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室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7569发布日期:2021-04-13 23:0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腔室茶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壶降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多腔室茶壶。


背景技术:

2.茶壶(英文:teapot),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它是茶具的一种,主要用来泡茶。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差别,茶壶的基本形态就有200种。泡茶时,茶壶大小依饮茶人数多少而定。茶壶的质地很多,使用较多的是以紫砂陶壶或瓷器茶壶。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茶水都需要用热水来冲泡才能更好的体现茶叶的香气,但是在炎炎夏日,一口热茶可能会给人带来不适的感受,所以夏季冷茶更受人喜爱,但是夏季茶水冷的较慢所以就需要一款可以对茶水进行快速降温的新型茶壶。
3.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申请号:201621413392 .5的一种带有快速冷却装置的陶瓷茶壶,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对茶壶主体外部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差,底部带有制冷装置等电器元件,携带笨重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腔室茶壶,通过向降温腔内注入适量的冰块,在拧动第一把手带着搅拌叶旋转搅拌,可以使得滚烫的茶水与降温腔内部的冰块隔着内胆进行全面的接触,伴随着搅拌能更加快速的达到给茶水降温的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腔室茶壶,包括茶壶本体,所述茶壶本体内固定有内胆,所述内胆与茶壶本体之间开设有降温腔,所述茶壶本体的顶部后侧开设有加冰口,所述加冰口与降温腔相连通,所述内胆顶部活动设有茶壶盖,所述茶壶盖顶部中央固定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贯穿茶壶盖并延伸出茶壶盖底部,所述茶壶盖底部活动设有滤网,所述第一把手的底部活动卡接有长杆,所述长杆顶部固定有方形柱,所述方形柱顶部对应的第一把手底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柱与方形孔相适配,所述长杆底端贯穿滤网并延伸至滤网的底部,所述长杆底部两侧均固定有搅拌叶。
6.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表面开设有凹槽。
7.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外壁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茶壶盖的顶部,所述茶壶盖的底部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一把手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茶壶本体的一侧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活动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一侧位于排水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
9.优选的,所述滤网的顶部固定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内胆内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环形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对应的支撑板上
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与固定孔相适配。
11.优选的,所述茶壶本体的后侧位于加冰口的边缘处铰接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后侧内部活动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外壁固定有扭簧,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12.优选的,所述茶壶本体的一侧固定设有壶嘴,所述壶嘴的一端贯穿茶壶本体、内胆并与内胆连通。
13.优选的,所述茶壶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把手。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通过向降温腔内注入适量的冰块,在拧动第一把手带着搅拌叶旋转搅拌,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使得滚烫的茶水与降温腔内部的冰块隔着内胆进行全面的接触,伴随着搅拌能更加快速的达到给茶水降温的效果;
16.2、通过开设加冰口并在加冰口外铰接有盖板,并在铰接轴上固定有扭簧,当不提拉第二把手时盖板处于闭合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使用冰块降温时,避免灰尘落入降温腔内,保持降温腔内部的干净卫生,确保下次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b部结构放大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方形柱的立体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一把手的仰视图。
24.附图标记为:1第一把手、2茶壶盖、3凹槽、4茶壶本体、5橡胶塞、6排水孔、7环形板、8支撑板、9滤网、10降温腔、11长杆、12搅拌叶、13方形孔、14方形柱、15第一挡板、16第二挡板、17盖板、18加冰口、19内胆、20第二把手、21第三把手、22第四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7所示的一种多腔室茶壶,包括茶壶本体4,所述茶壶本体4内固定有内胆19,所述内胆19与茶壶本体4之间开设有降温腔10,所述茶壶本体4的顶部后侧开设有加冰口18,所述加冰口18与降温腔10相连通,所述内胆19顶部活动设有茶壶盖2,所述茶壶盖2顶部中央固定设有第一把手1,所述第一把手1贯穿茶壶盖2并延伸出茶壶盖2底部,所述茶壶盖2底部活动设有滤网9,所述第一把手1的底部活动卡接有长杆11,所述长杆11顶部固定有方形柱14,所述方形柱14顶部对应的第一把手1底部开设有方形孔13,所述方形柱14与方形孔13相适配,所述长杆11底端贯穿滤网9并延伸至滤网9的底部,所述长杆
11底部两侧均固定有搅拌叶12;
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把手1表面开设有凹槽3,当抓住第一把手1进行转动时,凹槽3增大了第一把手1与手指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起到了很好的防滑效果。
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把手1外壁固定有第一挡板15,所述第一挡板15设置在茶壶盖2的顶部,所述茶壶盖2的底部设有第二挡板16,所述第二挡板16与第一把手1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将第一把手1限位于茶壶盖2的顶部,将茶壶盖取出时,确保第一把手1保持稳定,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稳定性。
29.进一步的,所述茶壶本体4的一侧底部开设有排水孔6,所述排水孔6内活动设置有橡胶塞5,所述橡胶塞5的一侧位于排水孔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21,通过橡胶塞5来控制排水孔6进行排水,再辅助第三把手21可以将橡胶塞5更方便的从排水孔中拔出。
30.进一步的,所述滤网9的顶部固定设有环形板7,所述环形板7底部设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与内胆19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8将环形板7和滤网9支撑在内胆19顶部,提升了本使用新型的稳定性。
31.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板7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对应的支撑板8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与固定孔相适配,当长杆11和搅拌叶12正在旋转时,固定柱插在固定孔内,给予滤网9一个限位作用,使降温操作时滤网9能稳定的保持在一个水平面,确保滤网9内的茶叶不会流入到内胆19内,进而影响后续饮茶的体验感。
32.进一步的,所述茶壶本体4的后侧位于加冰口18的边缘处铰接连接有盖板17,所述盖板17后侧内部活动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外壁固定有扭簧,所述盖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20,打开盖板17就可以将加冰口18打开,辅助扭簧的作用在不给盖板17施加力的时候即可将盖板17关闭,保证加冰口18不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避免灰尘落入到降温腔10。
33.进一步的,所述茶壶本体4的一侧固定设有壶嘴,所述壶嘴的一端贯穿茶壶本体4、内胆19并与内胆19连通,通过壶嘴可以直接将内胆19内的茶水倒出。
34.进一步的,所述茶壶本体4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把手22,方便将茶壶本体4提起倾倒茶水。
3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6.参照说明书附图1

7,首先将茶叶放置在滤网9内然后淋入热水,当茶水泡好后,取出冰块,提拉第二把手20沿加冰口18往降温腔10内注入适量的冰块,然后将第一把手1底部的方形孔13对准方形柱14,随后将茶壶盖2盖上。接着捏住第一把手1并转动,在第一把手1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底部的长杆11和搅拌叶12进行旋转,搅拌叶12将内胆19内的热茶水搅动起来,使得热茶水能够与内胆19内壁充分接触,使得降温腔10中的冰块能够通过内胆19充分吸收热茶水的热量,进而能够快速的对内胆19内的茶水进行降温处理。因为环形板7底部的固定柱与支撑板8所开设的固定孔相配合卡接,在旋转时对滤网9起到了限位和支撑的作用,避免滤网9发生偏移将茶叶从滤网9中漏出影响后续的饮茶体验感;
37.参照说明书附图2,当冷却工作完成后,抓住橡胶塞5一侧的第三把手21,将橡胶塞5从排水孔6内拔出,将降温腔10内冰块融化后的水倒出即可,同时在不需要使用冰块对茶水降温时,铰接组件上的扭簧可以保持盖板17处于闭合状态,避免灰尘从加冰口18中落至降温腔10的内部,进而影响后续使用。
38.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9.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40.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