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智能家具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8848发布日期:2021-04-23 15:4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智能家具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智能家具椅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式智能家具椅。


背景技术:

2.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3.其中智能家具椅就是智能家居中的一种,在现有的折叠式智能家具椅中,例如申请文案cn201711283190.2的技术结构中,包括固定座本体、软面坐垫、连接齿轮、调节螺栓和升降杆,所述固定座本体通过内侧安装的连接轴与隔热板相连接,所述软面坐垫位于加热板的上方,所述固定座本体内部安装有旋转杆,所述连接齿轮位于旋转杆的外侧,所述调节螺栓通过右侧的固定凸块与连接齿轮相连接,所述升降杆位于固定座本体的下方,虽然智能椅能实现升降功能,但是这种升降模式不够稳定,使用者坐在上面不够舒适,基于此,我们需要研制出一种可以实现自动稳定升降的智能家具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智能家具椅,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折叠式智能家具椅,包括椅座,所述椅座下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自动升降装置,所述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端与椅座下表面相互连接,所述固定轴下端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外壁下端对称设置有角块,所述内筒远离固定轴一端设置有外筒,所述外筒内壁两侧的滑槽与内筒外壁下端的角块相互契合,所述外筒远离内筒一端设置有圆形模块,所述圆形模块内壁上表面安装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包括驱动机外壳,所述驱动机外壳下表面与圆形模块内壁上表面相互连接,所述驱动机外壳上表面设置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远离驱动机外壳一端设置有中间转轴,所述中间转轴远离驱动转轴一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中间转轴一端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内壁与螺纹杆一端相互契合。
7.进一步的,所述椅座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坐垫,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椅座上设置矩形坐垫,实现了对使用者的坐在椅子上的舒适度的提高。
8.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坐垫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支柱,每个所述支柱远离安装孔一端设置有矩形扶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矩形扶手,实现了给手臂提供舒适的位置。
9.进一步的,所述椅座外壁一侧设置有智能面板,所述智能面板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智能面板另一侧平行设置有若干功能按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显示屏和功能按钮,实现了对智能椅上的各个装置的控制。
10.进一步的,所述椅座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椅背,所述椅背上端设置有靠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椅背和靠枕,实现了对使用者后背提供舒适的支撑作用。
11.进一步的,所述椅背和椅座两侧均对称设置有连接组件,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轴,每个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分别与椅背和椅座两侧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连接轴远离椅背或椅座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每个所述第二连接轴外壁设置有连接杆,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组件,实现了对椅背的转动,调节适合的位置,提高了使用者舒适度。
12.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模块外壁等间距环绕设置有四个底架,每个所述底架远离圆形模块一端设置有万向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万向轮,实现了智能椅整体可以移动的能力。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升降装置中的螺纹杆旋转,实现了椅座的稳定的上下移动,通过显示屏和功能按钮,实现了对智能椅上的各个装置的控制和工作电量的显示,大大提高了实用性,通过连接组件,实现了对椅背的转动,调节适合的位置,提高了使用者舒适度,通过万向轮,实现了智能椅整体可以移动的能力。
1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升降装置截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家具椅底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椅座;11、矩形坐垫;12、安装孔;121、支柱;122、矩形扶手;13、连接组件;131、第一连接轴;132、第二连接轴;133、连接杆;14、智能面板;141、显示屏;142、功能按钮;2、自动升降装置;21、固定轴;22、内筒;221、角块;23、外筒;231、滑槽;24、圆形模块;25、驱动机;251、驱动机外壳;252、驱动转轴;253、中间转轴;26、螺纹杆;3、椅背;31、靠枕;4、底架;4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请着重参照附图1

4,一种折叠式智能家具椅,包括椅座1,所述椅座1下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自动升降装置2,所述自动升降装置2包括固定轴21,所述固定轴21上端与椅座1下表面相互连接,所述固定轴21下端设置有内筒22,所述内筒22外壁下端对称设置有角块221,所述内筒22远离固定轴21一端设置有外筒23,所述外筒23内壁两侧的滑槽231与内筒22外壁下端的角块221相互契合,所述外筒23远离内筒22一端设置有圆形模块24,所述圆形模块24内壁上表面安装有驱动机25,所述驱动机25包括驱动机外壳251,所述驱动机外壳251下表面与圆形模块24内壁上表面相互连接,所述驱动机外壳251上表面设置有驱动转轴252,所述驱动转轴252远离驱动机外壳251一端设置有中间转轴253,所述中间转轴253远离驱动转轴252一端设置有螺纹杆26,所述螺纹杆26远离中间转轴253一端设置有内筒22,所述内筒22内壁与螺纹杆26一端相互契合。
25.请着重参照附图2和附图4,所述圆形模块24外壁等间距环绕设置有四个底架4,每个所述底架4远离圆形模块24一端设置有万向轮41,每个所述万向轮41下端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万向轮41,实现了智能家具椅整体的移动的能力。
26.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附图3,所述椅座1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坐垫11,所述矩形坐垫11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孔12,每个所述安装孔12内设置有支柱121,每个所述支柱121远离安装孔12一端设置有矩形扶手122,所述椅座1外壁一侧设置有智能面板14,所述智能面板14一侧设置有显示屏141,所述智能面板14另一侧平行设置有若干功能按钮142,所述椅座1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椅背3,所述椅背3上端设置有靠枕31,所述椅背3和椅座1两侧均对称设置有连接组件13,每个所述连接组件13包括第一连接轴131,每个所述第一连接轴131一端分别与椅背3和椅座1两侧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连接轴131远离椅背3或椅座1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32,每个所述第二连接轴132外壁设置有连接杆1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智能面板14上的功能按钮142,实现了对连接组件13的控制,从而达到转动椅背3的功能,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2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28.首先将折叠式智能家具椅放置与水平地面上,然后检查装置整体是否存安全隐患,在确保无安全隐患后,使用者坐在椅子上,通过智能面板14上的功能按钮142,启动连接组件13中的第二连接轴132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133,随之连接杆133带动椅背3转动,调节到合适位置,然后再次通过功能按钮142打开自动升降装置2,驱动机25启动,驱动转轴252开始转动,带动了中间转轴253转动,从而中间转轴253带动了螺纹杆26转动,对内筒22实现了一个推力或者拉力,从而控制了椅座1的高度,最终调节到最舒适的位置。
29.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