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环保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0834发布日期:2021-06-11 19:1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环保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杯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环保的水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工具,水杯通常是人们盛装液体的容器,平时可用来喝茶、喝水、喝饮料等。水杯是一种大多数情况下用来盛载液体的器皿。通常用塑胶、玻璃、陶瓷或不锈钢制造,在餐厅打包饮料,则常用纸杯或胶杯盛载。

以咖啡杯为例,目前商店所使用的的咖啡杯,一般为:纸质一次性咖啡杯、不锈钢杯以及塑料咖啡杯等,材质本身含有异味会影响咖啡口感,对用户的使用体验大大折扣。

且目前针对高温热饮的杯子,缺乏防溅防尘功能,在使用时,存在对用户烫伤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环保的水杯以达到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同时具备防溅防尘功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环保的水杯,该水杯包括:

杯体;

与杯体配套的杯盖组件,所述杯盖组件包括杯盖垫圈,所述杯盖垫圈套于所述杯体内且杯盖垫圈与杯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饮水口,且杯盖垫圈的一侧可拆卸装配有杯盖,通过杯盖将杯盖垫圈装入或取出杯体。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垫圈的一侧侧面设有用于嵌装装配所述杯盖的定位装配槽且定位装配槽内设有用于卡紧杯盖的环形凹槽,另一侧侧面设为内凹凹槽面,杯盖垫圈的凹型设计,让杯盖垫圈变成一个较浅的容器,残余的液体将会被收集在凹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凹槽的边缘包括圆弧段和直线段,所述圆弧段与杯体的内壁相匹配且直线段与杯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饮水口,杯体的材质与嘴唇直接接触,保证良好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垫圈的轴线截面呈梯形状,且杯盖垫圈的外侧壁与杯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排水槽,且杯盖覆盖于排水槽的上方,溢出的液体都会被收集在排水槽内,杯盖外部始终处于干净的状态并且排水槽始终会处于隐藏状态,不会被发现。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垫圈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位于所述杯盖的下方,防液体喷溅外溢,同时不影响功能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包括杯盖本体和杯盖提手,所述杯盖本体嵌装于杯盖垫圈上且杯盖本体上设有与杯盖提手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杯盖提手的一端穿过安装槽的底部并通过杯盖本体压紧在杯盖垫圈上,操作方便快捷且为隐蔽式设计,不会影响外观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与杯盖提手相对应的按压凹槽,通过按压杯盖提手使其产生形变或复位,操作简单且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本体采用硬质材料,硬质材料选用例如:如陶瓷或者不锈钢;杯盖提手采用硅胶或软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的外部套设有杯套,以保证用户在握持时,具有良好的防滑作用,且当杯体为透明玻璃时,杯套被设计成刚好能完全覆盖住杯盖垫圈、排水槽以及气孔这些结构部件,因此能够确保水杯整体设计保持简洁。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采用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杯盖垫圈采用硅胶或软胶材料制成,杯盖垫圈阻止杯内液体直接与杯盖等塑料部件直接接触,更加的健康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环保的水杯,其套装于杯体内的杯盖垫圈能有效阻止杯内液体因晃动产生飞溅,且杯盖垫圈采用了整体式设计,在使用过程中能时刻阻止杯内液体直接与塑料部件接触,更加的健康安全;同时,通过对杯盖的设计,能够方便用户将杯盖组件整体取出,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环保的水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环保的水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环保的水杯中杯盖组件的正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环保的水杯中杯盖组件的反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环保的水杯中杯盖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环保的水杯中杯盖提手在常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环保的水杯中杯盖提手在激活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6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环保的水杯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注如下:

1-杯体,2-杯套,3-杯盖提手,4-杯盖本体,5-杯盖垫圈,6-安装头,7-安装座,8-排气孔,9-排水槽,10-定位凸起,11-卡嵌凸缘,12-环形凹槽,13-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中的附图用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提供了一种安全环保的水杯,该水杯的设计特点是:①无塑料部件接触盛于杯体1内的溶液(例如:咖啡或其他饮品),材质不产生任何异味,能够还原杯体1内溶液(例如:咖啡或其他饮品)本来的味道;②在拥有其它咖啡杯(或其他热饮杯)同样的防溅防尘功能,同时除了玻璃以外,其余材料不与嘴唇直接接触,在使用体验上与正常玻璃杯无异。

如图1所示,该水杯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杯体1和杯盖组件,其具体设计如下:

(1)杯体1部分

如图1、图2所示,杯体1采用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杯盖垫圈5采用硅胶或软胶材料制成,杯体1的外部设有杯套2,在本实施例中,杯体1采用圆形或圆柱型杯体1。在实际应用时,结合杯盖组件的装配位置,杯套2被设计成刚好能完全覆盖住杯盖垫圈5、排水槽9以及排气孔8这些结构部件,以将杯盖垫圈5、排水槽9以及排气孔8这些结构部件进行视觉隐藏。因此,杯子整体设计能保持简洁、美观。

(2)杯盖组件部分

杯盖组件与杯体1是相配套的,所述杯盖组件包括杯盖垫圈5、杯盖本体4以及杯盖提手3,具体设计如下:

①杯盖垫圈5

如图3、图4所示,将杯盖垫圈5套于所述杯体1内且杯盖垫圈5与杯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饮水口,所述杯盖垫圈5的一侧侧面设有用于嵌装装配所述杯盖的定位装配槽且定位装配槽内设有用于卡紧杯盖的环形凹槽12,该定位装配槽用于与所述杯盖相装配并将杯盖嵌装至环形凹槽12中以卡紧,另一相对侧侧面设为内凹凹槽面。在本实施例中,杯盖垫圈5不同于传统的o型垫圈,采用了整体式设计,该设计在使用过程中能时刻阻止杯内液体直接与塑料部件(杯盖部分)接触,更加的健康安全。其中,杯盖垫圈5是由软胶或硅胶制成,在杯盖垫圈5的顶部有一圈呈u型状的环形凹槽12环绕在整个杯盖垫圈5顶部;然后在杯盖垫圈5顶部一侧有定位凸起10。在装配时,定位凸起10会嵌入杯盖下方对应的定位凹槽13;然后在杯盖下方设有与环形凹槽12相匹配的卡嵌凸缘11,当组装的时候,杯盖下方的卡嵌凸缘11将会卡入杯盖垫圈5上方的环形凹槽12内,由于杯盖垫圈5由软胶制成,因此,具备弹性且能够锁住杯盖,确保杯盖不会轻易脱落。

之所以在杯盖垫圈5的一侧整体设计成内凹凹槽,是根据我们日常使用经验设计,当取下杯盖时,通常杯盖内部会残留不少液体,这些液体会比较容易滴落在桌面或者衣服上。由于杯盖垫圈5的凹型设计,可以让杯盖垫圈5变成一个较浅的容器,当取下杯盖时,将杯盖垫圈5朝上放置,此时,残余的液体将会被收集在内凹凹槽内。

内凹凹槽的边缘包括圆弧段和直线段,所述圆弧段与杯体1的内壁相匹配且直线段与杯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饮水口,通过饮水口进行引流,用户的嘴唇仅接触到杯体1部分,不会对体验效果造成影响。当杯盖正面朝上,杯盖垫圈5朝下时,杯盖垫圈5可以阻止液体飞溅,在杯体1内随意晃动并且引导液体从开口方向流出。

如图9、图10所示,杯盖垫圈5的轴线截面呈梯形状,当组装上杯盖后,在杯盖垫圈5的外侧壁与杯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横截面三角形的排水槽9,排水槽9与所述饮水口相通且杯盖覆盖于排水槽9的上方,以将排水槽9隐藏在杯盖的下方,此设计可以保持杯子外观设计的简洁。

该排水槽9的作用是:当使用杯子或者装入的液体过多时,溢出的液体都会被收集在排水槽9内,而溢出的液体又会顺着排水槽9流回杯内,此设计可以保证杯盖外部始终处于干净的状态,并且排水槽9始终会处于隐藏状态,不会被发现。

一般非密封式咖啡杯除了杯口以外都会设计一个排气孔8,排气孔8的目的是:保证杯体1内的气压与外界平衡,这样会更利于杯体1内的液体流出;如果没有气孔,那么杯体1内的液体因为杯内与杯外气压差,会很难顺畅的流出,但开设排气孔8也有液体喷溅外溢的负面影响。

如图8所示,为防液体喷溅外溢,在杯盖垫圈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孔8,排气孔8位于所述杯盖的下方,可以避免杯体1内的液体通过气孔溢出杯子外,在不影响功能使用的同时,外观颜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因为传统的气孔直接在杯盖正面开孔设计,此设计,有时候会导致杯子内的液体通过气孔喷溅或者溢出杯外,其次在美观上,杯子整体设计也会受到影响。

②杯盖

将杯盖可拆卸装配在杯盖垫圈5的一侧,通过杯盖将杯盖垫圈5装入或取出杯体1。如图6、图7所示,具体的如下:

杯盖包括杯盖本体4和杯盖提手3,所述杯盖本体4嵌装于杯盖垫圈5的装配槽(两者之间通过卡扣卡紧)且杯盖本体4上设有与杯盖提手3相匹配的安装槽,杯盖提手3能够完全容纳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杯盖提手3的一端穿过安装槽的底部并通过杯盖本体4压紧在杯盖垫圈5的安装座7上。如图5所示,具体为:在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过孔,且杯盖提手3的一端设有安装头6,在杯盖垫圈5的对应位置上设有与安装头6相匹配的安装座7,在安装时,先将安装头6穿过过孔并套于安装座7上,再将杯盖本体4安装卡紧在杯盖垫圈5上,此时,杯盖本体4的过孔边缘也将杯盖提手3的安装头6压紧在安装座7上,以实现杯盖提手3的装配。

在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与杯盖提手3相对应的按压凹槽,通过按压杯盖提手3使其产生形变或复位。当杯盖提手3处于关闭状态时,杯盖提手3呈水平状态且容纳在安装槽内;当按下杯盖提手3的标记位置时,杯盖提手3的末端翘起,处于激活状态,使用者用手指捏住翘起部分,将杯盖组件整体拉出来;反之,按压杯盖杯体1,则可将杯盖组件整体装入至杯体1内。

在实际应用时,所述杯盖本体4采用硬质材料,硬质材料选用例如:如陶瓷或者不锈钢,杯盖提手3采用硅胶或软胶材料制成,以确保按压杯盖提手3时,能够进行正常的形变和复位。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