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三文治烹饪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0718发布日期:2021-03-16 22:2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三文治烹饪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三文治烹饪炉。



背景技术:

多士炉是一种常用的厨房用品,主要用来烘烤面包片。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444842u公开了一种多士炉,包括:第一云母片、第二云母片、第三云母片、第一三接头导电片和第二三接头导电片;所述第一三接头导电片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云母片的第一铆接点连接,所述第一三接头导电片的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二云母片的第一铆接点连接,所述第一三接头导电片的第三接头与市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接头导电片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三云母片的第一铆接点连接,所述第二三接头导电片的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二云母片的第二铆接点连接,所述第二三接头导电片的第三接头与市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云母片的第二铆接点与所述第三云母片的第二铆接点连接。

现有技术的多士炉,大多采用云母片或者电热管作为热源,并通过隔空热辐射的方式对面包片烘烤。该烘烤方式导致整个制作、烹饪过程较长,通常每次烘烤时间需要1-2分钟,烘烤时间较长,面包容易被整块烤干,口感较差。由于云母片或者电热管具有显著的储热特性,多士炉又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炉体、散热效果差,因此,每一次烘烤完毕后,多士炉需要较长时间冷却,冷却目的在于待云母片或者电热管温度降低、检测其温度高低的温度传感器复位后才可实现第二次的烘烤,根据产品的不同,每次等待时间在2-5分钟不等,不利于连续多次烘烤操作。

另外,常规的多士炉仅适合用于面包的烘烤烹饪,无法对其他食物如午餐肉、培根等烹饪,无法直接通过多士炉制作出三文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三文治烹饪炉,其能够快速烘烤面包,并可适用于连续多次烘烤,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多功能三文治烹饪炉,包括可相互开合的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所述第一炉体内设有第一发热体,第二炉体内设有第二发热体;所述第一发热体为厚膜发热体,其包括呈平板状的第一导热基板,其正面设置第一厚膜发热电路、反面构成第一烹饪面;所述第二发热体为厚膜发热体,其包括呈平板状的第二导热基板,其正面设置第二厚膜发热电路、反面构成第二烹饪面;所述第一烹饪面、第二烹饪面相互呈对向设置;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或第二发热体上设有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

所述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弹簧,其一端安装在第一发热体和/或第二发热体上、另外一端安装在第一炉体和/或第二炉体上。

所述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伸缩导杆,其一端安装在第一发热体和/或第二发热体上、另外一端安装在第一炉体和/或第二炉体上。

所述第一炉体或第二炉体内设有与第一厚膜发热电路、第二厚膜发热电路电性连接的控制板。

所述控制板与第一厚膜发热电路、第二厚膜发热电路之间电性连接有时间控制器。

所述控制板上电性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温面分别位于第一导热基板、第二导热基板或者第一厚膜发热电路、第二厚膜发热电路。

所述控制板与第一发热体、第二发热体的厚膜发热电路之间电性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温面位于第一发热体、第二发热体的厚膜发热电路或导热基板上。

所述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之间相互可拆卸地上、下盖合。

所述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之间通过转轴转动盖合。

所述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之间通过升降机构升降盖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发热体均具有导热基板、厚膜发热电路结构,导热基板直接构成烹饪面,烹饪面直接与食物(如面包)接触,把厚膜发热电路的热量直接传递到食物上,改变传统隔空热辐射的烹饪方式,其直接与食物接触的烹饪方式,可大幅度降低烹饪时间,避免食物的水分被蒸干,所烹饪的食物外脆内嫩,口感更佳。

厚膜发热电路和导热基板非常薄,令整机体积更小,厚膜发热电路为非储热式的发热元件、导热基板由于体积太小也难以大量储热,因此,其把电能非常高效地转换成热能并通过导热基板的烹饪面快速传递到食物上烹饪,热效率高,有助于节约能耗,由于厚膜发热电路、导热基板不储热,多士炉烘烤、烹饪完成后,厚膜发热电路、导热基板将快速降温,能够实现连续多次烘烤。

另外,通过设置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使多士炉能够适合不同厚度的面包、或者不同种类食物的烹饪(如鸡蛋、培根、午餐肉),能够通过一个多士炉完成除面包以外其他食物的烹饪,能够制作更多食物、如鸡蛋、午餐肉、三文治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烹饪状态示意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烹饪状态示意图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本多功能三文治烹饪炉,包括可相互开合的第一炉体1和第二炉体2,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炉体1和第二炉体2之间相互可拆卸地上、下盖合,所述第一炉体1内设有第一发热体,第二炉体2内设有第二发热体;所述第一发热体为厚膜发热体,其包括呈平板状的第一导热基板3,其正面设置第一厚膜发热电路31、反面构成第一烹饪面;所述第二发热体为厚膜发热体,其包括呈平板状的第二导热基板4,其正面设置第二厚膜发热电路41、反面构成第二烹饪面;所述第一烹饪面、第二烹饪面相互呈对向设置;所述第一发热体和/或第二发热体上设有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即可以第一发热体或第二发热体上单独设有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或者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上均设有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如本实施例所示,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均设有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发热体均具有导热基板、厚膜发热电路结构,导热基板上构成烹饪面,烹饪时,把食物置于上、下烹饪面上,第一炉体1、第二炉体2相互盖合,烹饪面直接与食物(如面包)接触,第一、第二发热体加热直接把热量传递到食物上,改变传统隔空热辐射的烹饪方式,其通过直接与食物接触加热的烹饪方式,可大幅度降低烹饪时间,避免食物的水分被蒸干,所烹饪的食物外脆内嫩,口感更佳,也能够烹煮其他类型食物,如培根、鸡蛋、午餐肉等。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采用厚膜发热电路和导热基板的结构,可令整机体积大幅度降低,总所周知,厚膜发热电路为非储热式的发热元件、导热基板由于体积太小也难以大量储热,因此,其把电能非常高效地转换成热能并通过导热基板的烹饪面快速传递到食物上烹饪,热效率高,有助于节约能耗,由于发热元件、导热基板不储热,实际应用时,厚膜发热电路能够控制功率在100w-500w之内,能耗极低,多士炉烘烤完成后,发热元件、导热基板将快速降温,无需像传统多士炉在两次连续烘烤之间需要等待,克服技术偏见,有利于实现连续多次快速烘烤。

另外,通过设置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使多士炉能够适合不同厚度的面包、或者不同种类食物的烹饪(如鸡蛋、培根、午餐肉),其能够通过一个多士炉完成除面包以外其他食物的烹饪,即其能够制作更多食物,如鸡蛋、午餐肉,还可直接把上述食物烹饪好后直接制作出三文治,烹饪功能更多。

本实施例烹饪常规厚度(8-10mm)的面包为例:

由上述测试数据可知,本多功能三文治烹饪炉能够大幅缩短对食物的烹饪时间,以烹饪常规厚度面包为例,其比常规多士炉能节省70-90%时间,并且功耗极低,其比常规多士炉能节省60-80%能耗,还能够实现快速连续多次烹饪,还可烹煮更多类型的食物。

进一步地,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弹簧5,如前所述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上均设有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因而本实施例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上均设有弹簧5,弹簧5相应地、其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上、另外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炉体1和第二炉体2上。在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多士炉的上、第二炉体盖合后,将根据食物厚度的不同,上、下烹饪面的距离根据食物厚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令多士炉能够更好地适合不同厚度的面包、或者不同种类食物的烹饪(如鸡蛋、培根、午餐肉)

进一步地,所述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伸缩导杆6,如前所述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上均设有厚度自适应调节机构,因而本实施例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上均设有伸缩导杆6,伸缩导杆6相应地、其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上、另外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炉体1和第二炉体2上。伸缩导杆6起到导向伸缩的效果,避免上、下两块导热基板错位伸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炉体1或第二炉体2内设有与第一厚膜发热电路31、第二厚膜发热电路41电性连接的控制板10,用于控制第一、第二厚膜发热电路的工作(即控制第一、第二发热体的烹饪工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10与第一厚膜发热电路31、第二厚膜发热电路41之间电性连接有时间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10上电性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温面分别位于第一导热基板3、第二导热基板4或者第一厚膜发热电路31、第二厚膜发热电路41,即温度传感器可检测第一导热基板3或者第一厚膜发热电路31的温度以及第二导热基板4或者第二厚膜发热电路41的温度。

在控制板10上设置时间控制器或者温度传感器,使其可通过时间控制器(如时间继电器或时间自动计时器)或者温度传感器控制烹饪工作状态。如通过时间控制器控制时,用户先选择不同的烹饪食物选项,控制板10自动根据所要烹饪食物的种类而确定所需烹饪时间,然后启动第一、第二发热体,烹饪时间结束后,第一、第二发热体关闭,烹饪完成。再如,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时,用户先选择不同的烹饪食物选项,控制板10自动根据所要烹饪食物的种类而且定所需烹饪到达温度,然后启动第一、第二发热体,当第一、第二发热体到达设定的烹饪到达温度后,第一、第二发热体关闭,烹饪完成。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本多功能三文治烹饪炉,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炉体1和第二炉体2之间通过转轴13转动盖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5,本多功能三文治烹饪炉,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炉体1和第二炉体2之间通过升降机构升降盖合,升降机构可采用设置在第一炉体1和第二炉体2之间的升降轴11,升降轴11可采用机械或电机12驱动的方式实现上、第二炉体2之间的上下升降以开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