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4015发布日期:2021-08-10 14:0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化已成为家用电器行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用电器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清洁机器人是智能家用清洁设备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洁工作,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为现代生活提供了便利。

清洁机器人是完成清扫、吸尘、擦地以及洗地中至少一项工作的自动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包括风机组件,工作时,风机组件抽气而形成吸附垃圾的吸力,然后气体经风机组件的出风口排出,该出风口对应清洁机器人的侧壁设置,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该出风口排出的气体经多个通孔排出。目前,经清洁机器人的侧壁的多个通孔排出的气体尚未得到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旨在利用清洁机器人的风机组件的出风口排出的气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底盘;清洁组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以及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风机组件具有出风口,所述底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相对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位于所述清洁组件的后方;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通孔的内侧,所述出风口吹出的气体经所述通孔自所述底盘的底部排出;或者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通孔的外侧,而位于所述底盘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驱动轮组件,所述驱动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且位于所述清洁组件和所述通孔之间。

可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和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连通所述风机,所述出风通道具有出风段,所述出风段倾斜向后设置,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出风段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伸出所述底盘的底部且朝向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后端设置。

可选地,所述底盘的底部设有导风部,所述导风部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而用于导向所述出风口吹出的气体。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导风部所在的所述底盘的底部区域呈凹陷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风部包括间隔排布的多条导条,每一所述导条呈弯曲设置而一端靠近所述出风口,另一端靠近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后端的中间位置,相邻的两导条之间形成导风槽;或者所述导风部为呈螺旋状的导风通道。

可选地,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万向轮组件,每一所述导条的另一端靠近所述万向轮组件设置。

可选地,所述多条导条分为第一组导条和第二组导条,所述第一组导条位于所述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组导条均朝所述第一侧弯曲;所述第二组导条位于所述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二组导条均朝所述第二侧弯曲。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伸出所述底盘的底部且朝向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端设置;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挡风件,所述挡风件设于所述底盘的底部且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用于阻挡所述出风口吹出的气体。

可选地,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于所述底盘的底部且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件具有导风出口;所述导风出口朝向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后端设置,所述底盘的底部设有导风部,所述导风部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而用于导向所述出风口吹出的气体;或者所述导风出口朝向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端设置,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挡风件,所述挡风件设于所述底盘的底部且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用于阻挡所述出风口吹出的气体。

可选地,所述导风部包括间隔排布的多条导条,每一所述导条呈弯曲设置而一端靠近所述出风口,另一端靠近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后端的中间位置,相邻的两导条之间形成导风槽;或者所述导风部为呈螺旋状的导风通道。

可选地,所述多条导条分为第一组导条和第二组导条,所述第一组导条位于所述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组导条均朝所述第一侧弯曲;所述第二组导条位于所述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二组导条均朝所述第二侧弯曲。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设于底盘的通孔的内侧,进而出风口吹出的气体经该通孔从底盘的底部排出,吹向地面。由于通孔位于清洁组件的后方,因此,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可以利用风机组件的出风口吹出的气体对其清洁组件拖地、洗地后的地面进行吹干,避免拖地、洗地后出现明显的水痕,提高了清洁效果和能源利用率,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清洁机器人的仰视图;

图3为图1中清洁机器人的风机组件的出风通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第三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第四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第五实施例的仰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清洁机器人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该清洁机器人包括底盘1、风机组件2以及清洁组件3。其中,该清洁组件3安装在底盘1上。该风机组件2安装在底盘1上,风机组件2具有出风口20,底盘1开设有通孔10,通孔10相对于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位于清洁组件3的后方。该出风口20设于通孔10的内侧,出风口20吹出的气体经通孔10自底盘1的底部排出。

本实施例清洁机器人将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20设于底盘1的通孔10的内侧,进而出风口20吹出的气体经该通孔10从底盘1的底部排出,吹向地面。由于通孔10位于清洁组件3的后方,因此,该清洁机器人可以利用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20吹出的气体对其清洁组件3拖地、洗地后的地面进行吹干,避免拖地、洗地后出现明显的水痕,提高了清洁效果和能源利用率,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该清洁机器人还包括驱动轮组件4,驱动轮组件4安装在底盘1上,且位于清洁组件3和通孔10之间。换言之,清洁组件3设于驱动轮组件4的一侧(前侧),通孔10设于驱动轮组件4的另一侧(后侧)。显然,清洁组件3和通孔10之间的距离越大,通孔10吹出的气体对清洁组件3的清洁工作造成影响,从而减轻或避免吹出的气体将清洁组件3未清洁的区域的垃圾吹走或引起扬尘的情况。

具体地,该驱动轮组件4分为左驱动轮组件和右驱动轮组件,左驱动轮组件设于底盘1的底部的左侧,右驱动轮组件设于底盘1的底部的右侧。

进一步地,该清洁机器人还包括万向轮组件5,该万向轮组件5设于底盘1的底部,而位于清洁机器人的后端。该通孔10设于驱动轮组件4和万向轮组件5之间。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2包括吸风通道22、风机24和出风通道26,风机24分别连通吸风通道22、出风通道26,风机24工作时,气体从吸风通道22进入并从出风通道26排出。该出风通道26具有出风段260和连通段262,出风段260倾斜向后设置,出风口20设于出风段260的一端。连通段262的一端连通出风段260的另一端,连通段262的另一端连通风机24。由于出风段260倾斜向后设置,出风口20倾斜向下、向后吹出气体,可以增大气体吹过地面的面积。

进一步地,该清洁组件3包括滚刷30和驱动机构(未图示),该驱动机构安装在底盘1上,且与滚刷30连接而驱动滚刷30转动。滚刷30安装在底盘1的底部而伸出底盘1与地面接触。该清洁机器人还包括面壳(未图示)和收纳箱6,该面壳安装在底盘1上,该面壳设有安装槽,收纳箱6安装在该安装槽中。该安装槽的槽底避空设置,而使收纳箱6位于滚刷30的上方,该收纳箱6设有吸口(未图示)和抽风口(未图示),该吸口对应滚刷30设置,该抽风口与吸风通道22连通。清洁机器人工作时,驱动机构驱动滚刷30转动,风机24转动而在收纳箱6的吸口产生吸力,滚刷30刮擦带起的垃圾、碎屑等被吸入吸口中,而进入收纳箱6中,气体依次经抽风口进入风机组件2的吸风通道22、风机24和出风通道26,而从出风口20吹出,并由通孔10排出到清洁机器人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该清洁机器人为湿式清洁机器人,即该清洁机器人还包括供液机构,该滚刷30为辊筒结构,供液机构为滚刷30提供清洁液体,而润湿滚刷30,滚刷30转动而擦洗地面,该收纳箱6为污水箱,用于收纳污水、垃圾、碎屑等。由于风机组件2排出的气体吹向擦洗后的地面而加快了地面的干燥,避免了避免拖地、洗地后出现明显的水痕,提高了清洁效果和能源利用率,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清洁组件3还可以是拖布式清洁结构,同样可以实现该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该通孔10的数量和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该通孔10的数量为多个,每个通孔10呈细长条状,该多个通孔10呈间隔并排设置,而整体上呈椭圆状,其长轴沿左右方向延伸,有利于增加气体吹过地面的宽度。该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20对应呈椭圆状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通孔10呈栅格状排布或者网格状排布,或者多个通孔10为规则排布的点状小孔;而多个通孔10整体上还可以呈扁平状,该出风口20对应呈扁平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清洁机器人的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清洁机器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清洁机器人存在如下区别:

出风口20设于通孔10的外侧,而位于底盘1的底部。即该出风口20经过该通孔10而贯穿底盘1,以伸出底盘1,进而该出风口20吹出的风无需经过通孔10,直接从清洁机器人的底部排出。

进一步地,出风口20伸出底盘1的底部且朝向清洁机器人的后端设置,进而出风口20向后吹出气体,而干燥清洗后的地面,且避免其干扰设置在前方的清洁组件3的工作。

进一步地,底盘1的底部设有导风部12,导风部12对应出风口20设置,而用于导向出风口20吹出的气体,控制气流的流向,减轻或避免气流流速过快而引起未清洁区域的扬尘的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出风口20和导风部12所在的底盘1的底部区域呈凹陷设置,而降低出风口20和导风部12相对于底盘1的底面的高度,而避免出风口20、导风部12干涉清洁机器人的越障。

进一步地,导风部12包括间隔排布的多条导条120,每一导条120呈弯曲设置而一端靠近出风口20,另一端靠近清洁机器人的后端的中间位置,相邻的两导条120之间形成导风槽122。该导风结构在保证吹向地面的面积的前提下,有利于分散风流,降低风速,且最终气流汇集在清洁机器人的后端的中间位置,避免分散而降低或避免引起未清洁区域扬尘的可能性。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者导风部12为呈螺旋状的导风通道,该螺旋状结构由外而内逐渐变小,气流自外圈而向内圈螺旋流动,在保证气流流过的横向宽度的同时,避免气流外散,进一步降低了气流引起扬尘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该导风部12设置在万向轮组件5和出风口20之间,即每一导条120的一端靠近出风口20设置,另一端靠近万向轮组件5设置,该万向轮组件5可以起到分流、阻挡气流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气流引起未清洁区域扬尘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多条导条120分为第一组导条120和第二组导条120,第一组导条120位于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第一侧,且第一组导条120均朝第一侧弯曲,即第一组导条120位于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左侧,且第一组导条120均朝左侧弯曲。第二组导条120位于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第二侧,且第二组导条120均朝第二侧弯曲,即第二组导条120位于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右侧,且第二组导条120均朝右侧弯曲。上述导向结构增大气流的覆盖面积,且可以减缓气体的流速,而最终在万向轮组件5处汇集,并受到其阻挡。

进一步地,每一导条120自底盘1的底部凸出形成,且相对于底盘1的底面,每一导条120的高度等于出风口20的高度,而保证良好的导风效果。

进一步地,出风口20可以呈喇叭状设置或者呈扁平状设置,用于扩大气体吹出的范围。

进一步地,该出风口20中设有过滤件,该过滤件用于过滤气流中的杂质,同时起到降低风速和噪音的作用。

至于本实施例清洁机器人的其他方面基本上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清洁机器人的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清洁机器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清洁机器人存在如下区别:

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导风件7,导风件7设于底盘1的底部且连通出风口20,导风件7具有导风出口70。即导风件7的内端贯穿通孔10而连通出风口20,外端设有用于出气的导风出口70,导风出口70朝向清洁机器人的后端设置,底盘1的底部设有导风部12,导风部12对应出风口20设置,而用于导向出风口20吹出的气体。由于该导风件7为独立的零件,可以简化引流结构,方便安装、拆卸。

进一步地,该导风件7通过螺钉固定在底盘1的底部。

进一步地,导风件7和导风部12所在的底盘1的底部区域呈凹陷设置,而降低导风件7和导风部12相对于底盘1的底面的高度,而避免导风件7、导风部12干涉清洁机器人的越障。

进一步地,导风部12包括间隔排布的多条导条120,每一导条120呈弯曲设置而一端靠近出风口20,另一端靠近清洁机器人的后端的中间位置,相邻的两导条120之间形成导风槽122。该导风结构在保证吹向地面的面积的前提下,有利于分散风流,降低风速,且最终气流汇集在清洁机器人的后端的中间位置,避免分散而降低或避免引起未清洁区域扬尘的可能性。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者导风部12为呈螺旋状的导风通道,该螺旋状结构由外而内逐渐变小,气流自外圈而向内圈螺旋流动,在保证气流流过的横向宽度的同时,避免气流外散,进一步降低了气流引起扬尘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该导风部12设置在万向轮组件5和出风口20之间,即每一导条120的一端靠近出风口20设置,另一端靠近万向轮组件5设置,该万向轮组件5可以起到分流、阻挡气流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气流引起未清洁区域扬尘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多条导条120分为第一组导条120和第二组导条120,第一组导条120位于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第一侧,且第一组导条120均朝第一侧弯曲,即第一组导条120位于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左侧,且第一组导条120均朝左侧弯曲。第二组导条120位于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第二侧,且第二组导条120均朝第二侧弯曲,即第二组导条120位于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右侧,且第二组导条120均朝右侧弯曲。上述导向结构增大气流的覆盖面积,且可以减缓气体的流速,而最终在万向轮组件5处汇集,并受到其阻挡。

进一步地,每一导条120自底盘1的底部凸出形成,且导风槽122的槽底呈凹陷设置,起到进一步降低风速的作用。

进一步地,出风口20可以呈喇叭状设置或者呈扁平状设置,用于扩大气体吹出的范围。

进一步地,该出风口20中设有过滤件,该过滤件用于过滤气流中的杂质,同时起到降低风速和噪音的作用。

至于本实施例清洁机器人的其他方面基本上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至于本实施例清洁机器人的其他方面基本上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清洁机器人的第四实施例,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清洁机器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清洁机器人存在如下区别:

出风口20伸出底盘1的底部且朝向清洁机器人的前端设置,即该出风口20经过该通孔10贯穿底盘1的底部,以伸出底盘1设置,而使出风口20吹出的风无需经过该通孔10,直接排出清洁机器人。而且,该清洁机器人还包括挡风件8,挡风件8设于底盘1的底部且对应出风口20设置,用于阻挡出风口20吹出的气体。该挡风件8可以阻挡气流流向清洁组件3,同时降低风速,扩散和反向该气流的流向,增大气流扫过的横向宽度,降低未清扫区域引起扬尘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该挡风件8具有两侧部,每一侧部在该侧方向上倾斜向后延伸,即左侧部在向左的方向上倾斜向后延伸,而扩散、增大气流的覆盖面积。

进一步地,该挡风件8通过螺钉固定在底盘1的底部。

至于本实施例清洁机器人的其他方面基本上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清洁机器人的第五实施例,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清洁机器人与上述第四实施例清洁机器人存在如下区别:

该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导风件7,导风件7设于底盘1的底部且连通出风口20,导风件7具有导风出口70。即导风件7的内端贯穿通孔10而连通出风口20,外端设有用于出气的导风出口70,导风出口70朝向清洁机器人的前端设置。由于该导风件7为独立的零件,可以简化引流结构,方便安装、拆卸。

进一步地,该导风件7通过螺钉固定在底盘1的底部。

至于本实施例清洁机器人的其他方面基本上与上述第四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