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放方便的智能密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3359发布日期:2021-07-30 13:1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放方便的智能密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集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取放方便的智能密集架。



背景技术:

密集架,又称密集柜,密集型档案装具的一种,可以这样理解定义:是在复柱式双面固定架的底座上安装轴轮,能沿地面铺设的小导轨直线移动的架子,可根据需要将多个架子靠拢或分开。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密集架之间多通过轴轮相连,靠人为操作使其合拢或者背向移动,费时费力;

2、现有装置无法调整内部隔层的高度,遇到尺寸较大的储存物时无法使用,使得设备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取放方便的智能密集架,以达到方便移动密集架、可调整隔层高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取放方便的智能密集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密集架,所述底座上表面对称设置有滑槽,两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齿条,所述密集架底部对称设置有滑块,所述密集架底部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设置有齿轮,所述密集架背面设置有衔接板,所述密集架内部设置有横板,所述密集架侧壁与横板一端对应处设置有第一衔接槽,所述第一衔接槽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梯形块,所述第一梯形块一侧面设置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内表面与滑块外表面相匹配,所述滑块与密集架下表面焊接,所述密集架通过设置在滑槽内部的滑块与底座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安装于密集架底部,所述正反转电机输出端与转轴一端焊接,所述转轴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转轴与正反转电机旋转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正反转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集架侧壁与横板另一端对应处设置有第二衔接槽,所述第二衔接槽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梯形块,各所述密集架侧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密集架正面设置有与衔接板相匹配的衔接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一侧面焊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梯形块焊接,所述第一梯形块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板弹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梯形块焊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拉环焊接,所述拉环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梯形块焊接,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杆衔接处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衔接槽内表面焊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梯形块焊接,所述第二梯形块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衔接槽弹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放方便的智能密集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取放方便的智能密集架,通过设置正反转电机固定安装于密集架底部,正反转电机输出端与转轴一端焊接,转轴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齿轮通过转轴与正反转电机旋转连接,控制器与正反转电机电性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通过控制控制器控制正反转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齿轮的旋转,通过与齿条的啮合,实现密集架的移动,省时省力;

2、该取放方便的智能密集架,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一侧面焊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梯形块焊接,第一梯形块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板弹性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梯形块焊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拉环焊接,拉环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梯形块焊接,固定板与连接杆衔接处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通孔,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衔接槽内表面焊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梯形块焊接,第二梯形块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衔接槽弹性连接,通过拉环向外侧拉第一梯形块,横板一端闪出空隙,用手托住横板向空隙处移动至脱离另一端第二梯形块,即可将横板向下移动,当需要将横板复位时只需要将横板向上移动挤压第一梯形块、第二梯形块使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压缩,待横板通过后,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弹力使得第一梯形块、第二梯形块复位重新对横板起到支撑作用,实现了隔层尺寸的调整,增加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集架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梯形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梯形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密集架;3、滑槽;4、齿条;5、滑块;6、正反转电机;7、转轴;8、齿轮;9、衔接板;10、横板;11、第一衔接槽;12、固定板;13、第一弹簧;14、第一梯形块;15、连接杆;16、拉环;17、第二衔接槽;18、第二弹簧;19、第二梯形块;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5,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取放方便的智能密集架,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设置有密集架2,底座1上表面对称设置有滑槽3,两滑槽3之间设置有齿条4,密集架2底部对称设置有滑块5,密集架2底部设置有正反转电机6,正反转电机6输出端设置有转轴7,转轴7外壁设置有齿轮8,密集架2背面设置有衔接板9,密集架2内部设置有横板10,密集架2侧壁与横板10一端对应处设置有第一衔接槽11,第一衔接槽11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弹簧13的一端,第一弹簧1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梯形块14,第一梯形块14一侧面设置有连接杆15的一端,连接杆15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环16。通过设置正反转电机6固定安装于密集架2底部,正反转电机6输出端与转轴7一端焊接,转轴7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8,齿轮8通过转轴7与正反转电机6旋转连接,控制器20与正反转电机6电性连接,齿轮8与齿条4啮合,通过控制控制器20控制正反转电机6的正反转,从而实现齿轮8的旋转,通过与齿条4的啮合,实现密集架2的移动,省时省力;通过设置第一弹簧13的一端与固定板12一侧面焊接,第一弹簧13的另一端与第一梯形块14焊接,第一梯形块14通过第一弹簧13与固定板12弹性连接,连接杆15的一端与第一梯形块14焊接,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拉环16焊接,拉环16通过连接杆15与第一梯形块14焊接,固定板12与连接杆15衔接处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通孔,第二弹簧18的一端与第二衔接槽17内表面焊接,第二弹簧18的另一端与第二梯形块19焊接,第二梯形块19通过第二弹簧18与第二衔接槽17弹性连接,通过拉环16向外侧拉第一梯形块14,横板10一端闪出空隙,用手托住横板10向空隙处移动至脱离另一端第二梯形块19,即可将横板向下移动,当需要将横板10复位时只需要将横板10向上移动挤压第一梯形块14、第二梯形块19使得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8压缩,待横板10通过后,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8弹力使得第一梯形块14、第二梯形块19复位重新对横板10起到支撑作用,实现了隔层尺寸的调整,增加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滑槽3内表面与滑块5外表面相匹配,滑块5与密集架2下表面焊接,密集架2通过设置在滑槽3内部的滑块5与底座1滑动连接,从而实现密集架2的可滑动;正反转电机6固定安装于密集架2底部,正反转电机6输出端与转轴7一端焊接,转轴7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8,齿轮8通过转轴7与正反转电机6旋转连接,控制器20与正反转电机6电性连接,齿轮8与齿条4啮合,通过控制控制器20控制正反转电机6的正反转,从而实现齿轮8的旋转,通过与齿条4的啮合,实现密集架2的移动,省时省力;密集架2正面设置有与衔接板9相匹配的衔接槽,从而使得密集架2衔接更加吻合,节省了空间;第一弹簧13的一端与固定板12一侧面焊接,第一弹簧13的另一端与第一梯形块14焊接,第一梯形块14通过第一弹簧13与固定板12弹性连接,连接杆15的一端与第一梯形块14焊接,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拉环16焊接,拉环16通过连接杆15与第一梯形块14焊接,固定板12与连接杆15衔接处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通孔,第二弹簧18的一端与第二衔接槽17内表面焊接,第二弹簧18的另一端与第二梯形块19焊接,第二梯形块19通过第二弹簧18与第二衔接槽17弹性连接,通过拉环16向外侧拉第一梯形块14,横板10一端闪出空隙,用手托住横板10向空隙处移动至脱离另一端第二梯形块19,即可将横板向下移动,当需要将横板10复位时只需要将横板10向上移动挤压第一梯形块14、第二梯形块19使得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8压缩,待横板10通过后,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8弹力使得第一梯形块14、第二梯形块19复位重新对横板10起到支撑作用,实现了隔层尺寸的调整,增加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正反转电机6固定安装于密集架2底部,正反转电机6输出端与转轴7一端焊接,转轴7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8,齿轮8通过转轴7与正反转电机6旋转连接,控制器20与正反转电机6电性连接,齿轮8与齿条4啮合,通过控制控制器20控制正反转电机6的正反转,从而实现齿轮8的旋转,通过与齿条4的啮合,实现密集架2的移动,省时省力;第一弹簧13的一端与固定板12一侧面焊接,第一弹簧13的另一端与第一梯形块14焊接,第一梯形块14通过第一弹簧13与固定板12弹性连接,连接杆15的一端与第一梯形块14焊接,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拉环16焊接,拉环16通过连接杆15与第一梯形块14焊接,固定板12与连接杆15衔接处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通孔,第二弹簧18的一端与第二衔接槽17内表面焊接,第二弹簧18的另一端与第二梯形块19焊接,第二梯形块19通过第二弹簧18与第二衔接槽17弹性连接,通过拉环16向外侧拉第一梯形块14,横板10一端闪出空隙,用手托住横板10向空隙处移动至脱离另一端第二梯形块19,即可将横板向下移动,当需要将横板10复位时只需要将横板10向上移动挤压第一梯形块14、第二梯形块19使得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8压缩,待横板10通过后,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8弹力使得第一梯形块14、第二梯形块19复位重新对横板10起到支撑作用,实现了隔层尺寸的调整,增加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