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净室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0345发布日期:2021-05-11 15:1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洁净室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净室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洁净室传递窗。



背景技术:

传递窗作为洁净室的一种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非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的小物件的传递,用于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最大限度的降低洁净区的污染,现有的传递窗采用不锈钢制作,表面平整光洁,双门互为联锁,可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当然连锁可选择机械连锁或电子连锁。

当工作人员将非洁净区的小物件放入传递窗后,洁净区侧的人员则直接将小物件取走,但是对于附着在小物件上的粉尘或者从非洁净区进入传递窗内的空气等,将难免直接进入洁净区内,导致现有的传递窗无法高效的防止小物件污染洁净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洁净室传递窗,该传递窗能够将非洁净区进入传递窗内的空气以及附着在小物件上的粉尘单向回流至非洁净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洁净室传递窗,包括窗体主体、两组窗扇以及单向排气机构,窗体主体嵌设在墙体内,墙体的两侧分别是洁净区和非洁净区,窗体主体是前后贯通的腔体结构,窗扇位于窗体主体的前后两侧,并且窗扇一侧与窗体主体铰接连接,窗扇向外侧开启,单向排气机构将窗体主体内的空气排送至非洁净区,按照气体流动方向,单向排气机构包括导风管、风扇以及单向气阀组件,风扇的进风口与导风管的一端连通,风扇的出风口与单向气阀组件连通,导风管的另一端与窗体主体相连通。

位于非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将小物件放入窗体主体内,关闭窗扇后,单向排气机构将窗体主体内的空气单向抽离窗体主体,从而使得非洁净区进入传递窗内的空气以及附着在小物件上的粉尘单向回流至非洁净区;打开位于洁净区侧的窗扇时,在单向排气机构的作用下,窗扇主体内为负压环境,洁净区内的空气单向进入窗体主体内,进而高效防止非洁净区污染洁净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还包括位于窗体主体下部的稳压组件,稳压组件包括单向气阀组件,该单向气阀组件用于将洁净区内的气体单向导入窗体主体内,随着单向排气机构不断抽离窗体主体内的空气,稳压组件能够将洁净区的空气单向导入窗体主体内,进而使得窗体主体内维持恒定压强,用于解决因窗体主体内负压过大,窗扇不便打开的问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单向气阀组件包括向非洁净区侧敞口的出风筒、与出风筒相适配的堵头以及弹性部件,堵头位于出风筒内,堵头的后部固定连接有滑杆,出风筒与风扇连接处安装有镂空的支架,滑杆与支架滑动连接,弹性部件向风扇侧推动堵头,正常情况下,堵头封堵出风筒,当风机开始工作时,风机鼓吹的气流向外侧推动堵头,进而使得窗体主体内的空气单向排至非洁净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弹性部件是环绕在滑杆上的弹簧部件,成本低廉,且弹性稳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窗体主体的上部安装有灭菌灯,该灭菌灯采用紫外灯杀菌灯,用于灭杀小物件上附着的细菌等。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窗扇的内侧设有密封压条,密封压条用于增强传递窗关闭时的密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位于非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将小物件放入窗体主体内,关闭窗扇后,单向排气机构将窗体主体内的空气单向抽离窗体主体,从而使得非洁净区进入传递窗内的空气以及附着在小物件上的粉尘单向回流至非洁净区;打开位于洁净区侧的窗扇时,在单向排气机构的作用下,窗扇主体内为负压环境,洁净区内的空气单向进入窗体主体内,进而高效防止非洁净区污染洁净区。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单向气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窗体主体;2、窗扇;3、单向排气机构;4、稳压组件;5、墙体;6、导风管;7、风扇;8、单向气阀组件;9、出风筒;10、堵头;11、弹性部件;12、灭菌灯;13、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洁净室传递窗,包括窗体主体1、两组窗扇2、单向排气机构3以及稳压组件4,窗体主体1嵌设在墙体5内,墙体5的两侧分别是洁净区和非洁净区,窗体主体1是前后贯通的腔体结构,窗扇2位于窗体主体1的前后两侧,并且窗扇2一侧与窗体主体1铰接连接,窗扇2向外侧开启,单向排气机构3将窗体主体1内的空气排送至非洁净区,按照气体流动方向,其中单向排气机构3包括导风管6、风扇7以及单向气阀组件8,风扇7的进风口与导风管6的一端连通,风扇7的出风口与单向气阀组件8连通,导风管6的另一端与窗体主体1相连通;稳压组件4也包括单向气阀组件8,该单向气阀组件8用于将洁净区内的气体单向导入窗体主体1内,随着单向排气机构3不断抽离窗体主体1内的空气,稳压组件4能够将洁净区的空气单向导入窗体主体1内,进而使得窗体主体1内维持恒定压强,用于解决因窗体主体1内负压过大,窗扇2不便打开的问题,而单向气阀组件8包括向非洁净区侧敞口的出风筒9、与出风筒9相适配的堵头10以及弹性部件11,堵头10位于出风筒9内,堵头10的后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3,出风筒9与风扇7连接处安装有镂空的支架,滑杆13与支架滑动连接,弹性部件11向风扇7侧推动堵头10,弹性部件11优选为环绕在滑杆13上的弹簧部件,正常情况下,堵头10封堵出风筒9,当风机开始工作时,风机鼓吹的气流向外侧推动堵头10,进而使得窗体主体1内的空气单向排至非洁净区。

工作过程:

首先位于非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将小物件放入窗体主体1内,关闭窗扇2后,单向排气机构3将窗体主体1内的空气单向抽离窗体主体1,在稳压组件4的作用下,位于洁净室内的干净空气单向进入窗体主体1内,完成窗体主体1的换气过程,然后位于洁净区的工作人员打开窗扇2,并取出经气流清理后的物品。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窗体主体1的上部安装有灭菌灯12,该灭菌灯12采用紫外灯杀菌灯,用于灭杀小物件上附着的细菌等。

进一步的,窗扇2的内侧设有密封压条,密封压条用于增强传递窗关闭时的密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位于非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将小物件放入窗体主体1内,关闭窗扇2后,单向排气机构3将窗体主体1内的空气单向抽离窗体主体1,从而使得非洁净区进入传递窗内的空气以及附着在小物件上的粉尘单向回流至非洁净区;打开位于洁净区侧的窗扇2时,在单向排气机构3的作用下,窗扇2主体内为负压环境,洁净区内的空气单向进入窗体主体1内,进而高效防止非洁净区污染洁净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洁净室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体主体、两组窗扇以及单向排气机构,所述窗体主体嵌设在墙体内,所述墙体的两侧分别是洁净区和非洁净区,所述窗体主体是前后贯通的腔体结构,所述窗扇位于窗体主体的前后两侧,并且窗扇一侧与窗体主体铰接连接,所述窗扇向外侧开启,所述单向排气机构将窗体主体内的空气排送至非洁净区,按照气体流动方向,所述单向排气机构包括导风管、风扇以及单向气阀组件,所述风扇的进风口与导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单向气阀组件连通,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与窗体主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室传递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窗体主体下部的稳压组件,所述稳压组件包括单向气阀组件,所述单向气阀组件用于将洁净区内的气体单向导入窗体主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洁净室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气阀组件包括向非洁净区侧敞口的出风筒、与出风筒相适配的堵头以及弹性部件,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出风筒内,所述堵头的后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出风筒与风扇连接处安装有镂空的支架,所述滑杆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弹性部件向风扇侧推动堵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洁净室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是环绕在滑杆上的弹簧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洁净室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主体的上部安装有灭菌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洁净室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的内侧设有密封压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洁净室传递窗,涉及洁净室辅助设备领域,包括窗体主体、两组窗扇以及单向排气机构,其中单向排气机构包括导风管、风扇以及单向气阀组件,位于非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将小物件放入窗体主体内,关闭窗扇后,单向排气机构将窗体主体内的空气单向抽离窗体主体,从而使得非洁净区进入传递窗内的空气以及附着在小物件上的粉尘单向回流至非洁净区;打开位于洁净区侧的窗扇时,在单向排气机构的作用下,窗扇主体内为负压环境,洁净区内的空气单向进入窗体主体内,进而高效防止非洁净区污染洁净区。

技术研发人员:王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中春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9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