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5770发布日期:2021-07-30 13:1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清洁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



背景技术:

电动拖把是一种用于家庭地板清洁的日常生活用品,用户通过柄杆部分握持拖把,使拖把头部分的清洁部件在电力驱动组件的控制下进行地面清洁。电动拖把在完成清洁工作之后其拖把头部通常需要通过清洗设备的洗涤和脱水工作之后才能继续重复使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清洗设备(例如清洗桶)来完成对电动拖把的洗涤和脱水工作。

电动拖把的拖把头部分包括底轮、魔术贴和抹布,抹布的背面通过魔术贴粘在底轮的底部。使用电动拖把时,底轮旋转带动抹布转动,从而对地板起到清洁作用,因此清洗电动拖把时,主要清洗涤纶上的抹布。然而,市面上大部分电动拖把清洗桶由于清洗区域和沥水区域的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对拖把头的清洗效果不佳,沥水功能也难以达到使用者的需求标准。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清洗效果和沥水功能的清洗桶,已成为本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拖把清洗桶的清洗效果不佳、清洗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

一种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所述桶体为开口朝上的半封闭式结构,所述桶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筋条;

桶盖,所述桶盖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桶体的顶部,所述桶盖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二筋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筋条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中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周侧,所述第二筋条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中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周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筋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上,且各个所述第一筋条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第二筋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上,且各个所述第二筋条之间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中部设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用于和电动拖把的抹布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中部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用于和电动拖把的抹布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桶盖上设有若干沥水孔,所述沥水孔用于连通所述桶盖上的空间和所述桶体内部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桶盖包括凸起连接部,所述凸起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桶盖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桶体的顶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和所述凸起连接部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脚踏板,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脚踏板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可转动连接,所述脚踏板的端部和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提手结构,所述提手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桶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包括桶体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桶体顶部的桶盖,其中,桶体和桶盖上分别设有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具体地,桶盖上表面形成的容纳空间以及桶体的内部空间即为该电动拖把清洗桶的清洗部位和沥水部位,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均为圆形的凸起结构。进行电动拖把的清洗和沥水操作时,将电动拖把底部的两个圆形底轮的抹布相对应地放置在桶体的第一凸起结构或者桶盖的第二凸起结构上,按压电动拖把的开关按钮使其拖把头部的圆形底轮旋转运动并带动抹布转动,圆形底轮底部的抹布在转动的过程中即可完成清洗和沥水操作,且由于抹布浸泡在水中清洗,能够显著提高抹布的清洗干净度和清洗速度,达到更好的抹布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

更进一步地,第一凸起结构的上表面和第二凸起结构的上表面分别设有若干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其中,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均为方向朝上的条状凸起结构。电动拖把的圆形底轮在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的上表面转动时,圆形底轮底部的抹布由于其受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阻挡作用,可以使抹布受到更大的旋转摩擦阻力,使圆形底轮底部的抹布上的污垢更容易掉落或者脱落,同时使抹布上的水更快速地沥出,加快抹布中水的沥干速度,且使抹布沥水沥得更干,从而使抹布实现更好的清洗效果和沥水效果,彻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拖把清洗桶的清洗效率低、清洗干净度低、沥水效率低以及沥水不够干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的第二示意图;

图4是图3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的第三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的第四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和桶盖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桶体;101、第一固定部;102、第二固定部;2、桶盖;201、凸起连接部;3、第一凸起结构;301、第一筋条;302、第一配合孔;4、第二凸起结构;401、第二筋条;402、第二配合孔;403、沥水孔;5、传动机构;501、升降板;502、脚踏板;6、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包括桶体1,桶体1为开口朝上的半封闭式结构,桶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凸起结构3,第一凸起结构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筋条301。其中,桶体1的内部空间即为该电动拖把清洗桶的清洗部位,进行电动拖把的清洗操作时,将电动拖把底部的两个圆形底轮的抹布相对应地放置在桶体1的第一凸起结构3上,按压电动拖把的开关按钮使其拖把头部的圆形底轮的抹布旋转运动,圆形底轮的抹布在相对于第一凸起结构3转动的过程中即可完成清洗操作。由于圆形底轮的抹布浸泡在水中清洗,能够显著提高抹布的清洗干净度和清洗速度,达到更好的抹布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

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还包括桶盖2,桶盖2可翻转地设置在桶体1的顶部,桶盖2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凸起结构4,第二凸起结构4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二筋条401。其中,桶盖2上表面形成的容纳空间即为该电动拖把清洗桶的清洁和沥水部位,进行电动拖把的清洁和沥水操作时,将电动拖把底部的两个圆形底轮的抹布相对应地放置在桶盖2的第一凸起结构,按压电动拖把的开关按钮使其拖把头部的圆形底轮的抹布旋转运动,圆形底轮的抹布在转动的过程中即可完成电动拖把的抹布的清洁和沥水操作,使抹布的清洗效果和沥水效果更佳。

同时,第一凸起结构3的上表面和第二凸起结构4的上表面分别设有若干第一筋条301和第二筋条401,其中,第一筋条301和第二筋条401均为方向朝上的条状凸起结构。电动拖把的圆形底轮在第一凸起结构3和第二凸起结构4的上表面转动时,由于其受到第一筋条301和第二筋条401的阻挡作用,可以使拖把头受到更大的旋转摩擦阻力,使电动拖把的拖把头上的污垢更容易掉落或者脱落,同时使抹布上的水更快速地沥出,加快抹布中水的沥干速度,且使抹布沥水沥得更干,从而使抹布实现更好的清洗效果和沥水效果,彻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拖把清洗桶的清洗效率低、清洗干净度低、沥水效率低以及沥水不够干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筋条301从第一凸起结构3的中部延伸至第一凸起结构3的周侧,第二筋条401从第二凸起结构4的中部延伸至第二凸起结构4的周侧。具体地,在该实施例的方案中,第一筋条301和第二筋条401均为连接凸起结构的中部和外周侧的条状凸起结构,当电动拖把的圆形底轮在第一凸起结构3和第二凸起结构4的上表面转动时,第一筋条301和第二筋条401即相对于拖把头的圆心底轮的抹布做规则的旋转运动,且转动360度后可完成对圆心底轮的抹布整个底面的接触清洗,从而在保证使抹布受到更大的旋转摩擦阻力的情况下,无死角且高效地实现更好的清洗效果和沥水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一筋条301均匀分布在第一凸起结构3上,且各个第一筋条301之间的夹角相等;第二筋条401均匀分布在第二凸起结构4上,且各个第二筋条401之间的夹角相等。具体来说,在该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筋条301和第二筋条401均匀布置,可保证第一筋条301和第二筋条401相对于拖把头的圆心底轮的抹布做规则的旋转运动,高效地实现更好的清洗效果和沥水效果。同时可选地,将第一筋条301和第二筋条401均设置为5个,各个第一筋条301之间和各个第二筋条401之间的夹角则相应的为72度,经过多次试验可知,在该结构数量的设计方案中,既可保证第一凸起结构3和第二凸起结构4的清洗效果和清洁效率,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小拖把头的圆形底轮底部的抹布和第一筋条301、第二筋条401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电动拖把的电机负担。

优选的,第一凸起结构3的中部设有第一配合孔302,第一配合孔302用于和电动拖把的拖把头的抹布配合。具体来说,在第一凸起结构3的中部设置第一配合孔302,主要用于在拖把头的圆心底轮转动的过程中相对固定住拖把头的抹布,防止其滑脱。若不在第一凸起结构3设置和电动拖把的拖把头相配合的部位或者结构,将拖把头的圆心底轮底部的抹布放置在第一凸起结构3上的转动过程中,当圆形底轮的转速过快时,很容易出现拖把头的抹布从第一凸起结构3上滑脱的情况,从而容易损坏该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的桶体1,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在和上述实施例并列的可选方案中,第二凸起结构4的中部设有第二配合孔402,第二配合孔402用于和电动拖把的拖把头的抹布配合。具体地,在第二凸起结构4的中部设置第二配合孔402,其功能和效果和上述实施例一致,也是用于在拖把头的圆心底轮底部的抹布转动的过程中相对固定住拖把头的抹布,防止其滑脱。具体原理一致,此实施例则不再赘述。

可选择地,桶盖2上设有若干沥水孔403,该沥水孔403用于连通桶盖2上的空间和桶体1内部的空间。其中,沥水孔403将桶盖2上的空间和桶体1内部的空间相连通,用于排出桶盖2上的空间的沥水。具体来说,进行电动拖把的沥水操作时,将电动拖把的清洁头圆形底轮底部的抹布放置在第二凸起结构4上,按压电动拖把的开关按钮使其抹布旋转运动即可完成抹布的沥水操作,沥出的水通过该沥水孔403流到桶体1的内部,使抹布上的水更快速地沥出,加快抹布中水的沥干速度,且使抹布沥水沥得更干。

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桶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部101,桶盖2包括凸起连接部201,凸起连接部201和第一固定部101可转动连接,以使桶盖2可转动地设置在桶体1的顶部。具体来说,第一固定部101设置在桶体1的顶部侧边,数量为两个;凸起连接部201为桶盖2朝向第一固定部101方向凸出形成的凸起连接结构,将凸起连接部201的两侧分别和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部101可转动地连接,从而将桶盖2可转动地设置在桶体1的顶部侧边,实现桶盖2的开启和关闭。

参见图4-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还包括传动机构5,传动机构5包括升降板501,升降板501的顶部和凸起连接部201可转动连接。具体来说,传动机构5用于控制桶盖2的旋转运动,进而控制桶盖2的开启和关闭。当升降板501向下运动时,会对凸起连接部201施加一个向下的拉力,此时由于凸起连接部201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01上,桶盖2的本体就相应地在杠杆作用下受到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向上翻转,完成桶盖2的开启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更进一步方案中,传动机构5还包括脚踏板502,桶体1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部102,脚踏板502的中部和第二固定部102可转动连接,脚踏板502的端部和升降板501的底部可转动连接。具体而言,在该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中,开启桶盖2的具体操作过程为:用户踩踏脚脚踏板502的前端使其向下运动时→脚踏板502的另一端(也即后端)在杠杆作用力下向上运动→脚踏板502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升降板501向上运动→推动桶盖2向上旋转运动使桶盖2开启,此时可完成电动拖把在该清洗桶的桶体1内的清洗操作→松开脚后桶盖2即可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运动至初始关闭状态,此时可完成电动拖把的抹布在该清洗桶的桶盖2上的清洁和沥水操作,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同时使抹布实现更好的清洗效果和沥水效果,显著提高抹布的清洗干净度和清洗速度,加快抹布中水的沥干速度,且使抹布沥水沥得更干。

可选择地,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还包括提手结构6,提手6可转动地设置在桶体1的两侧。具体地,用户需要提起或者搬运该具有高效清洗和沥水功能的电动拖把清洗桶时,将提手6旋转至中部位置然后用手握持即可;使用该电动拖把清洗桶时,将提手旋转至和桶体1的前壁抵靠即可。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电动拖把的圆形底轮在第一凸起结构3和第二凸起结构4的上表面转动时,由于其受到第一筋条301和第二筋条401的阻挡作用,可以使拖把头的抹布受到更大的旋转摩擦阻力,使电动拖把的抹布上的污垢更容易掉落或者脱落、抹布上的水更快速地脱水沥出,从而实现更好的清洗效果和沥水效果。由于抹布浸泡在水中清洗,能够显著提高抹布的清洗干净度和清洗速度,达到更好的抹布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同时,抹布上的水能够更快速地沥出,加快抹布中水的沥干速度,且使抹布沥水沥得更干,从而使抹布实现更好的沥水效果。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