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铁框移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5980发布日期:2021-05-14 13:5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铁框移动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窗,具体是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铁框移动窗。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窗大多为铝合金窗,尺寸宽、厚,影响窗的整体透光性,且质轻、无厚重感。此外现有的铝合金移动窗一般无调节功能或仅带有上下调节功能,调节效果有限,当导轮(即止摆轮)的前后安装不精准时,在窗移动时会产生异响,影响使用。相比于铝合金窗,铁框窗具有工业风的金属感和厚重感,具有更高的刚度。目前市场上的铁框窗一般为固定窗或者摇动窗,没有应用于移动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铁框移动窗,该移动窗整体采用钢铁材料制作框架,体现了窄边极简风格,增强了刚度和工业风的金属感,同时通过前后调节机构和上下调节机构可保证固定窗和活动窗的安装精度,有效减少、协调活动窗闭合时的周边缝隙,增加移动窗的外观美感及移动窗推滑的舒适手感。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铁框移动窗,包括窗框、若干固定窗和若干活动窗,每扇所述的固定窗包括固定窗框架和固定窗玻璃,每扇所述的活动窗包括活动窗框架和活动窗玻璃,所述的若干固定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窗框内,所述的若干活动窗分别可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的窗框内,所述的窗框、每个固定窗框架和每个活动窗框架分别包括薄壁方钢管制成的窄边的框体和扁铁制成的窄边的隔条,所述的窗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有上导轨和下导轨,每个所述的活动窗框架的顶端安装有止摆轮和前后调节机构,所述的止摆轮的轮面与所述的上导轨的导轨面接触,所述的前后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的止摆轮的前后位置;每个所述的活动窗框架的底端安装有下滑轮和上下调节机构,所述的下滑轮的内凹轮面与所述的下导轨的导轨面接触,所述的上下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的下滑轮的上下位置。
5.本发明移动窗整体采用钢铁材料制作框架,即窗框、每个固定窗框架和每个活动窗框架分别包括薄壁方钢管制成的窄边的框体和扁铁制成的窄边的隔条,体现了窄边极简风格,增强了刚度和工业风的金属感,在保证框架整体刚性的前提下,可使移动窗具有较轻的整体重量,从而移动窗外观简洁,并增加移动窗的透光性。该铁框移动窗打开后所占的空间远小于摇动窗。
6.此外,本发明移动窗设计有用于调节止摆轮的前后位置的前后调节机构以及用于调节下滑轮的上下位置的上下调节机构,可保证固定窗和活动窗的安装精度,有效减少、协调活动窗闭合时的周边缝隙,增加移动窗的外观美感,同时增加移动窗推滑的舒适手感。
7.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后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可调支架、第一固定支架、第一调节螺丝和第二调节螺丝,所述的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在相应的活动窗框架的顶端,所述的第一可调
支架叠置在所述的第一固定支架的上侧,每个所述的活动窗框架的顶端安装有两个止摆轮,所述的第一可调支架上前后安装有两个直立的第一铆钉,每个所述的止摆轮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所述的第一铆钉上,所述的第一可调支架上开设有前后走向的圆弧槽,所述的第一调节螺丝穿过所述的圆弧槽与所述的第一固定支架连接,所述的第二调节螺丝安装在所述的圆弧槽的圆心处,所述的第二调节螺丝穿过所述的第一可调支架与所述的第一固定支架连接。需要调节止摆轮的前后位置时,拧松第二调节螺丝,使第一可调支架连同两个止摆轮一起绕第二调节螺丝转动一定角度,即可调节两个止摆轮的外端面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两个止摆轮与上导轨的导轨面之间的间隙。
8.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固定支架通过两个螺钉固定在相应的活动窗框架的顶端,所述的第一固定支架上一体设置有定位片,所述的定位片上向下垂直设置有定位条,所述的定位条抵靠在相应的活动窗框架的顶端的后侧面或前侧面上。定位片和定位条的设计,对第一固定支架起到定位效果,有利于提高前后调节机构的安装精度。
9.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止摆轮为包胶轴承,每个所述的包胶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的第一可调支架之间设置有垫圈,所述的垫圈套设在该包胶轴承所安装的第一铆钉上。采用包胶轴承作为止摆轮,可确保止摆轮转动顺畅,避免活动扇移动过程中止摆轮产生异响。
10.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下调节机构包括两个上下调节单元,每个所述的上下调节单元包括第二可调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三调节螺丝和弹簧,所述的第二固定支架固定在相应的活动窗框架的底端,所述的第二可调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二铆钉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固定支架的上侧,所述的第二铆钉前后水平穿设在所述的第二固定支架和所述的第二可调支架上,所述的第二固定支架上开设有左右走向的第一腰型孔,所述的第三调节螺丝穿过所述的第一腰型孔与所述的第二可调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弹簧套设在所述的第三调节螺丝上并连接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固定支架与所述的第二可调支架之间,所述的第二可调支架上前后水平穿设有支撑轴,所述的支撑轴的中心线与所述的第二铆钉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的支撑轴上安装有支撑轴承,所述的下滑轮安装在所述的支撑轴承上。需要调节下滑轮的上下位置时,使第三调节螺丝向左偏或向右偏,旋转调节第三调节螺丝,通过弹簧的作用力带动第二可调支架和下滑轮同时绕第二铆钉转动,改变下滑轮的上下位置,从而快速调节活动窗的高低位置。同时,每个活动窗框架的底端安装有两个上下调节单元,当活动扇的周边存在缝隙时,视实际情况调节其中一个上下调节单元,从而调节活动扇闭合时的周边缝隙。
11.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底板和一体垂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底板的上侧的两块前后并行的第一挡板,所述的第一底板通过两个螺丝固定在相应的活动窗框架的底端,所述的第一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和所述的第一腰型孔,所述的第二可调支架包括第二底板和一体垂直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底板的下侧的两块前后并行的第二挡板,所述的第三调节螺丝穿过所述的第一腰型孔与所述的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的第二底板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两块所述的第二挡板设于两块所述的第一挡板的内侧,所述的第二铆钉同时穿设在两块所述的第一挡板上和两块所述的第二挡板上,所述的支撑轴前后水平穿设在两块所述的第二挡板上,所述的下滑轮设于两块所述的第二挡板的内侧,所述的下滑轮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自所述的第一避让孔和所述的第二避让孔伸出。上述上下调节机构结构设计紧凑、可靠,便于下滑轮的装配和上下位置调节。
12.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活动窗框架的顶端安装有防脱机构,所述的防脱机构用于防止所述的下滑轮脱离所述的下导轨,所述的防脱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每个所述的活动窗框架的顶端的两侧的两个防脱单元,每个所述的防脱单元包括防脱块、第三固定支架和第四调节螺丝,所述的第三固定支架固定在每个所述的活动窗框架的顶端,所述的防脱块上开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的第四调节螺丝横穿所述的第二腰型孔将所述的防脱块直立固定在所述的第三固定支架上,所述的防脱块的顶端与所述的上导轨之间的纵向间隙小于所述的第一底板的底面与所述的下导轨的导轨面之间的纵向距离。采用上述防脱机构后,当意外情况下,下滑轮向上跳动时,防脱块的顶端会顶住上导轨,使得下滑轮不会脱离下导轨,从而实现防脱功能。
13.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导轨和所述的下导轨分别为钣金折弯件,所述的上导轨和所述的下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窗框的前侧的上端和下端。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采用钣金折弯件,可进一步增强移动窗外观的金属感,并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移动窗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4.作为优选,每扇所述的活动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撞机构,所述的防撞机构包括固定在每个所述的活动窗框架两侧的橡胶块和/或橡胶条。在活动扇碰到墙壁或相邻的活动扇时,防撞机构可起到防撞和缓冲作用。
15.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窗和所述的活动窗的数量分别为两扇,两扇所述的固定窗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窗框内的两侧,每个所述的活动窗框架的朝向所述的窗框外侧的一侧侧边上固定有若干块所述的橡胶块,另一侧侧边上固定有一条所述的橡胶条,所述的橡胶条沿该活动窗框架的高度方向布设,铁框移动窗关闭时,两扇所述的活动窗上的橡胶条前后相对。上述防撞机构在起到较好的防撞和缓冲作用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关窗后两扇活动窗之间的缝隙。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移动窗整体采用钢铁材料制作框架,即窗框、每个固定窗框架和每个活动窗框架分别包括薄壁方钢管制成的窄边的框体和扁铁制成的窄边的隔条,体现了窄边极简风格,增强了刚度和工业风的金属感,在保证框架整体刚性的前提下,可使移动窗具有较轻的整体重量,从而移动窗外观简洁,并增加了移动窗的透光性。该铁框移动窗打开后所占的空间远小于摇动窗。本发明移动窗设计有用于调节止摆轮的前后位置的前后调节机构以及用于调节下滑轮的上下位置的上下调节机构,可保证固定窗和活动窗的安装精度,有效减少、协调活动窗闭合时的周边缝隙,增加了移动窗的外观美感,同时增加了移动窗推滑的舒适手感。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中铁框移动窗的正视图;图2为实施例中铁框移动窗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i处放大图;图4为图2中ii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中铁框移动窗的结构分解图;图6为图5中iii处放大图;图7为实施例中止摆轮与前后调节机构装配后外观图;
图8为实施例中止摆轮与前后调节机构装配后效果俯视图;图9为图8中a

a剖视图;图10为实施例中第一可调支架旋转一定角度后的效果俯视图;图11为实施例中上下调节单元的外观图;图12为实施例中上下调节单元的结构分解图;图13为实施例中第三调节螺丝左偏时上下调节单元的状态图;图14为实施例中第三调节螺丝右偏时上下调节单元的状态图;图15为实施例中上下调节单元安装后效果剖视图;图16为实施例中铁框移动窗关闭时,两扇活动窗上的橡胶条的相对位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9.实施例1的具有可调功能的铁框移动窗,如图所示,包括窗框1、两扇固定窗2和两扇活动窗3,每扇固定窗2包括固定窗框架21和固定窗玻璃22,每扇活动窗3包括活动窗框架31和活动窗玻璃32,两扇固定窗2分别固定在窗框1内的两侧,两扇活动窗3分别可左右移动地安装在窗框1内,窗框1、每个固定窗框架21和每个活动窗框架31分别包括薄壁方钢管制成的窄边的框体和扁铁制成的窄边的隔条,窗框1的前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有上导轨11和下导轨12,上导轨11和下导轨12分别为钣金折弯件,每个活动窗框架31的顶端安装有止摆轮4和前后调节机构,止摆轮4的轮面与上导轨11的导轨面接触,前后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止摆轮4的前后位置;每个活动窗框架31的底端安装有下滑轮5和上下调节机构,下滑轮5的内凹轮面与下导轨12的导轨面接触,上下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下滑轮5的上下位置。
20.实施例1中,前后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可调支架61、第一固定支架62、第一调节螺丝63和第二调节螺丝64,第一固定支架62通过两个螺钉65固定在相应的活动窗框架31的顶端,第一固定支架62上一体设置有定位片66,定位片66的后端向下垂直设置有定位条67,定位条67抵靠在相应的活动窗框架31的顶端的后侧面上,第一可调支架61叠置在第一固定支架62的上侧,每个活动窗框架31的顶端安装有两个止摆轮4,第一可调支架61上前后安装有两个直立的第一铆钉68,每个止摆轮4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第一铆钉68上,第一可调支架61上开设有前后走向的圆弧槽69,第一调节螺丝63穿过圆弧槽69与第一固定支架62连接,第二调节螺丝64安装在圆弧槽69的圆心处,第二调节螺丝64穿过第一可调支架61与第一固定支架62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个止摆轮4为包胶轴承,每个包胶轴承的内圈与第一可调支架61之间设置有垫圈60,垫圈60套设在该包胶轴承所安装的第一铆钉68上。
21.实施例1中,上下调节机构包括两个上下调节单元7,每个上下调节单元7包括第二可调支架71、第二固定支架72、第三调节螺丝73和弹簧74,第二固定支架72固定在相应的活动窗框架31的底端,第二可调支架71的一端通过第二铆钉75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固定支架72的上侧,第二铆钉75前后水平穿设在第二固定支架72和第二可调支架71上,第二固定支架72上开设有左右走向的第一腰型孔76,第三调节螺丝73穿过第一腰型孔76与第二可调支架71的另一端连接,弹簧74套设在第三调节螺丝73上并连接设置在第二固定支架72与第二可调支架71之间,第二可调支架71上前后水平穿设有支撑轴77,支撑轴77的中心线与第二铆钉75的中心线平行,支撑轴77上安装有支撑轴承78,下滑轮5安装在支撑轴承78上。
22.实施例1中,每扇活动窗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撞机构,每个活动窗框架31的朝向窗框1外侧的一侧侧边上固定有两块橡胶块81,另一侧侧边上固定有一条橡胶条82,橡胶条82沿该活动窗框架31的高度方向布设,铁框移动窗关闭时,两扇活动窗3上的橡胶条82前后相对。
23.实施例2的具有可调功能的铁框移动窗,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第二固定支架72包括第一底板721和一体垂直设置在第一底板721的上侧的两块前后并行的第一挡板722,第一底板721通过两个螺丝723固定在相应的活动窗框架31的底端,第一底板721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724和第一腰型孔76,第二可调支架71包括第二底板711和一体垂直设置在第二底板711的下侧的两块前后并行的第二挡板712,第三调节螺丝73穿过第一腰型孔76与第二底板711连接,第二底板711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713,两块第二挡板712设于两块第一挡板722的内侧,第二铆钉75同时穿设在两块第一挡板722上和两块第二挡板712上,支撑轴77前后水平穿设在两块第二挡板712上,下滑轮5设于两块第二挡板712的内侧,下滑轮5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自第一避让孔724和第二避让孔713伸出。
24.实施例3的具有可调功能的铁框移动窗,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中,每个活动窗框架31的顶端安装有防脱机构,防脱机构用于防止下滑轮5脱离下导轨12,防脱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每个活动窗框架31的顶端的两侧的两个防脱单元9,每个防脱单元9包括防脱块91、第三固定支架92和第四调节螺丝93,第三固定支架92固定在每个活动窗框架31的顶端,防脱块91上开设有上下走向的第二腰型孔94,第四调节螺丝93横穿第二腰型孔94将防脱块91直立固定在第三固定支架92上,防脱块91的顶端与上导轨11之间的纵向间隙k小于第一底板721的底面与下导轨12的导轨面之间的纵向距离h。
25.上述铁框移动窗整体采用钢铁材料制作框架,即窗框1、每个固定窗框架21和每个活动窗框架31分别包括薄壁方钢管制成的窄边的框体和扁铁制成的窄边的隔条,体现了窄边极简风格,增强了刚度和工业风的金属感,在保证框架整体刚性的前提下,可使移动窗具有较轻的整体重量,从而移动窗外观简洁,并增加了移动窗的透光性。
26.上述铁框移动窗的调节功能的实现过程:需要调节止摆轮4的前后位置时,拧松第二调节螺丝64,使第一可调支架61连同两个止摆轮4一起绕第二调节螺丝64转动一定角度,即可调节两个止摆轮4的外端面之间的距离s,进而调节两个止摆轮4与上导轨11的导轨面之间的间隙;需要调节下滑轮5的上下位置时,使第三调节螺丝73向左偏或向右偏,旋转调节第三调节螺丝73,通过弹簧74的作用力带动第二可调支架71和下滑轮5同时绕第二铆钉75转动,改变下滑轮5的上下位置,从而快速调节活动窗3的高低位置。同时,每个活动窗框架31的底端安装有两个上下调节单元7,当活动扇的周边存在缝隙时,视实际情况调节其中一个上下调节单元7,从而调节活动扇闭合时的周边缝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