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深调节机构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5803发布日期:2021-02-18 21:2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座深调节机构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深调节机构及座椅。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健康已经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科技虽然解放了体力劳动,但是让人陷入了伏案久坐的脑力劳动中,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久坐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久坐中的人会不断调整臀部位置,以保证坐感的舒适,并且使用者工作时,大部分时间是坐在座垫的前三分之二的位置,这时靠背就不能支撑住使用者的腰部和背部。随之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久坐行为引发的各种与年龄不符的腰部疾病。
[0003]
归根到底,就是使用者久坐时,身体的上半身重量完全压迫在腰椎上,腰部得不到有效支撑。这时候有些人为了能支撑腰部,就会购买各种类型的腰垫,一个办公室统一的办公椅,被五颜六色各式腰垫打乱了色调的统一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靠背调节坐深,保证使用者在任何一个坐深状态,腰部都可以得到有效支撑,降低腰椎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减去购买腰枕的不必要开支。
[0004]
市场上的座深可调节的椅子,多数都是通过对椅座的设计与调整来实现座深的调节,一般这样的座椅椅座和底盘结构复杂繁琐,装配困难且不易修理。
[0005]
cn20182025396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腰靠调节功能的椅子,包括椅背、椅座和底脚,椅背上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的上部通过掀折装置安装有支撑体,所述掀折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连接臂,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臂,固定臂和连接臂铰接,且通过刚性连接块将至少两个连接臂固定同步运动,所述固定座与椅背固定,所述刚性连接块与支撑体固定。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椅背上设置空腔,并且将支撑件安装在空腔内,通过掀折装置与椅背铰接,并通过棘爪与棘轮定位支撑,实现了椅背的腰部支撑调节。该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椅背自身的结构实现腰部支撑调节,成本高;并且只能用于有厚度的椅背,如皮椅的椅背,有局限性;内部增加棘轮机构,装配困难,不适合模块化的组装生产。
[0006]
cn201810323197.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人体工学座椅,包括椅背组件与椅座组件,椅背组件包括背上支架、背下支架与在牵引或挤压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的椅背框架,以及使上述三者保持位置相对固定的锁定机构;背下支架通过连杆连接椅座组件,背上支架下端与背下支架上端转动连接,椅背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背上支架上部、背下支架下部铰接;本实用新型在针对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不同的坐姿状态时,可以在解锁时调整背上支架,由于椅背框架富有弹性,推动背上支架发生转动时,会带动椅背框架发生转动及形变,椅背框架的弹性性能作为背上支架旋转复位的推动力;当转动至适合使用者的姿态及角度时,锁定机构进行锁定。该实用新型上半背框向前转动,挤压整个弹性框架使其向前支撑腰背部,从而调节对腰部的支撑但行程较短;并且调整座深时需要克服弹性框架的弹力,还要保持在调整后的位置对背上、下支架进行锁定,操作麻烦且很难锁定到一个使用者舒适的位置。
[0007]
cn03154650.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座部深度的椅子,在可调节座部深度的椅子的情况下,该座部包括刚性的支撑板和单块、纵向有弹性的座位板,该座位板承载座垫,且以纵向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到支撑板;通过设置安装在座位板的上表面的导向径中的引导条来获得纵向的移动性,该引导条通过螺钉固定到支撑板,且该螺钉通过导向径的底部上的槽。该椅子椅座的结构复杂,且在座位板前移后,椅背下方与前移的座位板之间有空隙而存在夹伤使用者的可能性;同时椅背不能很好地支撑腰背部,存在腰背健康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深调节机构,包括配置为支撑人体就坐的椅座以及配置为支撑人体腰背部并与座椅连接的椅背组件,椅座组件包括背支撑件与支撑伸缩组件,背支撑件上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椅座上方,支撑伸缩组件设置在背支撑件与椅座之间,配置为通过伸缩以使背支撑件下端停留在椅座上方的不同位置。
[0009]
进而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底盘以及上述的座深调节机构,使得该椅座在椅座及底盘不动的情况下,通过背支撑件的运动来调节使用者就坐时的座深。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1]
一种座深调节机构,包括:
[0012]
椅座,配置为支撑人体就坐;
[0013]
椅背组件,配置为支撑人体腰背部并与椅座连接,椅背组件包括背支撑件与支撑伸缩组件,背支撑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椅座上方,支撑伸缩组件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在椅座上,另一端连接在背支撑件上;支撑伸缩组件设置在背支撑件后方,并配置为通过伸缩以使背支撑件停留在椅座上方的不同位置。
[0014]
支撑伸缩组件通过伸缩以使背支撑件停留在椅座上方的不同位置,即使背支撑件在不同座深位置处具有支撑能力,适用于不同身高体重的人群,并适应使用者不同的就坐姿势,提高了使用舒适性。
[0015]
作为优选,椅背组件还包括背支架,背支架下端与椅座连接固定,背支架包括两根左右对称的侧支撑杆以及连接于侧支撑杆上端的顶支撑杆,在椅座后端设有支撑座;背支撑件设置在背支架前侧,背支撑件上端转动连接于顶支撑杆上,背支撑件下端相对于背支架开合运动,背支撑件向前张开时,背支撑件下端向椅座前端靠近;背支撑件向后接近背支架时,背支撑件下端向椅座后端靠近;支撑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在支撑座上。背支撑件下端相对于背支架开合运动是背支撑件下端到达椅座上方不同位置的一种实现方式,结构简单且能加强椅背组件的支撑能力;当背支撑件只是由几根支撑杆组合成的框架式结构时,支撑伸缩组件与椅座直接连接。
[0016]
作为优选,支撑座在椅座后端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撑座与椅座一体成型。在椅座上设置支撑座的目的就是让支撑伸缩组件在无法连接到椅背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连接到椅座上,实现不同椅背构造下支撑伸缩组件均有地方连接并起到作用。
[0017]
作为优选,椅背组件还包括背支架,背支架包括一个主体立柱,主体立柱宽度小于背支撑件且主体立柱处于背支撑件后端正中的位置,主体立柱下端与椅座连接固定,背支撑件上端转动连接于主体立柱上端,背支撑件下端相对于主体立柱开合运动,背支撑件向
前张开时,背支撑件下端向椅座前端靠近;背支撑件向后接近主体立柱时,背支撑件下端向椅座后端靠近;支撑伸缩组件一端连接在主体立柱上。当背支架包括有主体立柱时,支撑伸缩组件可连接到主体立柱上,其与水平面的夹角相较连接在椅座上时更小,使支撑伸缩组件的支撑能力更强。
[0018]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伸缩组件可为电动推杆、气杆或液压杆中的任意一个,支撑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与背支架、背支撑件转动连接,且支撑伸缩组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随背支撑件的开合运动发生变化。使用电动推杆、气杆或液压缸这些较为常见通用的配件作为支撑伸缩组件,节省开发成本,又能实现支撑伸缩组件的功能。
[0019]
作为优选,支撑伸缩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座以及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在背支撑件开合运动时产生相对移动;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设有卡接机构,卡接机构配置为背支撑件向前张开时,保持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相对移动后的位置,卡接机构包括齿条、卡舌以及弹簧,齿条上沿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卡槽,卡舌绕一枢轴旋转并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与卡槽卡接的趋势。实现了将背支撑件支撑并保持在相应位置。
[0020]
作为优选,卡接机构还包括有舌座及限位件,卡舌连接于舌座上,舌座与枢轴连接;齿条包括卡齿段,卡齿段沿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卡齿,卡槽形成于每两个卡齿之间;沿长度方向,齿条在卡齿段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舌顶起保持段和回转凸台;沿齿条厚度方向,卡舌顶起保持段与回转凸台的高度均大于卡齿段高度;舌座上还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锁止舌,当卡舌位于卡齿段时,卡舌与相应位置的卡槽卡接配合,限位件未对锁止舌形成限制;当卡舌与卡舌顶起保持段相抵后使卡舌朝离开卡槽方向旋转,限位件将锁止舌锁止并使卡舌保持与卡槽脱开的解锁状态,并在第一、第二支撑座相对移动时跨过卡齿段并碰触回转凸台,促使卡舌反向转动至与卡槽卡接,锁止舌与限位件脱开。卡槽与相应位置的卡槽配合,此时背支撑件下端可继续向前张开但无法向后靠拢,实现了支撑调节机构对背支撑件的支撑;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相对移动后,卡舌可与不同卡槽卡接,实现了支撑调节机构将背支撑件支撑并保持在相应位置;卡舌顶起保持段使卡舌过量转动,限位件可将锁止舌锁止,从而实现背支撑件下端可向后靠拢,但无法进行支撑;回转凸台又能使被锁止的卡舌解锁,从而重新与卡槽卡接,恢复支撑调节机构对背支撑件的支撑;结构巧妙。
[0021]
作为优选,沿齿条厚度方向卡舌顶起保持段的高度低于回转凸台的高度。这样设置以防止卡舌被顶起锁止后直接跨过回转凸台,使回转凸台失效。
[0022]
作为优选,锁止舌与限位件始终交错,锁止舌旋转时,通过弹性形变越过限位件并与限位件抵接锁止或与限位件脱开解锁。该锁止方式简单有效,无需单独的机构对卡舌、舌座与锁止舌锁止,节约成本及装配时间。
[0023]
作为优选,限位件与锁止舌两者至少有一个是弹性件。
[0024]
作为优选,第一支撑座为中空套管,齿条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座内部;卡舌、舌座、弹簧以及限位件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上,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套接配合;第二支撑座与椅座直接或间接转动连接,第一支撑座与背支撑件转动连接。要使背支撑架下端开合运动时,第一、第二支撑座随之相对移动,第一、第二支撑座则需分别与背支撑件、背支架或与背支撑件、椅座上一体成型的支撑座转动连接。
[0025]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为扭簧,舌座通过枢轴与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扭簧套设在枢轴上,扭簧的第一扭臂与第二支撑座保持相对固定,扭簧的第二扭臂作用于舌座。扭簧用
于将卡舌回位,使得第一、第二支撑座相对运动后卡舌始终能与相应的卡槽卡接。
[0026]
作为优选,限位件为一个板状体,它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体上,限位件的一端悬空形成与锁止舌相配合的限位部。当限位件锁止卡舌时,限位部抵住锁止舌以对抗扭簧的弹力。
[0027]
作为优选,由后往前,支撑伸缩组件在背支架与背支撑件之间为斜向上倾斜的,背支撑件下端往前运动时,支撑伸缩组件整体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小。这样设置使支撑伸缩组件对背支撑件的有效支撑力更大,结构更加稳固。
[0028]
作为优选,背支架与背支撑件的连接处距离背支撑件下端为50-60cm。背支撑件下端到背支架与背支撑件的连接处较远,使得背支撑件开合运动的行程更长。
[0029]
一种座椅,包括底盘以及上述的座深调节机构。。
[0030]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3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侧边除锈装置,相比现有技术而言:
[0032]
1、背支撑件上端可旋转地连接在背支撑件上,并由支撑伸缩组件对背支撑件运动后的位置进行支撑,背支撑件下端绕其上端旋转时,背支撑件的下端就在椅座上方来回移动,从而起到座深调节的作用;使得该椅座在椅座及底盘不动的情况下,通过背支撑件的运动来调节使用者就坐时的座深,省去了椅座或底盘为了调节座深而做的模块化程度低、结构复杂且装配繁琐的机械设计,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装配效率。
[0033]
2、对省去了调节座深用的机械结构的椅座来说,可在椅座或底盘上设置更合适的机构,如隐藏式搁脚枕。
[0034]
3、对于不同构造的背支架,均可使用该支撑伸缩组件,因为该支撑伸缩组件即使连接在背支架上,最终都是由椅座支撑并作用于背支撑件,适用范围广。
[0035]
4、无需改变椅背自身的结构,而是采用背支架与背支撑件分离并通过支撑伸缩组件连接的方式组合的,故成本低且模块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装配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0036]
5、当使用背支架与背支撑件组合的敞开式椅背时,纵然使用气杆或者电动推杆可以实现背支撑件的顶起或回落,但是由于气杆或电动推杆的造型固定,露出于外面时,显得外观单调,没有美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套接式的支撑伸缩组件,第一、第二支撑座内部采用卡接固定方式,而第一、第二支撑座外部造型可以根据座椅的整体风格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升美观度,如设计成长方体形状或在其外表上附加图案。
[0037]
6、由后往前,支撑伸缩组件在背支架与背支撑件之间为斜向上倾斜的,背支撑件下端往前运动时,支撑伸缩组件整体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小;这样设置使支撑伸缩组件对背支撑件的有效支撑力更大,结构更加稳固。
[0038]
7、在相同的行程下,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伸缩组件比起气杆来说,初始长度更短,体积更小。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背支撑件停留在不同座深处的椅座上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椅背组件与椅座未组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调节背支撑件使支撑伸缩组件伸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支撑伸缩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卡舌与卡槽卡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卡舌位于初级卡槽时支撑伸缩组件的剖视图;
[0045]
图7为图6中b部的放大图;
[0046]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卡舌与卡槽卡接时支撑伸缩组件的剖视图;
[0047]
图9为图8中c部的放大图;
[0048]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锁止舌被限位部锁止后支撑伸缩组件的剖视图;
[0049]
图11为图10中d部的放大图;
[0050]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卡舌被回转面顶回时支撑伸缩组件的剖视图;
[0051]
图13为图12中e部的放大图;
[0052]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支撑伸缩组件的爆炸图一;
[0053]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支撑伸缩组件的爆炸图二;
[0054]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齿条与第二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55]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齿条与第二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56]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在座椅拥有较长座深时人体倚靠的侧视图;
[0057]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在座椅拥有较短座深时人体端坐的侧视图;
[0058]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在座椅拥有较短座深时人体倚靠的侧视图;
[0059]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在椅座、底盘以及椅背组件未组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0]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背支撑件下端停留在不同座深位置的侧视图;
[0061]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背支架为框架时支撑伸缩组件安装位置的侧视图;
[0062]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背支架为框架时背支撑件的前视图。
[0063]
各附图标记为:背支架1;背支撑件2;支撑伸缩组件101;第一支撑座102;第二支撑座103;齿条104;卡舌105;卡槽106;枢轴107;扭簧108;卡齿段109;卡齿110;自锁面111;滑动面112;舌座113;锁止舌114;弹性片115;限位部116;卡舌顶起保持段117;回转凸台118;顶起面119;末级卡槽120;回转面121;初级卡槽122;第一扭臂123;第二扭臂124;椅座127;底盘128;尖端129;椅背组件151;主体立柱152;支撑座130;侧支撑杆131;顶支撑杆132。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65]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6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
性。
[006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68]
大部分调节座深的座椅都是通过对椅座的设计实现的:或是前后设置的两块椅座板,前椅座板可相对于后椅座板前后滑动,或是上下设置的两块椅座板,上椅座板可相对于下椅座板前后滑动;这样的椅座设计结构较复杂且装配不易;而且,一但设计成这种可动的椅座用于座深的调节,那么实现其他功能的机构就很难在椅座上设置,如隐藏式的搁脚枕;故为了让椅座兼容性更好,将实现座深调节功能的机构设置在椅背与椅座之间,使椅座不再受局限。
[0069]
如图1、2以及18-2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深调节机构,包括配置为支撑人体就坐的椅座127以及配置为支撑人体腰背部的椅背组件151,椅背组件151与座椅连接,包括背支撑件2以及支撑伸缩组件101。
[0070]
背支撑件2上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椅座127上方,支撑伸缩组件101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在椅座127上,另一端连接在背支撑件2下部;支撑伸缩组件101设置在背支撑件2后方并配置为通过伸缩以使背支撑件2下端停留在椅座127上方的不同位置,支撑伸缩组件101即为所述的实现座深调节功能的机构,它不会影响椅座127其他功能的实现;支撑伸缩组件101并非随意伸缩的:背支撑件2由外力控制相对椅座127沿座深方向向前移动,支撑伸缩组件101在椅座127与背支撑件2之间响应该外力而伸长并支撑背支撑件2保持在相应座深位置不回退,即当使用者倚靠到背支撑件2上时,伸长的支撑伸缩组件101支撑背支撑件2不回退,保持座深不变;支撑伸缩组件101完整的功能需要结合其结构叙述:
[0071]
如图3-5所示,支撑伸缩组件101包括转动连接于背支撑件2的第一支撑座102以及直接或间接转动连接于椅座127的第二支撑座103,第一支撑座102与第二支撑座103在背支撑件2运动时产生相对移动;所述的第一支撑座102为中空套管,第一支撑座102套设在第二支撑座103上,背支撑件2运动时,支撑伸缩组件101伸缩运动;第一支撑座102与第二支撑座103之间设有卡接机构,卡接机构配置为背支撑件2下端向前转动时,保持第一支撑座102与第二支撑座103相对移动后的位置,卡接机构包括齿条104、卡舌105以及弹簧,齿条104上沿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卡槽106,卡舌105绕一枢轴107旋转并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与卡槽106卡接的趋势;所述的弹簧为扭簧108;卡接机构主要起到的一个功能是,支撑伸缩组件101在腰背部向后靠在背支撑件2上时,卡接机构使支撑伸缩组件101拥有支撑背支撑件2保持在此时座深位置的自锁能力,即此时的支撑伸缩组件无法回缩;但卡接机构在背支撑件2下端向前转动时并无使支撑伸缩组件101自锁的能力,即在外力作用下背支撑件2下端向前转动时,支撑伸缩组件101随之伸长。
[0072]
如图6-9以及14、15所示,所述的齿条104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02内,它包括卡齿段109,卡齿段109沿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卡齿110,卡槽106形成于每两个卡齿110之间,卡齿110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体,卡齿110包括滑动面112以及与第一、第二支撑座相对移动方向垂直的自锁面111,同一卡齿110上的滑动面112相对于自锁面111倾斜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滑动面112相对于自锁面111更靠近背支撑件2;所述的卡舌105形状为三角柱体,它包括尖端129,卡舌105的尖端129卡入卡槽106中并与卡槽106卡接配合,当腰背部向后靠在背支撑件2上时,支撑伸缩组件101具有收缩的趋势,即第一支撑座102具有相对于第二支撑座103向后移动趋势,此时自锁面111抵靠到卡舌105的尖端129,卡舌105阻止第一支撑座103
向后移动,即完成了支撑伸缩组件101在收缩时的自锁;当拉动背支撑件2张开一级时,支撑伸缩组件101伸长一级,即第一支撑座102相对于第二支撑座103向前移动一级,此过程中,滑动面112与卡舌105相对滑动,直至卡舌105卡入下一个卡槽106中;背支撑件2张开的每一级均对应一个卡槽106。
[0073]
如图5-13所示,卡接机构还包括有舌座113及限位件,卡舌105连接于舌座113上,舌座113套设在枢轴107上,舌座113、卡舌105以及扭簧108设置在第二支撑座103上,扭簧108套设在枢轴107上,扭簧108的第一扭臂123与第二支撑座103保持相对固定,扭簧108的第二扭臂124作用于舌座113,使舌座113绕枢轴107转动后能恢复到初始位置;舌座113上还设有与限位件配合的锁止舌114,锁止舌114、舌座113以及卡舌105一体成型,锁止舌114与卡舌105存在130
°
的夹角;限位件为一个板状的弹性片115,它固定在第二支撑体上,弹性片115与锁止舌114始终交错,且弹性片115的一端悬空形成于锁止舌114相配合的限位部116。
[0074]
沿长度方向,齿条104在卡齿段109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舌顶起保持段117和回转凸台118;沿齿条104厚度方向,卡舌顶起保持段117与回转凸台118的高度均大于卡齿段109高度,且回转凸台118高度大于卡舌顶起保持段117高度;卡舌顶起保持段117包括与滑动面112平行的顶起面119,顶起面119与卡齿段109的最后一个卡齿之间形成末级卡槽120;回转凸台118包括平行于自锁面111的回转面121,回转面121与卡齿段109的第一个卡齿之间形成初级卡槽122;当卡舌105位于卡齿段109时,卡舌105与相应位置的卡槽106卡接配合,弹性片115的限位部116未对锁止舌114形成限制;当卡舌105的尖端129从末级卡槽120中相对向后移动时,尖端129与卡舌顶起保持段117的顶起面119相抵后使卡舌105朝离开卡槽106方向旋转,锁止舌114随之旋转并越过弹性片115的限位部116并与限位部116抵接锁止,使卡舌105保持与卡槽106脱开的解锁状态;此时卡舌105的尖端129在支撑伸缩组件101收缩时跨过卡齿段109,卡舌105的尖端129碰触回转凸台118的回转面121,促使卡舌105反向转动至与初级卡槽122卡接,锁止舌114也随之反向旋转越过弹性片115与弹性片115的限位部116脱开解锁。
[0075]
如图3-20所示,上述段落说明了支撑伸缩组件101的完整功能,包括最开始介绍的随背支撑件2下端向前转动而伸长并支撑背支撑件2保持在相应座深位置;还有在卡舌105与末级卡槽120卡接时,背支撑件2下端继续向前转动,卡舌105就会来到卡舌顶起保持段117的顶起面119,随后锁止舌114与弹性片115的限位部116抵接锁止,使卡舌105与卡槽106保持脱开的解锁状态,支撑伸缩组件101失去对背支撑件2的支撑作用,此时腰背部倚靠在背支撑件2上时,背支撑件2下端就会向后旋转,支撑伸缩组件101收缩;当背支撑件2下端向后旋转时,卡舌105直接跨过卡齿段109来到回转凸台118处,并且被锁住的卡舌105的尖端129碰触回转面121,在外力继续作用于背支撑件2上使其下端向后旋转时,卡舌105被回转面121顶回至与初级卡槽122卡接,同时锁止舌114与弹性片115的限位部116脱开解锁,此时支撑伸缩组件101又恢复对背支撑件2的支撑作用,当背支撑件2在外力作用下向前转动时,支撑伸缩组件101伸长,卡舌105从初级卡槽122一级级经过卡齿段109来到末级卡槽120。
[0076]
支撑伸缩组件101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椅座127的意思是:
[0077]
椅背组件151还包括背支架1,背支架1配置为对背支撑件2的主体支撑,背支架1下端与椅座127连接固定,背支撑件2设置在背支架1的前侧;不同的背支架1的构造决定了支撑伸缩组件101能否设置在背支架1上。
[0078]
如图23、24所示,当背支架1只是一个框架时,支撑伸缩组件101与椅座127直接连接,举例为:背支架1包括两根左右对称设置的侧支撑杆131以及连接于侧支撑杆上端的顶支撑杆132,在椅座127后端中间位置设置支撑座130,支撑座130与椅座127一体成型;背支撑件2上端转动连接于顶支撑杆132上,背支撑件2下端相对于背支架1开合运动,背支撑件2向前张开时,背支撑件2下端向椅座127前端靠近;背支撑件2向后接近背支架1时,背支撑件2下端向椅座127后端靠近;支撑伸缩组件101的一端连接在支撑座130上。
[0079]
本实施例中采用背支架1为立柱式支撑体,如图1、2所示,背支架1包括一个主体立柱152,主体立柱152宽度小于背支撑件2且主体立柱152处于背支撑件2后端正中的位置,主体立柱152下端与椅座127连接固定,背支撑件2上端转动连接于主体立柱152上端,背支撑件2下端相对于主体立柱152开合运动,背支撑件2向前张开时,背支撑件2下端向椅座127前端靠近;背支撑件2向后接近主体立柱152时,背支撑件2下端向椅座127后端靠近;支撑伸缩组件101一端连接在主体立柱152的下部中间位置,从而与椅座127间接连接。
[0080]
背支架1与背支撑件2的连接处距离背支撑件2下端为50-60cm,从而使得背支撑件2下端转动时,沿座深方向具有较大行程。
[0081]
如图21、22所示,进而引出一种座椅,包括底盘128以及上述座深调节机构,底盘128连接固定在椅座127底部,背支架1下端连接固定在底盘128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