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型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4178发布日期:2021-10-16 09:3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热型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型饮水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即热型饮水机,它包括加热管以及监测加热管温度的感温元件,通过感温元件对加热管的温度进行监测,当加热管未通水且加热管加热时即干烧状态,加热管会快速升温并触发感温元件测量数值达到阈值,加热管停止加热,虽然加热管停止发热,但是加热管会持续保持高温较长的时间,加热管会持续加热即热型饮水机内部元件,使与加热管连接配合的管件或密封件破坏失效或者寿命大大降低,急需一种更加安全的防干烧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热型饮水机,通过对加热管内部有无水进行检测,防止干烧。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即热型饮水机,包括主体及设置在主体内的加热管,所述的加热管包括导流管以及设置在导流管上的加热结构,所述的导流管包括出水端和进水端,还包括设置在导流管出水端与导流管连通的出水组件,所述的出水组件上设有伸入出水组件内壁且导电的第一导电件,所述的导流管为导体且导流管电连接有第二导电件,还包括判断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导通或者闭合的检测件。
5.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导电件与导流管一端部外壁焊接。
6.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导电件与导流管的进水端电连接。
7.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导电件与导流管的出水端电连接。
8.优选的,还包括进水组件,所述的进水组件连通有一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有两个依次首尾连通的流道,还包括第三导电件,所述的第三导电件包括两个探针,所述的探针分别设置于两个流道内且一端穿出流道。
9.优选的,所述的流道为直流道,所述的流道轴线与相邻流道轴线之间夹角为0
°
到180
°
之间。
10.优选的,所述的流道轴线与相邻流道平行设置。
11.优选的,所述的空腔上端与下端均设有与进水管路连通的连通孔,所述的空腔内设有隔板将空腔分割形成流道,所述的隔板位于空腔中部且一端与空腔内壁设有间隙,所述的连通孔设置在远离间隙的一侧。
12.优选的,所述的探针穿出流道的一端为伸出端且另一端为内置端,所述的探针伸出端均由远离间隙的空腔内壁穿出,所述的探针内置端均不超过隔板自由端。
13.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型饮水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出水组件内设置第一导电件,出水组件是指位于导流管出水端附近所有组件,即可
以伸出导流管出水端附件的结构均可以认为出水组件,伸入出水组件内壁包括仅伸入出水组件内壁以及伸入导流管出水端,且在导流管上设置第二导电件,当通入水时,即创造性的形成一个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加热管以及出水组件内的水通路,通过检测件判断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导通或者闭合,就可以得到加热管内是否充满水,即可以防止干烧,或者作为加热逻辑中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可以判断加热管需多长时间充满水,提高加热效率,且通过加热管整个金属件进行电连接,能对整个加热管内液体进行检测,加热管形成一个金属管放大器,能保证检测结果稳定,且直接在加热管进行电连接,方便生产制造且不破坏现有结构,方便加装。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即热型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即热型饮水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腔与第一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腔与第一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19.图6是图5中沿a

a处剖面示意图。
20.图中所示:1、主体;2、加热管;21、导流管;22、加热结构;3、进水管路;31、空腔;32、连通孔;33、隔板;34、间隙;4、第一导电件;5、第二导电件;6、流道;7、出水组件;8、第三导电件;81、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即热型饮水机,包括主体1及设置在主体1内的加热管2,所述的加热管2包括导流管21以及设置在导流管21上的加热结构22,还包括与导流管21连通的出水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组件7上设有伸入出水组件7内壁且导电的第一导电件4,所述的导流管21为导体且导流管21电连接有第二导电件5,还包括判断第一导电件4和第二导电件5导通或者闭合的检测件,通过在出水组件7内设置第一导电件4,且在导流管21上设置第二导电件5,当通入水时,即创造性的形成一个第一导电件4、第二导电件5、加热管2以及水的通路,通过检测件判断第一导电件4和第二导电件5导通或者闭合,就可以得到水是否经过导流管21并流通至出水组件7,当出水组件7处第一导电件4与第二导电件5,即可以最准确的反馈加热管2与出水组件7内部存在水,出水组件7内部存在水即可以判定导流管21内充满水,即可以以防止干烧,或者作为加热逻辑中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可以判断出水组件7进水后多久进入至加热管2,提高加热效率,且通过加热管2整个金属件进行电连接,能对整个加热管2内液体进行检测,加热管形成一个金属管放大器检测结果稳定。检测件检测通断即为常规技术,例如检测电压或者电流来判断通断。通过在出水组件内设置第一导电件,出水组件7是指位于导流管21出水端附近所有组件,即可以伸出导流管21出水端附件的结构均可以认为出水组件7,伸入出水组件7内壁包括仅伸入出水组件7内壁以及伸入导流管21出水端。
24.所述的第二导电件5与导流管21一端部外壁焊接,方便生产制造且不破坏现有结构,方便加装,且焊接稳定牢固。
25.所述的导流管21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的第二导电件5与导流管21的进水端电连接,即可以形成更长的通路,误差较小,所述的第二导电件5与导流管21的出水端电连接,方便第二导电件5与电路版连接,方便设置。
26.第二导电件5可以为一柔性电连接线,或者一导电片,结构简单,便于连接,第一导电件4可以为一金属针,至少有一端设置在出水组件7内即可。
27.实施例2
28.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即热型饮水机,包括主体1及设置在主体1内的加热管2,所述的加热管2包括导流管21以及设置在导流管21上的加热结构22,还包括与导流管21连通的进水管路3,所述的进水管路3连通有一空腔31,所述的空腔31内设有两个依次首尾连通的流道6,所述的第三导电件8包括两个探针81,所述的探针81设置于流道6内且一端穿出流道6,所述的出水组件7上设有伸入出水组件7内壁且导电的第一导电件4,所述的导流管21为导体且导流管21电连接有第二导电件5,还包括判断第一导电件4和第二导电件5导通或者闭合的检测件,通过在出水组件7内设置第一导电件4,且在导流管21上设置第二导电件5,当通入水时,即创造性的形成一个第一导电件4、第二导电件5、加热管2以及水的通路,通过检测件判断第一导电件4和第二导电件5导通或者闭合,就可以得到水是否流到加热管2内部,即可以最准确的反馈加热管2内部是否通入水,即可以以防止干烧,或者作为加热逻辑中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可以判断进水管路3进水后多久进入至加热管2,提高加热效率,且可以直接通过两个探针81检测水流是否通过空腔31内流道6,即可以先得到有水流通过空腔31的信号,即结合检测件的判断,能更加准确,避免干扰,且可以在两个探针81检测到水流通过空腔31内流道6就可以使加热管2进行加热,即进行预加热,既能加热且保证加热管2温度不会过高,并通过检测件信号进行复合,设定时间内收到检测件信号,加热管2持续加热,快速出热水,设定时间内未收到检测件信号,加热管2停止加热,即能保证防干烧且可以高效率加热。
29.所述的流道6为直流道6,所述的流道6轴线与相邻流道6轴线之间夹角为0
°
到180
°
之间,保证两个探针81检测到水流通过空腔31的稳定性,或者,所述的流道6轴线与相邻流道6平行设置,即可以大程度的使水流填满流道6,保证探针81与水流的密切接触,保证检索结果。两个探针81之间的导通也可以通过另一个检测件进行检测,检测通断即为常规技术,例如检测电压或者电流来判断通断。
30.所述的空腔31上端与下端均设有与进水管路3连通的连通孔32,所述的空腔31内设有隔板33将空腔31分割形成流道6,所述的隔板33位于空腔31中部且一端与空腔31内壁设有间隙34,所述的连通孔32设置在远离间隙34的一侧。
31.所述的空腔31上端与下端均设有与进水管路3连通的连通孔32,将连通孔32直接设置在空腔31上,方便安装,且结构稳定,所述的隔板33位于空腔31中部且一端与空腔31内壁设有间隙34,所述的连通孔32设置在远离间隙34的一侧,能使流道6内水流充分填满流道6,所述的探针81穿出流道6的一端为伸出端且另一端为内置端,所述的探针81伸出端均由远离间隙34的空腔31内壁穿出,所述的探针81内置端均不超过隔板33自由端,流道6内水流与探针81接触的稳定性,且方便探针81设置,所述的探针81为片状且与其所在平面与连通
孔32轴线相交,接触面积更大。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