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箱组件及磨豆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4728发布日期:2021-01-26 11:3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豆箱组件及磨豆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豆箱组件及磨豆咖啡机。


背景技术:

[0002]
磨豆咖啡机(美式)的豆箱组件的咖啡豆箱的出口不够完整(比如把一个圆形出豆口切成几个部分),使得出豆口过小影响下豆,特别是对于油性大的咖啡豆。而且出豆口的启闭操作不方便。
[0003]
公开号为cn1016015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摘式咖啡机,其具有基底和机壳,机壳内设有用于研磨咖啡豆的磨豆器组件,机壳的顶部设有漏斗和漏斗盖,漏斗盖具有旋转盘,旋转盘操作旋转门,以使开口打开或关闭,旋转门开启时可以使咖啡豆落入磨刀器组件,旋转门关闭时防止在移除漏斗时咖啡豆溢出,该开口开启不便,且影响落豆。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豆口开启方便,且便于落豆的豆箱组件。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豆箱组件,其包括豆箱和盖设于所述豆箱上的豆箱盖,所述豆箱的底部具有出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箱组件还包括:
[0006]
豆箱内盖,其设于所述豆箱内的底部,所述豆箱内盖具有过豆孔,所述过豆孔与所述豆箱的所述出豆口正对;
[0007]
豆箱门,其位于所述豆箱内盖与所述豆箱之间形成的夹层内,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豆箱上;
[0008]
旋钮,其与所述豆箱内盖连接,所述旋钮的上端穿过所述豆箱盖伸出所述豆箱外,所述旋钮旋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豆箱内盖转动,所述豆箱内盖转动时推动所述豆箱门转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出豆口。
[000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设置相配合的豆箱门、豆箱内盖和旋钮,通过操控旋钮便能控制豆箱门完全打开与闭合,便于控制豆箱的出豆,且操作方便。
[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豆孔设于所述豆箱内盖的中心,所述豆箱内盖朝向所述豆箱门的一侧上设有围绕所述过豆孔的导槽;
[0011]
所述豆箱门上固定设有固定轴和导向轴,所述豆箱门通过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豆箱上,所述导向轴设于所述导槽内;当所述豆箱内盖转动时所述导槽推动所述导向轴运动,使所述导向轴带动所述豆箱门转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出豆口。导槽与导向轴的配合,使得豆箱内盖转动时带动豆箱门转动而启闭,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0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豆孔和所述出豆口均为圆形,且两者在轴向方向的投影重合,以方便落豆,且加工设计方便。
[00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豆箱门包括两片,两片所述豆箱门关于所述出豆口的轴线中心对称;
[0014]
所述导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槽关于所述出豆口的轴线中心对称;
[0015]
两片所述豆箱门的导向轴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导槽中;两片的豆箱门方便控制,且便于圆形的出豆口完全开启,以方便落豆。
[001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槽包括稳定段和渐增段,所述稳定段为圆弧段,所述稳定段上的各点与所述稳定段所在圆的圆心的距离为l;所述渐增段由其第一端至其第二端的各点与所述稳定段所在圆的圆心的距离逐渐均匀增大,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圆心的距离为l,所述渐增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定段的一端圆滑过渡连通。稳定段和渐增段的配合设计,以能够推动豆箱门在开启和闭合状态切换,满足使用需求。
[0017]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片所述豆箱门分别具有s形贴合面,当两片所述豆箱门转动至两个所述s形贴合面相贴合时,所述导向轴处于所述导槽的第一端,所述豆箱门闭合所述出豆口;当两片所述豆箱门转动使两个所述s形贴合面逐渐分离至围成圆形孔时,所述导向轴处于所述导槽的稳定段,所述豆箱门打开所述出豆口。s形贴合面的设计,使得豆箱门打开时形成与出豆口配合的圆形孔,便于落豆。
[001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豆箱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出豆口设于所述底盖的中心,所述底盖的内表面上设有围绕所述出豆口的腔室以及围绕所述出豆口的两个圆弧形槽,两个所述圆弧形槽位于所述腔室内且关于所述出豆口的轴线中心对称;
[0019]
所述豆箱内盖朝向所述豆箱门的一侧上设有两对导向柱,所述豆箱内盖设于所述腔室内,两对所述导向柱分别伸入两个所述圆弧形槽内,所述豆箱内盖转动时,两对导向柱分别沿其所在的所述圆弧形槽滑动,以使豆箱内盖转动平稳。
[00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钮的一端连接圆盘状的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柱状的操作部,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操作部的一侧设有具有螺孔的连接柱;所述豆箱内盖背离所述豆箱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连接的螺丝柱。旋钮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操作,也便于与豆箱内盖稳定连接。
[00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磨豆咖啡机,其包括机体、设于所述机体上的顶盖以及设于所述机体内的磨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内凹形成容腔;所述磨豆咖啡机还包括上述的豆箱组件,所述的豆箱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腔内。具有上述特征的豆箱组件,便于落豆。
[00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豆箱组件还包括圆环形的底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豆箱的底部外并与所述豆箱内盖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上的圆形口与所述出豆口同心;所述底板的外周面上设有凸起;
[0023]
所述磨豆咖啡机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顶盖底部的调节环,所述容腔的腔壁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调节环上设有第二缺口,当所述豆箱组件置于所述容腔内时,所述凸起穿过所述第一缺口进入所述第二缺口,并带动调所述节环一起转动;使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错开,防止豆箱组件从机体的容腔中脱出。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豆箱组件及磨豆咖啡机,结构设计合理,豆箱底部的出豆口可以完全打开,便于落豆。
[0025]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6]
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
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0027]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002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的爆炸图。
[002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中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中的箱体的剖视图。
[003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中的豆箱内盖的主视图。
[003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中的豆箱内盖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3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中的豆箱内盖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34]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中的豆箱门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35]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中的豆箱门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36]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的横向剖视图,其中豆箱门处于关闭状态。
[0037]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的横向剖视图,其中豆箱门处于打开状态。
[0038]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的纵向剖视图,其中豆箱门处于关闭状态。
[0039]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的立体图。
[0040]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中的豆箱与豆箱门的装配关系图,其中豆箱门处于打开状态。
[0041]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豆咖啡机的结构示意图。
[0042]
附图标记:
[0043]
1-豆箱组件;
[0044]
2-豆箱;21-底盖;22-腔室;23-圆弧形槽;24-轴孔;25-出豆口;26-顺时针最大限制位;27-逆时针最大限制位;
[0045]
3-豆箱盖;31-通孔;32-围边;
[0046]
4-旋钮;41-操作部;42-连接部;43-连接柱;
[0047]
5-豆箱内盖;51-螺丝柱;52-导向柱;53-导槽;54-稳定段;55-渐增段;56-近端点;57-远端点;58-末端;59-过豆孔;
[0048]
6-豆箱门;61-固定轴;62-导向轴;63-s形贴合面;64-夹层;65-夹层开口
[0049]
7-底板;71-凸起;72-底板开口;
[0050]
8-机体;81-顶盖;82-容腔;83-调节环;84-第一缺口;85-第二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2]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53]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54]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豆箱组件1,其包括豆箱2和盖设于豆箱2上的豆箱盖3,豆箱2的底部具有出豆口25,所述豆箱组件1还包括豆箱内盖5、豆箱门6和旋钮4,豆箱内盖5设于豆箱2内的底部,豆箱内盖5具有过豆孔59,过豆孔59与豆箱2的出豆口25正对;豆箱门6转动连接于豆箱2上,且豆箱门6位于豆箱内盖5与豆箱2之间形成的夹层64内;旋钮4与豆箱内盖5固定连接,旋钮4的上端穿过豆箱盖3伸出豆箱2外,旋钮4旋动时能够带动豆箱内盖5转动,豆箱内盖5转动时推动豆箱门6转动以打开或闭合出豆口25。
[005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豆箱组件1设置相配合的豆箱门6、豆箱内盖5和旋钮4,通过操控旋钮4便能控制豆箱门6完全打开与闭合,便于控制豆箱2的出豆,且操作方便。
[0056]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结合图1,豆箱盖3上设有用于使旋钮4穿过的通孔31,豆箱盖3的周缘设有带骨软胶,以形成围边32,使豆箱盖3可以紧密的盖合于豆箱2上。
[005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豆箱2的底部设有底盖21,出豆口25设于底盖21的中心,底盖21的内表面上设有围绕出豆口25的腔室22以及围绕出豆口25的两个圆弧形槽23,两个圆弧形槽23位于腔室22内并位于同一圆上,且两个圆弧形槽23关于出豆口25的轴线中心对称;底板7上还设有用于安装豆箱门6的轴孔24,本实施例中,轴孔24位于两个圆弧形槽23围成的区域内。
[005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豆箱内盖5朝向豆箱门6(朝向底盖21)的一侧(为了下文叙述方便,该一侧定义为第一侧,与该第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定义为第二侧)上设有围绕过豆孔59的导槽53,过豆孔59设于豆箱内盖5的中心。豆箱内盖5的第一侧上还设有两对导向柱52。两对导向柱52关于过豆孔59的中心对称。豆箱内盖5的第二侧上设有用于连接旋钮4的螺丝柱51。豆箱内盖5以第一侧朝向底盖21的方式设于豆箱2的底盖21的腔室22内,豆箱内盖5的两对导向柱52分别伸入两个圆弧形槽23内,豆箱内盖5在旋钮4的带动下转动时,两对导向柱52分别沿其所在的圆弧形槽23滑动,当导向柱52运动至圆弧形槽23的端部时,圆弧形槽23对导向柱52的继续运动起到限位的作用,使豆箱内盖5不能继续转动,从而使豆箱内盖5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均有极限位置,即豆箱内盖5顺时针和逆时针均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0059]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结合图1至图6,过豆孔59和出豆口25均为圆形,且两者在轴
向方向的投影重合,加工方便,且便于完全开启和关闭,同时不会由于存在棱角而对出豆造成影响。
[0060]
豆箱门6的数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了设置方便及便于控制出豆口25的打开与闭合,如图7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示出的豆箱门6为结构相同的两片,两片豆箱门6关于出豆口25的轴线中心对称。相应的,豆箱内盖5上的导槽53为与其对应的两个,两个导槽53关于出豆口25的轴线中心对称。
[0061]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示出的豆箱门6具有平滑的弧形外轮廓,其一端为大头端,另一端为小头端。豆箱门6具有s形贴合面63(该面为豆箱门6的内缘面)和弧形的外缘面,外缘面和内缘面构成了豆箱门6的外轮廓。豆箱门6上固定设有位于豆箱门6相对两个侧面上的固定轴61和导向轴62,固定轴61装配于豆箱2的轴孔24上,以使豆箱门6能够以轴孔24为圆心相对豆箱2转动。两个豆箱门6的导向轴62分别伸入两个导槽53内,以在豆箱内盖5转动时通过导槽53推动导向轴62运动,使导向轴62带动豆箱门6转动。当两个豆箱门6转动至其s形贴合面63相贴合时,两个豆箱门6闭合以完全关闭出豆口25。当两个豆箱门6转动至其s形贴合面63分离时,两个豆箱门6打开以开启出豆口25。即,通过导槽53推动导向轴62,带动两个豆箱门6的s形贴合面63分离或结合,实现出豆口25的打开或闭合。
[0062]
继续结合图7和图8,导向轴62靠近豆箱门6的外缘面设置,固定轴61靠近小头端设置,以使豆箱门6的位置设置合理,转动方便。
[006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导槽53包括稳定段54和渐增段55,稳定段54为圆弧段,即稳定段54上的各点与稳定段54所在圆的圆心o的距离均相对,该距离可以用l表示;渐增段55由其第一端至其第二端的各点与稳定段54所在圆的圆心o的距离逐渐均匀增大,且第二端与圆心o的距离为l,渐增段55的第二端与稳定段54的一端平滑过渡连通。也就是,渐增段55的两端点分别为与圆心o最近的近端点56和与圆心o最远的远端点57,渐增段55由近端点56到远端点57,其距离圆心o的距离逐渐均匀增大,直至增大到l并与稳定段54的一端连通,该远端点57成为拐点。例如,渐增段55对应的圆心角为75
°
,近端点56和远端点57与圆心o的距离差为9.25mm,将75
°
圆心角对应的渐增段55分成无限多的n等份,距离差9.25mm分成无限多的m等份,由渐增段55的近端点56至远端点57,每一份圆心角75
°
/n对应的渐增段55到圆心o的距离增大9.25mm/m,即渐增段55由其近端点56至远端点57与圆心o的距离逐渐均匀增大。
[0064]
豆箱内盖5具有顺时针最大限制位26和逆时针最大限制位27,即,当导向柱52随豆箱内盖5运动至圆环形槽的端部时,被圆环形槽阻挡而不能继续转动,该位置即为顺时针最大限制位26或逆时针最大限制位27。如图9所示,当豆箱内盖5逆时针转动至其位于逆时针最大限制位27时,豆箱门6的导向轴62处于导槽53的近端点56,此时两个豆箱门6的两个s形贴合面63相贴合,豆箱门6闭合出豆口25,豆箱组件1呈关闭状态,豆箱2的底盖21上的圆形出豆口25被封闭,咖啡豆不能经此流出。
[0065]
如图10所示,当豆箱内盖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导槽53的渐增段55推动豆箱门6的导向轴62在豆箱内盖5的导槽53内滑动,因导槽53的渐增段55上的点到圆心o的距离渐增,豆箱门6沿逆时针方向绕固定轴61在平面上转动,豆箱门6被逐渐打开,其中远端点57(拐点)是整个导槽53上的第一个理论上离圆心o最远的位置,当导向轴62运动至远端点57时豆箱门6的开度达到最大。豆箱2的出豆口25被完全打开,咖啡豆可以流出。
[0066]
豆箱内盖5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于豆箱门6的导向轴62位于豆箱内盖5的导槽53的稳定段54,此时豆箱内盖5虽继续转动,但不会推动导向轴62运动,使得豆箱门6不会继续转动,直到豆箱内盖5运动到稳定段54的远离渐增段55的末端58时,豆箱门6一直保持在最大开度的打开状态。
[0067]
将上述过程反转,即从稳定段54的远离渐增段55的末端58到近端点56的过程中,豆箱内盖5在稳定段54对豆箱门6无驱动,从拐点直至转动到逆时针最大限制位27,豆箱2逐渐被关闭,两s形贴后面相贴合,豆箱2底部的圆形出豆口25被完全关闭。
[0068]
豆箱门6的s形贴合面63具有完美的几何关系特征,当两个豆箱门6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两个s形贴合面63正好围成一个圆形,其大小与豆箱2的出豆口25大体上相当,使出豆口25能完全打开,便于出豆,特别是油性大的咖啡豆也会顺畅落豆。另外,豆箱门6设于豆箱内盖5与底盖21之间的夹层64,且豆箱门6的厚度与该夹层64相当,以封闭豆箱内盖5与豆箱2之间夹层64的夹层开口65,防止破碎的豆进入夹层64影响豆箱组件1的运行。
[0069]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旋钮4的一端连接圆盘状的连接部42,另一端连接柱43状的操作部41,操作部41伸出豆箱盖3上的通孔31,便于操作。连接部42背离操作部41的一侧设有具有螺孔的连接柱43,本实施例的连接柱43为均布的三个,便于连接的稳定性;豆箱内盖5背离豆箱门6的一侧设有与连接柱43配合连接的螺丝柱51,参见图6,螺丝柱51为三个。螺丝柱51连接于连接柱43内,实现旋钮4与豆箱内盖5的固定连接。
[0070]
需要说明的是,豆箱2的形状、豆箱内盖5的形状,导槽53及圆弧形槽23的形成方式本申请均不做限定,图中仅为示例性示出。
[0071]
继续结合图1,豆箱组件1还包括圆环形的底板7,底板7与豆箱内盖5通过螺孔安装在一起,实现联动。底板7的外周面上设有凸起71,本实施例示出的凸起71为两个,两个凸起71在底板7的外周面上相对设置,底板7的中间具有圆形的底板开口72,底板开口72与出豆口25、过豆孔59同心,优选三者在纵向方向的投影重合。当豆箱门6打开时,容许咖啡豆通过。
[007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磨豆咖啡机,如图14所示,磨豆咖啡机包括机体8、设于机体8上的顶盖81以及设于机体8内的磨豆机构,其特征在于,顶盖81内凹形成容腔82;磨豆咖啡机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豆箱组件1,豆箱组件1可拆卸地设于容腔82内。
[0073]
磨豆咖啡机还包括转动设于顶盖81底部的调节环83,容腔82的腔壁上设有第一缺口84,调节环83上设有第二缺口85,当豆箱组件1置于容腔82内时,凸起71穿过第一缺口84进入第二缺口85。当转动旋钮4,使底板7在豆箱内盖5的带动下转动时,带动调节环83一起转动。当底板7的第二缺口85转离第一缺口84时,凸起71位于顶盖81之下,在顶盖81的限制下,豆箱组件1不能从容腔82中取出,除非将旋钮4拔回豆箱组件1装入时的位置,让第一缺口84与第二缺口85重新重合才能将豆箱组件1取出。
[0074]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