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平开自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4852发布日期:2021-07-27 13:1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平开自动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平开自动门。



背景技术:

自动门从理论上理解应该是门的概念的延伸,是门的功能根据人的需要所进行的发展和完善,自动门行业发展已日渐成熟,自动门是指,可以将人接近门的动作识别为开门信号的控制单元,通过驱动系统将门开启,在人离开后再将门自动关闭,并对开启和关闭的过程实现控制的系统。

现有的自动门只能起到协助人员进出的作用,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

一种新型平开自动门,包括自动门、电源、喷洒器、测温器、报警器、通风扇、单片机控制电路以及摄像头,

所述自动门包括顶梁、支撑板、横梁、玻璃门以及底梁,所述底梁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玻璃门的两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底梁和所述横梁上,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和所述顶梁上,所述顶梁、所述横梁以及所述底梁彼此平行且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顶梁包括第一铝型材以及上压紧毛条,所述第一铝型材下端内侧对称设有所述上压紧毛条,所述上压紧毛条内侧夹有所述支撑板上端,

所述横梁包括第二铝型材以及下压紧毛条,所述第二铝型材上端内侧对称设有所述上压紧毛条,所述上压紧毛条内侧夹有所述支撑板下端,所述第二铝型材下端内侧对称设有所述下压紧毛条,所述下压紧毛条内侧夹有所述玻璃门上端,所述底梁为所述横梁沿水平方向镜像的结构,

所述电源为所述新型平开自动门中所有用电器供电,所述电源固定在所述底梁内,

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为控制核心,用于信息运算、系统升级和发布指令,所述单片机电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内,

所述喷洒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喷洒器由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控制喷洒,

所述测温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测温器传递信号给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

所述报警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报警器由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控制报警,

所述通风扇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梁上。所述摄像头由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控制抓拍。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杆有四个且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端点。

作为改进,所述喷洒器包括进液管与喷洒管,所述进液管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内。

作为改进,所述喷洒管贯穿所述横梁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所述喷洒管有多个且沿所述进液管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作为改进,所述测温器为红外体温检测仪,所述测温器位于横梁中间处。

作为改进,所述报警器位于所述横梁一端上部。

作为改进,所述通风扇有四个,所述通风扇沿水平方向均匀排列在所述支撑板上。

作为改进,所述摄像头为全景式监控摄像头,用于监控抓拍体温异常的行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通过监测待通行人员的体温判断控制自动门的开关,若体温正常,自动门正常开关;若体温异常,自动门不予开启,报警器报警,摄像头抓拍并上传图像。其后,摄像头监测到监控区域人员远离后,喷洒器喷洒消毒液对区域消毒,喷洒器工作结束后,通风扇启动进行通风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7是图6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新型平开自动门;2、自动门;3、电源;4、喷洒器;5、测温器;6、报警器;7、通风扇;8、单片机控制电路;9、摄像头;10、顶梁;11、支撑板;12、横梁;13、玻璃门;14、底梁;15、第一铝型材;16、上压紧毛条;17、第二铝型材;18下压紧毛条;19、进液管;20、喷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竖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对一种新型平开自动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图1~图2,一种新型平开自动门1,包括自动门2、电源3、喷洒器4、测温器5、报警器6、通风扇7、单片机控制电路8以及摄像头9,

结合附图,图3,自动门2包括顶梁10、支撑板11、横梁12、玻璃门13以及底梁14,底梁14设置在地面上,玻璃门13的两端滑动连接在底梁14和横梁12上,支撑板11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横梁12和顶梁10上,顶梁10、横梁12以及底梁14彼此平行且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结合附图,图4,顶梁10包括第一铝型材15以及上压紧毛条16,第一铝型材15下端内侧对称设有上压紧毛条16,上压紧毛条16内侧夹有支撑板11上端,

结合附图,图6~图7,横梁12包括第二铝型材17以及下压紧毛条18,第二铝型材17上端内侧对称设有上压紧毛条16,上压紧毛条16内侧夹有支撑板11下端,第二铝型材17下端内侧对称设有下压紧毛条18,下压紧毛条18内侧夹有玻璃门13上端,底梁14为横梁12沿水平方向镜像的结构,

结合附图,图6,电源3为新型平开自动门1中所有用电器供电,电源3固定在底梁14内,

结合附图,图2,单片机控制电路8为控制核心,用于信息运算、系统升级和发布指令,单片机电路8固定在支撑板11内,

结合附图,图1、图6,喷洒器4固定连接在横梁12上,喷洒器4由单片机控制电路8控制喷洒,

结合附图,图1、图7,测温器5固定连接在横梁12上,测温器5传递信号给单片机控制电路8,

结合附图,图1、图7,报警器6固定连接在横梁12上,报警器6由单片机控制电路8控制报警,

结合附图,图2,通风扇7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1上,摄像头9固定连接在顶梁10上。摄像头9由单片机控制电路8控制抓拍。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喷洒器4包括进液管19与喷洒管20,进液管19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横梁12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喷洒管20贯穿横梁12与进液管19相连,喷洒管20有多个且沿进液管19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测温器5为红外体温检测仪,测温器5位于横梁12中间处。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报警器6位于横梁12一端上部。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通风扇7有四个,通风扇7沿水平方向均匀排列在支撑板11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摄像头9为全景式监控摄像头,用于监控抓拍体温异常的行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测温器5对待通过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若检测体温为预设合理区间,测温器5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控制电路8,单片机控制电路8控制自动门2开门;若体温不处于预设合理区间,测温器5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控制电路8,单片机控制电路8传递信号控制报警器6报警、摄像头9抓拍人像,当摄像头9监测到监控区域人员远离后,摄像头传递信号给单片机控制电路8,由单片机控制电路8控制喷洒器4喷洒消毒液对区域进行消毒,消毒完毕由单片机控制电路8控制通风扇对区域进行通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