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房隔离发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0320发布日期:2020-11-03 23:3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房隔离发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房隔离发药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在医院取药通常都是由医生开好药方(或者含药方的医院药房),然后患者拿着药方(或含有药房信息的就诊卡)去医院指定药房处拿药,拿药过程需要患者将药方从药房柜台的窗口处递给药师,药师凭药方取药,再将取好的药从窗口处递给患者,柜台的窗口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一来一往,发药时药师与患者存在近距离接触,而医院取药的患者中属于传染病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则产生药师可能被患者传染的风险;中国专利cn105089455a公开了一种隔离发药柜,其具有一个密封的六面体柜体,六面体柜体由前门、后门、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板组成,从结构上看,其设计非常简单,相当于两侧都开有门的柜子,使用时,患者和药师均可分别打开两侧的门,开门随意性较大,在医患沟通不畅、患者不十分了解情况、手不自觉地去开门等情况下,就会出现双方均将各自所在侧门都打开的情况,这便失去隔离效果;此外,即便在医患均能够协调配合好,按照一闭一开、一开一闭的方式去操作,对于传染性较强的病毒(如潜伏期较长的新型冠状病毒等),病毒是可以从一侧的柜门进入了柜体中,然后在另一侧柜门打开时,感染给另一侧的人员;另外,患者提供的药方,病毒是很有可能附着在其上的,成为感染源。

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让人闻之色变,病毒肆虐,然而很多医院的药房都没有专业的隔离设施,为了隔离,医护人员们将纸壳折成两半,并呈九十度夹角,自制一个简易的阻隔板,将阻隔板放到柜台的窗口处,夹角朝外对着病患时,病患可以将药方放在纸壳上,然后药师将阻隔板翻转九十度,则夹角朝着药房内部,这样药师再拿取药方并按照药方取药,最后再将要放再阻隔板上,反向翻转九十度,则病患可以将药拿走,这个过程中,阻隔板始终有一面将窗口封住,达到阻隔的效果,然而这种效果是十分有限,完全是因为没有专业设施而做的应急之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药房隔离发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药房隔离发药装置,发药装置包括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上的隔离暂置室,隔离暂置室的对应两侧开设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发药装置还包括活动的连接在支撑架上用于分别打开和关闭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的第一封门和第二封门、设于支撑架上用于带动第一封门和第二封门动作的驱动机构,当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封门运动并将第一窗口关闭或打开时,第二封门保持不动;当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封门运动并将第二窗口关闭或打开时,第一封门保持不动。

优选地,驱动机构仅能在第一窗口被关闭状态下,才能带动第二封门运动将第二窗口打开;驱动机构仅能在第二窗口关闭状态下,才能带动第一封门运动将第一窗口打开。

优选地,发药装置还包括用于对隔离暂置室内部进行杀菌消毒的消毒机构,消毒机构对隔离暂置室内部进行杀菌消毒时,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均保持在关闭状态。

优选地,消毒机构包括设于隔离暂置室内部上方的第一紫外线消毒灯。

优选地,隔离暂置室的底部设置有透明底板,消毒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且位于透明底板下方的第二紫外线消毒灯。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传动连接在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封门和第二封门之间的传动机构,驱动机构有且仅设有一台动力源。

优选地,传动机构包括与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对接且滑动的设于支撑架上主传动体、连接在主传动体与第一封门和第二封门之间的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当主传动体与第一传动组件传动对接时,主传动体与第二传动组件脱离对接,当主传动体与第二传动组件传动对接时,主传动体与第一传动组件脱离对接。

优选地,主传动体呈板状,板状的主传动体上形成有在一个平面内的x方向上和y方向上均错开设置的第一齿传动部和第二齿传动部,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支撑架上且能够与第一齿传动部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能够与第一齿轮啮合且滑动的设于支撑架上的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封门相对固定设置,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支撑架上且能够与第二齿传动部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能够与第二齿轮啮合且滑动的设于支撑架上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封门相对固定设置,第一齿传动部与第一齿轮啮合时,第二齿传动部与第二齿轮脱离啮合;第二齿传动部与第二齿轮啮合时,第一齿传动部与第一齿轮脱离啮合。

优选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处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轴心线的对应两侧。

优选地,支撑架包括框架和壳体,隔离暂置室、驱动机构、消毒机构均位于支撑架的壳体围合形成的空间以内。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药房隔离发药装置,其设计有隔离暂置室,隔离暂置室的对应两侧设置有分别面对病患和药师的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封门和第二封门的配合的规则动作,使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按照需要打开或闭合,有效阻止病毒细菌从传入药房内,此外,通过消毒机构能够对进入隔离暂置室内的病毒和细菌进行有效截杀,从而大大降低医护人员被病患感染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药装置整体状态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与第一封门、第二封门配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封门打开、第二封门封堵);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与第一封门、第二封门配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封门封堵、第二封门封堵);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与第一封门、第二封门配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封门封堵、第二封门打开);

其中:10、支撑架;100、隔离暂置室;21、第一紫外线消毒灯;22、第二紫外线消毒灯;201、第一封门;202、第二封门;30、电动缸;31、主传动体;311、第一齿传动部;312、第二齿传动部;321、第一齿条;322、第二齿条;331、第一齿轮;332、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药房隔离发药装置,发药装置包括支撑架10、设于支撑架10上的隔离暂置室100,隔离暂置室100的对应两侧开设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发药装置还包括活动的连接在支撑架10上用于分别打开和关闭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的第一封门201和第二封门202、设于支撑架10上用于带动第一封门201和第二封门202动作的驱动机构、用于对隔离暂置室100内部进行杀菌消毒的消毒机构,消毒机构对隔离暂置室100内部进行杀菌消毒时,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均保持在关闭状态。当然,发药装置中还需设置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按钮等),以便药师一键即可启动驱动机构及杀毒机构工作;

当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封门201运动并将第一窗口关闭或打开时,第二封门202保持不动;当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封门202运动并将第二窗口关闭或打开时,第一封门201保持不动;而且,驱动机构仅能在第一窗口被关闭状态下,才能带动第二封门202运动将第二窗口打开;也仅能在第二窗口关闭状态下,才能带动第一封门201运动将第一窗口打开。

以下按照实例对驱动机构带动的第一封门201和第二封门202运动的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药装置安装在药方柜台上时,以第一窗口为隔离暂置室100靠近患者一侧的窗口,以第二窗口为隔离暂置室100靠近药师一侧的窗口,(参考图2所示)在患者取药时,第一窗口是打开的,第二窗口是被第二封门202封闭的,所患者可以将其手中的药方(或者含有药方信息的就诊卡等)放入到隔离暂置室100内,此时,因第二窗口是封堵住的,即便患者有较强传染性的传染病,病毒也无法进入药房,即药师不会受到感染;患者放好药房之后,则可以操作按钮,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机构动作,驱动机构会带动第一封门201将第一窗口封堵住,而此时,第二窗口仍然保持封堵,即整个隔离暂置室100处于封闭的状态(参考图3所示),此时,消毒机构开始工作,将隔离暂置室100内的空气中、药方表面附着的病毒和细菌杀灭,之后,驱动机构则带动第二封门202运动,使第二窗口打开(参考图4所示),此时,第一窗口仍然是封闭的状态,外界的细菌病毒是无法进入药房的,药师可以安全的从隔离暂置室100中拿取药方,根据取来相应的药品后,将药品放入隔离暂置室100内;再次按动按钮,则第二封门202会将第二窗口封闭,第二窗口封闭完成之后,第一封门201才会运动,使第一窗口打开,这样患者则可以拿药,拿药时,病毒、细菌等仍然无法进入药房。

控制模块可以编制相应的程序,例如在患者放完药方之后,药师一次按压后,驱动机构先动作带动第一封门201将第一窗口封堵,接着杀毒机构自动启动(以设定时间运行),之后再自行关闭,接着第二封门202动作,使第二窗口打开,从而完成一个动作循环,医生取完药并放置好后,再次按压按钮,上述动作反向执行,其中,杀毒机构是否启动可根需要设定。

本例中,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传动连接在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封门201和第二封门202之间的传动机构,而且驱动机构有且仅设有一台动力源。

具体地,传动机构包括与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对接且滑动的设于支撑架10上的主传动体31、连接在主传动体31与第一封门201和第二封门202之间的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当主传动体31与第一传动组件传动对接时,主传动体31与第二传动组件脱离对接,当主传动体31与第二传动组件传动对接时,主传动体31与第一传动组件脱离对接;主传动体31呈板状,板状的主传动体31上形成有第一齿传动部311和第二齿传动部312,

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支撑架10上且能够与第一齿传动部311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331、能够与第一齿轮331啮合且滑动的设于支撑架10上的第一齿条321,第一齿条321与第一封门201相对固定设置,

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支撑架10上且能够与第二齿传动部312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332、能够与第二齿轮332啮合且滑动的设于支撑架10上的第二齿条322,第二齿条322与第二封门202相对固定设置,

第一齿传动部311和第二齿传动部312在一个平面内的x方向上和y方向上均错开设置,这样第一齿传动部311和第二齿传动部312就能够与间隔开的第一齿轮331和第二齿轮332分别啮合,且第一齿传动部311和第二齿传动部312在x方向错开,即第一齿传动部311与第一齿轮331啮合时,第二齿传动部312与第二齿轮332脱离啮合;第二齿传动部312与第二齿轮332啮合时,第一齿传动部311与第一齿轮331脱离啮合。

另外,第一齿条321和第二齿条322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且第一齿条321和第二齿条322分别处于第一齿轮331或第二齿轮332轴心线的对应两侧。第一齿条321和第二齿条322分别设于相对的两侧,而非设置在同一侧,就能够以一个动力源驱动的主传动体31朝一个方向运动时,最终能够带动第一封门201和第二封门202朝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运动;

支撑架10包括框架和壳体,隔离暂置室100、驱动机构、消毒机构均位于支撑架10的壳体围合形成的空间以内。发药装置的各部件设置在支撑架10上构成一个整体,发药装置安装至药房柜台上时,可以直接放到药房的柜台上,无需破坏柜台墙体设施,只需将原有的柜台的玻璃进行适当的裁切并与发药装置外壳密封,安装更加方便,十分便于推广使用。本例中,驱动机构设于隔离暂置室100的左右方向的一侧方;当然驱动机构也可以设置在隔离暂置室100的上方。

本例中,动力源为电动缸30,电动缸30的伸缩运动,行程更为精准且可控,主传动体31上的齿传动部和各齿轮之间的配合更为可控,且,两侧的第一封门201和第二封门202在支撑架10上滑动,但是,是以紧配的方式滑动,第一封门201和第二封门202只有在受到电动缸30的较大驱动力时才会运动,在第一封门201、第二封门202关闭到位之后,在接受不到电动缸30的驱动力,则无法运动,这样各齿轮与主传动体31上的各齿传动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也更稳定,在齿传动部与齿轮脱离接触后,再次接触时,仍然十分容易对接。

进一步地,隔离暂置室100的底部设置有透明底板(石英玻璃),消毒机构包括设于隔离暂置室100内部上方的第一紫外线消毒灯21和设置在支撑架10上且位于透明底板下方的第二紫外线消毒灯22。另外,隔离暂置室100内部上方的第一紫外线消毒灯21也可以设置到隔离暂置室100顶部之上,这样设置时,需要在隔离暂置室100顶部设置透明顶板(石英玻璃),以便紫外线能够穿透。上下设置两组紫外线消毒灯,可以对隔离暂置室100内的空气及药方的上下表面均进行杀毒。提高灭杀效果;关于紫外线消毒的作用时间:

1、细菌:例如以上列举的细菌,就算最久的也没撑过两秒的辐照时间:最久的是葡萄球菌属,它跟链球杆菌差不多,葡萄球菌属的杀灭时间是1.23秒;链球杆菌比较不稳定,但也都在0.4~1.53,秒之内。而最快杀灭的就是痢疾杆菌了,只要0.15秒时间就可以完成杀灭作用。

、病毒:紫外线杀灭的病毒的话,最久的是烟草花叶病毒,但也就1.6秒的时间就可以完全杀灭;最快的是柯萨奇病毒,过程是0.08秒。

、霉菌孢子:紫外线消毒器作用于霉菌孢子这类难缠的微生物,也是非常快的,最久的是粪类的真菌,要差不多八秒时间;最快的是软孢子,大概是0.33秒。

、水藻:水藻类的就比较难缠一些,特别是蓝绿藻,杀菌时间在10~40秒的时间,是小编列举这些微生物的作用时间中最久的,最快的是小球藻属,大概只要0.93秒就可以完成杀菌。

、鱼病:鱼病类的就大致都在1-4秒这个时间短,也是很快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