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上屏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1580发布日期:2021-06-08 15:4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上屏风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屏风领域,涉及一种桌上屏风。


背景技术:

2.办公室内的桌上屏风是利用视觉的不同程度阻隔,可合理地、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科学组合各个独立工作位,屏风使得单位空间的利用率有效提高,而且还能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3.现有的桌上屏风结构复杂,安装及拆卸不方便,另外一般的桌上屏风的高度不能叠加,无法适应不同环境的要求,此设备有效地解决了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桌上屏风。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桌上屏风,其特征在于:包括屏风板、连接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用于横向连接以及固定屏风板的立柱,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用于纵向固定屏风板的上卡具和下卡具,所述上卡具和下卡具与屏风板卡接,所述上卡具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立柱连接的固件。
6.进一步的;还包括填充板,所述填充板用于补充所述屏风板在横向方向的长度,所述填充板和所述屏风板材质采用木板或阳光板。
7.进一步的;所述下卡具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两侧固设有挂板,所述挂板用于悬挂部件,所述支撑部上侧面固设有对板,所述对板上固设有开口朝上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屏风板卡接,所述支撑部下侧面固设有支块,所述支块内固设有穿腔,所述穿腔上壁固设有内块,所述内块内固设有水平贯穿的通孔,所述支块下侧固设有内凹型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在所述屏风板叠加时进行定位和支撑。
8.进一步的;所述上卡具中支块上固设有外凸型的定位块,所述屏风板叠加时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卡接,位于所述上卡具上的通孔内设置有穿柱,所述穿柱端面固设有固件,所述固件设置为圆型结构,所述固件作为与所述立柱连接的固定部件。
9.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中心位置固设有贯穿的对腔,所述立柱上固设有以所述对腔为中心环形阵列且上下贯穿的扣腔和内腔,所述扣腔和内腔设置为四组且交替排列分布,所述内腔连通设置有对空腔,所述对空腔连通设置有对通腔,所述内腔两侧对称固设有抵块,所述对空腔两侧对称固设有柱卡块,所述抵块和柱卡块与卡入的部件相抵。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的底板以及用于防护的盖板和封板,所述底板中心位置固设有中孔,所述底板与立柱通过紧固件穿过对腔与中孔进行固设连接,所述底板上固设有以所述中孔为中心环形阵列且上下贯穿的安装孔和空腔,所述安装孔和空腔设置为四组且交替排列分布,所述底板通过安装孔固设于桌面上,所述空腔连通设置有通腔,所述空腔两侧对称固设有底卡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以所述中孔为中心环形阵列的四组固块,所述固块卡入内腔内进行固定,所述封板包括左右对称的对接板和侧凸块,所
述封板侧面设置为波浪形结构,加强所述封板的抗弯强度,所述封板与所述对空腔和对通腔卡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设置为柱型结构,所述盖板下侧固设有环形阵列的四组扣板,所述立柱上侧固设有封连板,所述封连板设置为圆型结构,所述封连板用于将所述上卡具以及封板限制在所述立柱内,所述盖板与所述立柱通过所述扣板卡入扣腔内进行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屏风板上下侧分别与所述上卡具和下卡具卡接,所述下卡具卡入空腔内,所述底卡块与所述下卡具上的支块两侧面相抵,限制所述下卡具的左右移动,所述屏风板卡入内腔内,所述上卡具卡入对空腔内,所述柱卡块与所述上卡具上的支块两侧面相抵,限制所述上卡具的左右移动,所述固件直径与所述对空腔宽度相配并大于所述两组柱卡块间的距离,通过所述柱卡块将所述固件卡在所述对空腔内。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块包括固设于底板上的固定部和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有用于导向的倾斜面,所述对接板包括与所述封板垂直连接的下部以及用于卡位的上部,所述两组上部相背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导向和卡接倾斜面。
14.进一步的;所述上卡具、下卡具和立柱设置为铝型材结构。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屏风板材质采用木板或阳光板,这类材质用料环保,且在生产过程中,易切割成所需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相互卡接的上卡具和下卡具在屏风板纵向方向的叠加过程中进行定位和支撑,提高叠加效率和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填充板对屏风板在横向方向的长度进行补充,从而提高了屏风的适用范围;本实用新型中各零部件的组装通过卡接方式实现,操作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爆炸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屏风板叠加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卡具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卡具和固件安装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立柱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卡具、立柱和底板的安装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夹具、立柱和固件的安装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封板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安装示意图。
27.图中标识:屏风板100、上卡具101、固件102、盖板103、立柱104、填充板105、底板106、下卡具107、封板111、安装孔120、底卡块121、空腔122、通腔123、中孔124、导向部125、固定部126、固块127、扣腔130、对腔132、对空腔133、对通腔134、柱卡块135、抵块136、内腔137、卡槽141、支撑部142、内块143、通孔144、定位槽145、穿腔146、支块147、对板148、挂板149、穿柱150、定位块152、侧凸块155、上部157、下部158、对接板159、扣板160、封连板161。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横向、纵向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1.实施例一:
32.如图1

11所示,一种桌上屏风,包括屏风板100、连接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用于横向连接以及固定屏风板100的立柱104,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用于纵向固定屏风板100的上卡具101和下卡具107,所述上卡具101和下卡具107与屏风板100卡接,所述上卡具10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立柱104连接的固件102。
33.如图1

3所示,所述屏风板100材质采用木板或阳光板,这类材质用料环保,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更易切割成所需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风板100的高度设置为300mm,若环境对屏风高度有更高的要求,可通过叠加的方式实现,从而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34.当不需要对屏风板100进行叠加时,所述立柱104设置为300mm,与所述屏风板100高度相配,所述立柱104位于所述屏风板100两侧并与所述屏风板100卡接;进行一层叠加时,所述立柱104设置为600mm,所述屏风板100叠加一层,总高度与立柱104相配,所述立柱104位于屏风板100两侧并与所述屏风板100卡接;进行两层叠加时,所述立柱104设置为900mm,所述屏风板100叠加两层,总高度与立柱104相配,所述立柱104位于屏风板100两侧并与所述屏风板100卡接,叠加三层的高度可满足大部分环境需求,其他要求可通过定制实现。
35.屏风在纵向方向满足要求后,作为成品的所述屏风板100在横向方向的长度若与办公桌长度存在差异,可设置填充板105进行长度补充,所述填充板105材质与所述屏风板100一致,从而提高了屏风的适用范围。
36.如图4所示,所述下卡具107包括纵截面为工字型的支撑部142,所述支撑部142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挂板149,所述挂板149用于悬挂部件,从而不需要额外打孔或额外增加零件实现对部件的悬挂,增加屏风装置的功能性,所述支撑部142上侧面固设有对板148,所述对板148上固设有开口朝上的卡槽141,所述屏风板100卡入卡槽141内,所述卡槽141宽度与所述屏风板100厚度相配,避免位于所述卡槽141内的屏风板100发生晃动的情况,提高屏风板100的稳定性,所述支撑部142下侧面固设有支块147,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块147设置为方型结构,所述支块147内固设有水平贯穿的穿腔146,所述穿腔146上壁固设有内块143,所
述内块143内固设有水平贯穿的通孔144,所述支块147下侧固设有内凹型的定位槽145,所述定位槽145在所述屏风板100叠加时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
37.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卡具101与所述下卡具107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卡具101中的支块147上固设有外凸型的定位块152,所述屏风板100在纵向方向的叠加是通过位于下侧所述屏风板100上的上卡具101与位于上侧所述屏风板100的下卡具107卡接实现的,具体来说,所述定位块152卡入到所述定位槽145内,所述定位块152宽度与所述定位槽145宽度满足于当所述上卡具101与下卡具107卡接时,所述上卡具101保持稳定,不会发生晃动等情况,进一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位于所述上卡具101上的通孔144内设置有穿柱150,所述穿柱150端面固设有固件102,本实施例中,所述固件102设置为圆型结构,所述固件102作为与所述立柱104连接的固定部件。
38.如图6所示,所述立柱104中心位置固设有贯穿的对腔1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腔132设置为螺纹孔,所述对腔132与其他零件通过螺钉或螺柱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04上固设有以所述对腔132为中心环形阵列且上下贯穿的扣腔130和内腔137,所述扣腔130和内腔137设置为四组且交替排列分布,所述内腔137连通设置有对空腔133,所述对空腔133连通设置有对通腔134,所述对空腔133宽度大于所述内腔137宽度,所述内腔137宽度大于对通腔134宽度,所述内腔137两侧对称固设有抵块136,所述对空腔133两侧对称固设有柱卡块135,所述抵块136与柱卡块135与卡入的部件相抵,保证部件的稳定性。
39.如图1、7

9所示,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的底板106以及用于防护的盖板103和封板111,所述底板106中心位置固设有贯穿的中孔1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孔124设置为螺纹孔,所述中孔124尺寸与所述对腔132一致,所述底板106与立柱104通过螺钉或螺柱穿过对腔132与中孔124进行固设连接,所述底板106上固设有以所述中孔124为中心环形阵列且上下贯穿的安装孔120和空腔122,所述安装孔120和空腔122设置为四组且交替排列分布,所述底板106通过安装孔120固设于桌面上,所述空腔122连通设置有通腔123,所述空腔122两侧对称固设有底卡块121,所述空腔122与所述对空腔133以及所述通腔123与所述对通腔134宽度一致,便于安装和固定,所述底板106上设置有以所述中孔124为中心环形阵列的四组固块127,所述固块127包括固设于底板106上的固定部126和导向部125,所述导向部125设置有倾斜面,便于导向,所述底板106与所述立柱104安装时,所述固块127卡入内腔137内,进一步保证了所述立柱104的稳定性。
40.在所述屏风板100、底板106、下卡具107、上卡具101以及立柱104的安装中,所述屏风板100上下侧分别与所述上卡具101和下卡具107卡接,所述下卡具107卡入空腔122内,所述底卡块121与所述下卡具107上的支块147两侧面相抵,限制所述下卡具107的左右移动,保证了所述下卡具107的稳定性,所述屏风板100卡入内腔137内,所述上卡具101卡入对空腔133内,所述柱卡块135与所述上卡具101上的支块147两侧面相抵,限制所述上卡具101的左右移动,保证了所述上卡具101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与所述上卡具101以及下卡具107卡接的屏风板100的稳定性,所述固件102直径与所述对空腔133宽度相配并大于所述两组柱卡块135间的距离,通过所述柱卡块135将所述固件102稳定卡在所述对空腔133内,综上所述,所述下卡具107、上卡具101限制所述屏风板100的纵向移动,所述两侧的立柱104限制所述屏风板100的横向移动,从而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便于装卸的目的,同时使所述屏风板100保持稳定的状态。
4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卡具101、下卡具107和立柱104设置为铝型材结构,所述铝型材材料环保,可通过喷涂不同颜色实现多重色彩组合,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官体验,提高设备的美观性,同时铝型材材质易于切割,从而提高切割效率。
42.如图10所示,所述封板111包括左右对称的对接板159,所述对接板159包括与所述封板111垂直连接的下部158以及用于卡位的上部157,所述两组上部157相背的侧面设置有倾斜的面,有利于导向和卡接,所述封板111两侧对称固设有侧凸块155,所述侧凸块155宽度与对通腔134宽度相配,所述封板111侧面设置为波浪形结构,能增强所述封板111的抗弯强度,如此所述封板111在受到挤压或冲击时表面就不容易变形。抗弯强度在材料一定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截面的厚度,而所述封板111表面的波浪结构就相当于增加了截面的厚度,而且材料大部分分布在外表面,可以大大提高抗弯能力,所述封板111与所述对空腔133和对通腔134卡接,具体来说,即所述柱卡块135与所述下部158侧面相抵,所述柱卡块135前侧面与所述上部157相抵,所述柱卡块135后侧面与所述侧凸块155相抵,从而实现所述封板111与所述立柱104的紧密卡接,所述封板111与所述立柱104上无需使用的对空腔133卡接,避免因与外部设备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同时提高了整体设备的美观度。
43.如图11所示,所述盖板103设置为柱型结构,其横截面尺寸与所述立柱104横截面尺寸相配,所述盖板103下侧固设有环形阵列的四组扣板160,所述盖板103进行预装时,所述立柱104上侧固设有封连板16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连板161设置为圆型结构,所述封连板161用于将所述上卡具101以及封板111限制在所述立柱104内,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所述盖板103与所述立柱104通过所述扣板160卡入扣腔130内进行固定连接,操作方便,提高装卸效率。
44.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