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渗水推拉式塑钢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4047发布日期:2021-10-16 10:2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渗水推拉式塑钢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防渗水推拉式塑钢窗结构。


背景技术:

2.推拉窗根据推拉方向不同分为水平推拉窗和垂直推拉窗两种。水平推拉窗需要在窗扇上下设轨槽,垂直推拉窗要有滑轮及平衡措施,推拉窗有不占据室内空间的优点,外观美丽、价格经济、密封性较好,采用高档滑轨,轻轻一推,开启灵活,配上大块的玻璃,既增加室内的采光,又改善房屋建筑物的整体形貌。
3.现有的推拉窗如果需要对外侧的玻璃擦拭或者是更换玻璃,都是需要在墙体的外侧进行,危险系数较高,并且现有的推拉窗通风面积有限,局限性较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渗水推拉式塑钢窗结构,通过将在窗框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两个滑块,且滑块中间贯穿有销轴,滑块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和两个滑轨,两个滑轨分别嵌入两个窗框上开设的滑槽内部,两个滑块的一端与双向丝杆螺纹连接,解决了现有的推拉式塑钢窗不能转动只能水平移动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防渗水推拉式塑钢窗结构,包括两个u形框,两个所述u形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侧板和壳体,且侧板和壳体相对应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和对应位置处u形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u形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所述u形框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销轴,且两个销轴均贯穿两个滑轨,两个所述u形框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窗框,且两个窗框相错位,所述窗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窗框的内侧卡接固定有钢化玻璃,所述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均贯穿对应位置处的滑块,且双向丝杆与滑块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中部套接固定有输入锥齿轮,且输入锥齿轮上啮合有输出锥齿轮,通过在u形框内设置有滑块和销轴,且销轴贯穿滑块,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和两个挡板,两个滑轨分别嵌入窗框上开设的滑槽,在壳体设置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中部的外柱面上套接固定输入锥齿轮,输入锥齿轮上啮合有输出锥齿轮,只需通过转动输出锥齿轮,即可使得滑槽不再与滑轨配合,此时便可转动窗框,人们即可对钢化玻璃的外侧进行擦拭,或者是更换碎掉的钢化玻璃,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7.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的高度小于滑块底部到u形框内侧底部的距离,保证滑轨完全从滑槽内滑出。
8.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五个一号复位弹簧,所述一号复位弹簧完全负荷状态下的长度、滑轨的高度以及滑块的高度之和小于或等于u形框内侧底部到顶口
的距离,增加对滑块的支撑力,避免滑块与双向丝杆滑丝,同时保证窗框转动时不会受到滑轨的抵触。
9.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锥齿轮背离双向丝杆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轮轴,且齿轮轴的中部套接固定有齿轮环,所述齿轮轴背离输出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复位弹簧,且二号复位弹簧背离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的内部开设有齿轮槽,方便转动输出锥齿轮,同时避免输出锥齿轮随意转动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10.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销轴的直径,所述销轴的高度大于滑块的高度、滑轨的高度以及未负荷状态下一号复位弹簧的长度之和,避免窗框移动时受到销轴的干扰,同时避免滑轨滑出滑槽后,窗框没有支撑点,造成窗框的摔落。
11.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宽度等于u形框内侧的宽度,保证滑块只能纵向移动。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形框内设置有滑块和销轴,且销轴贯穿滑块,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和两个挡板,两个滑轨分别嵌入窗框上开设的滑槽,在壳体设置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中部的外柱面上套接固定输入锥齿轮,输入锥齿轮上啮合有输出锥齿轮,只需通过转动输出锥齿轮,即可使得滑槽不再与滑轨配合,此时便可转动窗框,人们即可对钢化玻璃的外侧进行擦拭,或者是更换碎掉的钢化玻璃,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出锥齿轮背离双向丝杆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齿轮轴,且齿轮轴的中部套接固定有齿轮环,齿轮轴背离输出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复位弹簧,且二号复位弹簧背离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筒,转动套筒的内部开设有齿轮槽,方便转动输出锥齿轮,同时避免输出锥齿轮随意转动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u形框和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齿轮轴与转动套筒的连接处爆炸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u形框;101、滑块;1011、一号复位弹簧;1012、挡板;1013、滑轨;102、销轴;2、侧板;3、壳体;301、双向丝杆;3011、输入锥齿轮;302、输出锥齿轮;3021、齿轮轴;3022、齿轮环;3023、二号复位弹簧;303、转动套筒;3031、齿轮槽;4、窗框;401、滑槽;402、钢化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防渗水推拉式塑钢窗结构,包括两个u形框1,两个u形框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侧板2和壳体3,且侧板2和壳体3相对应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和对应位置处u形框1的端部固定连接,u形框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01,且滑块10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012,两个挡板101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1013,u形框1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销轴102,且两个销轴102均贯穿两个滑轨1013,两个u形框1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窗框4,且两个窗框4相错位,窗框4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401,窗框4的内侧卡接固定有钢化玻璃402,壳体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301,双向丝杆301的两端均贯穿对应位置处的滑块101,且双向丝杆301与滑块101之间为螺纹连接,双向丝杆301的中部套接固定有输入锥齿轮3011,且输入锥齿轮3011上啮合有输出锥齿轮302,转动输出锥齿轮302,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得滑槽401不再与滑轨1013配合,此时便可转动窗框4。
26.其中如图2和图5所示,滑块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五个一号复位弹簧1011,一号复位弹簧1011完全负荷状态下的长度、滑轨1013的高度以及滑块101的高度之和小于或等于u形框1内侧底部到顶口的距离,增加对滑块101的支撑力,同时保证窗框4转动时不会受到滑轨1013的抵触。
27.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滑轨1013的高度小于滑块101底部到u形框1内侧底部的距离,保证滑轨1013完全从滑槽401内滑出,滑块101的宽度等于u形框1内侧的宽度,保证滑块101只能纵向移动,滑槽40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销轴102的直径,销轴102的高度大于滑块101的高度、滑轨1013的高度以及未负荷状态下一号复位弹簧1011的长度之和,避免窗框4移动时受到销轴102的干扰,同时避免滑轨1013滑出滑槽401后,窗框4没有支撑点,造成窗框4的摔落。
28.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输出锥齿轮302背离双向丝杆301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轮轴3021,且齿轮轴3021的中部套接固定有齿轮环3022,齿轮轴3021背离输出锥齿轮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复位弹簧3023,且二号复位弹簧3023背离齿轮轴30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筒303,转动套筒303的内部开设有齿轮槽3031,方便转动输出锥齿轮302,同时避免输出锥齿轮302随意转动。
29.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按压转动套筒303,使其压迫二号复位弹簧3023,进而使得齿轮槽3031与齿轮轴3021上套接固定的齿轮环3022啮合,此时转动转动套筒303,使其带动输出锥齿轮302转动,输出锥齿轮302带动与其啮合的输入锥齿轮3011转动,输入锥齿轮3011带动与其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301转动,双向丝杆301带动两端螺纹连接有滑块101纵向移动,从而使得滑块101上固定连接有滑轨1013不再与滑槽401配合,此时可以转动窗框4,完成对于钢化玻璃402的擦拭或者是拆卸整个窗框4。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
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1.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