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应用其的茶盘排水组件及茶水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18889发布日期:2021-09-22 20:1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应用其的茶盘排水组件及茶水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应用其的茶盘排水组件及茶水桶。


背景技术:

2.茶盘是生活中常见的泡茶道具,一般配套有茶水桶和排液管,传统的排液管需要将末端放入茶水桶内,通过茶液的吸入和排除,管道产生吸力,从而从茶盘吸入茶液,实现虹吸排水。不过该方式存在浸湿排液管,使用不卫生问题,还会产生逆流,将茶水桶内的茶水吸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排液管被浸湿,造成不卫生,甚至产生逆流问题的技术方案。
4.第一方面,提出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包括外壳体和膜片。
5.所述外壳体包括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包括上进水口和下出水口,所述膜片一端可翻转设置在所述下出水口的周部,封盖或打开所述下出水口,所述膜片开合的角度为0
°
到90
°

6.使用时,茶液从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的上进水口进入水流通道,此时,下出水口为打开状态,茶液直接从下出水口流出。当产生逆流或者逆向吸力时,逆流或者逆向吸力作用在膜片的底部,推动膜片,膜片封盖下出水口,阻止逆流。
7.本实用新型的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也可以不用设置出水管,即无需伸入茶水桶内的茶液中。
8.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在所述上进水口的周部设有进水管道对接结构,用于固定进水管。
9.优选的,所述下出水口周部的一侧设有对称的两个凸台,两个所述凸台的一侧形成限位区。所述膜片的周部对应两个所述凸台设有两个对称的内缩口,两个所述内缩口的一侧形成两个挂耳,另一侧形成封盖板。所述膜片具有挂耳的一侧设置在所述限位区内。所述外壳体包括将所述挂耳限制在所述限位区内的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到所述下出水口的距离大于所述膜片的厚度。
10.使用时,膜片的一侧被限制在限位区内,类似于铰接安装,由于限位块到所述下出水口的距离大于所述膜片的厚度,膜片能够在一定的幅度内翻转,而不是完全被定位并贴合在下出水口的周部,在正常状态下,膜片是自然下垂,与下出水口的平面呈一定角度,下出水口为打开状态。
11.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包括上下相互连接的上对接部和下安装部。所述水流通道设置在所述上对接部内。所述上对接部的顶部设有所述上进水口,底部设有所述下出水口。所述下安装部设有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对接所述下出水口的一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膜片。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容纳通道的顶部,并对应所述限位区的位置。
12.使用时,膜片能够在所述容纳通道内翻转,从而打开或合上所述下出水口。
13.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卡环,卡设在所述容纳通道的顶部。
14.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卡环,且外周部设有螺纹,所述容纳通道为螺孔。所述限位块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容纳通道内。
15.优选的,所述上对接部和下安装部为一体。
16.优选的,所述下出水口设有凸缘,为密封唇,可以是橡胶材质,具有密封作用。
17.第二方面,提出茶盘排水组件,包括进水管、按压气囊和第一方面提出的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
18.所述按压气囊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中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的上进水口。
19.使用时,使用者挤压按压气囊,按压气囊收缩并排气,释放按压气囊,按压气囊恢复并对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产生吸力,在该吸力的作用下,膜片封盖下出水口,此时,按压气囊只能从另一端吸气或者吸液,当按压气囊完全恢复时,或者吸力的作用力小于膜片的重力时,膜片下落并打开下出水口,按压气囊内的茶液流入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并从下出水口流出,产生虹吸作用,即无需设置出水管以伸入茶水桶内的茶液,即可产生抽吸茶盘内茶水的虹吸效果。
20.第三方面,提出茶水桶,包括茶水桶本体、桶盖和第一方面提出的茶盘排水组件。
21.所述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安装在所述桶盖上,且所述下出水口连通所述茶水桶本体内部。
22.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外周部呈分段台阶形,且靠近下方的一段的外径小于中部一段的外径;所述桶盖的顶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等于所述外壳体所述靠近下方的一段的外径。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4.1、设计具有一定活动范围的膜片,当产生逆流或者逆向吸力时,逆流或者逆向吸力作用在膜片的底部,推动膜片,膜片封盖下出水口,阻止逆流,防止茶叶桶内的茶液被吸到茶盘;
25.2、无需额外通过出水管连通茶水桶内的茶液,也能够产生虹吸作用,避免出水管浸湿,清理不便,且使用卫生。
附图说明
26.图1是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的爆炸图;
27.图2是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的正视图;
28.图3是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的剖视图一;
29.图4是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的轴侧视图;(省略膜片和限位块)
30.图5是一种膜片的正视图;
31.图6是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的局部视图;
32.图7是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的剖视图二;(正常排水时)
33.图8是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的剖视图三;(刚产生逆流时)
34.图9是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的剖视图四;(阻止逆流)
35.图10是茶盘排水组件的剖视图一;(正常排水时)
36.图11是茶盘排水组件的剖视图一;(挤压按压气囊时)
37.图12是茶盘排水组件的剖视图一;(释放按压气囊时)
38.图13是茶水桶的轴侧视图;
39.附图中的标记为: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1、外壳体11、水流通道111、上进水口112、下出水口113、上对接部114、下安装部115、凸台116、限位区117、膜片12、挂耳121、限位块13、进水管2、按压气囊3、茶水桶本体4、桶盖5。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1.实施例一:
42.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1,请参阅图1,包括外壳体11和膜片12。
43.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外壳体11包括水流通道111,所述水流通道111包括上进水口112和下出水口113,所述膜片12一端可翻转设置在所述下出水口113的周部,封盖或打开所述下出水口113,所述膜片12开合的角度为0
°
到45
°

44.具体的,所述外壳体11包括上下相互连接的上对接部114和下安装部115。所述水流通道111设置在所述上对接部114内。所述上对接部114的顶部设有所述上进水口112,底部设有所述下出水口113。
45.所述外壳体11在所述上对接部114的顶部的周部设有进水管2道对接结构,用于固定进水管2。
46.请参阅图4到图6,所述下出水口113周部的一侧设有对称的两个凸台116,两个所述凸台116的一侧形成限位区117。所述膜片12的周部对应两个所述凸台116设有两个对称的内缩口,两个所述内缩口的一侧形成两个挂耳121,另一侧形成封盖板。所述膜片12具有挂耳121的一侧设置在所述限位区117内。所述外壳体11包括将所述挂耳121限制在所述限位区117内的限位块13,且所述限位块13到所述下出水口113的距离大于所述膜片12的厚度。所述下安装部115设有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对接所述下出水口113的一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膜片12。所述限位块13设置在所述容纳通道的顶部,并对应所述限位区117的位置,此时,膜片12能够在所述容纳通道内翻转,从而打开或合上所述下出水口113。
47.接合附图可知,膜片12的一侧被限制在限位区117内,类似于铰接安装,由于限位块13到所述下出水口113的距离大于所述膜片12的厚度,膜片12能够在一定的幅度内翻转,而不是完全被定位并贴合在下出水口113的周部,在正常状态下,膜片12是自然下垂,与下出水口113的平面呈45
°
,下出水口113为打开状态。
48.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13为卡环,卡设或者通过螺纹安装在在所述容纳通道的顶部,以封堵所述限位区117。
49.使用时,茶液从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1的上进水口112进入水流通道111,此时,下出水口113为打开状态,茶液直接从下出水口113流出,如图7。当产生逆流或者逆向吸力时,逆流或者逆向吸力作用在膜片12的底部,推动膜片12,膜片12封盖下出水口113,阻止逆流,
如图8和图9。
50.本实用新型的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1也可以不用设置出水管,即无需伸入茶水桶内的茶液中。
51.实施例二:
52.茶盘排水组件,请参阅图10,包括进水管2、按压气囊3和实施例一提出的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1。
53.所述按压气囊3设置在所述进水管2的中部,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1的上进水口112。
54.使用时,使用者挤压按压气囊3,如图11,按压气囊3收缩并排气,释放按压气囊3,如图12,按压气囊3恢复并对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1产生吸力,在该吸力的作用下,膜片12封盖下出水口113,此时,按压气囊3只能从另一端吸气或者吸液,当按压气囊3完全恢复时,或者吸力的作用力小于膜片12的重力时,膜片12下落并打开下出水口113,如图10,按压气囊3内的茶液流入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1,并从下出水口113流出,产生虹吸作用,即无需设置出水管以伸入茶水桶内的茶液,即可产生抽吸茶盘内茶水的虹吸效果。
55.实施例三:
56.茶水桶,请参阅图13,包括茶水桶本体4、桶盖5和第一方面提出的茶盘排水组件。
57.所述茶盘用单向闭止接头1安装在所述桶盖5上,且所述下出水口113连通所述茶水桶本体4内部。
58.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1的外周部呈分段台阶形,且靠近下方的一段的外径小于中部一段的外径;所述桶盖5的顶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等于所述外壳体11所述靠近下方的一段的外径。
5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