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开启一体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2095发布日期:2021-08-17 13:4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开启一体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开启一体窗。



背景技术:

门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建筑物的必备组件之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在选择门窗时越来越多的综合考虑门窗的功能、性能以及美观性等方面,内开内倒窗越来越得到大众的青睐。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内开内倒窗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内开内倒窗大多没有安装纱窗,用户自行安装的外挂式纱窗破坏窗户的美观性并且实用性差,并且内开内倒窗开启面积小且不具有防盗功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开启一体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内开内倒窗大多没有安装纱窗,用户自行安装的外挂式纱窗破坏窗户的美观性并且实用性差,并且内开内倒窗开启面积小且不具有防盗功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开启一体窗,包括窗框,第一窗扇和第二窗扇,其中:

所述第二窗扇连接于所述第一窗扇上,第一窗扇连接于所述窗框上;

所述第一窗扇设置为向所述窗框的一侧开启,所述第二窗扇设置为向所述窗框的另一侧开启;

所述第一窗扇设置为包括纱网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窗扇还包括第一窗框,所述第一窗框设置为包括纱网安装部,所述纱网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纱网安装部内。

优选地,所述纱网安装部包括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其中:

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一窗框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卡合件上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一侧边上设置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的卡合部朝向所述“u”型槽的内侧;

所述第二卡合件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一侧边上设置第二卡合结构;

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伸入所述“u”型槽的内部并且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的卡合部卡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件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u”型槽的一侧;

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l”型结构的另一侧边相对设置,形成纱网安装槽。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压合结构和第二压合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压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压合结构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纱网安装槽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压合结构位于所述限位结构上,所述第二压合结构位于所述“l”型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l”型结构的两侧边连接处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纱网安装槽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窗扇设置为包括第二窗框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窗框内的玻璃。

优选地,所述玻璃设置为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层与所述第二玻璃层之间的中空层。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开启把手和第二开启把手,其中:

所述第二开启把手设置于所述第二窗框上,用于向内开启所述第二窗扇;

所述第一开启把手设置于所述第一窗框上,用于向外开启所述第一窗扇和所述第二窗扇。

优选地,所述纱网结构设置为金刚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开启一体窗,包括窗框,第一窗扇和第二窗扇,第二窗扇连接于第一窗扇上,第一窗扇连接于窗框上,第一窗扇设置为向窗框的一侧开启,第二窗扇设置为向窗框的另一侧开启,设置第一窗扇与第二窗扇向不同侧开启,实现双向开启的目的,同时,将第二窗扇连接与第一窗扇上,第二窗扇可以与第一窗扇一同开启,具体地,第一窗扇设置为纱窗,第二窗扇设置为玻璃窗,并且第一窗扇设置为向外开启,第二窗扇设置为向内开启,采用此双向开启一体窗,在保持不减小玻璃扇的前提下做到窗纱一体,并且能够双向开启,具有方便、防盗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向开启一体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向开启一体窗第一窗框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向开启一体窗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向开启一体窗中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窗扇;11、第一窗框;2、第二窗扇;21、第二窗框;22、玻璃;221、第一玻璃层;222、第二玻璃层;223、中空层;3、窗框;4、第一卡合件;41、“u”型槽;42、第一卡合结构;421、卡合部;43、限位结构;5、第二卡合件;51、第二卡合结构;52、缺口;6、纱网安装槽;71、第一压合结构;72、第二压合结构;8、第一开启把手;9、第二开启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开启一体窗,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窗框3,第一窗扇1和第二窗扇2,其中,第二窗扇2连接于第一窗扇1上,第一窗扇1连接于窗框3上,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窗扇2与第一窗扇1的一侧铰接,第二窗扇2与第一窗扇1的另一侧设置开启把手,通过锁合机构实现第二窗扇2的开启和锁合的功能;第一窗扇1与窗框3的一侧铰接,第一窗扇1与窗框3的另一侧设置开启把手,通过锁合机构实现第一窗扇开启和锁合的功能。

具体地,第一窗扇1设置为向窗框3的一侧开启,第二窗扇2设置为向窗框3的另一侧开启,设置第一窗扇1与第二窗扇2向不同侧开启,实现双向开启的目的,同时,将第二窗扇连接与第一窗扇上,第二窗扇2可以与第一窗扇1一同开启,本实施例中,第一窗扇1设置为纱窗,第二窗扇2设置为玻璃窗,并且第一窗扇1设置为向外开启,第二窗扇2设置为向内开启,采用此双向开启一体窗,在保持不减小玻璃扇的前提下做到窗纱一体,并且能够双向开启,具有方便、防盗的效果;

第一窗扇1设置为包括纱网结构,本实施例中,纱网结构采用金刚网,金刚网本身具有强度高、抗冲击、使用寿命长等特性,用于此双向开启一体窗具有美观性强、安全度高、隐形通透,无阻隔感,无遮挡感等优势,能够保持室内的明亮自然的同时防蚊蝇、防盗效果好,是此双向开启一体窗第一窗扇的优选材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图2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窗框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第一窗扇1还包括第一窗框11,第一窗框11设置为包括纱网安装部,纱网结构固定安装于纱网安装部内。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纱网安装部包括第一卡合件4和第二卡合件5,通过第一卡合件4和第二卡合件5的配合,实现纱网的稳固安装。

其中,第一卡合件4与第一窗框11一体成型,第一卡合件4上设有“u”型槽41,“u”型槽41的一侧边上设置第一卡合结构42,第一卡合结构42的卡合部421朝向“u”型槽41的内侧;

第二卡合件5设置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一侧边上设置第二卡合结构51;使用时,第二卡合结构51伸入“u”型槽41的内部并且设置为与第一卡合结构42的卡合部421卡合,安装方便。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卡合件4还包括限位结构43,限位结构43连接于“u”型槽41的一侧;限位结构43与“l”型结构的另一侧边相对设置,形成纱网安装槽6。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压合结构71和第二压合结构72,其中:第一压合结构71与第二压合结构72对称地设置于纱网安装槽6的两侧,并且第一压合结构71位于限位结构43上,第二压合结构72位于“l”型结构上,通过设置第一压合结构71与第二压合结构72,对纱网起到一定的压合固定作用,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l”型结构的两侧边连接处设有缺口52,缺口52位于纱网安装槽6的外侧,通过设置缺口52,增加第二卡合件5的弯曲形变能力,使第一卡合件4与第二卡合件5配合时,连接更加稳固,提高纱窗的使用安全性与稳定性并且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图3是本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窗扇2设置为包括第二窗框21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二窗框21内的玻璃22,使用时,能够实现玻璃窗扇与纱窗窗扇一同向外开启,或者玻璃窗扇单独向内开启。具体地,图4是本实施例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玻璃22设置为包括第一玻璃层221、第二玻璃层222以及设置于第一玻璃层221与第二玻璃层222之间的中空层223,在实际的使用时,玻璃22也可以设置一层或者更多层,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本实施例设置双层玻璃,提高保温、隔音效果,适用范围广泛。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开启把手8和第二开启把手9,其中:第二开启把手9设置于第二窗框21上,用于向内开启第二窗扇2;第一开启把手8设置于第一窗框11上,用于向外开启第一窗扇1和第二窗扇2,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一体化的双向开启结构,在同一窗结构上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