增加,肉串签抵紧在凸台31凸起高度较高的一侧,一方面使得肉串、肉串盘本体1以及卡座3之间形成类三角形结构,由于三角形结构稳定,将肉串签抵紧在凸台31上,有利于提高肉串签的放置稳定性;另一方面,肉串与肉串盘本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进一步防止肉串上的调料与肉串盘本体1之间发生粘连,实现进一步改善肉串难以取放的问题的效果。

参照图2、图3,凸台31的上表面开设有腰形孔311,腰形孔311沿凸台31的厚度方向将其贯穿,并与储物槽24连通。由于储物槽24用于放置干冰,干冰升华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水点,水点以白雾的形式从腰形孔311中冒出,为肉串盘营造出美感。腰形孔311有两个,两个腰形孔311有利于提高白雾的扩散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美感。

参照图1、图2,底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口26,连通口26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用于连通储物槽24与条形槽21。白雾可通过连通口26扩散至条形槽21内,并沿肉串盘本体1纵向上升,从而进一步提高放置干冰带来的美感。

参照图2、图3,卡座3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圆槽33,圆槽33位于凸台31远离条形槽21的一侧。底座2的侧壁上开设有凹口25,凹口25与底座2的上表面连通,其截面为梯形,且位于靠近圆槽33的位置。当要拆卸卡座3时,工作人员同时接触圆槽33与凹口25,并适当挤压卡座3,由于密胺卡座3具有一定的弹性,在适度的挤压力下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从而被工作人员从底座2上取下;圆槽33与凹口25的配合提高了卡座3拆卸的便利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的实施原理为:在肉串盘本体1的底部一体连接卡接块111,将卡接块111垂直插接至条形槽21内,从而将肉串盘本体1竖向固定在底座2上,肉串竖向放置有利于避免其上的调料因重力作用集中在肉串盘本体1与肉串之间,从而避免肉串与肉串盘本体1发生粘连导致肉串难以取放。肉串签抵紧在凸台31上,一方面使得肉串与卡座3、肉串盘本体1之间形成类似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增强了肉串放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肉串与肉串盘本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进一步防止肉串上的调料与肉串盘本体1之间发生粘连,实现进一步改善肉串难以取放的问题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具预热:分别将肉串盘本体模具、底座模具以及卡座模具预热至150℃;

s2.人工称量:在模具预热过程中,按肉串盘本体、底座、卡座的克重分别称量密胺粉;

s3.原料预热:对称量好的密胺粉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160℃,预热时间为35s,使密胺粉结块;

s4.初制品成型:将经过预热的结块密胺粉对应倒入s1中预热完成的模具中,模具压力为140mpa,加热温度为115℃,压制时间为1.2min,使原料发生交联反应,固化成型,开模制得肉串盘本体初制品、底座初制品以及卡座初制品;

s5.贴花纸:对卡座初制品进行贴花处理,花纸先送入烤箱内烘干,烘干温度为65℃,烘干后的花纸刷上水浆再烘干后贴在素面成型的卡座初制品上,再次进行压力贴合制得贴花卡座半成品;

s6.加金:对肉串盘本体初制品与底座初制品进行加金处理,在其表面均匀撒上罩光粉,再对其加压加热,加热温度为170℃,加热时间为25s,开模后制得加金肉串盘本体半成品与加金底座半成品;

s7.自然冷却:将s5或s6制备的半成品自然冷却,制得初成品;

s8.后处理:对初成品进行打磨、修边、包装处理,制得成品。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具预热:分别将肉串盘本体模具、底座模具以及卡座模具预热至165℃;

s2.人工称量:在模具预热过程中,按肉串盘本体、底座、卡座的克重分别称量密胺粉;

s3.原料预热:对称量好的密胺粉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165℃,预热时间为40s,使密胺粉结块;

s4.初制品成型:将经过预热的结块密胺粉对应倒入s1中预热完成的模具中,模具压力为155mpa,加热温度为120℃,压制时间为1.5min,使原料发生交联反应,固化成型,开模制得肉串盘本体初制品、底座初制品以及卡座初制品;

s5.贴花纸:对卡座初制品进行贴花处理,花纸先送入烤箱内烘干,烘干温度为70℃,烘干后的花纸刷上水浆再烘干后贴在素面成型的卡座初制品上,再次进行压力贴合制得贴花卡座半成品;

s6.加金:对肉串盘本体初制品与底座初制品进行加金处理,在其表面均匀撒上罩光粉,再对其加压加热,加热温度为175℃,加热时间为30s,开模后制得加金肉串盘本体半成品与加金底座半成品;

s7.自然冷却:将s5或s6制备的半成品自然冷却,制得初成品;

s8.后处理:对初成品进行打磨、修边、包装处理,制得成品。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组合式密胺肉串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具预热:分别将肉串盘本体模具、底座模具以及卡座模具预热至180℃;

s2.人工称量:在模具预热过程中,按肉串盘本体、底座、卡座的克重分别称量密胺粉;

s3.原料预热:对称量好的密胺粉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170℃,预热时间为45s,使密胺粉结块;

s4.初制品成型:将经过预热的结块密胺粉对应倒入s1中预热完成的模具中,模具压力为170mpa,加热温度为125℃,压制时间为1.8min,使原料发生交联反应,固化成型,开模制得肉串盘本体初制品、底座初制品以及卡座初制品;

s5.贴花纸:对卡座初制品进行贴花处理,花纸先送入烤箱内烘干,烘干温度为75℃,烘干后的花纸刷上水浆再烘干后贴在素面成型的卡座初制品上,再次进行压力贴合制得贴花卡座半成品;

s6.加金:对肉串盘本体初制品与底座初制品进行加金处理,在其表面均匀撒上罩光粉,再对其加压加热,加热温度为180℃,加热时间为35s,开模后制得加金肉串盘本体半成品与加金底座半成品;

s7.自然冷却:将s5或s6制备的半成品自然冷却,制得初成品;

s8.后处理:对初成品进行打磨、修边、包装处理,制得成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