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4319发布日期:2021-08-06 12:4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组件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的饭煲上盖结构均是使用pp塑料件,饭煲煮饭过程中的液体沸腾的流动行为无法肉眼观看,用户的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盖体组件包括盖本体和扰动组件。盖本体能够构造出视窗,盖本体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扰动组件与盖本体相连,扰动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盖本体的第一侧,扰动组件能够扰动盖本体的第一侧的气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组件,可应用于烹饪器具,与烹饪器具的锅体围成烹饪腔。通过令盖本体能够构造出视窗,可令盖体组件具备可视化效果,以便用户经视窗观察到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的烹饪情况,提升用户体验。具体地,盖本体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烹饪腔位于盖本体的第一侧。随着烹饪的进行,烹饪腔内会逐渐产生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盖本体后,会在其表面冷凝成冷凝水,影响可视化效果。通过设置能够扰动盖本体的第一侧气流的扰动组件,可在烹饪腔内产生三维立体旋转气流扰动,减少液体积聚,有助于优化可视化效果,保证产品的可视化程度高。一方面,扰动组件扰动产生的气流能够在盖本体的第一侧形成气幕,产生屏障作用,能够降低来自第一侧的水蒸气与盖本体接触的可能,而水蒸气在接触盖本体后可能在盖本体表面化为冷凝水,因此气幕能够减少盖本体表面的冷凝水形成,从根本上解决盖本体的冷凝水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在扰动组件启动前,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已经存在一定量的液体,例如前期烹饪阶段附着在盖本体上的汤汁等液体,又或者存在少量穿过气幕的水蒸气冷凝成的冷凝水,扰动组件扰动产生的气流也可带动这些液体移动,同样可以减少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的液体积聚。换言之,当扰动组件在烹饪腔内部进行搅动的过程中,视窗上的液体会随着内部旋转气流被甩向视窗的边缘,从而实现烹饪过程中的真实可视化效果。此时盖体组件不必设置相关技术中的活动保温盖,有助于简化产品结构,并有助于减少模具开发,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盖本体表面的液体滴落在烹饪腔内的食物,例如米饭表面,会使得食物的相应位置与其他位置的颜色不同,造成烹饪完成的食物颜色不均匀,产生滴白现象,因此减少盖本体液体积聚也有助于减少滴白现象。此外,扰动组件带动的气流将盖本体表面的液体吹动至烹饪腔的四周壁面,例如烹饪器具的锅体侧壁,可令液体顺锅体流下,而锅体往往为金属材质,热传导导致温度偏高,可利用冷凝水为锅体侧壁降温,降低食物四周与中部的温差,从而避免锅边外观差异,并可提升食物的温度均匀性,有助于提升烹饪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盖体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具有亲水性或疏水性。

在该设计中,可对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做亲水表面处理或疏水表面处理,使其具备亲水性或疏水性,进而与扰动组件的作用相结合,提升盖体组件的可视化效果。具体而言,对于第一侧表面具有亲水性的情况,烹饪腔内产生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且具有亲水性的第一侧表面后,会冷凝成一层薄薄的水雾并且不会降低视窗的可视程度,既能保证可视化效果,又能有效减少烹饪过程中的滴白现象。随着烹饪腔内产生的水蒸气的增多,第一侧表面的水雾会增厚,影响可视化效果,而扰动组件则可利用气流将水雾向四周推动,起到减薄水雾的作用,有助于优化可视化效果。对于第一侧表面具有疏水性的情况,烹饪腔内产生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且具有疏水性的第一侧表面后,会冷凝成足够大的液滴,并在扰动组件的吹动下迅速流动至四周,而不会停留在第一侧表面,从而提升了盖体组件的可视化效果,并减少了烹饪过程中的滴白现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本体包括第一盖,第一盖构造出视窗。

在该设计中,盖本体具体包括构造出视窗的第一盖,可以直接利用可视化材料制成第一盖,再与盖本体的其他结构相连接,以便于加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盖的透光率大于等于80%。

在该设计中,通过令第一盖的透光率大于等于80%,可确保视窗具有较佳的可视化效果,以便用户观察到烹饪腔内的烹饪情况。进一步地,第一盖的透光率可大于等于85%。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盖的材质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玻璃、亚克力、聚碳酸酯树脂、聚砜。

在该设计中,通过采用玻璃、亚克力、聚碳酸酯树脂、聚砜中的至少一种来制作第一盖,这些材料均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能,能够保证视窗的可视化效果。此外,玻璃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有助于减少冷凝水的产生,且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有助于保证食品安全。亚克力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且密度低,有助于减轻整个盖体组件的重量。聚碳酸酯树脂成型收缩率低、尺寸安定性良好,可提升成品的结构稳定性。聚砜刚性和韧性好,耐温、耐热氧化,适于烹饪环境,无毒,有助于保证食品安全,且容易成型加工,便于制作产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扰动组件位于第一盖的中心区域。

在该设计中,具体将扰动组件设置在第一盖的中心区域,当扰动组件旋转时,可在烹饪腔的上方空间均匀形成稳定的气幕,形成可靠屏障,有助于降低水蒸气与盖本体接触的可能,并可利用气流将第一盖表面的液体均匀带动到四周,充分减少第一盖表面的液体积聚,有助于提升可视化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盖上相距最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为第一距离,扰动组件上相距最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与第一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0.15,小于等于0.5。

在该设计中,第一距离可反映第一盖的大小,当第一盖为圆形时,第一距离为第一盖的外径,第二距离可反映扰动组件的大小,当扰动组件包括风机时,第二距离为风机的扇叶外径。通过限定第二距离与第一距离的比值的取值范围,可限定扰动组件和第一盖的相对大小关系。该上限值可确保扰动组件足够小,避免遮挡用户视线,有助于保证可视化效果。该下限值则可保证扰动组件能够对气流产生足够大的扰动,在确保可视化效果的同时,有助于合理控制扰动组件的运行噪声,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本体还包括:第二盖,第二盖与第一盖叠加设置,第二盖构造出视窗,第二盖和第一盖之间形成真空夹层。

在该设计中,盖本体具体包括叠加设置的第一盖和第二盖,通过设置叠加的第一盖和第二盖,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真空夹层,能够减少盖本体第一侧的热量向第二侧传递,保证优良的隔热性能,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可减少盖本体与烹饪腔的温差,使得水蒸气在接触第一盖后不易化为冷凝水,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盖本体的冷凝水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包含惯性导流区,随着盖本体与扰动组件的径向间距的增大,惯性导流区逐渐向盖本体的第一侧倾斜。

在该设计中,当将盖体组件应用于烹饪器具时,盖体组件往往设置在烹饪器具的顶部,即盖本体的第一侧为下侧。将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记为惯性导流区,惯性导流区构成倾斜面,具体为越远离扰动组件,越向下倾斜,使得分布在惯性导流区内的液体会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向下并向远离扰动组件的方向流动,与气流引导液体流动的方向一致,可借助惯性起到强化导流的作用,提升导流效果。具体地,惯性导流区是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靠近扰动组件的部分区域,由于此部分液体往往为静止状态或具有较小的初始流动速度,因而对导流需求较大,可借助惯性提升导流效果,当然,惯性导流区也可以是远离扰动组件的部分区域,以引导液体快速流动到四周。此外,惯性导流区可以是平面区域,也可以是曲面区域,为曲面区域时可朝向盖本体的第一侧突出,也可朝远离盖本体的第一侧的方向凹陷。可以令盖本体的厚度各处基本一致,即盖本体的第二侧的表面也为相应的倾斜面,也可以令盖本体的第二侧的表面为近似水平面,仅令盖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至少部分倾斜,使得盖本体的厚度随着与扰动组件的径向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这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体组件还包括:排气孔,排气孔沿盖板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盖本体。

在该设计中,盖体组件还包括贯穿盖本体的排气孔,以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顺畅排出烹饪腔之外,满足烹饪需求。此外,部分水蒸气能够在扰动组件的作用下经排气孔排出,有助于减少盖本体上冷凝水的产生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排气孔避开扰动组件。

在该设计中,将排气孔设置在避开扰动组件的位置,可保证扰动组件与盖本体可靠连接,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此外,排气孔用于供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而水蒸气温度较高,该设计可减少高温水蒸气对扰动组件的损坏,有助于延长扰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排气孔靠近扰动组件的外缘设置。

在该设计中,由于扰动组件的外缘处风速较大,通过将排气孔设置在此处,可以加速水蒸气向外排出,有助于保证烹饪器具快速、顺畅出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排气孔构造为弧形孔,排气孔的中心线向远离扰动组件的中轴线的方向突出。

在该设计中,排气孔具体构造为向远离扰动组件的中轴线的方向突出的弧形孔,也就是以扰动组件的中轴线为参照,能够近似沿周向延伸。一方面,该结构能够增大排气流通面积,有助于增大排气量,提升排气速度。另一方面,排气孔的形状与扰动组件扰动的旋转气流相适应,同样有助于促进顺畅排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体组件还包括:导流件,导流件分布在盖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设置导流件,导流件能够与扰动产生的气流配合,气流带动液体沿着导流件向四周流动,同样可以减少盖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的液体积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流件自与扰动组件相对应的区域向远离扰动组件的方向延伸。

在该设计中,由于扰动组件附件形成的液体往往为静止状态或具有较小的初始流动速度,通过将导流件设置在盖本体对应于扰动组件的区域,具体为对应于扰动组件的外缘的区域,可引导中部静止或初始流动速度小的液体在气流的作用下沿导流件流动,起到必要的导流作用。此外,通过令导流件朝向远离扰动组件的方向延伸,可与气流的流动相配合,引导液体向四周流动,充分减少盖本体表面积聚的液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以扰动组件的中轴线为中心,导流件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偏转。

在该设计中,扰动组件可通过自身的转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旋转,形成旋转气流。通过将导流件设置为相对于扰动组件的中轴线偏转,可与旋转气流相配合,使得盖本体表面的液体沿气流的运动方向移动,有助于减少对液体的阻碍,使得液体更顺畅地向四周流动。其中,导流件可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也可沿逆时针方向偏转,以适应不同的扰动组件,当导流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只要保证全部导流件的偏转方向一致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流件的偏转方向与扰动组件的转动方向一致。

在该设计中,通过令导流件按照扰动组件的转动方向偏转,可以保证导流方向与气流的旋转方向相适应,可充分减少对液体流动的阻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流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全部导流件围绕扰动组件间隔分布,相邻两个导流件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导流件为围绕扰动组件间隔分布的多个,可以形成放射状的导流通道,进而引导液体沿导流通道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动,可与扰动组件扰动的旋转气流向适应,充分提升导流效果,减少盖本体的液体积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以与扰动组件同轴的圆柱面为参考面,以在参考面的周向上的延伸长度为宽度,导流件具有与靠近扰动组件的第一端和远离扰动组件的第二端,导流件在第一端的宽度小于导流件在第二端的宽度。

在该设计中,随着与扰动组件的径向间距的增大,盖本体的周向长度逐渐增加,通过令导流件的宽度随之增加,可适当缩短导流通道的宽度,以免导流通道的宽度迅速增大而失去导流效果,使得导流通道与气流合理配合,提升导流效果。具体地,可根据具体的液体的量调整导流通道和导流件的宽度比值,使得导流通道的宽度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以与气流配合,例如在同一径向长度处,令导流通道的宽度与导流筋的宽度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流件在第一端的厚度大于导流件在第二端的厚度。

在该设计中,靠近扰动组件的液体往往为静止状态或具有较小的初始流动速度,因而具有较强的导流需求,远离扰动组件的部位,液体往往已经在气流的带动下具有较大的速度,对导流的需求减弱。通过将导流件设置为第一端厚、第二端薄,具体可自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薄,可在满足导流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用料,有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扰动组件包括机座组件和转动组件,机座组件与盖本体相连;转动组件与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转动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盖本体的第一侧。

在该设计中,扰动组件包括能够连接盖本体的机座组件和能够带动烹饪腔内气流流动的转动组件,机座组件与盖本体相连,转动组件与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当烹饪器具的盖本体上设置扰动组件时,在烹饪过程中,实现扰动组件扰动烹饪腔内的气流,有助于加快气流流动,使烹饪腔内的食材受热更均匀,提升烹饪后食物的口感。当烹饪器具需要烹饪米饭、粥等高淀粉含量的食材时,将转动组件安装在机座组件上,转动组件扰动烹饪腔内的气流,至少实现食材受热更加均匀和防止气泡大量溢出。当食材淀粉含量低或者烹饪处理要求低时,将转动组件拆卸下来,不影响烹饪器具的使用。

烹饪器具在烹饪结束后,通过将转动组件从机座组件上拆卸下来,可实现对转动组件进行单独清洗,保证食品安全。当转动组件在扰动气流过程中接触到水汽和气泡,造成转动组件沾染少量食材或水汽时,由机座组件上拆下转动组件,即转动组件与机座组件分离,可实现单独清洗转动组件,使转动组件保持清洁,保证食品安全。

转动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盖本体的第一侧,进一步保证转动组件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机座组件包括壳体和驱动件,壳体与盖本体相连;驱动件位于壳体内。转动组件还包括扰动件、转轴和从动件,扰动件位于盖本体的第一侧;转轴与壳体可拆卸连接,转轴与扰动件相连接;从动件与转轴或扰动件相连接,从动件能够受驱动件驱动,以带动转轴或扰动件转动。

在该设计中,机座组件包括能够连接盖本体的壳体和能够驱动转动组件的驱动件,通过壳体与盖本体的连接,实现机座组件与盖本体的连接。当驱动件驱动转动组件运动时,即驱动组件控制转动组件的是否转动和转动转速,可实现转动组件的开启和转速的调整。通过将驱动件设置在壳体内,实现驱动件稳定驱动,同时,驱动件通过壳体进行密封保护,实现用电安全。

转动组件包括能够扰动气流的扰动件、能够可拆卸的与壳体连接的转轴和能够带动扰动件转动的从动件。通过设置在盖本体的第一侧的扰动件,实现随着扰动件转动,烹饪腔内气流被带动。通过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转轴,实现扰动件与壳体的可分离,方便拆卸进行清洗和维护;当壳体与转轴连接时,使得从动件与转轴或扰动件连接,实现驱动件通过从动件驱动转轴或扰动件转动。当从动件驱动转轴转动时,转轴带动扰动件转动,实现稳定转动;当从动件直接驱动扰动件转动时,扰动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使扰动件稳定转动,实现扰动件与从动件转动同步,有助于控制扰动过程。

此外,扰动件可以设置扇叶或者是搅拌棒。当采用扇叶作为扰动件时,扇叶位于转动组件远离盖本体的第一侧,扇叶上设置叶片的数量为多个,叶片在位于壳体外的转动件的周向均匀分布,叶片能够大面积带动气流,使气流在以转轴为中心的区域内流动。当采用搅拌棒作为扰动件时,搅拌棒位于转动组件远离盖本体的第一侧,将搅拌棒的一侧与转轴连接,搅拌棒的另一侧朝向烹饪腔内,搅拌棒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搅拌棒沿转轴的轴向延伸至烹饪腔内,实现对气流的扰动,还能够实现对食材的搅拌,使食材受热更均匀,提升食物的口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扰动件包括连接盘和扇叶,连接盘与转轴同轴连接;扇叶设于连接盘背离壳体的一侧表面。

在该设计中,扰动件包括能够连接转轴的连接盘和用于扰流的扇叶;通过连接盘连接转轴,从动件能够带动转轴或连接盘转动,当带动连接盘转动时,连接盘上设置的扇叶转动,实现带动气流转动;当从动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与连接盘连接,转轴带动连接盘转动。连接盘上设置扰流的扇叶,转轴或连接盘转动,实现扇叶转动,扇叶带动气流,对烹饪腔内的气流形成扰动。

相较于采用普通扇叶的方案,实现缩短伸入烹饪器具的烹饪腔的长度,提升扰动件结构强度,并可减少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便于清洗。具体地,当利用普通扇叶作为扰动件时,普通扇叶是周向均匀设置在转轴上的,为了实现带动气流,扇叶沿转轴的径向占用空间大,容易受到食材和水汽的污染,影响食材的卫生;而采用连接盘和扇叶作为扰动件,连接盘整体近似圆锥状结构,同时,扇叶沿着转轴向烹饪腔内延伸,使扇叶转动过程中增大了延伸方向的气流扰动,更容易带动烹饪腔内气体流动。而且,扇叶直接与连接盘背离壳体一侧的表面连接,连接面积大,实现扇叶稳定连接连接盘,在转速相同的情况下,设置在连接盘背离壳体一侧的表面上的扇叶更稳定,提升了扰动件的结构强度。例如,扇叶可以设置成沿转轴的径向方向上周向均匀的向外延伸,此时,扇叶转动带动气流转动,实现气流快速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扰动组件包括风机,风机与盖本体相连接,风机的转轴朝向远离盖本体的方向延伸。

在该设计中,扰动组件还包括能够扰动气流转动的风机,风机与盖本体相连接,也就是能够位于烹饪腔的顶部,便于风机带动烹饪腔上方空间的气流,使气流随着风机转动,气流带动烹饪腔内的流体旋转,实现食材受热均匀,提升食物口味。将风机的转轴朝向远离盖本体的方向延伸,也就是沿烹饪腔的高度方向延伸,使得风机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进而可以引导气流和流体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更容易带动烹饪腔内流体流动。

可以理解的是,扰动组件中直接采用成品的风机,风机在烹饪腔内带动水蒸气高速旋转,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烹饪腔内的液体随着高速旋转的气流一起旋转,并且底部加热装置持续不断的加热,使得烹饪腔内液体不仅上下翻滚,而且沿着扰动组件旋转的方向做旋转运动,从而使得烹饪腔内的液体扰动大大增强,使得食材在烹饪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风机为离心风机或斜流风机。

在该设计中,风机可以采用离心风机或斜流风机,实现烹饪腔内的气流带动流体转动。当采用离心风机时,离心风机噪声低,气流转速快,有利于带动流体高速旋转。当采用斜流风机时,斜流风机体积小,风量大,流体扰动更剧烈,有利于带动大量流体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盖体组件,因而具备第一方面的任一技术方案的盖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组件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组件的仰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组件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图4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组件的右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盖和扰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合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开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主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11沿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扰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烹饪器具,100盖体组件,200盖本体,210第一盖,220第二盖,230真空夹层,240外盖,250内盖,300扰动组件,310机座组件,311壳体,312驱动件,320转动组件,321扰动件,322连接盘,323扇叶,324从动件,325转轴,400导流件,410导流通道,510安装孔,520排气件,530排气通道,540排气孔,600密封件,700锅体,800烹饪腔,900基座,910加热装置,92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组件100和烹饪器具1。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100。盖体组件100包括盖本体200和扰动组件300。盖本体200能够构造出视窗,盖本体200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扰动组件300与盖本体200相连,扰动组件300至少部分位于盖本体200的第一侧,扰动组件300能够扰动盖本体200的第一侧的气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组件100,可应用于烹饪器具1,与烹饪器具1的锅体700围成烹饪腔800。通过令盖本体200能够构造出视窗,可令盖体组件100具备可视化效果,以便用户经视窗观察到烹饪器具1的烹饪腔800内的烹饪情况,例如观察液体的流动形态,提升用户体验。具体地,盖本体200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烹饪腔800位于盖本体200的第一侧。随着烹饪的进行,烹饪腔800内会逐渐产生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盖本体200后,会在其表面冷凝成冷凝水,影响可视化效果。通过设置能够扰动盖本体200的第一侧气流的扰动组件300,可在烹饪腔800内产生三维立体旋转气流扰动,减少液体积聚,有助于优化可视化效果,保证产品的可视化程度高。一方面,扰动组件300扰动产生的气流能够在盖本体200的第一侧形成气幕,产生屏障作用,能够降低来自第一侧的水蒸气与盖本体200接触的可能,而水蒸气在接触盖本体200后可能在盖本体200表面化为冷凝水,因此气幕能够减少盖本体200表面的冷凝水形成,从根本上解决盖本体200的冷凝水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在扰动组件300启动前,盖本体200的第一侧表面已经存在一定量的液体,例如前期烹饪阶段附着在盖本体200上的汤汁等液体,又或者存在少量穿过气幕的水蒸气冷凝成的冷凝水,扰动组件300扰动产生的气流也可带动这些液体移动,同样可以减少盖本体200的第一侧表面上的液体积聚。换言之,当扰动组件300在烹饪腔800内部进行搅动的过程中,视窗上的液体会随着内部旋转气流被甩向视窗的边缘,从而实现烹饪过程中的真实可视化效果。此时盖体组件100不必设置相关技术中的活动保温盖,有助于简化产品结构,并有助于减少模具开发,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盖本体200表面的液体滴落在烹饪腔800内的食物,例如米饭表面,会使得食物的相应位置与其他位置的颜色不同,造成烹饪完成的食物颜色不均匀,产生滴白现象,因此减少盖本体200液体积聚也有助于减少滴白现象。此外,扰动组件300带动的气流将盖本体200表面的液体吹动至烹饪腔800的四周壁面,例如烹饪器具1的锅体700侧壁,可令液体顺锅体700流下,而锅体700往往为金属材质,热传导导致温度偏高,可利用冷凝水为锅体700侧壁降温,降低食物四周与中部的温差,从而避免锅边外观差异,并可提升食物的温度均匀性,有助于提升烹饪效果。

此外,通过扰动组件300扰动烹饪腔800内的气流,当扰动强度足够时,扰动的气流还能搅动烹饪腔800的液体,进而实现烹饪腔800内的食材均匀受热,同时减少气泡的堆叠,使烹饪器具1可以采用大功率持续加热,提升食物口味。

可以理解的是,在煮饭加热阶段是对烹饪腔800和烹饪腔800内食材进行加热,使烹饪腔800内食材温度快速提升。由于烹饪器具1一般都是通过底部加热装置910进行加热,而烹饪腔800内空间有限,烹饪腔800受到底部加热装置910加热,扰动组件300带动烹饪腔800内的气流,加速烹饪腔800内气体流动,强化扰流,受热更加均匀。在沸腾烹饪阶段,沸腾产生的气泡带动烹饪液体上下翻滚,扰动组件300带动烹饪腔800内的气流,烹饪液体随着扰动组件300带动的气流流动,使烹饪腔800内的烹饪液体不仅实现随着加热沸腾上下翻滚,还通过扰动组件300实现随气流流动,使烹饪腔800内的烹饪液体更加剧烈的对流换热,进一步提高烹饪器具1的底部的换热,使烹饪食材在烹饪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具体来说,通过扰动组件300在烹饪腔800内带动水蒸气高速旋转,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烹饪腔800内的液体随着高速旋转的气流一起旋转,并且底部加热装置910持续不断的加热,使得烹饪腔800内液体不仅上下翻滚,而且沿着扰动组件300旋转的方向做旋转运动,从而使得烹饪腔800内的液体扰动大大增强,使得食材在烹饪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此外,长时间的大功率加热会使得烹饪器具1内气泡大量溢出,而通过扰动组件300使内部流场及压力的快速变化,使得气泡不能长时间堆叠,做到了大功率长时间加热条件下的无气泡溢出现象。此时无需牺牲加热功率,烹饪器具1可以持续大功率或者调功比的情况下长时间加热,实现食材长时间高温烹饪,缩短烹饪时间,提升食物味道。也就是说,扰动组件300不仅实现了使烹饪食材在烹饪过程中受热均匀,而且也解决了烹饪器具1在烹饪过程中气泡大量溢出的问题,能够实现大功率加热,提升食物口感。

此外,在烹饪的其他阶段,还可以利用扰动组件300实现其他功能。以烹饪米饭为例,烹饪食材处于吸水烹饪阶段,米粒在吸水烹饪过程中散发出陈味,扰动组件300带动烹饪腔800内的气流,将米饭散发出来的陈味快速排出,实现快速除陈,不影响后续米饭的香味。在保温阶段,烹饪已完成,扰动组件300将烹饪腔800内的热气快速排出,能够直接打开盖本体200,防止出现烫伤危险,也不用等待食物烹熟后的降温过程,实现开盖即食。

具体地,扰动组件300可与盖本体200直接连接,也可经其他连接结构与盖本体200间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本体200的第一侧的表面具有亲水性或疏水性。

在该实施例中,可对盖本体200的第一侧表面做亲水表面处理或疏水表面处理,使其具备亲水性或疏水性,进而与扰动组件300的作用相结合,提升盖体组件100的可视化效果。具体而言,对于第一侧表面具有亲水性的情况,烹饪腔800内产生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且具有亲水性的第一侧表面后,会冷凝成一层薄薄的水雾并且不会降低视窗的可视程度,既能保证可视化效果,又能有效减少烹饪过程中的滴白现象。随着烹饪腔800内产生的水蒸气的增多,第一侧表面的水雾会增厚,影响可视化效果,而扰动组件300则可利用气流将水雾向四周推动,起到减薄水雾的作用,有助于优化可视化效果。对于第一侧表面具有疏水性的情况,烹饪腔800内产生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且具有疏水性的第一侧表面后,会冷凝成足够大的液滴,并在扰动组件300的吹动下迅速流动至四周,而不会停留在第一侧表面,从而提升了盖体组件100的可视化效果,并减少了烹饪过程中的滴白现象。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本体200包括第一盖210,第一盖210构造出视窗。

在该实施例中,盖本体200具体包括构造出视窗的第一盖210,可以直接利用可视化材料制成第一盖210,再与盖本体200的其他结构相连接,以便于加工。

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盖本体200还包括外盖240和内盖250,外盖240和内盖250围成盖本体200的基本外形,与烹饪器具1的基座900配合,外盖240和内盖250对应于烹饪器具1的锅体700的部分开设通孔,第一盖210则嵌入该通孔中,可与锅体700配合围成烹饪腔8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210的透光率大于等于8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令第一盖210的透光率大于等于80%,可确保视窗具有较佳的可视化效果,以便用户观察到烹饪腔800内的烹饪情况。进一步地,第一盖210的透光率可大于等于8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210的材质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玻璃、亚克力、聚碳酸酯树脂、聚砜。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玻璃、亚克力、聚碳酸酯树脂、聚砜中的至少一种来制作第一盖210,这些材料均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能,能够保证视窗的可视化效果。此外,玻璃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有助于减少冷凝水的产生,且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有助于保证食品安全。亚克力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且密度低,有助于减轻整个盖体组件100的重量。聚碳酸酯树脂成型收缩率低、尺寸安定性良好,可提升成品的结构稳定性。聚砜刚性和韧性好,耐温、耐热氧化,适于烹饪环境,无毒,有助于保证食品安全,且容易成型加工,便于制作产品。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扰动组件300位于第一盖210的中心区域。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将扰动组件300设置在第一盖210的中心区域,当扰动组件300旋转时,可在烹饪腔800的上方空间均匀形成稳定的气幕,形成可靠屏障,有助于降低水蒸气与盖本体200接触的可能,并可利用气流将第一盖210表面的液体均匀带动到四周,充分减少第一盖210表面的液体积聚,有助于提升可视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210上相距最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为第一距离,扰动组件300上相距最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与第一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0.15,小于等于0.5。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距离可反映第一盖210的大小,当第一盖210为圆形时,第一距离为第一盖210的外径,第二距离可反映扰动组件300的大小,当扰动组件300包括风机时,第二距离为风机的扇叶外径。通过限定第二距离与第一距离的比值的取值范围,可限定扰动组件300和第一盖210的相对大小关系。该上限值可确保扰动组件300足够小,避免遮挡用户视线,有助于保证可视化效果。该下限值则使得扰动组件300不必采用过大的转速就能够对气流产生足够大的扰动,在确保可视化效果的同时,有助于合理控制扰动组件300的运行噪声,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进一步地,该比值的取值范围可为0.2至0.4,例如可为0.25,又如可为0.3。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本体200还包括:第二盖220,第二盖220与第一盖210叠加设置,第二盖220构造出视窗,第二盖220和第一盖210之间形成真空夹层230。

在该实施例中,盖本体200具体包括叠加设置的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20,通过设置叠加的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20,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真空夹层230,能够减少盖本体200第一侧的热量向第二侧传递,保证优良的隔热性能,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可减少盖本体200与烹饪腔800的温差,使得水蒸气在接触第一盖210后不易化为冷凝水,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盖本体200的冷凝水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当盖本体200包括前述外盖240和内盖250时,第二盖220也嵌入前述通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本体200的第一侧的表面包含惯性导流区,随着盖本体200与扰动组件300的径向间距的增大,惯性导流区逐渐向盖本体200的第一侧倾斜。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当将盖体组件100应用于烹饪器具1时,盖体组件100往往设置在烹饪器具1的顶部,即盖本体200的第一侧为下侧。将盖本体200的第一侧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记为惯性导流区,惯性导流区构成倾斜面,具体为越远离扰动组件300,越向下倾斜,使得分布在惯性导流区内的液体会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向下并向远离扰动组件300的方向流动,与气流引导液体流动的方向一致,可借助惯性起到强化导流的作用,提升导流效果。具体地,惯性导流区是盖本体200的第一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靠近扰动组件300的部分区域,由于此部分液体往往为静止状态或具有较小的初始流动速度,因而对导流需求较大,可借助惯性提升导流效果,当然,惯性导流区也可以是远离扰动组件300的部分区域,以引导液体快速流动到四周。此外,惯性导流区可以是平面区域,也可以是曲面区域,为曲面区域时可朝向盖本体200的第一侧突出,也可朝远离盖本体200的第一侧的方向凹陷。可以令盖本体200的厚度各处基本一致,即盖本体200的第二侧的表面也为相应的倾斜面,也可以令盖本体200的第二侧的表面为近似水平面,仅令盖本体200的第一侧的表面至少部分倾斜,使得盖本体200的厚度随着与扰动组件300的径向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这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00还包括:排气孔540,排气孔540沿盖板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盖本体200。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00还包括贯穿盖本体200的排气孔540,以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顺畅排出烹饪腔800之外,满足烹饪需求。此外,部分水蒸气能够在扰动组件300的作用下经排气孔540排出,有助于减少盖本体200上冷凝水的产生量。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孔540避开扰动组件300。

在该实施例中,将排气孔540设置在避开扰动组件300的位置,可保证扰动组件300与盖本体200可靠连接,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此外,排气孔540用于供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而水蒸气温度较高,该设计可减少高温水蒸气对扰动组件300的损坏,有助于延长扰动组件300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孔540靠近扰动组件300的外缘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扰动组件300的外缘处风速较大,通过将排气孔540设置在此处,可以加速水蒸气向外排出,有助于保证烹饪器具1快速、顺畅出气。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孔540构造为弧形孔,排气孔540的中心线向远离扰动组件300的中轴线的方向突出。

在该实施例中,排气孔540具体构造为向远离扰动组件300的中轴线的方向突出的弧形孔,也就是以扰动组件300的中轴线为参照,能够近似沿周向延伸。一方面,该结构能够增大排气流通面积,有助于增大排气量,提升排气速度。另一方面,排气孔540的形状与扰动组件300扰动的旋转气流相适应,同样有助于促进顺畅排气。

具体地,盖体组件100还包括如图7所示的安装孔510,安装孔510沿盖本体200的厚度方向贯穿盖本体200。如图7所示,当盖本体200包括第一盖210时,安装孔510贯穿第一盖210。当盖本体200包括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20时,安装孔510可同时贯穿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盖体组件100还包括排气件520,排气件520与安装孔510相适配,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排气件520与扰动组件300相连接,即扰动组件300经排气件520与盖本体200间接连接,排气孔540沿排气件520的厚度方向贯穿排气件52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扰动组件300与安装孔510相适配,排气孔540避开安装孔510设置。如图7所示,当盖本体200包括第一盖210时,排气孔540贯穿第一盖210。当盖本体200包括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20时,排气孔540同时贯穿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20,如图12所示,此时盖体组件100还包括排气件520,排气件520与排气孔540相适配,排气件520包括排气通道530,排气件520的设置确保了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20之间的真空夹层230的密封性。可以理解的是,在盖本体200仅包括第一盖210,即没有真空夹层230时,盖体组件100可以包括排气件520,也可以不包括排气件520。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00还包括:导流件400,导流件400分布在盖本体200的第一侧的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盖本体200的第一侧表面设置导流件400,导流件400能够与扰动产生的气流配合,气流带动液体沿着导流件400向四周流动,同样可以减少盖本体200的第一侧表面上的液体积聚。

当盖体组件100包括排气孔540时,如图7所示,排气孔540避开导流件400。导流件400的作用在于引导盖本体200表面的液体沿导流件400向四周流动,通过将排气孔540避开导流件400设置,可保证导流件400的结构完整性,以便于对液体进行可靠导流,有助于减少液体积聚。此外,该设计可避免液体经排气孔540排出烹饪腔800,造成烹饪器具1溅射高温液体,保障了产品的使用安全。

当盖本体200包括第一盖210时,导流件400分布在第一盖210的表面,也就是第二盖220和第一盖210分别位于第二侧和第一侧,第一盖210背离第二盖220的表面可能附着液体,通过设置导流件400,可减少液体在第一盖210的积聚,也就减少了液体在盖本体200的积聚。具体地,可令导流件400延伸至第一盖210的外缘,可以引导第一盖210表面的液体沿导流件400流动至第一盖210的外缘,有助于充分减少第一盖210表面的液体积聚。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件400自与扰动组件300相对应的区域向远离扰动组件300的方向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扰动组件300附件形成的液体往往为静止状态或具有较小的初始流动速度,通过将导流件400设置在盖本体200对应于扰动组件300的区域,具体为对应于扰动组件300的外缘的区域,可引导中部静止或初始流动速度小的液体在气流的作用下沿导流件400流动,起到必要的导流作用。此外,通过令导流件400朝向远离扰动组件300的方向延伸,可与气流的流动相配合,引导液体向四周流动,充分减少盖本体200表面积聚的液体。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扰动组件300的中轴线为中心,导流件400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偏转。

在该实施例中,扰动组件300可通过自身的转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旋转,形成旋转气流。通过将导流件400设置为相对于扰动组件300的中轴线偏转,可与旋转气流相配合,使得盖本体200表面的液体沿气流的运动方向移动,有助于减少对液体的阻碍,使得液体更顺畅地向四周流动。其中,导流件400可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也可沿逆时针方向偏转,以适应不同的扰动组件300,当导流件400的数量为多个时,只要保证全部导流件400的偏转方向一致即可。

如图8所示,外侧弧形箭头指示了扰动组件300的转动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件400的偏转方向与扰动组件300的转动方向一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令导流件400按照扰动组件300的转动方向偏转,可以保证导流方向与气流的旋转方向相适应,可充分减少对液体流动的阻碍。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件4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全部导流件400围绕扰动组件300间隔分布,相邻两个导流件400之间形成导流通道410。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导流件400为围绕扰动组件300间隔分布的多个,可以形成放射状的导流通道410,进而引导液体沿导流通道410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动,可与扰动组件300扰动的旋转气流向适应,充分提升导流效果,减少盖本体200的液体积聚。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与扰动组件300同轴的圆柱面为参考面,以在参考面的周向上的延伸长度为宽度,导流件400具有与靠近扰动组件300的第一端和远离扰动组件300的第二端,导流件400在第一端的宽度小于导流件400在第二端的宽度。

在该实施例中,随着与扰动组件300的径向间距的增大,盖本体200的周向长度逐渐增加,通过令导流件400的宽度随之增加,可适当缩短导流通道410的宽度,以免导流通道410的宽度迅速增大而失去导流效果,使得导流通道410与气流合理配合,提升导流效果。具体地,可根据具体的液体的量调整导流通道410和导流件400的宽度比值,使得导流通道410的宽度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以与气流配合,例如在同一径向长度处,令导流通道410的宽度与导流筋的宽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件400在第一端的厚度大于导流件400在第二端的厚度。

在该实施例中,靠近扰动组件300的液体往往为静止状态或具有较小的初始流动速度,因而具有较强的导流需求,远离扰动组件300的部位,液体往往已经在气流的带动下具有较大的速度,对导流的需求减弱。通过将导流件400设置为第一端厚、第二端薄,具体可自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薄,可在满足导流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用料,有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如图10和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00还包括:密封件600,密封件600与盖本体200相连接,密封件600能够与烹饪器具1的锅体700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00还进一步包括与盖本体200相连接的密封件600,盖本体200表面的液体在扰动组件300的作用下向四周流动,可流动至密封件600处。由于密封件600能够与锅体700接触,具体是在烹饪器具1合盖时接触,因而可以引导液体沿密封件600流到烹饪腔800的四周壁面,例如烹饪器具1的锅体700侧壁,起到可靠的导流作用。具体地,密封件600为密封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扰动组件300包括:机座组件310和转动组件320,机座组件310与盖本体200相连;转动组件320与机座组件310可拆卸连接,转动组件320至少部分位于盖本体200的第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扰动组件300包括能够连接盖本体200的机座组件310和能够带动烹饪腔800内气流流动的转动组件320,机座组件310与盖本体200相连,转动组件320与机座组件310可拆卸连接。当烹饪器具1的盖本体200上设置扰动组件300时,在烹饪过程中,实现扰动组件300扰动烹饪腔800内的气流,有助于加快气流流动,使烹饪腔800内的食材受热更均匀,提升烹饪后食物的口感。当烹饪器具1需要烹饪米饭、粥等高淀粉含量的食材时,将转动组件320安装在机座组件310上,转动组件320扰动烹饪腔800内的气流,至少实现食材受热更加均匀和防止气泡大量溢出。当食材淀粉含量低或者烹饪处理要求低时,将转动组件320拆卸下来,不影响烹饪器具1的使用。

烹饪器具1在烹饪结束后,通过将转动组件320从机座组件310上拆卸下来,可实现对转动组件320进行单独清洗,保证食品安全。当转动组件320在扰动气流过程中接触到水汽和气泡,造成转动组件320沾染少量食材或水汽时,由机座组件310上拆下转动组件320,即转动组件320与机座组件310分离,可实现单独清洗转动组件320,使转动组件320保持清洁,保证食品安全。

转动组件320至少部分位于盖本体200的第一侧,进一步保证转动组件320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3所示,进一步地,机座组件310包括壳体311和驱动件312,壳体311与盖本体200相连;驱动件312位于壳体311内。转动组件320还包括扰动件321、转轴325和从动件324,扰动件321位于盖本体200的第一侧;转轴325与壳体311可拆卸连接,转轴325与扰动件321相连接;从动件324与转轴325或扰动件321相连接,从动件324能够受驱动件312驱动,以带动转轴325或扰动件321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机座组件310包括能够连接盖本体200的壳体311和能够驱动转动组件320的驱动件312,通过壳体311与盖本体200的连接,实现机座组件310与盖本体200的连接。当驱动件312驱动转动组件320运动时,即驱动组件控制转动组件320的是否转动和转动转速,可实现转动组件320的开启和转速的调整。通过将驱动件312设置在壳体311内,实现驱动件312稳定驱动,同时,驱动件312通过壳体311进行密封保护,实现用电安全。

转动组件320包括能够扰动气流的扰动件321、能够可拆卸的与壳体311连接的转轴325和能够带动扰动件321转动的从动件324。通过设置在盖本体200的第一侧的扰动件321,实现随着扰动件321转动,烹饪腔800内气流被带动。通过与壳体311可拆卸连接的转轴325,实现扰动件321与壳体311的可分离,方便拆卸进行清洗和维护;当壳体311与转轴325连接时,使得从动件324与转轴325或扰动件321连接,实现驱动件312通过从动件324驱动转轴325或扰动件321转动。当从动件324驱动转轴325转动时,转轴325带动扰动件321转动,实现稳定转动;当从动件324直接驱动扰动件321转动时,扰动件321带动转轴325转动,转轴325使扰动件321稳定转动,实现扰动件321与从动件324转动同步,有助于控制扰动过程。

此外,扰动件321可以设置扇叶323或者是搅拌棒。当采用扇叶323作为扰动件321时,扇叶323位于转动组件320远离盖本体200的第一侧,扇叶323上设置叶片的数量为多个,叶片在位于壳体311外的转动件的周向均匀分布,叶片能够大面积带动气流,使气流在以转轴325为中心的区域内流动。当采用搅拌棒作为扰动件321时,搅拌棒位于转动组件320远离盖本体200的第一侧,将搅拌棒的一侧与转轴325连接,搅拌棒的另一侧朝向烹饪腔800内,搅拌棒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搅拌棒沿转轴325的轴向延伸至烹饪腔800内,实现对气流的扰动,还能够实现对食材的搅拌,使食材受热更均匀,提升食物的口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扰动件321包括连接盘322和扇叶323,连接盘322与转轴325同轴连接;扇叶323设于连接盘322背离壳体311的一侧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扰动件321包括能够连接转轴325的连接盘322和用于扰流的扇叶323;通过连接盘322连接转轴325,从动件324能够带动转轴325或连接盘322转动,当带动连接盘322转动时,连接盘322上设置的扇叶323转动,实现带动气流转动;当从动件324带动转轴325转动,转轴325与连接盘322连接,转轴325带动连接盘322转动。连接盘322上设置扰流的扇叶323,转轴325或连接盘322转动,实现扇叶323转动,扇叶323带动气流,对烹饪腔800内的气流形成扰动。

相较于采用普通扇叶323的方案,实现缩短伸入烹饪器具1的烹饪腔800的长度,提升扰动件321结构强度,并可减少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便于清洗。具体地,当利用普通扇叶323作为扰动件321时,普通扇叶323是周向均匀设置在转轴325上的,为了实现带动气流,扇叶323沿转轴325的径向占用空间大,容易受到食材和水汽的污染,影响食材的卫生;而采用连接盘322和扇叶323作为扰动件321,如图13所示,连接盘322整体近似圆锥状结构,同时,扇叶323沿着转轴325向烹饪腔800内延伸,使扇叶323转动过程中增大了延伸方向的气流扰动,更容易带动烹饪腔800内气体流动。而且,扇叶323直接与连接盘322背离壳体311一侧的表面连接,连接面积大,实现扇叶323稳定连接连接盘322,在转速相同的情况下,设置在连接盘322背离壳体311一侧的表面上的扇叶323更稳定,提升了扰动件321的结构强度。例如,扇叶323可以设置成沿转轴325的径向方向上周向均匀的向外延伸,此时,扇叶323转动带动气流转动,实现气流快速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扰动组件300包括风机,风机与盖本体200相连接,风机的转轴朝向远离盖本体200的方向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扰动组件300还包括能够扰动气流转动的风机,风机与盖本体200相连接,也就是能够位于烹饪腔800的顶部,便于风机带动烹饪腔800上方空间的气流,使气流随着风机转动,气流带动烹饪腔800内的流体旋转,实现食材受热均匀,提升食物口味。将风机的转轴朝向远离盖本体200的方向延伸,也就是沿烹饪腔800高度方向延伸,使得风机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进而可以引导气流和流体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更容易带动烹饪腔800内流体流动。

可以理解的是,扰动组件300中直接采用成品的风机,风机在烹饪腔800内带动水蒸气高速旋转,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烹饪腔800内的液体随着高速旋转的气流一起旋转,并且底部加热装置持续不断的加热,使得烹饪腔800内液体不仅上下翻滚,而且沿着扰动组件300旋转的方向做旋转运动,从而使得烹饪腔800内的液体扰动大大增强,使得食材在烹饪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为离心风机或斜流风机。

在该实施例中,风机可以采用离心风机或斜流风机,实现烹饪腔800内的气流带动流体转动。当采用离心风机时,离心风机噪声低,气流转速快,有利于带动流体高速旋转。当采用斜流风机时,斜流风机体积小,风量大,流体扰动更剧烈,有利于带动大量流体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盖体组件100,因而具备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的盖体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烹饪器具1还包括基座900和设置在基座900内的锅体700,锅体700与盖体组件100围成烹饪腔800,扰动组件300至少部分伸入烹饪腔800,当扰动组件300包括风机时,风机的扇叶伸入烹饪腔800。基座900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910,可为烹饪腔800提供热量,实现加热烹饪。锅体700底部还可设置温度传感器920,以检测锅体700底部的温度,进而反映烹饪腔800内的温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