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碎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1099发布日期:2021-07-20 15:5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桃碎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桃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核桃碎壳装置。



背景技术:

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为胡桃科植物。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较多,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对人体有益,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坚果类食品之一。

目前,在家庭中对核桃进行碎壳时,有采用专用核桃钳将核桃壳夹碎的,也有采用硬物将核桃外壳进行敲碎的。采用核桃钳夹核桃时,为了防止在夹的过程中,核桃飞出,往往需要人工一只手拿着核桃,然后使用核桃钳对核桃进行碎壳;当使用硬物将核桃外壳进行敲碎时,也需要人工一只手拿着核桃,再使用硬物对核桃进行碎壳。但是,上述两种方法,均存在在碎壳的过程中把手伤到的风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使用效果好的核桃碎壳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使用效果好的核桃碎壳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桃碎壳装置,包括:

敲击筒,所述敲击筒上端盖接有筒盖;

敲击底座,所述敲击底座顶端与所述敲击筒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敲击底座顶端面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表面一体成型有多个尖齿;

敲击杆,所述敲击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另一端贯穿于所述筒盖的上下表面且伸入至所述敲击筒内部;

其中,所述敲击筒和所述敲击底座均为透明材质制成。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核桃碎壳装置,使用时,将核桃放入至敲击筒内,然后使用敲击杆往复敲击核桃,核桃在敲击杆和尖齿的作用下,快速碎壳,无需人工手拿核桃进行碎壳,安全性高、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包括:

连接块,所述敲击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块下表面固定连接;

手握横杆,所述手握横杆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手握横杆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敲击时,手握两个手握横杆,往复提拉和下压敲击杆对核桃进行敲击即可,安全性高,易于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敲击杆上套固有防撞击垫,所述防撞击垫位于所述连接块下表面与所述筒盖上表面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防撞击垫的设置,可避免连接块直接与筒盖硬性撞击而敲坏筒盖。

进一步的,所述手握横杆上套设有护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手握持护套,提高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敲击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敲击块。

进一步的,所述敲击块下表面为凹形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凹形面的设置,可增大敲击块与核桃的敲击面积,易于碎壳,并且还可避免在敲击时,核桃窜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顶端敞口的收集框,所述收集框顶端与所述敲击底座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敲击底座上位于所述锥形面的小头端位置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收集框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敲碎的核桃经过出料口掉落到收集框内进行收集,便于人们拿取和食用。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框顶端与所述敲击底座的底部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易于收集框的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敲击筒上端与所述筒盖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易于筒盖的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敲击底座顶端与所述敲击筒下端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易于敲击底座的拆装,并且可对敲击底座拆下后,可对残留在尖齿上的碎渣进行清理,保证尖齿能够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桃碎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图1附图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敲击筒,2-筒盖,3-敲击底座,31-锥形面,32-尖齿,33-出料口,4-敲击杆,5-手柄,51-连接块,52-手握横杆,6-防撞击垫,7-护套,8-敲击块,9-收集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核桃碎壳装置,包括:

敲击筒1,敲击筒1上端盖接有筒盖2;

敲击底座3,敲击底座3顶端与敲击筒1下端可拆卸连接,敲击底座3顶端面为锥形面31,锥形面31表面一体成型有多个尖齿32;

敲击杆4,敲击杆4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5,另一端贯穿于筒盖2的上下表面且伸入至敲击筒1内部;

其中,敲击筒1和敲击底座3均为透明材质制成,便于观察核桃的破碎程度。

具体的参见图1,手柄5包括:

连接块51,敲击杆4一端与连接块51下表面固定连接;

手握横杆52,手握横杆52为两个,且两个手握横杆52一端分别与连接块51的两侧固定连接。

敲击杆4上套固有防撞击垫6,防撞击垫6位于连接块51下表面与筒盖2上表面之间。

手握横杆52上套设有护套7。

敲击杆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敲击块8。

敲击块8下表面为凹形面。

核桃碎壳装置还包括顶端敞口的收集框9,收集框9顶端与敲击底座3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敲击底座3上位于锥形面31的小头端位置开设有出料口33,出料口33与收集框9连通。

收集框9顶端与敲击底座3的底部螺纹连接。

敲击筒1上端与筒盖2螺纹连接。

敲击底座3顶端与敲击筒1下端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核桃碎壳装置,使用时,将筒盖拆下,然后将核桃放入到敲击筒内,盖上筒盖,双手握持护套,然后上下拉动敲击杆,使敲击杆上的敲击块反复敲击核桃,核桃在敲击块和尖齿的作用下,快速碎壳,而核桃渣经出料口掉落到收集框内收集,当碎壳完毕后,将收集框拆下即可拿取果仁,非常方便,并且当需要对尖齿上的残渣进行清理时,只需将敲击底座从敲击筒上拆下,清理残留在尖齿上的残渣即可,清理方便。

该核桃碎壳装置,不仅碎壳效果好,而且无需人工手拿核桃碎壳,安全性高,易于操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