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8405发布日期:2021-08-06 12:3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型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铝型材。



背景技术:

申请号cn201621190707.4提供了一种隔热铝型材,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隔热条,其中,所述第一型材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燕尾槽、第二燕尾槽和第三燕尾槽,所述第二燕尾槽位于所述第一燕尾槽和所述第三燕尾槽之间,且所述第一燕尾槽的底边、第二燕尾槽的底边和第三燕尾槽的底边之间形成第一“凸”字型结构,隔热条包括第一隔热条、第二隔热条和第三隔热条,其中,第一隔热条的第一端与第一燕尾槽连接,第一隔热条的第二端与第四燕尾槽连接;第二隔热条的第一端与第二燕尾槽连接,第二隔热条的第二端与第五燕尾槽连接;第三隔热条的第一端与第三燕尾槽连接,第三隔热条的第二端与第六燕尾槽连接。该隔热铝型材采用标准燕尾槽设计,通用性强,采用现有设备即可完成生产,无需额外投入设备和场地;其型材的燕尾槽呈“凸”字型分布且设置了隔热条,既能保证保温性,又能够确保隔热铝型材的稳定性和力学强度,适用性广泛。

上述的隔热铝型材,采用隔热条进行隔离和连接,由于隔热条与隔热条之间的空间没有隔离,造成内侧空气可流动,造成隔热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隔热铝型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铝型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铝型材,包括第一型材、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第三隔热板、第四隔热板、第二型材以及通槽,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内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之间依次插设有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第三隔热板以及第四隔热板,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第三隔热板以及第四隔热板均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之间等距间隔安装有隔离机构,所述第三隔热板和第四隔热板之间等距间隔安装有隔离机构,相邻的隔离机构之间形成腔体,所述隔离机构包括隔板、对位件,所述对位件的截面呈u形,且所述隔离机构插设在对位件的内侧,所述隔离机构固定在第一隔热板或第四隔热板的内壁上,所述对位件固定在第二隔热板或第三隔热板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第三隔热板以及第四隔热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侧安装有扩张弹簧,所述扩张弹簧的端部安装有限位凸起,且所述限位凸起上朝向扩张弹簧的一端一体式连接有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弹簧的第一端与收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扩张弹簧的第二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凸起对应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与第一隔热板或第四隔热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对位件与第二隔热板或第三隔热板为一体式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了隔离机构,可通过隔离机构将隔热板与隔热板之间的空间隔离,减少空气流动,增加隔热效果。

2、通过设置了限位凸起,可增加隔热板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型材;2、第一隔热板;3、第二隔热板;4、第三隔热板;5、第四隔热板;6、第二型材;7、通槽;8、隔离机构;9、隔板;10、对位件;11、腔体;12、限位凸起;14、限位板;15、扩张弹簧;16、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隔热铝型材技术方案:一种隔热铝型材,包括第一型材1、第一隔热板2、第二隔热板3、第三隔热板4、第四隔热板5、第二型材6以及通槽7,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6的内侧均开设有通槽7,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6之间依次插设有第一隔热板2、第二隔热板3、第三隔热板4以及第四隔热板5,第一隔热板2、第二隔热板3、第三隔热板4以及第四隔热板5均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隔热板2和第二隔热板3之间等距间隔安装有隔离机构8,第三隔热板4和第四隔热板5之间等距间隔安装有隔离机构8,相邻的隔离机构8之间形成腔体11,隔离机构8包括隔板9、对位件10,隔板9相互平行设置,对位件10的截面呈u形,且隔离机构8插设在对位件10的内侧,隔离机构8固定在第一隔热板2或第四隔热板5的内壁上,对位件10固定在第二隔热板3或第三隔热板4的内壁上,隔板9与第一隔热板2或第四隔热板5为一体式结构,对位件10与第二隔热板3或第三隔热板4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了隔离机构8,可通过隔离机构8将隔热板与隔热板之间的空间隔离,减少空气流动,增加隔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热板2、第二隔热板3、第三隔热板4以及第四隔热板5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16,收纳槽16的内侧安装有扩张弹簧15,扩张弹簧15的端部安装有限位凸起12,且限位凸起12上朝向扩张弹簧15的一端一体式连接有限位板14,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6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凸起12对应的凹槽,通过设置了限位凸起12,可增加隔热板与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6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扩张弹簧15的第一端与收纳槽16的内壁固定连接,扩张弹簧15的第二端与限位板14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使用时,将第一隔热板2、第二隔热板3、第三隔热板4以及第四隔热板5依次插设在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6内侧对应燕尾槽内,且插设的同时,隔板9会插设在对位件10的内侧,组成了隔离机构8,通过设置了隔离机构8,可通过隔离机构8将隔热板与隔热板之间的空间隔离,减少空气流动,增加隔热效果,且在安装时,第二隔热板3两侧的限位凸起12,限位凸起12在扩张弹簧15的作用下与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6侧壁上的凹槽卡合,可增加隔热板与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6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