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桌面的结构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28098发布日期:2021-08-20 16:4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桌面的结构改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桌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折叠桌面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传统的桌子体积大,占用空间,于是出现了折叠桌。折叠桌是具有折叠功能的桌子,因其方便折叠、便于运输这个特点,已成为很多场所不可缺少的家具。现有的折叠桌一般包括桌面和可折叠的桌脚,通过折叠桌脚使折叠桌的占用空间变小,从而方便收纳。但由于其桌面是板状物件,折叠后占据的空间仍旧比较大,存在进一步减小的改进空间。

市面上也有出现可折叠的铝桌面板,其令桌板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长条板以及将各长条板依次连接的弹性绳,弹性绳连接在桌板底部,桌板可在使用时展开,在不使用时收折或收卷起来。但是,利用弹性绳进行连接,弹性绳在经过频繁拉伸折叠后,加之长时间随桌板裸露,弹性变差,使的各长条板之间的连接变松,且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还会出现破损断裂等,大大影响桌板的使用寿命。也有利用塑胶条或塑胶配件将各长条板进行连接的方式,但是需要打点固定塑胶,在连接结构较为繁琐,安装工序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桌面的结构改进,其可令折叠桌面在安装上更加方便快捷,且桌面结构稳固,更加耐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折叠桌面的结构改进,折叠桌面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长条状的板条,相邻板条之间通过连接块实现可折叠连接,各板条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插槽,各插槽上插接有一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设有可插入到插槽中定位的插接板,插接板的左右两侧上分别向外凸设有可抵靠至插槽两侧壁上的侧凸扣,侧凸扣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可供销钉插入的侧插口,两侧凸扣在销钉均插入侧插口后向外挤压,插接板横向紧配合在插槽内;相邻连接块之间在连接处通过一分别枢接在连接块上的连接片实现连接,两穿入侧插口的销钉同时穿过连接片使连接片实现枢接。

进一步,侧凸扣设置在插接板的两端,两侧凸扣的外端点之间的距离在自由状态下大于插槽的长度内边距,插接板的两端内侧分别形成一侧断开段,侧插口位于侧断开段内。

进一步,插接板的中部还凸设有至少一个可向插槽上壁面或下壁面抵靠的中部凸扣,在中部凸扣的背侧设有一可供销钉插入的中部插口,中部凸扣在销钉插入中部插口后向侧面挤压,令插接板在垂直方向上紧配合在插槽内。

进一步,插接板的中部形成一中部断开段,中部断开段中设有两个呈相对的悬片,各悬片的外侧面分别抵靠至插槽上壁面或下壁面,至少一悬片的外侧面上设有可凸出至插槽高度内边距外的中部凸扣。

进一步,插槽分隔形成三个槽口,插接板包括三组分隔开的插舌组分别对应插入各槽口,位于两侧的插舌组包括在一插舌外侧间隔设置一插柱,侧插口设置在插舌与插柱之间,侧凸扣凸设在插柱外侧面;位于中部的插舌组包括两个分隔开的插舌,两个悬片位于两插舌之间。

进一步,各组插舌组中,各插舌的中部形成中空槽,插舌的两侧壁上设有凸片体,凸片体的前端形成导斜面,且中部凸扣的外端凸出在凸片体外。

进一步,连接块包括在一外板的底面形成插接板,外板的至少一侧面向内开设一可供连接片插入的开槽,开槽位于侧插口下方,外板中设有供销钉穿过的穿孔,销钉穿过外板及开槽后穿入侧插口,连接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可供销钉穿过的枢接孔。

进一步,连接块为塑胶材质。

进一步,板条采用铝或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位于两侧的两个板条的底面上分别设有一组可扣接到折叠桌的支架上的连接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折叠桌面的结构改进,桌面进行安装时,只需要依次在板条的侧边插槽中插入连接块,然后再依次插入销钉,就可将多块板条依次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令折叠桌面在安装上更加简便,无须使用打点定位或其他锁固定位方式,操作上方便快捷,且相对于弹性绳的连接方式,桌面结构更稳固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其中一侧边);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个连接块进行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折叠桌面的结构改进,折叠桌包括可折叠的支架(图中未示出)和可折叠的桌面,桌面展开后架置在支架上。如图1、图2所示,折叠桌面1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长条状的板条1,相邻板条1之间通过连接块2实现可折叠连接。其中,板条1可采用铝或铝合金等材质,连接块2可为塑胶材质。板条1之间通过连接块2进行连接,位于两侧的两个板条1的底面上可分别设有一组可扣接到折叠桌支架上的连接件3,以便于使折叠桌面1架置在支架上。

结合图3至图7所示,各板条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插槽11,各插槽11上插接有一连接块2,连接块2的一侧设有可插入到插槽11中定位的插接板22。本实施例中,连接块2包括在一外板21的底面形成插接板22,外板21在插接板22插入到插槽11中时位于板条1的两外端。为使插接板22能够插入到插槽11中后,无须使用打点定位或其他锁固定位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插接板22的左右两侧上分别向外凸设有可抵靠至插槽11两侧壁上的侧凸扣221,侧凸扣221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可供销钉4插入的侧插口222,两侧凸扣221在销钉4均插入侧插口后向外挤压,从而可使插接板22横向紧配合在插槽11内。而相邻连接块2之间在连接处通过一分别枢接在连接块2上的连接片5实现连接,结合图3至图5所示,外板21的至少一侧面向内开设一可供连接片插入的开槽211,连接在桌面首尾两端的连接块2的外板21上可以仅在其中一侧设置开槽211,其他连接块2的外板21的两侧均设有开槽211,以满足和两侧的连接块2进行连接。外板21中设有供销钉穿过的穿孔212,开槽211位于侧插口222下方,外板21中设有供销钉穿过的穿孔210,销钉4穿过外板21及开槽211后穿入侧插口222,连接片5的两端分别设有可供销钉4穿过的枢接孔51,从而在穿入销钉5的同时可将连接片5连接在开槽211内,两穿入侧插口22的销钉4同时穿过连接片5,连接片5通过销钉实现枢接,进而将两相邻的连接块2实现枢接。结合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令两侧凸扣221的外端点之间的距离在自由状态下略大于插槽11的长度内边距,侧凸扣221外端会稍凸伸出外板21,侧凸扣221设置在插接板2的两端,插接板22的两端内侧可分别形成一侧断开段223,侧插口222位于侧断开段223内。通过断开作用,可先形成一定的内缩退让,使侧凸扣221先顺利插入到插槽11内,在销钉4插入侧插孔222后,由于插接板22是塑胶材质,具有一定弹性张力,插入的销钉4使侧凸扣221被向外挤压,从而使插接板22向两侧膨胀,并形成固定状态,进而紧配合在插槽11中。可令侧插口222的内径略小于销钉4的外径宽度,使两侧凸扣221在销钉4在插入后进一步被向外推挤。

进一步,结合图5至图7所示,还可在插接板22的中部还凸设有至少一个可向插槽11上壁面或下壁面抵靠的中部凸扣224,在中部凸扣224的背侧设有一可供销钉4插入的中部插口225,销钉插入中部插口225后向两侧挤压,从而可令插接板22在垂直方向上紧配合在插槽11内。本实施例中,插接板的中部形成一中部断开段226,中部断开段226中设有两个相对的悬片227,各悬片227的外侧面分别抵靠至插槽11上壁面或下壁面,至少一悬片227的外侧面上设有可凸出至插槽高度内边距外的中部凸扣224,本实施例是在其中一悬片227上形成凸伸的中部凸扣224。将中部插口225设置在两个悬片227之间,可使中部凸扣224先顺利插入到插槽11内,在销钉4插入中部插孔225后,由于插接板22是塑胶材质,插入的销钉4使中部凸扣224被向外挤压,从而使插接板22在中部处膨胀,并形成固定状态,从而进一步紧配合在插槽11中。可令中部插口225的内径略小于销钉4的外径宽度,使中部凸扣224在销钉4在插入后进一步被向外推挤。

如图3所示,可将插槽11分隔形成三个槽口111,插接板22可包括三组分隔开的插舌组分别对应插入各槽口111,位于两侧插舌组包括有在一插舌228外侧间隔设置一插柱229,侧插口222设置在插舌228与插柱229之间,插柱229上向外凸设有侧凸扣221;位于中部的插舌组包括两个分隔的插舌220,两个悬片227位于两插舌220之间。各组插舌组中,各插舌的中部形成中空槽2280、2200,插舌228、220侧壁上设有凸片体2281、2201,其中一悬片227的侧面上没有设置中部凸扣224,该悬片227的侧面上也可设置凸片体2271,如图6。令各凸片体的前端形成导斜面,且令中部凸扣224凸出在凸片体外,凸片体的厚度小于中部凸扣224,如图7所示,从而可使各插舌能够更顺畅插入到槽口111中,同时中部凸扣224能够具有在向外挤压时起到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结合图2至图4所示,当需要将各板条1形成可折叠的连接时,先将各板条1并排后,将连接块2的插板22插入到板条1的侧边的插槽11中(可以先完成板条的其中一侧,也可以两侧同时进行),在相邻板条的侧边插槽11上也可陆续依次插入连接块2,连接片5插入到两连接块的开槽211中,之后,将连接块2及连接片5进行定位,将销钉4依次穿入连接块2的外板21后进入到开槽211,插入开槽211中的销钉4可同时将连接片5定位,连接片5枢接在外板21中,从而使两连接块2之间形成可转动的连接,实现可折叠。而后销钉4会再插入到侧插口222或中部插口225中,插入的销钉4在侧插口222和中部插口225后,由于插接板22是塑胶材质,且侧插口222和中部插口225的外侧设有侧凸扣221及中部凸扣224,销钉4插入后会迫使侧凸扣221及中部凸扣224向外挤压,插接板22的侧边向外膨胀,进而可使连接板22整体紧配合在插槽11中。依次穿入销钉4后,可将多块板条1依次进行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折叠桌面的结构改进,在对折叠桌面进行安装时,只需要依次在板条的侧边插槽11中插入连接块2,然后再依次插入销钉,就可将多块板条1依次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令折叠桌面在安装上更加简便,无须使用打点定位或其他锁固定位方式,操作上方便快捷,且相对于弹性绳的连接方式,桌面结构更稳固耐用。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