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9898发布日期:2021-07-20 15:5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曲线、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在睡眠时所使用的睡眠工具。

传统的具有振动按摩功能的枕头,是利用其内部安装的具有离心配重直流电机的振动设备,在电机带动离心配重转动时,重心与转动中心不重叠,产生离心力,从而带动设备振动。然而电机每秒转速与音乐频率远不在同一数量级上,因而振动设备无法积极响应音乐频率的改变,甚至大多数情况下是以一个固定频率在振动,虽然这样振动可以产生按摩放松的效果,但是电机机械振动频率不变会让人疲劳,极大地降低了使用者的按摩放松的效果。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使用户使用更加舒适便捷,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可较好地提升睡眠质量,结构设计简单且易于操作的枕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枕头,其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而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枕头,包括:枕头本体、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内部的电子控制单元和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外部的信号接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体动检测模块和体感振子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主控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体动检测模块用于监测用户体动和呼吸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体动检测模块包括骨传导微动微音二合一传感;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与无线监测终端和外部音频输入设备进行信息传输,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滤波稳压电路、控制器、音频编解码器和蓝牙通讯模块,所述滤波稳压电路、所述音频编解码器和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体感振子模块包括体感音乐振子,所述一对音乐振子用于随着音频信号产生律动振所述体感振子模块的输入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锂电池、dc-dc转换器和充电管理芯片,所述充电锂电池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通过柔性屏蔽导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蓝牙通讯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枕头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凹陷部,所述微动微音二合一传感器位于所述凹陷部处。

进一步地,所述微动微音二合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的中部,所述微动微音二合一传感器沿横向位于体感音乐振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枕头本体为记忆海绵或者乳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音频输入设备包括手机、电脑、ipad和具有蓝牙传输功能的智能音源音频输入设备。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低频音频信号来让振子实现音乐体感同步振动放松的触觉享受,使用户使用更加舒适便捷,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增加了助眠效果,有益于身体健康,结构设计简单且易于操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文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枕头本体1、凹陷部11、微动微音二合一传感器3、体感音乐振子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传统的按摩枕头常用电机带动振动按摩,虽可以产生按摩放松的效果,但与引入音乐放松睡眠疗法的体感振子相比,优势劣势显而易见,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低频音频信号来让振子实现音乐体感同步振动放松的触觉享受,使用户使用更加舒适便捷,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可增加助眠效果,有益于身体健康,结构设计简单且易于操作的枕头。如图1至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枕头本体1、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1内部的电子控制单元和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1外部的信号接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体动检测模块和体感振子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主控模块和电源模块,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通过柔性屏蔽导线相连接。

本系统中所述体动检测模块用于监测用户体动和呼吸及打鼾数据等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再由所述主控模块将处理后数据通过无线蓝牙方式发送至无线监测终端,用户可通过无线监测终端上的体征监测app查看自己的睡眠情况数据,所述体动检测模块包括一对骨传导微动微音二合一传感器3。如图1所示,所述枕头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凹陷部11,所述微动微音二合一传感器3位于所述凹陷部11处,所述微动微音二合一传感器3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1的中部,且所述微动微音二合一传感器3沿横向位于体感音乐振子2之间。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与无线监测终端和外部音频输入设备进行信息传输,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滤波稳压电路、控制器、音频编解码器和蓝牙通讯模块,所述滤波稳压电路、所述音频编解码器和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其中,所述滤波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蓝牙通讯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蓝牙通讯模块在接收到音频输入信号后通过滤波稳压电路对信号进行滤波及稳压处理,并将稳压后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进行处理,再由pcm传送给音频编解码器,最后通过与之连接的体感音乐振子进行转换输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音频输入设备包括手机、电脑、ipad和具有蓝牙传输功能的智能音源音频输入设备等,所述无线监测终端包括可运行相关体征监测app的无线移动设备或pc端,所述滤波稳压电路包括滤波器和稳压器,所述控制器采用arm9处理器。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各模块提供所需稳定电压,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锂电池、dc-dc转换器和充电管理芯片,所述充电锂电池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电连接。

所述体感振子模块包括体感音乐振子2,所述体感音乐振子2用于随着音频信号产生律动振感,所述体感振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输出端相连接。体感音乐振子2是一种低频信号响应装置,且通过特殊结构将声音、也即空气振动最大效率的改变为振子本身的物理位移振动的喇叭。所以可以与喇叭一样,积极响应音乐频率的改变,带来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律,并根据音量强度调整振动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枕头本体1为记忆海绵或者乳胶材质,在组装时,采用声波切割技术,将微动微音二合一传感器3和体感音乐振子2植入乳胶内,再以塑形工艺封装,使得用户感受不到异物的存在,舒适感极佳。

本系统基本原理如下:通过用手机,电脑,dvd等音源音频设备输入音乐信号,通过蓝牙模块及音乐振子等从音频信号20hz-100hz之间的低频信号来让振子实现音乐体感同步振动放松的触觉享受。

融入体感音乐技术的枕头将突破原有的助眠按摩手法,随着放松音乐的持续丰富,可以通过体感振子的振动,感受到音乐中不同频率的变化,比如脑波音乐脑波频率的牵引,比如模仿母亲拍击婴儿后背的效果,比如通过多声道实现身体不同部位不同层次的振动按摩,而且这样的触觉按摩不是生硬突兀的,它与我们耳中听到的音乐频率相同,强烈的共鸣使用户更容易放松、更容易入睡、更容易恢复精力。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对属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而仅仅是显而易见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