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6383发布日期:2021-05-19 01:4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饮水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饮水机内部设有净水装置,将自来水作为水源,经过滤、除味、加热后可直接饮用,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滤芯内会形成水垢。这是因为自来水中含有钙镁离子,还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在水分子的极化作用下,生成了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钙镁离子结合,形成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受热会释放出其中部分二氧化碳和水,剩余物质就形成了不溶于水碳酸钙和碳酸镁,这就形成了水垢。水垢形成的同时还减少了水中矿物质的含量。
3.且现有的饮水机因滤芯结构问题,过滤效果不好,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饮水机,可以提高过滤效果,减小过滤体积,防止生成水垢,保留水中的矿物质,且无需用电,减少电能或减少燃料的消耗,不排废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第四滤芯和底座,所述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和第四滤芯均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滤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四滤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和第四滤芯依次串联连接。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滤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滤芯外侧设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多层第一内壳,多层所述第一内壳依次套装在第一外壳内部,多层所述第一内壳之间依次首尾连通,最内侧的第一内壳与第一出水口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外壳与最外侧所述第一内壳之间以及多层所述第一内壳之间均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pp棉。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滤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滤芯外侧设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碳棒。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棒内部设有阻垢层,所述阻垢层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滤芯设置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第三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滤芯外侧设有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超滤膜。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滤膜将第三进水口与第三出水口分隔开。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滤芯设置有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所述第三出
水口与第四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滤芯外侧设有第四外壳,所述第四外壳内设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设有烧结炭。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烧结炭将第四进水口与第四出水口分隔开,所述第四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水机,通过在底座上将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和第四滤芯依次串联,可以有效对水进行净化,减小了占用空间,使整机的体积缩小,便于安装;通过在第一滤芯设置多层第一内壳,可以有效增加水的过滤路径,从而增强过滤效果;通过在第二滤芯内设置阻垢层,可以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在加热时生成水垢,从而有效保留钙镁离子,保留水中的矿物质,且无需用电,减少电能或减少燃料的消耗,还可减少排污,不排废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6.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饮水机的净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17.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饮水机的第一滤芯结构示意图。
18.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饮水机的第二滤芯结构示意图。
19.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饮水机的第三滤芯结构示意图。
20.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饮水机的第四滤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度



厚度



























竖直



水平



















顺时针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实施例:如附图1

5所示,一种饮水机,包括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第一滤芯1、第二滤芯2、第三滤芯3、第四滤芯4和底座5,所述第一滤芯1、第二滤芯2、第三滤芯3和第四滤芯4均安装在底座5上,所述第一滤芯1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四滤芯4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一滤芯1、第二滤芯2、第三滤芯3和第四滤芯4依次串联连接。
25.本实施例中,水从进水管进入到净水装置内,依次经过第一滤芯1、第二滤芯2、第
三滤芯3和第四滤芯4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由出水管流出,水经四个滤芯净化后可以直接饮用,本实施例中,第一滤芯1、第二滤芯2、第三滤芯3和第四滤芯4在底座5上呈正方形排列,使底座5整体呈正方形,减小了占用空间,使整机的体积缩小,便于安装。
26.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滤芯1设置有第一进水口6和第一出水口7,所述第一进水口6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滤芯1外侧设有第一外壳8,所述第一外壳8内设有多层第一内壳9,多层所述第一内壳9依次套装在第一外壳8内部,多层所述第一内壳9之间依次首尾连通,最内侧的第一内壳9与第一出水口7连接。所述第一外壳8与最外侧所述第一内壳9之间以及多层所述第一内壳9之间均具有第一空腔10,所述第一空腔10内填充有pp棉。本实施例中,水流的方向如图2所示,水依次从外到内流经第一空腔10内的pp棉,最后由第一出水口7流出。pp棉用于过滤水中的铁锈、泥沙等大颗粒杂质,保护后置滤芯,同时,设置多层第一内壳9,可以有效增加水的过滤路径,从而增强过滤效果。
27.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滤芯2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1和第二出水口12,所述第二进水口11与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滤芯2外侧设有第二外壳13,所述第二外壳13内设有第二空腔14,所述第二空腔14内设有碳棒15。所述碳棒15内部设有阻垢层16,所述阻垢层16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出水口12连通。经第一滤芯1过滤后的水由第二进水口11进入到第二空腔14内,经碳棒15及碳棒15内的阻垢层16过滤后从第二出水口12流出,本实施例中,阻垢层16内填充有阻垢缓释材料,可以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在加热时生成水垢,从而有效保留钙镁离子,保留水中的矿物质,且无需用电,减少电能或减少燃料的消耗,还可减少排污,不排废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碳棒15为活性炭。
28.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滤芯3设置有第三进水口17和第三出水口18,所述第二出水口与第三进水口17连通,所述第三滤芯3外侧设有第三外壳19,所述第三外壳19内设有第三空腔20,所述第三空腔20内设有超滤膜21。所述超滤膜21将第三进水口17与第三出水口18分隔开。经第二滤芯2过滤后的水由第三进水口17进入第三空腔20内,经超滤膜21过滤后由第三出水口18排出,超滤膜21的规格为0.01微米,具有净化、分离等功能,在两侧压力差的驱动下,只有低分子量溶质和水能够通过超滤膜21,从而达到净化、分离的目的,超滤技术能满足新一代饮用水净化工艺要求,去除饮用水中的

两虫

、病毒、细菌、藻类、水生生物,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第二滤芯2内的活性炭+超滤联用系统可将溶解的小分子污染物质转变为颗粒状态,从而被超滤工艺去除。
29.如图5所示,所述第四滤芯4设置有第四进水口22和第四出水口23,所述第三出水口与第四进水口22连通,所述第四滤芯4外侧设有第四外壳24,所述第四外壳24内设有第四空腔25,所述第四空腔25内设有烧结炭26。所述烧结炭26将第四进水口22与第四出水口23分隔开,所述第四出水口23与出水管连接。水经第三滤芯3过滤后由第四进水口22进入到第四空腔25内,经烧结炭26过滤后从第四出水口23排出,烧结炭26可以改善祛除异味,优化出水口感。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