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移动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5571发布日期:2021-06-29 23:3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成人移动马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成人马桶。



背景技术:

一些偏远及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如厕条件较差,成人移动马桶应运而生,马桶整体由塑料制成,具有轻便、价格低、可按需要移动摆放位置等特点;对于移动不便的孕妇、老年人及病患及术后人员尤受欢迎。

授权公告号cn207266706u的一种座椅式移动马桶,包括座椅、便桶、垫圈和座靠两用板,座椅的后侧设置有靠背,便桶架设于座椅的镂空部上;座靠两用板在向下枢转后盖设在座椅的椅面上而构成座椅使用结构,座靠两用板在向后枢转后靠设在座椅的靠背上而构成如厕使用结构。

现有的移动马桶的结构布局不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局合理的成人移动马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成人移动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式的框式座体、便桶和轴接在框式座体上的坐垫圈,所述的框式座体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的框式座体具有一上表面,所述的便桶置于所述的通孔内,所述的坐垫圈为环形体,所述的环形体包括内圈壁和外圈壁,所述的外圈壁的底边支承在所述的上表面上以使坐垫圈坐落于所述的上表面,所述的内圈壁位于便桶的上边缘的内侧及便桶开口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通孔的外侧设有一低于所述上表面的台阶,所述的便桶的主体伸入所述的通孔内,所述的便桶的翻边搁置在所述的台阶上,且便桶的最高面未超过所述的框式座体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坐垫圈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的内圈壁由上面板的内侧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的外圈壁由上面板的外侧向下弯折形成,外圈壁的底边向下超过下面板以支承在所述的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上面板的内侧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的下面板搁在所述的定位柱上,多个螺钉穿过下面板拧在所述的定位柱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形成环形内腔,所述的环形内腔中布置有发热体;所述的发热体紧贴于所述的上面板的下表面,以使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的上面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坐垫圈的下表面设有紫外线led灯,所述的紫外线led灯发出的紫外线对准所述的便桶内腔以进行杀菌消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便桶为有底便桶或无底便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框式座体的后侧设有一体成型的靠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框式座体的两侧设有可分离的扶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框式座体的两侧设有可活动的纸巾盒,所述的纸巾盒可收纳于框式座体的内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环形体的坐垫圈包括内圈壁和外圈壁,坐垫圈通过外圈壁底边支承在框式座体的上表面上,且内圈壁位于便桶的上边缘内侧及便桶开口的上方,从而实现人体如厕时施加给坐垫圈的压力,通过支承在上表面的环形外圈壁进行支承,上述支承手段满足坐垫圈的支撑稳定性的同时能够优化移动马桶上坐垫圈、便桶及其他部件的布局。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移动马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移动马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上面板和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坐垫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坐垫圈与马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框式座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坐垫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a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b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图3和图5所示,成人移动马桶100,包括可移动式的框架座体10、便桶60和轴接在框架座体10上的坐垫圈20,便桶60可移动式地置于框架座体10上,即本实施例中框架座体10中间具一容置空腔以容置便桶60。框架座体10的上部两侧设有扶手30,坐垫圈20包括上面板21和下面板22,上面板21和下面板22之间设有环形内腔23,环形内腔23中布置有发热体40;发热体40紧贴于上面板21的下表面,以使发热体40产生的热量传导至上面板21。

坐垫圈20的上面板21和下面板22之间设有环形内腔23,发热体40布置在环形内腔23中并使该发热体40紧贴在上面板21的下表面,从而使得发热体40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传导至该上面板21以温暖所接触的人体皮肤。

该成人移动马桶100还包括马桶盖101,马桶盖101通过轴接的方式安装在框架座体10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技术手段将两者进行轴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发热体40为电热丝41。电热丝41合理地环形盘绕在环形内腔23内,以使电热丝41发出的热量均匀传导至坐垫圈20上。

上面板21的侧部截面呈拱形结构使上面板21具有一外圈01和内圈02,下面板22嵌在外圈01和内圈02之间。下面板22安装在上面板21的下表面一方面对环形内腔23内布置的电热丝41进行保护,避免用户如厕时或对马桶进行清洁时弄脏、弄湿电热丝41;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下面板21隐藏住环形内腔23内所容置的内部结构,且下面板21为环状平板结构,从而使得坐垫圈20的外形更为美观、整洁。

对于上面板21和下面板22的安装结构而言,上面板21的内侧设有多个定位柱03,下面板22搁在定位柱03上,多个螺钉穿过下面板22拧在定位柱03上。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坐垫圈20具有内腔,优选地该内腔为环形内腔23。电热丝41设于环形内腔23中,电热丝41紧贴于上面板21的内表面,以使电热丝41产生的热量传导至上面板21。

电热丝41紧贴在上面板21的内表面,从而使得电热丝41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传导至该上面板21上,从而得以温暖人体接触的皮肤,提高如厕体验。

上面板21的内表面贴有导热膜50,电热丝41与导热膜50紧密接触,发热体40产生的热量经导热膜50传导至上面板21。

对于电热丝41与导热膜50的安装位置而言,一方面可以将电热丝41位于导热膜50与上面板21之间,导热膜50通过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上面板21内表面,电热丝41产生的热量向下散发至导热膜50上,导热膜50会将该下散的热量向上反射,以避免热量流失。

或者也可以将该电热丝41通过胶水或双面胶贴在导热膜50的外侧,电热丝41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膜50后,再通过导热膜50传导至上表面21上,导热膜50可以提高导热效果,此时导热膜50也通过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上面板21内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的导热膜50优选为锡箔片或铝箔片。

如图3至图5,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成人移动马桶100还包括适配器70,适配器70给发热体40供电。

具体而言,适配器70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给电热丝41供电的低电压,电热丝41布置在坐垫圈20的内部以对坐垫圈20加热,电热丝41连接有一外置坐垫圈20的电输入接头42,适配器70包括一电输出接头71,电输入接头42与电输出接头71插拔式连接。

坐垫圈20内部布置有电热丝41,电热丝41连接有一设在坐垫圈20外的电输入接头42,该移动马桶适配有包括电输出接头71的适配器70,电输出接头71与电输入接头42通过插拔式连接,以实现对坐垫圈20上的电热丝供电,进一步实现坐垫圈20发热以温暖人体所接触的皮肤。

适配器70的输出电压为5v或12v或36v;电输入接头42为圆柱式结构,电输出接头71为圆筒式结构。

坐垫圈20的后端设有两个轴接部24,电输入接头42与电热丝41之间的电线从两个轴接部24之间的空档处留出。该技术手段使得电线置于较为隐蔽的坐垫圈20后部区域,避开人眼所及区域,提高马桶的整体美观度。

坐垫圈20还包括控制电路90和温控器91,控制电路90与温控器91连接,温控器91控制电热丝41的发热温度。

当然电输入接头42与电热丝41之间的电线也可以从侧部的外圈01中穿出。外圈01的外圈壁81上开设有一供电线穿出的缺口。

如图3至图5所示,坐垫圈20的下表面设有消毒模块80,消毒模块发出的消毒源对准便桶60内腔以进行杀菌消毒。

便桶60可取放地置放在框架座体10的容置内腔中,坐垫圈20的下表面安装有消毒模块80,消毒模块80发出的消毒源对准便桶20内腔,以对易细菌残留的便桶20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从而进一步起到深度清洁、消毒便桶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消毒模块80优选为消毒液或紫外线led灯。控制电路90能够控制该紫外线led灯工作。

对应地,下面板22设有露出紫外线led灯的缺口k,以实现紫外线led灯发出紫外线能够对准、直射便桶20内腔,进而有效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如图6至图9所示,成人移动马桶100的框式座体10的中间设有通孔12,框式座体10具有一上表面11,便桶60置于通孔12内,坐垫圈20为环形体,环形体包括内圈壁82和外圈壁81,外圈壁81的底边支承在上表面11上以使坐垫圈20坐落于上表面11上,内圈壁82位于便桶60的上边缘的内侧及便桶60开口的上方。

环形体的坐垫圈20包括内圈壁82和外圈壁81,坐垫圈20通过外圈壁81底边支承在框式座体10的上表面11上,且内圈壁82位于便桶60的上边缘内侧及便桶60开口的上方,从而实现人体如厕时施加给坐垫圈20的压力,通过支承在上表面11的环形外圈壁81进行支承,上述支承手段满足坐垫圈20的支撑稳定性的同时能够优化移动马桶上坐垫圈20、便桶60及其他部件的布局。

通孔12的外侧设有一低于上表面11的台阶t,便桶60的主体伸入通孔12内,便桶60的翻边61搁置在台阶t上,且便桶60的最高面未超过框式座体10的上表面11。

坐垫圈20包括上面板21和下面板22,内圈壁82由上面板21的内侧向下弯折形成,外圈壁81由上面板21的外侧向下弯折形成,外圈壁81的底边向下超过下面板22以支承在上表面11上。

便桶60为有底便桶或无底便桶。当便桶60为无底结构时,该移动马桶可以置放在现有的固定马桶或其他形式的供如厕使用的马桶上,进一步弥补原有马桶高度不足的问题。

如图1所示,框式座体10的后侧设有一体成型的靠背13。或如图2所示,该靠背为椅式靠背13’,该椅式靠背13’通过插接地方式安装在框式座体10上;此时对应地,马桶盖101为可翻转折叠结构,当打开该马桶盖101的同时,马桶盖101上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会发生翻转折叠,以进一步缩短马桶盖101的整体长度,避免过长的马桶盖101上端遮挡住椅式靠背13’上部的靠垫,该靠垫供使用者如厕时倚靠使用,以提高舒适度。

扶手30可分离地安装在框式座体10的两侧,当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等使用时,可以将该扶手30拆除,以便陪护人员顺利、无阻碍地将老人、孕妇等从床上腾挪、搀扶至该移动马桶上。

框式座体10的两侧设有可活动的纸巾盒14,纸巾盒可收纳于框式座体10的内腔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成人移动马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