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移动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0957发布日期:2021-03-16 22:20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成人移动马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的成人马桶。



背景技术:

一些偏远及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如厕条件较差,成人移动马桶应运而生,马桶整体由塑料制成,具有轻便、价格低、可按需要移动摆放位置等特点;对于移动不便的孕妇、老年人及病患及术后人员尤受欢迎。

授权公告号cn207266706u的一种座椅式移动马桶,包括座椅、便桶、垫圈和座靠两用板,座椅的后侧设置有靠背,便桶架设于座椅的镂空部上;座靠两用板在向下枢转后盖设在座椅的椅面上而构成座椅使用结构,座靠两用板在向后枢转后靠设在座椅的靠背上而构成如厕使用结构。

该移动马桶的体积较大,物流运输成本较大,且储存会占据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拼接式的成人移动马桶,该移动马桶拆卸后,可减少物流运输成本,储存占据较小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成人移动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成型的座体、坐垫圈、盖体、扶手组件和靠背组件,所述的坐垫圈和盖体轴接在所述的座体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座体的侧部包括一个水平的上安装面,所述的上安装面上的两侧设有凹陷于所述的上安装面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的靠背组件的下部以可拆卸方式插入到所述的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的扶手组件的下部以可拆卸方式插入到所述的第二安装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靠背组件包括竖向立柱及横向背靠部,所述的竖向立柱和横向背靠部形成一镂空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竖向立柱的下方设有外径较小的安装柱,所述的安装柱插入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位于安装柱旁边的竖向立柱的下方设有定位柱,位于第一安装孔旁边的所述的上安装面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定位柱插入所述的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横向背靠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软性靠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软性靠垫包括塑料架及包覆在塑料架前侧的软垫,塑料架的后部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所述的横向背靠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扶手组件包括两个扶手,所述的扶手呈u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成人移动马桶还包括至少一组增高脚座组,每组增高脚座组包括四个增高脚座,所述的座体下部设有四个脚孔,选择其中一个增高脚座组的四个增高脚座以可拆卸方式插入至所述的脚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坐垫圈包括坐垫框及安装在所述的坐垫框上的软性垫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盖体包括上壁及周侧壁以形成罩式结构,所述的展开后的呈水平状的盖体罩在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并覆盖住所述的坐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马桶上的靠背组件和扶手组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马桶的座体上,使得该成人移动马桶拆卸收纳后的整体体积较小,方便储存和运输,从而降低仓储压力和减少运输成本;且靠背组件与扶手组件与座体的联接位置均布置在座体的上安装面上,能够优化马桶零部件的组装布局,使得安装后的马桶外形更为美观、整洁。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成人移动马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盖体掀起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成人移动马桶局部拆解图;

图4为座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折叠式的盖体展开示意图;

图6为折叠式的盖体翻折示意图;

图7为坐垫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软性垫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坐垫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靠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靠背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成人移动马桶100,包括座体10、坐垫圈20、折叠式的盖体30和靠背组件40,靠背组件40包括竖向立柱41及横向背靠部42,竖向立柱41和横向背靠部42形成一镂空部40h,盖体30和坐垫圈20轴接在座体10上,竖向立柱41设在座体10上;盖体30包括上壁33及周侧壁34以形成罩式结构,第一状态下,展开后的呈水平状的盖体30罩在座体10上表面并覆盖住坐垫圈20;第二状态下,向上翻转并折叠收拢的盖体30可穿过靠背组件40的镂空部40h并在垂直面上避开横向背靠部42。

马桶的靠背组件40通过竖向立柱41安装在座体10上,且竖向立柱41和靠背组件40的横向背靠部42形成一镂空部40h;可折叠式的盖体30展开后覆盖住坐垫圈20,当盖体30折叠收拢后盖体30可穿过靠背组件40上的镂空部40h以在垂直面上避开横向背靠部42;该马桶具备的靠背组件40可使用户在使用时能够进行倚靠,且靠背组件40上的镂空部40h与折叠式的盖体30配合使得该靠背组件40不会妨碍盖体30盖合或开启,进一步优化马桶的结构,提高用户体验。

更为具体的是,如图5和图6所示,盖体30包括第一分盖31和第二分盖32,第一分盖31和第二分盖32的相邻部相互轴接,即第一分盖31可相对于第二分盖32转动以达到翻转并折叠的目的,且盖体30水平展开时,第一分盖31和第二分盖32的上表面平滑过度。即盖体30展开后其整体呈光洁、平滑的表面,以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整体性。

第一分盖31上设有向前凸出于前端面的扳手部31a,扳手部31a以便于使第一分盖31和第二分盖32向上翻转并折叠收拢。

第二分盖32上表面设有凹陷部32h及凹陷通道32f,扳手部31a的一部分穿过凹陷通道32f伸入至凹陷部32h,凹陷部32h以便于扳起扳手部31a,凹陷部32h在第二分盖32内侧面形成凸起部。

如图10和图11所示,靠背组件40一体注塑成型,横向背靠部4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软性靠垫42a。

软性靠垫42a包括塑料架01及包覆在塑料架01前侧的软垫02,塑料架01的后部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横向背靠部42上。

如图4所示,座体10上设有安装孔11及位于安装孔11旁侧的定位孔12,定位孔12深度浅于安装孔11,竖向立柱41的下端设有安装柱41a及定位柱41b,安装柱41a插入安装孔11,同时定位柱41b插入定位孔12内。

如图3所示,座体10的两侧部分别可拆卸式地安装有扶手组件50。扶手组件50包括两个扶手,扶手呈u型结构。优选地,在扶手组件50上布置有防滑部,该防滑部为均匀布置的螺纹结构。

具体而言,靠背组件40以可拆卸方式插入到座体10上。座体10的侧部包括一个水平的上安装面13,上安装面13上的两侧设有凹陷于上安装面13的第一安装孔11a及第二安装孔11b,靠背组件40的下部以可拆卸方式插入到第一安装孔11a中,扶手组件50的下部以可拆卸方式插入到第二安装孔11b中。

如图7至图9所示,坐垫圈20包括坐垫框21及安装在坐垫框21上的软性垫圈22。具体而言,坐垫框21上设有一与软性垫圈22轮廓吻合的环状凹陷区21s,软性垫圈22置入环状凹陷区21s内。本实施例中的软性垫圈22优选由发泡材料制成。将软性垫圈22设置成可拆卸结构,可以方便用户对该软性垫圈22进行定期清洗、维护或更换。

软性垫圈22的上表面略高于坐垫框21的上表面,或软性垫圈22的上表面与坐垫框21的上表面大致齐平。以保证用户坐在坐垫圈20上时的舒适度。

坐垫框21包括便孔23的内壁向上延伸形成的环形挡边25,环形挡边25的外壁25a作为环状凹陷区21s的内壁。

如图8所示,软性垫圈22的外表面环形分布有多个卡位凸起22g,卡位凸起22g顶在环状凹陷区21s的外壁上以限制软性垫圈22脱离于环状凹陷区21s。

成人移动马桶100还包括增高脚座组060,每组增高脚座组060包括四个增高脚座60,座体10下部设有四个脚孔14,选择其中一组增高脚座组060的四个增高脚座60以可拆卸方式插入至脚孔14中。该增高脚座组060可以方便用户将成人移动马桶的整体高度提高,以适用于不同身高和需求的人群使用。且该增高脚座组060可以配备有若干组,优选为2-3组。该不同组的增高脚座组的高度不同,且形状也可以设计成不同样式,只需该增高脚座60与脚孔14连接处的连接结构互相匹配即可。

盖体30包括上壁33及周侧壁34以形成罩式结构,展开后的呈水平状的盖体30罩在座体10上表面并覆盖住坐垫圈20。盖合后马桶较为密封,气味不易散发,且外观也较为整洁。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图1所示,座体10的侧部开设有可转动的纸巾盒70,该纸巾盒70可用于收纳厕纸。且该纸巾盒70向内、外翻转以实现关闭和开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成人移动马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