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秋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4470发布日期:2020-11-27 10:44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儿童秋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秋千。



背景技术:

儿童秋千是用于儿童玩耍的游乐设施,其不仅常见于儿童游乐场、幼儿园等地方,一些家长也会购买一些小型的秋千搭建在家中以供孩子玩耍。常见的儿童秋千如中国实用新型cn203987154u所示,包括有两侧架、连接两侧架上部的中间横梁、通过长绳悬挂设置在横梁上的座兜,儿童坐在座兜中,通过驱动座兜悬摆,以实现儿童娱乐的用途。

然而实际使用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及身体的增长,这种传统的儿童秋千在使用时其中间横梁非常容易撞到儿童的头部,造成儿童哭闹,大大缩短了这类产品的使用周期,尤其对于家用型的小型儿童秋千而言,用不了多久就可能需要更换或者丢弃,提高了家长的购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时不容易撞到儿童头部的儿童秋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秋千,包括横梁、用于将横梁架设并保持在地面上方的支撑架、至少一个悬挂设置在横梁上的悬摆组件,每个所述的悬摆组件均包括有人体支撑构件、连接于人体支撑构件和横梁之间并使人体支撑构件能够以横梁为轴心悬摆的连接构件,所述横梁其与人体支撑构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部,所述连接构件连接于横梁凹部的两侧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横梁对应人体支撑构件位置设置有凹部,原本在荡秋千时会撞到横梁的儿童其头部刚好能够从凹部处通过,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身体较高的儿童撞到头部,提高荡秋千时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凹部的存在,儿童秋千的整体结构可以做得更加紧凑、小巧,尤其是对于小型的儿童秋千,更加适合摆放在空间局促的地方。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为棍状金属件,所述凹部由棍状金属件弯曲形成。

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采用棍状金属件能够提高横梁的强度,通过将棍状金属件弯曲加工形成所述凹部,方便生产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与横梁转动套接,棍状金属件于连接构件两侧位置设置有限位组件。

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连接构件能够沿横梁转动,限位组件的设置能够防止连接构件沿横梁轴向运动,使荡秋千时横梁的凹部能够始终与人体支撑构件的位置相对应,能够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卡环,所述卡环包括限位部和插接部,所述限位部呈c字型且具有可供棍状金属件嵌套其中的凹口,所述插接部固定设置在限位部的凹口中,棍状金属件上设置有与插接部配合插接定位的第一插孔。

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棍状金属件沿限位部的凹口嵌套的同时,凹口中的插接部与棍状金属件的第一插孔插接固定,能够将限位部能够保持在棍状金属件的外圆周壁上,从而能够实现对连接构件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和支撑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凹部为竖直朝下设置。

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横梁和支撑架之间为固定连接,能够防止横梁在荡秋千时出现转动,使横梁的凹部能够始终保持朝下设置,防止横梁转动致使横梁和人体支撑构件之间距离缩短,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棍状金属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架配合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插栓与棍状金属件连接固定,棍状金属件上设置有可供插栓穿设的第二插孔,所述连接座包括有与支撑架配合套接的插入部,支撑架和插入部之间套接配合处为防转形状,连接座可拆卸连接有将支撑架限位在与插入部相套接位置的限位件。

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棍状金属件和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座进行连接固定,能够防止棍状金属件和支撑架之间相对转动,将支撑架套接在插入部上并通过限位件进行限位,方便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和支撑架之间为转动连接,连接构件与横梁为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凹部在悬摆时始终朝向人体支撑构件设置。

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当横梁和人体支撑构件同步悬摆时,横梁凹部始终朝向人体支撑构件设置,使得儿童头部位置始终与凹部相对应,能够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凹部为平滑的弧形。

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不容易对儿童造成损伤,且方便弯曲加工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梁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梁、卡环、连接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环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儿童秋千的实施例如图1至5所示:包括横梁1、用于将横梁1架设并保持在地面上方的支撑架2、至少一个悬挂设置在横梁1上的悬摆组件,每个所述的悬摆组件均包括有人体支撑构件31、连接于人体支撑构件31和横梁1之间并使人体支撑构件31能够以横梁1为轴心悬摆的连接构件3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摆组件为一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摆组件也可以是两个(如图8)所示或者更多,这些悬摆组件均共同连接在同一横梁1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人体支撑构件31是指在荡秋千时与儿童身体接触并起到托举支撑作用的部件,其可供儿童站立或坐立在上面,其可以是类似于踏板的形状结构,也可以是类似于座椅的形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支撑构件31如图所示是采用座椅的形状结构,当儿童站立或坐立在上面时,连接构件32可充当扶手。

所述横梁1其与人体支撑构件3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部11,所述连接构件32连接于横梁1凹部11的两侧位置,通过连接构件32对横梁1和人体支撑构件31进行连接,使人体支撑构件31能够以横梁1为轴心进行悬摆,连接构件32连接于横梁1凹部11的两侧位置,从而能够使横梁1的凹部11的位置能够与人体支撑构件31的位置相对应,身高较高的儿童在荡秋千时时其头部可从凹部11通过,不容易撞到头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由两个立柱21和底座22搭建组成,两个立柱21分别连接在横梁1的两端处,当然,当在横梁1上设置多个悬摆组件时,为了提高横梁1以及支撑架2的支撑强度,也可以设置更多的立柱21,多出的立柱21可连接支撑在横梁1的相邻的两个凹部11之间。

如图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1为棍状金属件,所述凹部由棍状金属件弯曲形成。所述棍状金属件可以采用实心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棍状金属件优选为采用中空管状结构,能够降低儿童秋千的整体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1的凹部优选为弯曲成平滑的弧形,不容易对儿童造成刮伤,而且方便弯曲加工成型,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弯曲成矩形或者三角形状(如图6-7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构件32可以采用柔性的绳子或者链带,也可以是硬质的摆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构件32采用硬质的摆杆,所述连接构件32的一端与横梁1转动套接,连接构件32的另一端与人体支撑构件3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棍状金属件于连接构件32两侧位置设置有限位组件,连接构件32两侧的限位组件能够防止连接构件32沿棍状金属件两端方向晃动,提高悬摆时的稳定性。

如图4-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卡环4,所述卡环4包括限位部41和插接部42,所述限位部41呈c字型且具有可供棍状金属件嵌套其中的凹口411,当棍状金属件嵌套在凹口411中时,限位部41抱紧在棍状金属件的外圆周壁处,所述插接部42固定设置在限位部41的凹口411中,棍状金属件上设置有与插接部42配合插接定位的第一插孔12。

所述横梁1和支撑架2之间为固定连接,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能够防止横梁1在荡秋千时出现转动,使横梁1的凹部11能够始终保持朝下设置,防止横梁1转动致使横梁1和人体支撑构件31之间距离缩短,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横梁1和支撑架2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棍状金属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架2配合连接的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通过插栓与棍状金属件连接固定,棍状金属件上设置有可供插栓穿设的第二插孔13,所述连接座5包括有与支撑架2的立柱21配合套接的插入部51,支撑架2和插入部51之间套接配合处为防转形状,所述防转形状具体为非圆形的任何形状,例如矩形、多边形、椭圆形等,能够防止支撑架2和插入部51之间套接配合处出现相对转动,连接座5可拆卸连接有将支撑架2限位在与插入部51相套接位置的限位件52,所述限位件52可螺紧固定在插入部51的一端处,防止支撑架2的立柱21从插入部51一端脱出,当然,为了防止立柱21从插入部51的另一端脱出,在插入部51的另一端处也应当设置有限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1和支撑架2之间为转动连接,优选为横梁1与支撑架2之间为活动套接,横梁1与支撑架2之间的套接处可采用限位结构防止横梁1朝其两端方向晃动,连接构件32与横梁1为固定连接,优选为连接构件32与横梁1相互套接后采用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横梁1的凹部11在悬摆时始终朝向人体支撑构件31设置,使得连接构件32与人体支撑构件31在悬摆的同时能够带动横梁1转动,并使横梁1的凹部11始终朝向人体支撑构件31设置,从而能够使儿童头部位置始终与凹部11相对应,也能够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以上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