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8892发布日期:2021-05-14 14:2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


背景技术:

2.如图7所示,传统的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其取用勺3与罐盖2之间为固定连接。
3.如果取用勺3的从罐盖2的底端面露出的长度较短、取用勺3无法触碰到罐主体1的内腔的底端,导致罐主体1的内腔的底端的食盐等调味料难以被取出,而容易被长时间放置而不卫生,不利于健康。如果取用勺3从罐盖2的底端面露出的长度较长、能够触碰到罐主体1的内腔的底端,取用勺3因食盐等调味料的阻挡、导致罐盖2与罐主体1之间难以密封。
4.另外,传统的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将罐盖2盖在罐主体1上、如果罐主体1内的调味料w较多时,取用勺3要深插入(即勺槽39的大部分插入)食盐等调味料,比较费力。
5.另外,传统的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手拿罐盖2时,手上的脏水可能落在罐盖2上,由于保持体51设置在罐盖2外缘,且罐盖2外缘置于罐主体1开口内侧,打开盖子时,罐盖2上的脏水可能流入罐主体1、污染调味品,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其包括罐主体、罐盖及取用勺;罐盖可拆卸地设置在罐主体的开口,取用勺与罐盖直线移动连接;封盖状态且取用勺位于上限位置时、取用勺的底端到罐主体的内腔的底端的距离为勺端距离a,取用勺可直线移动的行程为移动行程b;勺端距离a小于等于移动行程b。
7.能够保证将罐主体内的调味料w全部取出,还能够防止取用勺深插入调味料w中。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罐盖设置有移动腔,取用勺的勺柄插入移动腔。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移动腔的断面为非圆形,取用勺的勺柄部分或全部与移动腔的侧壁贴合。
10.能够使取用勺与罐盖直线滑动连接,还能够防止调味料w因旋转而从取用勺掉落,便于使用。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取用勺的顶端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移动腔的侧壁贴合、且可抵持移动腔的顶端及底端。
12.便于罐盖与取用勺之间的组装。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分别与取用勺、罐盖连接,使取用勺的勺槽有向下移动的趋势。
14.能够保证取用勺从罐盖底端面完全伸出、提高可靠性。
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弹性件为弹簧,取用勺、移动腔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弹簧固定柱,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在弹簧固定柱上。
16.便于弹性件套在弹簧固定柱上,从而便于组装。
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保持结构,罐主体、罐盖通过保持结构连接,使罐盖与
罐主体保持贴合。
18.能够防止弹性件的弹力过大、将罐盖顶起、造成罐盖与罐主体无法密封。
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保持结构包括弹性保持体,弹性保持体设置在罐主体、罐盖之间,弹性保持体与罐主体或罐盖固定连接,封盖状态且取用勺位于上限位置时、弹性件提供的弹力小于弹性保持体提供的摩擦力。
20.罐主体或罐盖与弹性保持体过盈配合,能够防止弹性件的弹力过大、将罐盖顶起,同时还能保证罐主体、罐盖之间的密封。
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弹性保持体为环形的软胶圈,罐主体或罐盖开设有保持槽,弹性保持体嵌入保持槽,罐主体可拆卸地设置有罐口环;弹性保持体设置在罐口环上。
22.能够确保弹性保持体的密封效果,同时保证弹性保持体提供的摩擦力与设计值相符。
2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罐盖的周边向下延伸形成罐盖缘,俯视时罐主体的开口完全位于罐盖缘内。
24.罐盖上的脏水沿罐盖缘向下流动,无法流入罐主体,能够保证卫生。
2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6.1)能够保证将罐主体内的调味料w全部取出,还能够避免取用勺深插入调味料w中,导致罐盖难盖紧;
27.2)能够保证取用勺从罐盖底端面完全伸出、提高可靠性;
28.3)罐盖上的脏水沿罐盖缘向下流动,无法流入罐主体,能够保证卫生。
附图说明
29.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的立体示意图。
30.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31.图3是罐盖2及取用勺3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32.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的半剖示意图;为封盖状态且取用勺3位于上限位置。
33.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的半剖示意图;为取盖状态;粗实线箭头表示取盖时罐盖2的移动方向;粗虚线箭头表示取盖时取用勺3的移动方向。
34.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的半剖示意图。
35.图7是现有技术的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的立体的半剖示意图。
36.罐主体1;罐口环11;罐盖2;罐盖缘25;罐盖延伸体28;操作柄29;操作柄连接体291;操作标识面299;取用勺3;勺柄31;连接件312;防转凸起319;勺槽39;勺端距离a;移动结构4;移动腔41;弹性件42;弹簧固定柱429;移动行程b;保持结构5;弹性保持体51;保持槽52;调味料w。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38.第一实施例。
39.第一实施例的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其包括罐主体1、罐盖2及取用勺3;罐盖2可拆
卸地设置在罐主体1的开口,此时,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为封盖状态。
40.通常,罐主体1为透明的玻璃制成、整体为圆柱形的容器。
41.通常,罐盖2完全覆盖罐主体1的开口。
42.取用勺3与罐盖2直线移动连接。
43.封盖状态且取用勺3位于上限位置时、取用勺3的底端到罐主体1的内腔的底端的距离为勺端距离a,取用勺3可直线移动的行程为移动行程b;勺端距离a小于等于移动行程b。
44.工作原理为:封盖状态时,取用勺3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直至抵持罐主体1内的调味料w而停止移动。
45.需要取用罐主体1内的调味料w时,移动罐盖2使罐盖2与罐主体1分离,此时,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为取盖状态。取用勺3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勺槽39到罐盖2底端面的距离变大、直至取用勺3从罐盖2底端面完全伸出。此时,由于勺端距离a小于等于移动行程b,勺槽39的底端能够接触到罐主体1的内腔的底部,从而能够保证将罐主体1内的调味料w全部取出。
46.取用完调味料w后,将罐盖2向罐主体1的开口移动,直至复位为封盖状态的过程中,取用勺3与调味料w相抵(无调味料w时、则与罐主体1相抵)、缩入罐盖2底端面直至停止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取用勺3深插入调味料w中。
47.优选的,罐盖2设置有移动腔41,取用勺3的勺柄31插入移动腔41,从而使取用勺3与罐盖2直线移动连接。
48.进一步的,移动腔41的断面为非圆形,取用勺3的勺柄31部分或全部与移动腔41的侧壁贴合。移动腔41的断面通常为椭圆形,也可以为矩形、d形等形状。能够使取用勺3与罐盖2直线滑动连接,即取用勺3无法相对罐盖2旋转,能够防止调味料w因旋转而从取用勺3掉落,便于使用。
49.进一步的,取用勺3的顶端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件312,连接件312与移动腔41的侧壁贴合、且可抵持移动腔41的顶端及底端。便于罐盖2与取用勺3之间的组装。
50.通常,勺柄31的顶端设置有若干防转凸起319且与连接件312插接,以使勺柄31与连接件312旋转固定。
51.通常,罐盖2设置有操作标识面299,操作标识面299与取用勺3的勺槽39的开口同向;即使罐盖2遮挡住勺槽39而无法观察勺槽39的开口方向,也便于通过操作标识面299确认勺槽39的开口方向。
52.进一步的,还包括弹性件42,弹性件42分别与取用勺3、罐盖2连接,使取用勺3的勺槽39有向下移动的趋势。除取用勺3的自重外,弹性件42提供弹力,能够保证取用勺3从罐盖2底端面完全伸出、提高可靠性。
53.优选的,弹性件42为弹簧,取用勺3、移动腔41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弹簧固定柱429,弹性件42的两端分别套在弹簧固定柱429上。通常,弹簧固定柱429设置有拔模角,便于弹性件42套在弹簧固定柱429上,从而便于组装。
54.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持结构5,罐主体1、罐盖2通过保持结构5连接,使罐盖2与罐主体1保持贴合。保持结构5可以为常规的卡扣结构等,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能够防止弹性件42的弹力过大、将罐盖2顶起、造成罐盖2与罐主体1无法密封。
55.优选的,保持结构5包括弹性保持体51,弹性保持体51设置在罐主体1、罐盖2之间,弹性保持体51与罐主体1或罐盖2固定连接,封盖状态且取用勺3位于上限位置时、弹性件42提供的弹力小于弹性保持体51提供的摩擦力,从而使罐盖2与罐主体1保持贴合。通常,弹性保持体51为环形的软胶圈,罐主体1或罐盖2开设有保持槽52,弹性保持体51嵌入保持槽52,从而使弹性保持体51与罐主体1或罐盖2固定连接。罐主体1或罐盖2与弹性保持体51过盈配合,能够防止弹性件42的弹力过大、将罐盖2顶起,同时还能保证罐主体1、罐盖2之间的密封。弹性保持体51也可以为条形。
56.进一步的,罐主体1为玻璃制成,罐主体1可拆卸地设置有罐口环11;弹性保持体51设置在罐口环11上。通常,罐口环11与罐主体1通过粗牙螺纹连接。通常玻璃制成罐主体1精度不高,塑料制成的罐口环11精度较高。能够确保弹性保持体51的密封效果,同时保证弹性保持体51提供的摩擦力与设计值相符。
57.进一步的,罐盖2的周边向下延伸形成罐盖缘25,俯视时罐盖缘25完全位于罐盖缘25内。罐盖2上的脏水沿罐盖缘25向下流动,无法流入罐主体1,能够保证卫生。
58.第二实施例。
59.第一实施例的具备取用勺的调味罐,罐主体1与罐口环11一体成型。
60.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