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防蚊凉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6175发布日期:2021-03-27 01:0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防蚊凉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蚊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防蚊凉被。


背景技术:

2.无论是在野营露宿,还是在家里,在睡觉时都免不了被蚊虫叮咬,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常需要支设蚊帐。而现有的蚊帐均是通过支架支撑在床上,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不便于携带和移动。在没有蚊帐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蚊虫叮咬,人们在睡觉时,常将被单盖过头顶,容易导致呼吸不畅和闷热,影响睡眠质量。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防蚊凉被,从而克服现有蚊帐需要支架支撑,结构复杂,不便于携带和移动的缺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防蚊凉被,包括:第一纱网,其边缘设有第一软骨,且该第一纱网的底面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二软骨,所述第一软骨和所述第二软骨均能沿任意方向弯曲变形;以及第二纱网,其上端与所述第一纱网的边缘连接,且该第二纱网与所述第一纱网之间围成底面开口的防蚊腔。
6.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纱网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纱网的硬度。
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软骨和所述第二软骨均由所述第一纱网向下折叠缝合而成。
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纱网呈长方形状。
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二软骨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分布,且所有的所述第二软骨沿左右方向均匀分布。
1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有的所述第二软骨呈网格状分布。
11.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三纱网,所述第三纱网设置于所述第二软骨的底部,且所述第三纱网与所述第一纱网平行分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的防蚊凉被包括第一纱网和第二纱网,第一纱网的边缘设有第一软骨,第一纱网的底面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二软骨,不需要支架进行支撑,结构简单,降低成本,且能够便于折叠携带和移动;使用时,只需将第一纱网盖在身上并盖过头部即可,因为是纱网结构,所以并不会让人感觉闷热,呼吸顺畅,提高睡眠质量,且通过第二软骨的支撑,能够使第一纱网与人体皮肤上下间隔设置,避免蚊虫隔单叮咬;在使用状态下,第二纱网能够自动向下垂落,封闭第一纱网的四周,避免蚊虫从第一纱网的边缘进入防蚊凉被内,提高防蚊效果。
14.2.本实用新型的防蚊凉被还包括第三纱网,第三纱网设置于第二软骨的底部且与第三纱网平行分布,以使第一纱网和第三纱网之间围成防蚊空间,为双层结构,进一步提高该防蚊凉被的防蚊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防蚊凉被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左视示意图。
17.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

a线剖视示意图。
18.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第一纱网,2

第一软骨,3

第二软骨,4

第二纱网,5

第三纱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1]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2]
图1至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便携式防蚊凉被的结构示意图,该防蚊凉被包括第一纱网1以及第二纱网4。参考图1至图3,第一纱网1的边缘设有第一软骨2,且第一纱网1的底面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二软骨3,第一软骨2和第二软骨3均能沿任意方向弯曲变形,便于支撑第一纱网1,不需要支架进行支撑,结构简单,降低成本,且能够便于折叠携带和移动;使用时,只需将第一纱网1盖在身上并盖过头部即可,因为是纱网结构,所以并不会让人感觉闷热,呼吸顺畅,提高睡眠质量,且通过第二软骨3的支撑,能够使第一纱网1与人体皮肤上下间隔设置,避免蚊虫隔单叮咬。第二纱网4的上端与第一纱网1的边缘连接,且第二纱网4与第一纱网1之间围成底面开口的防蚊腔,在使用状态下,第二纱网4能够自动向下垂落,封闭第一纱网1的四周,避免蚊虫从第一纱网1的边缘进入防蚊凉被内,提高防蚊效果。
[0023]
参考图1至图3,优选地,第一纱网1的硬度大于第二纱网4的硬度,以便第一软骨2和第二软骨3对第一纱网1进行支撑,避免第一纱网1贴近人体皮肤,并且能够提高第二纱网4的垂感,从而进一步提高防蚊效果。
[0024]
参考图1至图3,优选地,第一软骨2和第二软骨3均由第一纱网1向下折叠缝合而成,简化防蚊凉被的结构,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及提高该防蚊凉被的舒适度。
[0025]
参考图1至图3,第一纱网1可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结构。为了便于其覆盖整个身体,节省材料,优选地,第一纱网1呈长方形状,其中,第二纱网4包括前侧纱网、后侧纱网、左侧纱网和右侧纱网,前侧纱网的上端与第一纱网1的前端连接;左侧纱网的上端与第一纱网1的左端连接,左侧纱网的前端与前侧纱网的左端连接;右侧纱网的上端与第一纱网1的右端连接,右侧纱网的前端与前侧纱网的右端连接;后侧纱网的上端与第一纱网1的后端连接,后侧纱网的左端与左侧纱网的后端连接,后侧纱网的右端与右侧纱网的后端连接,以使前侧纱网、后侧纱网、左侧纱网、右侧纱网和第一纱网1之间围成底部开
口的防蚊腔。
[0026]
参考图1至图3,每个第二软骨3的长度能够沿任意方向分布,且所有的第二软骨3沿与其长度垂直的方向均匀分布,以对第一纱网1进行支撑。优选地,每个第二软骨3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分布,且所有的第二软骨3沿左右方向均匀分布,即第二软骨3的长度沿第一纱网1的长度方向分布,且所有的第二软骨3沿第一纱网1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或者,第二软骨3的长度沿第一纱网1的宽度方向分布,且所有的第二软骨3沿第一纱网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以对第一纱网1进行支撑,从而使人体皮肤与第一纱网1间隔设置,提高防蚊效果。
[0027]
参考图1至图3,或者,优选地,所有的第二软骨3呈网格状分布,其中,每个网格可为矩形或菱形等形状,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纱网1和人体皮肤间隔设置,从而避免蚊虫隔单叮咬,提高防蚊效果。
[0028]
参考图3,优选地,该防蚊凉被还包括第三纱网5,第三纱网5设置于第二软骨3的底部,且第三纱网5与第一纱网1上下平行分布,以使第一纱网1和第三纱网5之间围成防蚊空间,为双层结构,进一步提高该防蚊凉被的防蚊效果。
[0029]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蚊凉被,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便于携带和移动,防蚊效果好;在使用时,不会感觉闷热,呼吸顺畅,提高睡眠质量。
[0030]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