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夹手升降玻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4451发布日期:2020-02-18 12:3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防夹手升降玻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夹手升降玻璃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领域中,美观新颖的玻璃幕墙或玻璃围栏备受人们青睐,而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具有功能性的玻璃建材设计,层叠升降式玻璃建材设计是其中的一种,其结构是至少两块玻璃层叠设置,并通过升降动作来实现封闭或敞开,为了防止玻璃层在层叠设置时层与层之间的缝隙积聚灰尘等异物,通常会在玻璃层的顶侧设置防积灰盖板,但是现有防积灰盖板普遍存在夹手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升降玻璃结构不能同时兼有防积灰和防夹手功能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夹手升降玻璃结构,包括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层叠设置,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首尾可钩接配合,第一玻璃层设有防夹手护盖,防夹手护盖覆盖在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的顶侧,防夹手护盖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玻璃层的顶侧,防夹手护盖的转动方向为远离第二玻璃层的方向。

作为优选,第一玻璃层包括第一玻璃面板以及分别固定在第一玻璃面板上下两端的第一顶槽和第一底槽,第二玻璃层包括第二玻璃面板以及分别固定在第二玻璃面板上下两端的第二顶槽和第二底槽,第一底槽与第二顶槽可钩接配合,防夹手护盖自第一顶槽覆盖至第二顶槽。

进一步的,防夹手护盖包括盖板和突出于盖板一端下侧的旋转部,第一顶槽的外侧形成有旋转凹腔,旋转部可转动安装在旋转凹腔内。

进一步的,盖板的下侧设有与旋转部配合包覆第一顶槽的第一限位部,远离旋转部盖板的末端下侧形成有包覆第二顶槽的第二限位部。

进一步的,第二顶槽的右侧设有开口朝下的下接钩,第一底槽的左侧设有开口朝上的上接钩,相邻的第一玻璃层的上接钩和第二玻璃层的下接钩可适配钩接配合。

进一步的,第二玻璃层的数量为至少两组,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玻璃层固定设置,位于非最外侧的第二底槽的左侧设有开口朝上的上接钩。

进一步的,下接钩和上接钩的内侧设有缓冲垫,下接钩和上接钩的外侧形成有固定腔,缓冲垫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置了可转动的防夹手护盖,避免升降玻璃层层叠设置时层与层之间的缝隙积聚灰尘等异物,同时避免了升降玻璃层下降时可能产生了夹手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防夹手升降玻璃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防夹手升降玻璃结构的防夹手原理示意图。

图3: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防夹手护盖的平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顶槽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左侧”和“右侧”等的关系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请参阅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防夹手升降玻璃结构包括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本实施例中,第一玻璃层1的数量为一组,第二玻璃层2的数量为两组,位于最外侧的第二玻璃层2固定在底座3上。

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层叠设置,第一玻璃层1可与其相邻的第二玻璃层2首尾钩接配合,两第二玻璃层2也可首尾钩接配合,从而实现在第一玻璃层1作用下,带动其一第二玻璃层2升起或降下。而为了防止玻璃层顶部入尘和发生夹手现象,第一玻璃层1设有防夹手护盖4,该防夹手护盖4覆盖在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的顶侧,防夹手护盖4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玻璃层1的顶侧,防夹手护盖4的转动方向为远离第二玻璃层2的方向,即防夹手护盖4在日常使用时是覆盖在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的顶侧上,防止层叠时层与层之间的缝隙积尘,当玻璃层下降时防夹手护盖4接触到手时,会向上方转动,避免夹手。

本实施例中,第一玻璃层1包括第一玻璃面板12、第一顶槽11和第一底槽13,第二玻璃层2包括第二玻璃面板22、第二顶槽21和第二底槽23,其中,第一顶槽11和第一底槽13分别嵌置在第一玻璃面板12上下两端,第二顶槽21和第二底槽23分别嵌置在第二玻璃面板22上下两端,第一底槽13与第二顶槽21可钩接配合,第二顶槽21与另一第二玻璃层2的第二底槽23可钩接配合,防夹手护盖4自第一顶槽11覆盖至最外侧的第二顶槽21,第一顶槽11的外侧形成有旋转凹腔14,用于与防夹手护盖4连接。

具体地,第二顶槽21的右侧设有开口朝下的下接钩5,第一底槽13的左侧设有开口朝上的上接钩6,位于最外侧的第二玻璃层2固定设置,位于非最外侧的第二底槽23的左侧设有开口朝上的上接钩6,相邻的第一玻璃层1的上接钩6和第二玻璃层2的下接钩5可适配钩接配合。

当需要闭合玻璃窗时,往上拉第一玻璃层1,使相邻的下接钩5和上接钩6相互钩接,直至第一玻璃层1升至所需高度。而为了减少下接钩5和上接钩6之间的磨损,下接钩5和上接钩6的内侧设有缓冲垫51,下接钩5和上接钩6的外侧形成有固定腔52,缓冲垫51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腔52内。

对于防夹手护盖4,其包括盖板41、旋转部42、第一限位部43和第二限位部44,其中,旋转部42形成于盖板41一端的下侧,旋转部42的截面呈弧面状并可转动地嵌入于第一顶槽11的旋转凹腔14内;第一限位部43形成于旋转部42旁近,第一限位部43与旋转部42配合并包覆在第一顶槽11的两侧;第二限位部44形成于盖板41上远离旋转部42的末端下侧,第二限位部44包覆在最外侧的第二玻璃层2外,从而使整个防夹手护盖4都包覆在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2的顶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防夹手升降玻璃结构设置的可转动了防夹手护盖,避免升降玻璃层层叠设置时层与层之间的缝隙积聚灰尘等异物,同时避免了升降玻璃层下降时可能产生了夹手情况,具有进步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