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1246发布日期:2021-09-08 01:2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


背景技术:

2.大部分防水密封门采用橡胶密封条,通过简单挤、压密封条实现密封,挤压力度过轻无法实现密封效果,过度挤压会导致密封门、门框等会发生应力变形,从而造成门的实际密封效果差;而且许多种防水密封门(船用、车用)密封防水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开关复杂,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包括门,所述门侧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围绕门设置一圈,所述凹槽内设有膨胀装置,所述膨胀装置围绕门设置一圈;
5.所述门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底端设有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上端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穿过门后和膨胀装置连接,所述导管上压力装置的一侧设有压力表,所述导管上压力表的一侧设有单向流体阀;
6.所述门上设有把手,所述门上把手的上方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门上把手和液晶显示屏之间设有开关。
7.作为改进,所述膨胀装置为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内部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导管穿过门的一端和第一橡胶圈连接并和第一腔体连通。
8.作为改进,所述膨胀装置为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二橡胶圈位于凹槽外侧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第二橡胶圈内设有第三橡胶圈,所述第三橡胶圈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导管穿过门的一端穿过第二橡胶圈后和第三橡胶圈连接,所述导管与第三橡胶圈连接的一端和第二腔体连通。
9.作为改进,所述压力装置为油箱和双向变量液压泵,所述油箱设置在空腔内部底端,所述油箱上设有导管,所述双向变量液压泵设置在导管上,所述双向变量液压泵位于油箱的上方。
10.作为改进,所述压力装置为气压泵,所述气压泵上设有导管。
11.作为改进,所述单向流体阀和双向变量液压泵位于压力表的两侧。
12.作为改进,所述把手位于门的中部右侧。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设有膨胀装置和压力装置,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压力装置为膨胀装置进行增压使膨胀装置膨胀变大,这时膨胀装置就会堵住门和门框之间的空隙,这时就不会从门和门框之间的空隙漏水,也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压力装置为膨胀装置进行减压使膨胀装置收缩变小便于开关门,设有液晶显示屏,可以在液晶显示屏
上看到压力表的的压力值,便于控制膨胀装置内的压强,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实施例一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实施例一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17.图4是图2中b

b处的剖视图。
18.图5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实施例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图6中c

c处的剖视图。
21.图8是图7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实施例二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23.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实施例二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24.图11是图10中e

e处的剖视图。
25.图12是图10中d

d处的剖视图。
26.图13是图11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实施例二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5是图14中k

k处的剖视图。
29.图16是图15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如图所示:1、门,2、凹槽,3、空腔,4、导管,5、压力表,6、单向流体阀,7、把手,8、液晶显示屏,9、开关,10、第一橡胶圈,11、第一腔体,12、第二橡胶圈,13、缺口,14、第三橡胶圈,15、第二腔体,16、油箱,17、双向变量液压泵,18、气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2.结合附图1

16,一种通过橡胶膨胀密封的防水门,包括门1,所述门1侧端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 围绕门1设置一圈,所述凹槽2内设有膨胀装置,所述膨胀装置围绕门1设置一圈;
33.所述门1内部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部底端设有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上端设有导管4,所述导管4的另一端穿过门1后和膨胀装置连接,所述导管4上压力装置的一侧设有压力表5,所述导管4上压力表5的一侧设有单向流体阀6;
34.所述门1上设有把手7,所述门1上把手7的上方设有液晶显示屏8,所述门1上把手7和液晶显示屏8之间设有开关9。
35.所述膨胀装置为第一橡胶圈10,所述第一橡胶圈10内部设有第一腔体11,所述导管4穿过门1的一端和第一橡胶圈10连接并和第一腔体11连通。
36.所述膨胀装置为第二橡胶圈12,所述第二橡胶圈12位于凹槽2外侧的一端设有缺口13,所述第二橡胶圈12内设有第三橡胶圈14,所述第三橡胶圈14内设有第二腔体15,所述导管4穿过门1的一端穿过第二橡胶圈12后和第三橡胶圈14连接,所述导管4与第三橡胶圈14连接的一端和第二腔体15连通。
37.所述压力装置为油箱16和双向变量液压泵17,所述油箱16设置在空腔3内部底端,所述油箱16上设有导管4,所述双向变量液压泵17设置在导管4上,所述双向变量液压泵17位于油箱16的上方。
38.所述压力装置为气压泵18,所述气压泵18上设有导管4。
39.所述单向流体阀6和双向变量液压泵17位于压力表5的两侧。
40.所述把手位于门的中部右侧。
41.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实施例一,使用时通过开关9控制压力装置,使压力装置为第三橡胶圈14 加压,第三橡胶圈14就会慢慢膨胀变大,第二橡胶圈12也会随着第三橡胶圈14变大而变大,当第三橡胶圈14和第二橡胶圈12膨胀到一定程度后,这时第三橡胶圈14和第二橡胶圈12就会堵住门1和门框之间的空隙,这时就不会从门1和门框之间的空隙漏水,门缝就会被密封住,当压力装置工作时,可以在液晶显示屏8上看到压力表5的的压力值,便于控制第三橡胶圈14内的压强,可以通过开关9控制压力装置为第三橡胶圈14进行减压使第三橡胶圈14收缩变小便于开关门1;
42.实施例二,使用时通过开关9控制压力装置,使压力装置为第一橡胶圈10加压,第一橡胶圈10就会慢慢膨胀变大,当第一橡胶圈10膨胀到一定程度后,这时第一橡胶圈10就会堵住门1和门框之间的空隙,这时就不会从门1和门框之间的空隙漏水,门缝就会被密封住,当压力装置工作时,可以在液晶显示屏8 上看到压力表5的的压力值,便于控制第一橡胶圈10内的压强,可以通过开关9控制压力装置为第一橡胶圈10进行减压使第一橡胶圈10收缩变小便于开关门1。
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