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57805发布日期:2021-06-08 15:0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逃生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逃生门。


背景技术:

2.逃生门,用于应急逃生,当发生紧急情况,如发生火灾时,用于疏散人群的门,平时逃生门处于关闭状态,保证没有钥匙无法从外部进入,起到防盗作用。现有的逃生门,一般通过门锁关闭,当室内发生火灾时,若逃生门的门锁发生故障,容易导致处于室内的人员无法打开逃生门并及时从逃生门逃出,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当火灾发生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浓烟,浓烟中携带大量的有毒气体,在火灾现场中死亡人员往往不是被烧死,而是大量浓烟导致缺氧窒息或吸入有毒气体中毒死亡,如何减少烟雾等有毒气体的吸入及快速逃离火灾现场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逃生门的门锁容易发生故障而无法打开,在火灾发生时会困住处于室内的人员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逃生门,包括门框、门体、推杆锁和挡片,所述门体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的侧端与所述门框通过合页铰接,所述推杆锁设于所述第一门板上并设于所述第二门板的上方,所述挡片设于所述门框上并与所述推杆锁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挡片用于卡扣所述推杆锁的锁头,所述第二门板位于所述第一门板的底部,所述第二门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门板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门板的两相对侧端均设有卡扣锁,所述卡扣锁与所述推杆锁同侧设置,所述第一门板的侧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扣锁配合的卡扣槽。
5.可选地,所述卡扣锁包括卡块和推块,所述推块垂直连接于所述卡块上,所述第二门板设有滑槽,所述推块设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卡扣槽与所述卡块适配。
6.可选地,所述第二门板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靠近于所述第二门板的上端设置,所述把手与所述推杆锁同侧设置。
7.可选地,所述第二门板上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靠近于所述第二门板的上端设置,所述配重块设于相对所述把手的另一侧。
8.可选地,所述逃生门还包括闭门器,所述闭门器具有底座和连接杆,所述闭门器的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门板连接,所述闭门器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门框连接。
9.可选地,所述逃生门还包括烟感器和若干喷头,各所述喷头分别位于所述门框的顶部两侧,所述门框内设有水管,各所述喷头与均所述水管连接,所述烟感器设于所述门框的顶部并与所述推杆锁同侧,所述烟感器与所述喷头电性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一门板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于所述推杆锁的上方。
11.可选地,所述门框上设有荧光指示牌,所述荧光指示牌位于所述门框的底部,且所
述荧光指示牌与所述推杆锁同侧设置。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均包括阻燃层和设置于所述阻燃层两侧的活性炭层,所述阻燃层包括石棉层和设置于所述石棉层两侧的防火层,所述活性炭层设于所述防火层外侧。
13.可选地,所述防火层为玻镁防火层。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逃生门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逃生门,由于第一门板上设有推杆锁,推杆锁设置在室内一侧,外部的人员想要通过逃生门进入室内,则需要与推杆锁相适配的钥匙,通过钥匙将推杆锁的锁头从挡片中旋钮出,由于第一门板与与门框通过合页铰接,用力推第一门板,即可开门,如此,外部人员若没有钥匙无法进入室内,起到防盗的效果;当火灾发生时,若推杆锁故障,无法开锁,由于卡扣锁位于室内一侧,则可以将第二门板两端设置的卡扣锁相向拉动,将卡扣锁伸入卡扣槽的部分从卡扣槽中拉出,由于第二门板的底部与第一门板铰接,则可以将第二门板往室外的方向推出,形成一个出口,供室内人员逃出;如此,避免因为推杆锁的故障导致室内人员无法逃出室外。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逃生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逃生门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逃生门的第一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0.10—门框
ꢀꢀꢀꢀꢀꢀꢀꢀꢀꢀꢀꢀ
11—合页
ꢀꢀꢀꢀꢀꢀꢀꢀꢀꢀꢀꢀꢀꢀꢀ
12—荧光指示牌
21.20—门体
ꢀꢀꢀꢀꢀꢀꢀꢀꢀꢀꢀꢀ
21—第一门板
ꢀꢀꢀꢀꢀꢀꢀꢀꢀꢀꢀ
22—第二门板
22.30—推杆锁
ꢀꢀꢀꢀꢀꢀꢀꢀꢀꢀ
40—挡片
ꢀꢀꢀꢀꢀꢀꢀꢀꢀꢀꢀꢀꢀꢀꢀ
50—闭门器
23.60—烟感器
ꢀꢀꢀꢀꢀꢀꢀꢀꢀꢀ
70—喷头
ꢀꢀꢀꢀꢀꢀꢀꢀꢀꢀꢀꢀꢀꢀꢀ
211—观察窗
24.212—阻燃层
ꢀꢀꢀꢀꢀꢀꢀꢀꢀ
213—活性炭层
ꢀꢀꢀꢀꢀꢀꢀꢀꢀꢀ
221—卡扣锁
25.222—把手
ꢀꢀꢀꢀꢀꢀꢀꢀꢀꢀꢀ
223—配重块
ꢀꢀꢀꢀꢀꢀꢀꢀꢀꢀꢀꢀ
2121—石棉层
26.2122—防火层
ꢀꢀꢀꢀꢀꢀꢀꢀ
2211—卡块
ꢀꢀꢀꢀꢀꢀꢀꢀꢀꢀꢀꢀꢀ
2212—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3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逃生门,包括门框10、门体20、推杆锁30和挡片40,所述门体20包括第一门板21和第二门板22,所述第一门板21的侧端与所述门框10通过合页11铰接,所述推杆锁30设于所述第一门板21上并设于所述第二门板22的上方,所述挡片40设于所述门框10上并与所述推杆锁3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挡片40用于卡扣所述推杆锁30的锁头,所述第二门板22位于所述第一门板21的底部,所述第二门板2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门板21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门板22的两相对侧端均设有卡扣锁221,所述卡扣锁221与所述推杆锁30同侧设置,所述第一门板21的侧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扣锁221配合的卡扣槽。
3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逃生门,由于第一门板21上设有推杆锁30,推杆锁30设置在室内一侧,外部的人员想要通过逃生门进入室内,则需要与推杆锁30相适配的钥匙,通过钥匙将推杆锁30的锁头从挡片40中旋钮出,由于第一门板21与与门框10通过合页11铰接,用力推第一门板21,即可开门,如此,外部人员若没有钥匙无法进入室内,起到防盗的效果;当火灾发生时,若推杆锁30故障,无法开锁,由于卡扣锁221位于室内一侧,则可以将第二门板22两端设置的卡扣锁221相向拉动,将卡扣锁221伸入卡扣槽的部分从卡扣槽中拉出,由于第二门板22的底部与第一门板21铰接,则可以将第二门板22往室外的方向推出,形成一个出口,供室内人员逃出;如此,避免因为推杆锁30的故障导致室内人员无法逃出室外。
3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卡扣锁221包括卡块2211和推块2212,所述推块2212垂直连接于所述卡块2211上,所述第二门板22设有滑槽,所述推块2212设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卡扣槽与所述卡块2211适配。具体地,当需要打开第二门板22时,可以用手捏持推块2212,将推块2212的往第二门板22的中心的方向拉动,推块2212带动卡块2211在滑槽内移动,使卡块2211伸入卡扣槽的一端移出卡扣槽内,解除第二门板22上端与第一门板21上端的固定,由于第二门板22的下端与第一门板21铰接,使得逃生门的底部形成一个出口,供室内人员移动至室外。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门板22上设有把手222,所述把手222靠近于所述第二门板22的上端设置,所述把手222与所述推杆锁30同侧设置。具体地,当卡块2211伸入卡扣槽的一端移出卡扣槽内,解除第二门板22上端与第一门板21上
端的固定,由于第二门板22具有一定的重量,为了方便控制第二门板22向室外的方向倾倒,室内人员可以用手握持把手222,将第二门板22向室外推放;如此,避免第二门板22向室内倾倒对室内人员造成伤害。
3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门板22上设有配重块223,所述配重块223靠近于所述第二门板22的上端设置,所述配重块223设于相对所述把手222的另一侧。具体地,为了使第二门板22更好的向室外倾倒,配重块223具有一定重量,设置于第二门板22的顶部位置并与把手222相对设置在第二门板22的两侧,如此,避免第二门板22向室内倾倒对室内人员造成伤害。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逃生门还包括闭门器50,所述闭门器50具有底座和连接杆,所述闭门器50的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门板21连接,所述闭门器50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门框10连接。具体地,闭门器50作用是让逃生门自动关闭。安装在逃生门的左上角或右上角,由于闭门器50的连接杆与门框10连接,闭门器50的底座与所述第一门板21连接,闭门器50上有一个类似弹簧的液压器,当门开启后能通过压缩后释放,将门自动关上,类似弹簧门的作用,可以保证门被开启后,准确、及时的关闭到初始位置;如此,当火灾发生后,室内人员从逃生门逃离至逃生通道或室外后,在闭门器50的作用下可以是逃生门处于紧闭的状态,避免浓烟从逃生门处逸出,造成处于逃生通道的人员呼吸困难。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逃生门还包括烟感器60和若干喷头70,各所述喷头70分别位于所述门框10的顶部两侧,所述门框10内设有水管,各所述喷头70与均所述水管连接,所述烟感器60设于所述门框10的顶部并与所述推杆锁30同侧,所述烟感器60与所述喷头70电性连接。具体地,烟感器60设于靠近室内一侧,用于检测烟雾的浓度,当烟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烟感器60报警,由于烟感器60与喷头70电性连接,门框10内设有水管,喷头70与水管连接,喷头70接收信号开始喷水,水雾从顶部向下喷落,可以降低逃生门处的烟雾浓度,避免室内人员因为吸入过多烟雾导致呼吸困难,并且水雾可以降低逃生门周围的温度,使在逃生门疏散的人员不会感到过于炎热。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门板21上设有观察窗211,所述观察窗211设于所述推杆锁30的上方。具体地,观察窗211包括玻璃和窗框,窗框设置在第一门板21上,玻璃设置在窗框内,玻璃的设置可以供在逃生门外的人员从外部观察室内情况。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门框10上设有荧光指示牌12,所述荧光指示牌12位于所述门框10的底部,且所述荧光指示牌12与所述推杆锁30同侧设置。具体地,荧光指示牌12设于靠近室内一侧,当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雾处于上方,室内的底部烟雾浓度较低,视野相对较为清晰,荧光指示牌12方便室内人员找到逃生门的位置。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门板21和所述第二门板22均包括阻燃层212和设置于所述阻燃层212两侧的活性炭层213,所述阻燃层212包括石棉层2121和设置于所述石棉层2121两侧的防火层2122,所述活性炭层213设于所述防火层2122外侧。具体地,第一门板21和第二门板22均包括依次排列的活性炭层213、防火层2122、石棉层2121、防火层2122和活性炭层213,阻燃层212可以有效的起到防火隔热的作用,活性炭层213可以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灰尘,降低逃生门附近的烟雾浓度,避免室内人员因为吸入过多烟雾导致呼吸困难。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防火层2122为玻镁防火层212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防火层2122优选为玻镁防火层2122,玻镁防火层2122具有耐高温、阻燃、吸声、防震、防虫、防腐、无毒无味无污染、可直接上油漆、直接贴面、可用气钉、直接上瓷砖,表面有较好的着色性、强度高、耐弯曲有韧性、可钉、可锯、可粘,装修方便。还可以与多种保温材料复合制成复合保温板材等优点。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