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7019发布日期:2020-12-22 11:2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菜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菜板。



背景技术:

菜板属于常见的厨房必需用品,其形状简单,材质简洁,是垫放在桌上以便切菜时防止破坏桌子的木板。菜板常见的形体是墩子和长方体,后来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市面上出现了椭圆形、扇面形以及其它不规则图形的菜板。人们通过菜板来完成对食品的捶、切、剁、砸等行为,菜板一般应用在烹调上。但现存市场上的菜板结构和功能比较单一,使用者面对做菜过程中需暂时离开的情况下刀具如何放置,以及如何将切好的食材放进锅中等问题产生了痛点,因此需要一种多功能化模块化菜板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菜板,既可以满足切菜等菜板的基本需求,又可以暂时放置刀具和便于使用者将备好的食材放入锅中的附加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菜板。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菜板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右下方的成“凹”字的突起部分以及左侧可任意抽出的“c”型置物模块,这两点可以实现刀具在不使用时的临时放置和储备切好的食材以便食材放入锅中的过程。

多功能模块化菜板主要由板身、“凹”字突起以及“c”型可抽拉模块三个部分组成。

“凹”字突起与板身由暗燕尾榫结构相连接,该结构稳定性强,能够防止受力时被拉开。

“c”型可抽拉模块与板身之间有滑道以便“c”型可抽拉模块可以与整板脱离。板身左侧面中挖出凹槽,形成滑轨,“c”型可抽拉模块右侧面向外延伸出滑块。

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使用木材为制作材料,韧性强且耐腐蚀。菜板的使用将不再拘泥于一种模式,例如“c”型可抽拉模块可以便于使用者解放双手,当使用者想要将食材放入锅中时,就可以先将食材归置于该模块中,然后将该模块抽出并把食材倒入锅中。“凹”字突起可以很好的固定刀的把手,防止使用者在临时离开时无法很好地安置刀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c”型模块。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板身。

附图标记说明:“c”型模块1,板身2,“凹”型突起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结构:“c”型模块1、板身2、“凹”型突起3组成。“c”型模块1是位于菜板左侧的特殊形状木板,其主视图形状为“c”,并且该模块可以通过抽拉的方式与板身2相连接。

与传统菜板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c”型模块1和“凹”型突起3来实现产品的附加值,且本产品简单实用,方便使用者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菜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木质“凹”字突起、木质板身和木质“c”型可抽拉模块三部分,木质板身与木质“c”型可抽拉模块相对面上设置放置滑道的槽,二者通过滑道相连接,“凹”字突起与板身由暗燕尾榫结构相连,其中基础板身规格为35×32×2.5cm,由左侧面向内挖出规格为5×27×1.2cm的凹槽,板身右侧距离右侧面3cm的位置在中间由上面向下至底面挖出规格为4×14×2.5cm的拉手孔洞,“凹”字型突起右边缘距离板身右边缘9cm,前边缘距离板身前边缘5cm,“凹”字型突起为向上突起的梯形结构,规格为上底3cm,下底4.5cm,高3cm,厚2cm,实现暂时放置刀具的功能,其中在突起的上底面由前至后挖出主视图半径为1.2cm的半圆柱体,“c”型可抽拉模块是一块规格为7×32×2.5cm的平板在左侧接上宽度为32cm厚度为2.5cm的环形柱体,其中环形内环半径为5cm角度为60°,整个可抽拉模块右侧面向外延伸出的滑块尺寸规格为5×26.8×1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菜板,其特征在于“c”型可抽拉模块与板身之间有滑道,以便“c”型可抽拉模块可以与整板脱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菜板,其主要部件为板身、“凹”字突起以及“C”型可抽拉模块。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凹”字突起结构解决的是使用者在切菜过程中刀具无处暂时放置的痛点,并且通过板身与“C”型可抽拉模块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处理了如何便捷地将备好的食物辅料放入锅中的过程。此外,本实用新型使用木材为制作材料,韧性强且耐腐蚀。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学;李雪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04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